疑似腳印
關燈
小
中
大
我聽到一陣嘩啦啦的異響,跑到院子裡探頭一看,見竹林裡枝葉搖動,還有個隐隐約約的黑影,似乎正在藏匿。
是誰呢?我随手抄起一杆鐵鍬大叫一聲,那裡便有一刻的靜止,然後冒出一個頂着蛛網和草須的腦袋。
“我來砍點茅竹。
”他露出兩顆黃牙。
“你是誰?怎麼砍到我院子裡來了?” “這些茅竹沒有用的。
” “你說沒用,我有用呵。
” 我有些生氣,覺得這人真是無禮,不知什麼時候竟然擅闖私宅,沖着我的園林狠下毒手,是不是過兩天還要來拆牆和揭瓦?可憐我精心保留下來的一片綠色,院子内必不可少的第二道或第三道綠色帷簾,已經被他撕開了缺口。
圍牆紅磚裸露出來,砸得我眼前金星四冒。
他嘴唇肥厚得有些遲重,又披挂着嘴上又粗又密的胡樁,搬運起來不方便,吐什麼字都是一鍋稀粥。
他說了他的名字又似乎沒說,說了他家在何處又似乎沒說,還說茅竹不是楠竹,隻能砍下來賣給毛筆廠做筆杆雲雲,但我都沒怎麼聽清。
我喝令他立即住手,立即離開這裡。
他怔了一下,遲疑地點頭。
但我現在回想起來,覺得他當時回答得并不清楚更不肯定,或者幹脆就不曾回答。
“這些茅竹隻能藏蛇,留着做什麼呢?沒有用的,沒有用的。
”他還在嘟哝,把已經砍倒的竹竿收攏成捆,扛上肩,總算出了門。
不久後的一天,我從外面回家,一進院門,發現這裡已經有了主人——又是那一嘴胡樁,像一個刷子沒剩幾根毛;還有兩大塊嘴唇,沖着我一番哆嗦和擁擠,總算擠出幾星唾沫,是高高興興的唾沫:“回來了呵?”在他的身後,兩頭牛也有主人的悠閑自在,一邊喳喳喳啃着草,一邊甩着尾巴,拉下了熱氣騰騰的牛糞,驚動了上下翻飛的牛蠅。
我恍惚了一下,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但定睛一看,這剛剛用石闆鋪成的路,剛剛開墾出來的菜地,剛剛搭就的葡萄架子,明明還有我的手溫。
這圍牆外的一棵大樹和遠遠的兩層山脊線,明明是我熟悉的視野,怎麼眼下反倒讓我有一種反身為客的緊張? “你找我有什麼事?”我問。
他興沖沖地指着一塊菜土:“這裡的地濕,你不能種蕃茄,隻能種芋頭和姜。
你得聽我的。
” 他又指着樟樹那邊說:“那下面有兩株好藥,五月陽,你不要鋤掉了,等我秋天再來挖。
” 我完全不懂什麼五月陽,也不在乎兩株草藥由誰挖走以及什麼時候挖走,但我無法容忍他這種興沖沖的勁頭,這種無視法律和攪亂社會的口氣。
“你到底是誰?我同你說,這是我的院子,買下來的院子,我辦了土地證的院子。
這個意思你不會不懂吧?你要挖草藥,要放牛,要砍茅竹,可以到外邊去。
你如果要進這個院子,就得經過我的同意。
你懂不懂?你要不要我拿土地證給你看看?” 他怔住了,似乎再一次難以理解這麼深奧和複雜的道理,“你是說,你是說……” “我是說,你以後不要到這裡來放牛。
” “這裡不能放牛麼?” “你覺得這院子可以讓你放牛?” “牛最喜歡吃這些茅草,你留着反正也是沒有用……” “留不留是我的事,對吧?” “你要留呵?你要留,就早說呵。
我不知道你要留。
我不知道。
你要是早說一句,我也就不會來了。
” 他沒有追究我不宣而禁不教而誅的責任,吆喝一聲,趕着兩頭牛出了院門,一大捆牛草在他肩後晃蕩,葉尖沙沙地刮掃着路面。
他當然沒有帶走他的牛糞和牛蠅。
我給院門加了一把鎖。
我加了鎖以後才知道他的來曆。
他叫李得孝,外号孝佬,是附近的一個農民。
隻因為我買下的這塊地,原是分配在他名下的責任地,二
是誰呢?我随手抄起一杆鐵鍬大叫一聲,那裡便有一刻的靜止,然後冒出一個頂着蛛網和草須的腦袋。
“我來砍點茅竹。
”他露出兩顆黃牙。
“你是誰?怎麼砍到我院子裡來了?” “這些茅竹沒有用的。
” “你說沒用,我有用呵。
” 我有些生氣,覺得這人真是無禮,不知什麼時候竟然擅闖私宅,沖着我的園林狠下毒手,是不是過兩天還要來拆牆和揭瓦?可憐我精心保留下來的一片綠色,院子内必不可少的第二道或第三道綠色帷簾,已經被他撕開了缺口。
圍牆紅磚裸露出來,砸得我眼前金星四冒。
他嘴唇肥厚得有些遲重,又披挂着嘴上又粗又密的胡樁,搬運起來不方便,吐什麼字都是一鍋稀粥。
他說了他的名字又似乎沒說,說了他家在何處又似乎沒說,還說茅竹不是楠竹,隻能砍下來賣給毛筆廠做筆杆雲雲,但我都沒怎麼聽清。
我喝令他立即住手,立即離開這裡。
他怔了一下,遲疑地點頭。
但我現在回想起來,覺得他當時回答得并不清楚更不肯定,或者幹脆就不曾回答。
“這些茅竹隻能藏蛇,留着做什麼呢?沒有用的,沒有用的。
”他還在嘟哝,把已經砍倒的竹竿收攏成捆,扛上肩,總算出了門。
不久後的一天,我從外面回家,一進院門,發現這裡已經有了主人——又是那一嘴胡樁,像一個刷子沒剩幾根毛;還有兩大塊嘴唇,沖着我一番哆嗦和擁擠,總算擠出幾星唾沫,是高高興興的唾沫:“回來了呵?”在他的身後,兩頭牛也有主人的悠閑自在,一邊喳喳喳啃着草,一邊甩着尾巴,拉下了熱氣騰騰的牛糞,驚動了上下翻飛的牛蠅。
我恍惚了一下,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但定睛一看,這剛剛用石闆鋪成的路,剛剛開墾出來的菜地,剛剛搭就的葡萄架子,明明還有我的手溫。
這圍牆外的一棵大樹和遠遠的兩層山脊線,明明是我熟悉的視野,怎麼眼下反倒讓我有一種反身為客的緊張? “你找我有什麼事?”我問。
他興沖沖地指着一塊菜土:“這裡的地濕,你不能種蕃茄,隻能種芋頭和姜。
你得聽我的。
” 他又指着樟樹那邊說:“那下面有兩株好藥,五月陽,你不要鋤掉了,等我秋天再來挖。
” 我完全不懂什麼五月陽,也不在乎兩株草藥由誰挖走以及什麼時候挖走,但我無法容忍他這種興沖沖的勁頭,這種無視法律和攪亂社會的口氣。
“你到底是誰?我同你說,這是我的院子,買下來的院子,我辦了土地證的院子。
這個意思你不會不懂吧?你要挖草藥,要放牛,要砍茅竹,可以到外邊去。
你如果要進這個院子,就得經過我的同意。
你懂不懂?你要不要我拿土地證給你看看?” 他怔住了,似乎再一次難以理解這麼深奧和複雜的道理,“你是說,你是說……” “我是說,你以後不要到這裡來放牛。
” “這裡不能放牛麼?” “你覺得這院子可以讓你放牛?” “牛最喜歡吃這些茅草,你留着反正也是沒有用……” “留不留是我的事,對吧?” “你要留呵?你要留,就早說呵。
我不知道你要留。
我不知道。
你要是早說一句,我也就不會來了。
” 他沒有追究我不宣而禁不教而誅的責任,吆喝一聲,趕着兩頭牛出了院門,一大捆牛草在他肩後晃蕩,葉尖沙沙地刮掃着路面。
他當然沒有帶走他的牛糞和牛蠅。
我給院門加了一把鎖。
我加了鎖以後才知道他的來曆。
他叫李得孝,外号孝佬,是附近的一個農民。
隻因為我買下的這塊地,原是分配在他名下的責任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