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第一天
關燈
小
中
大
手掌皮膚撕裂的那一刻,過去的一切都在裂痛中轟的一下閃回。
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墾荒,把钯頭齒和鋤頭口磨鈍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鐵匠們叮叮當當忙個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時半刻,在石階上磨利各自的工具。
嚓嚓嚓的磨鐵之聲在整個工區此起彼伏響徹夜天。
那是連鋼鐵都在迅速消溶的一段歲月,但皮肉比鋼鐵更經久耐用。
钯頭挖傷的,鋤頭紮傷的,茅草割傷的,石片劃傷的,毒蟲咬傷的……每個人的腿上都有各種血痂,老傷疊上新傷。
但衣着褴褛的青年早已習慣。
朝傷口吐一口唾沫,或者抹一把泥土,就算是止血處理。
我們甚至不會在意傷口,因為流血已經不能造成痛感,麻木粗糙的肌膚早就在神經反應之外。
我們的心身還可一分為二:夜色中挑擔回家的時候,一邊是大腦已經呼呼入睡,一邊是身子還在自動前行,靠着腳趾碰觸路邊的青草,雙腳能自動找回青草之間的路面,如同一具無魂的遊屍。
隻有一不小心踩到水溝裡去的時候,一聲大叫,意識才會在水溝裡猛醒,發覺眼前的草叢和淤泥。
有一天我早上起床,發現自己兩腿全是泥巴,不知道前一個晚上自己是怎麼入睡的,不知道蚊帳忘了放下的情況之下,蚊群怎麼就沒有把自己咬醒。
還有一天,我吃着吃着飯,突然發現面前的飯缽已經空了四個,這就是說,半斤一缽的米飯,我已經往肚子一共塞下了兩斤,可褲帶以下的那個位置還是空空,兩斤米不知填塞了哪個角落……眼下,我差不多忘記了這樣的日子,一種身體各個器官各行其是的日子。
我也差點忘記了自己對勞動的恐懼:從那以後,我不論到了哪裡,不論離開農村有多久,最大的惡夢還是聽到一聲尖銳的哨響,然後聽到走道上的腳步聲和低啞的吆喝:“一分隊!钯頭!箢箕!” 這是哈佬的聲音——他是我以前的隊長,說話總是有很多省略。
三十多年過去了,哈佬應該已經年邁,甚至已經不在人世,但他的吆喝再一次在我手心裂痛的那一刻閃回,聲音宏亮震耳。
不知為什麼,我現在聽到這種聲音不再有恐懼。
就像太強的光亮曾經令人目盲,但隻要有一段足夠的黑暗,光明會重新讓人懷念。
當知青時代的強制與絕望逐漸消解,當我身邊的幸福正在追蹤腐敗,對不起,勞動就成了一個火熱的詞,重新放射出的光芒,喚醒我沉睡的肌肉。
坦白地說:我懷念勞動。
坦白地說:我看不起不勞動的人,那些在工地上剛幹上三分鐘就鼻斜嘴歪屎尿橫流的小白臉。
我對白領和金領不存偏見,對天才的大腦更是滿心崇拜,但一個脫離了體力勞動的人,會不會有一種被連根拔起沒着沒落的心慌
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墾荒,把钯頭齒和鋤頭口磨鈍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鐵匠們叮叮當當忙個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時半刻,在石階上磨利各自的工具。
嚓嚓嚓的磨鐵之聲在整個工區此起彼伏響徹夜天。
那是連鋼鐵都在迅速消溶的一段歲月,但皮肉比鋼鐵更經久耐用。
钯頭挖傷的,鋤頭紮傷的,茅草割傷的,石片劃傷的,毒蟲咬傷的……每個人的腿上都有各種血痂,老傷疊上新傷。
但衣着褴褛的青年早已習慣。
朝傷口吐一口唾沫,或者抹一把泥土,就算是止血處理。
我們甚至不會在意傷口,因為流血已經不能造成痛感,麻木粗糙的肌膚早就在神經反應之外。
我們的心身還可一分為二:夜色中挑擔回家的時候,一邊是大腦已經呼呼入睡,一邊是身子還在自動前行,靠着腳趾碰觸路邊的青草,雙腳能自動找回青草之間的路面,如同一具無魂的遊屍。
隻有一不小心踩到水溝裡去的時候,一聲大叫,意識才會在水溝裡猛醒,發覺眼前的草叢和淤泥。
有一天我早上起床,發現自己兩腿全是泥巴,不知道前一個晚上自己是怎麼入睡的,不知道蚊帳忘了放下的情況之下,蚊群怎麼就沒有把自己咬醒。
還有一天,我吃着吃着飯,突然發現面前的飯缽已經空了四個,這就是說,半斤一缽的米飯,我已經往肚子一共塞下了兩斤,可褲帶以下的那個位置還是空空,兩斤米不知填塞了哪個角落……眼下,我差不多忘記了這樣的日子,一種身體各個器官各行其是的日子。
我也差點忘記了自己對勞動的恐懼:從那以後,我不論到了哪裡,不論離開農村有多久,最大的惡夢還是聽到一聲尖銳的哨響,然後聽到走道上的腳步聲和低啞的吆喝:“一分隊!钯頭!箢箕!” 這是哈佬的聲音——他是我以前的隊長,說話總是有很多省略。
三十多年過去了,哈佬應該已經年邁,甚至已經不在人世,但他的吆喝再一次在我手心裂痛的那一刻閃回,聲音宏亮震耳。
不知為什麼,我現在聽到這種聲音不再有恐懼。
就像太強的光亮曾經令人目盲,但隻要有一段足夠的黑暗,光明會重新讓人懷念。
當知青時代的強制與絕望逐漸消解,當我身邊的幸福正在追蹤腐敗,對不起,勞動就成了一個火熱的詞,重新放射出的光芒,喚醒我沉睡的肌肉。
坦白地說:我懷念勞動。
坦白地說:我看不起不勞動的人,那些在工地上剛幹上三分鐘就鼻斜嘴歪屎尿橫流的小白臉。
我對白領和金領不存偏見,對天才的大腦更是滿心崇拜,但一個脫離了體力勞動的人,會不會有一種被連根拔起沒着沒落的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