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流變隐喻篇 第64章 作為恩寵的一種形态(完)
關燈
小
中
大
我回到妻的身邊重新共同生活。
幾年過後的三月十一日,東日本一帶發生大地震。
我坐在電視機前,目睹從岩手縣到宮城縣沿海城鎮接二連三毀掉的實況。
那裡是我曾經開着老舊的标緻205漫無目标地盤桓之地。
那些城鎮之一,應該是我碰見那個“白色斯巴魯男子”的小鎮。
但我在電視畫面上見到的,是被巨型怪物般的海嘯浪頭席卷而過幾近分崩離析的幾個小鎮的廢墟。
維系我同曾經路過的那座小鎮的東西,已經蕩然無存。
由于我連那座小鎮的名稱都沒記得,因此全然無法确認那裡所受震災是多大程度、變成了什麼樣子。
我完全無能為力,連續幾天隻是瞠目結舌地看着電視畫面。
無法從電視前離開,很想從中找到同自己的記憶相連的場景,哪怕一個也好。
否則,就覺得自己心中某個貴重積蓄有可能被運往某個遙遠的陌生地方,直接消失不見。
我恨不得馬上開車趕去那裡,親眼确認那裡還有什麼剩下。
可那當然無從談起。
幹線道路支離破碎體無完膚,村鎮孤立無援。
電力也好燃氣也好自來水也好,所有生活來源都被連根拔除,毀于一旦。
而其南邊的福島縣(我留下嗚呼哀哉的标緻那一帶),沿海幾座核電站陷入堆芯熔化狀态,根本靠近不得。
在那些地方東遊西轉的時候,我決不幸福。
孤苦伶仃,肝腸寸斷。
我在多種意義上已然失卻。
盡管如此,我依然旅行不止,置身于許多陌生人中間,穿過他們謀生度日的諸般實相。
而且,較之我當時所考慮的,那或許具有遠為重要的意義。
我在途中——很多場合是下意識之間——抛棄了若幹事物,拾起了若幹事物。
通過那些場所之後,我成為較以前多少有所不同的人。
解憂雜貨店小說 我想到藏在小田原家中閣樓裡的《白色斯巴魯男子》那幅畫。
那個男子——是現實中的人也罷什麼也罷——現在也還在那座小鎮上生活嗎?還有,和我共度奇妙一夜的瘦削女子仍在那裡嗎?他們得以幸運地逃過地震與海嘯而活下來了嗎?那座小鎮上的情人旅館和家庭餐館到底怎麼樣了? 每到傍晚五點,我就去保育園接小孩。
那是每天的習慣(妻重回建築事務所工作)。
保育園距住處成人步行十分鐘左右。
我拉着女兒的手,慢慢步行回家。
若不下雨,路上就順便去小公園在長凳上休息,看在那裡散步的附近的狗們。
女兒要養小型犬,但我住的公寓樓禁養寵物。
因此,她隻能在公園看狗來勉強滿足自己。
時不時也可以觸摸老實的小狗。
女兒名字叫“室”。
柚取的名。
預産期臨近時在夢中看見了這個名字。
她一個人待在寬大的日式房間,房間面對寬大漂亮的庭園。
裡面有一張古色古香的文幾,文幾上放有一張白紙,紙上隻寫有一個“室”字——用黑墨寫得又大又鮮明。
誰寫的不知道,反正字很氣派。
便是這樣一個夢。
醒來時她能曆曆記起,斷言那就是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名字。
我當然沒有異議。
不管怎麼說,那是她要生的孩子。
說不定寫那個字的是雨田具彥,我蓦然心想。
但隻是想想而已。
說到底,不過是夢裡的事。
出生的孩子是女孩這點讓我高興。
由于和妹妹小路共同度過兒童時代的關系,身邊有個小女孩總好像能讓我心裡安然。
那對我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那個孩子帶着毋庸置疑的名字降臨這個世界,對于我也可喜可賀。
不管怎麼說,名字都是重要的東西。
回到家後,室和我一起看電視新聞。
我盡量不給她看海嘯襲來的場面。
因為對于幼小的孩子刺激過于強烈。
海嘯圖像一出現,我就趕緊伸手擋住她的眼睛。
“為什麼?”室問。
“你最好别看,還太早。
” “那可是真的?” “是的,發生在遠處的真事。
但并不是發生的真事你都非看不可。
” 室對我說的話一個人想了一會兒。
但她當然不能理解那是怎麼回事。
她理解不了海嘯和地震那樣的事件,理解不了死亡具有的意義。
反正我用手把她的眼睛遮得嚴嚴的,不讓她看海嘯圖像。
理解什麼和看什麼,那又是兩回事。
一次我在電視畫面一角一閃看見、或者覺得看見了“白色斯巴魯男子”。
攝像機拍攝被海嘯巨浪沖到内陸小山頭并棄置在那裡的大型漁船,船旁邊站着那個男子,以再也不能發揮作用的大象和馴象師般的姿态。
但圖像馬上被切換成别的,以緻我無法确定那是否真是“白色斯巴魯男子”。
但那身穿黑皮夾克、頭戴帶有尤尼克斯标識黑帽的高大身姿,在我眼裡隻能看作“白色斯巴魯男子”。
然而他的樣子再未出現在畫面上。
目睹他的
幾年過後的三月十一日,東日本一帶發生大地震。
我坐在電視機前,目睹從岩手縣到宮城縣沿海城鎮接二連三毀掉的實況。
那裡是我曾經開着老舊的标緻205漫無目标地盤桓之地。
那些城鎮之一,應該是我碰見那個“白色斯巴魯男子”的小鎮。
但我在電視畫面上見到的,是被巨型怪物般的海嘯浪頭席卷而過幾近分崩離析的幾個小鎮的廢墟。
維系我同曾經路過的那座小鎮的東西,已經蕩然無存。
由于我連那座小鎮的名稱都沒記得,因此全然無法确認那裡所受震災是多大程度、變成了什麼樣子。
我完全無能為力,連續幾天隻是瞠目結舌地看着電視畫面。
無法從電視前離開,很想從中找到同自己的記憶相連的場景,哪怕一個也好。
否則,就覺得自己心中某個貴重積蓄有可能被運往某個遙遠的陌生地方,直接消失不見。
我恨不得馬上開車趕去那裡,親眼确認那裡還有什麼剩下。
可那當然無從談起。
幹線道路支離破碎體無完膚,村鎮孤立無援。
電力也好燃氣也好自來水也好,所有生活來源都被連根拔除,毀于一旦。
而其南邊的福島縣(我留下嗚呼哀哉的标緻那一帶),沿海幾座核電站陷入堆芯熔化狀态,根本靠近不得。
在那些地方東遊西轉的時候,我決不幸福。
孤苦伶仃,肝腸寸斷。
我在多種意義上已然失卻。
盡管如此,我依然旅行不止,置身于許多陌生人中間,穿過他們謀生度日的諸般實相。
而且,較之我當時所考慮的,那或許具有遠為重要的意義。
我在途中——很多場合是下意識之間——抛棄了若幹事物,拾起了若幹事物。
通過那些場所之後,我成為較以前多少有所不同的人。
解憂雜貨店小說 我想到藏在小田原家中閣樓裡的《白色斯巴魯男子》那幅畫。
那個男子——是現實中的人也罷什麼也罷——現在也還在那座小鎮上生活嗎?還有,和我共度奇妙一夜的瘦削女子仍在那裡嗎?他們得以幸運地逃過地震與海嘯而活下來了嗎?那座小鎮上的情人旅館和家庭餐館到底怎麼樣了? 每到傍晚五點,我就去保育園接小孩。
那是每天的習慣(妻重回建築事務所工作)。
保育園距住處成人步行十分鐘左右。
我拉着女兒的手,慢慢步行回家。
若不下雨,路上就順便去小公園在長凳上休息,看在那裡散步的附近的狗們。
女兒要養小型犬,但我住的公寓樓禁養寵物。
因此,她隻能在公園看狗來勉強滿足自己。
時不時也可以觸摸老實的小狗。
女兒名字叫“室”。
柚取的名。
預産期臨近時在夢中看見了這個名字。
她一個人待在寬大的日式房間,房間面對寬大漂亮的庭園。
裡面有一張古色古香的文幾,文幾上放有一張白紙,紙上隻寫有一個“室”字——用黑墨寫得又大又鮮明。
誰寫的不知道,反正字很氣派。
便是這樣一個夢。
醒來時她能曆曆記起,斷言那就是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名字。
我當然沒有異議。
不管怎麼說,那是她要生的孩子。
說不定寫那個字的是雨田具彥,我蓦然心想。
但隻是想想而已。
說到底,不過是夢裡的事。
出生的孩子是女孩這點讓我高興。
由于和妹妹小路共同度過兒童時代的關系,身邊有個小女孩總好像能讓我心裡安然。
那對我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那個孩子帶着毋庸置疑的名字降臨這個世界,對于我也可喜可賀。
不管怎麼說,名字都是重要的東西。
回到家後,室和我一起看電視新聞。
我盡量不給她看海嘯襲來的場面。
因為對于幼小的孩子刺激過于強烈。
海嘯圖像一出現,我就趕緊伸手擋住她的眼睛。
“為什麼?”室問。
“你最好别看,還太早。
” “那可是真的?” “是的,發生在遠處的真事。
但并不是發生的真事你都非看不可。
” 室對我說的話一個人想了一會兒。
但她當然不能理解那是怎麼回事。
她理解不了海嘯和地震那樣的事件,理解不了死亡具有的意義。
反正我用手把她的眼睛遮得嚴嚴的,不讓她看海嘯圖像。
理解什麼和看什麼,那又是兩回事。
一次我在電視畫面一角一閃看見、或者覺得看見了“白色斯巴魯男子”。
攝像機拍攝被海嘯巨浪沖到内陸小山頭并棄置在那裡的大型漁船,船旁邊站着那個男子,以再也不能發揮作用的大象和馴象師般的姿态。
但圖像馬上被切換成别的,以緻我無法确定那是否真是“白色斯巴魯男子”。
但那身穿黑皮夾克、頭戴帶有尤尼克斯标識黑帽的高大身姿,在我眼裡隻能看作“白色斯巴魯男子”。
然而他的樣子再未出現在畫面上。
目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