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5章 氣息奄奄,手腳冰涼
關燈
小
中
大
不得改名來着。
如今想來,人并不那麼壞,想必他也是想以他的方式疼愛孩子來着,但不是能夠無條件傾注父愛的人。
那怕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對他畫是第一位的。
藝術家嘛,估計都那個樣子吧!” “可能。
”我說。
“我恐怕無論如何也成不了藝術家。
”雨田政彥歎口氣說,“從父親身上學得的,沒準隻此一點。
” “上次你好像說過你父親年輕時相當我行我素來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是說了吧?” “啊,我長大時已經沒那種迹象了。
不過年輕時好像相當風流。
高個子,長得也夠好,又是地方富豪的少爺,還有繪畫才華。
女人不可能不投懷送抱。
父親方面也一見女人就不要命。
家裡出錢才能了結的啰嗦事都好像有過。
但留學回國以後,人好像變了——親戚們都這樣說。
” “人變了?”武動乾坤小說 “回到日本以後,父親再不尋花問柳了,一個人關在家裡專心作畫。
與人交往也好像讨厭得不得了。
返回東京獨身生活了很長時間。
而在隻靠畫畫就能充分維持生活之後,忽有所覺似的同家鄉一位遠親女子結了婚,就好像核對人生的賬尾一樣。
不是一般的晚婚。
于是我出生了。
婚後是不是再風流不得而知,反正弄得滿城風雨的風流事是沒有了。
” “變化相當大。
” “噢,父親的雙親對回國後的父親的變化像是很高興的,畢竟不再為女人問題添麻煩了。
至于在維也納有過什麼事,為什麼抛棄西洋畫而轉向日本畫,這方面無論問哪個親戚都照樣問不明白。
關于這個,總之父親就像海底牡蛎一樣閉口不提。
” 時至如今,即使撬開貝殼,想必裡邊也空空如也了。
我向政彥緻謝,挂斷電話。
我發現題為《刺殺騎士團長》這個怪異名字的畫,完全由于偶然。
夜裡時常從卧室房頂閣樓傳來很小的“沙沙”聲。
起初我猜想怕是老鼠或松鼠鑽進閣樓裡了。
可是,聲音同小型齧齒動物的行走聲明顯不同。
與蛇爬聲也不一樣。
總好像把油紙用手皺巴巴團成一團時的聲音相似。
并非吵得睡不着那個程度。
盡管如此,房子裡面有莫名其妙的什麼還是讓人放心不下。
說不定是對房子有害的動物。
東找西找找了一圈,最後發現客用卧室裡面立櫃上端對着的天花闆有個通往閣樓的入口。
入口蓋是八十厘米見方的端端正正的四方形。
我從貯藏室拿來鋁制梯凳,一隻手拿着手電筒推開入口蓋,戰戰兢兢從那裡伸出脖子四下打量。
閣樓面積比預想的大,有些昏暗。
右側和左側各有小小的通風孔,從那裡有一點點天光進來。
用手電筒往邊邊角角照了一遍,什麼也沒發現。
至少沒發現活動的東西。
我一咬牙從開口上到閣樓。
空氣裡面有一股灰塵味兒,但不至于令人不快。
通風良好,地闆灰塵也沒積多少。
頭頂上低低橫着幾根粗梁,但隻要躲過它們,大體可以直身行走。
我小心翼翼地緩緩移步。
檢查兩個通風孔,兩個都拉着鐵絲網,以防動物侵入。
但朝北的通風口鐵絲網開了個口。
有可能是撞壞的或自然破損的。
抑或有什麼動物要進來而故意撞壞了網也未可知。
不管怎樣,那裡開了一個可供小動物輕松鑽入的洞洞。
麥田裡的守望者小說 随後我見到了夜裡弄出動靜的罪魁禍首:一隻灰色的小貓頭鷹靜悄悄躲在梁上面的暗處。
看樣子它正閉目合眼地睡覺。
我關掉手電筒,為了不驚動對方,特意在離開些的地方靜靜觀察那隻鳥。
近距離看貓頭鷹是頭一次。
較之鳥,更像生了翅膀的貓。
美麗的生物! 想必貓頭鷹白天在這裡靜靜休息,到了晚間從通風孔出去,在山上尋找獵物。
恐怕是它出入時的聲響吵醒了我。
無害!況且,有貓頭鷹在,就不必擔心鼠和蛇會在閣樓住下來。
聽之任之好了。
我得以對這隻貓頭鷹懷有自然而然的好意。
我們碰巧租住這座房子共而有之。
随你住在閣樓裡就是。
觀察了一會兒貓頭鷹的樣子之後,我蹑手蹑腳踏上歸途。
發現入口旁邊有個大包就在這個時候。
一眼就看出那是包好的畫。
大小為橫一米半豎一米左右用褐色牛皮紙包得嚴嚴實實,還纏了幾道細繩。
此外沒有任何放在閣樓裡的東西。
從通風孔射進的淡淡陽光,梁上栖息的灰色貓頭鷹,靠牆立着的一幅包裝好的畫——這種組合似乎有某種幻想意味,讓我為之動心。
我慎之又慎地拿起紙包。
不重。
被納入簡易畫框的畫的重量。
包裝紙薄薄積了一層灰。
估計是很久以前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在這裡的。
細繩上用鐵絲牢牢固定着一枚标牌,上面用藍色圓珠筆寫道“刺殺騎士團長”。
字體一絲不苟。
大概是畫的标題。
為什麼這幅畫被悄悄藏在閣樓上呢?原由當然無從
如今想來,人并不那麼壞,想必他也是想以他的方式疼愛孩子來着,但不是能夠無條件傾注父愛的人。
那怕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對他畫是第一位的。
藝術家嘛,估計都那個樣子吧!” “可能。
”我說。
“我恐怕無論如何也成不了藝術家。
”雨田政彥歎口氣說,“從父親身上學得的,沒準隻此一點。
” “上次你好像說過你父親年輕時相當我行我素來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是說了吧?” “啊,我長大時已經沒那種迹象了。
不過年輕時好像相當風流。
高個子,長得也夠好,又是地方富豪的少爺,還有繪畫才華。
女人不可能不投懷送抱。
父親方面也一見女人就不要命。
家裡出錢才能了結的啰嗦事都好像有過。
但留學回國以後,人好像變了——親戚們都這樣說。
” “人變了?”武動乾坤小說 “回到日本以後,父親再不尋花問柳了,一個人關在家裡專心作畫。
與人交往也好像讨厭得不得了。
返回東京獨身生活了很長時間。
而在隻靠畫畫就能充分維持生活之後,忽有所覺似的同家鄉一位遠親女子結了婚,就好像核對人生的賬尾一樣。
不是一般的晚婚。
于是我出生了。
婚後是不是再風流不得而知,反正弄得滿城風雨的風流事是沒有了。
” “變化相當大。
” “噢,父親的雙親對回國後的父親的變化像是很高興的,畢竟不再為女人問題添麻煩了。
至于在維也納有過什麼事,為什麼抛棄西洋畫而轉向日本畫,這方面無論問哪個親戚都照樣問不明白。
關于這個,總之父親就像海底牡蛎一樣閉口不提。
” 時至如今,即使撬開貝殼,想必裡邊也空空如也了。
我向政彥緻謝,挂斷電話。
我發現題為《刺殺騎士團長》這個怪異名字的畫,完全由于偶然。
夜裡時常從卧室房頂閣樓傳來很小的“沙沙”聲。
起初我猜想怕是老鼠或松鼠鑽進閣樓裡了。
可是,聲音同小型齧齒動物的行走聲明顯不同。
與蛇爬聲也不一樣。
總好像把油紙用手皺巴巴團成一團時的聲音相似。
并非吵得睡不着那個程度。
盡管如此,房子裡面有莫名其妙的什麼還是讓人放心不下。
說不定是對房子有害的動物。
東找西找找了一圈,最後發現客用卧室裡面立櫃上端對着的天花闆有個通往閣樓的入口。
入口蓋是八十厘米見方的端端正正的四方形。
我從貯藏室拿來鋁制梯凳,一隻手拿着手電筒推開入口蓋,戰戰兢兢從那裡伸出脖子四下打量。
閣樓面積比預想的大,有些昏暗。
右側和左側各有小小的通風孔,從那裡有一點點天光進來。
用手電筒往邊邊角角照了一遍,什麼也沒發現。
至少沒發現活動的東西。
我一咬牙從開口上到閣樓。
空氣裡面有一股灰塵味兒,但不至于令人不快。
通風良好,地闆灰塵也沒積多少。
頭頂上低低橫着幾根粗梁,但隻要躲過它們,大體可以直身行走。
我小心翼翼地緩緩移步。
檢查兩個通風孔,兩個都拉着鐵絲網,以防動物侵入。
但朝北的通風口鐵絲網開了個口。
有可能是撞壞的或自然破損的。
抑或有什麼動物要進來而故意撞壞了網也未可知。
不管怎樣,那裡開了一個可供小動物輕松鑽入的洞洞。
麥田裡的守望者小說 随後我見到了夜裡弄出動靜的罪魁禍首:一隻灰色的小貓頭鷹靜悄悄躲在梁上面的暗處。
看樣子它正閉目合眼地睡覺。
我關掉手電筒,為了不驚動對方,特意在離開些的地方靜靜觀察那隻鳥。
近距離看貓頭鷹是頭一次。
較之鳥,更像生了翅膀的貓。
美麗的生物! 想必貓頭鷹白天在這裡靜靜休息,到了晚間從通風孔出去,在山上尋找獵物。
恐怕是它出入時的聲響吵醒了我。
無害!況且,有貓頭鷹在,就不必擔心鼠和蛇會在閣樓住下來。
聽之任之好了。
我得以對這隻貓頭鷹懷有自然而然的好意。
我們碰巧租住這座房子共而有之。
随你住在閣樓裡就是。
觀察了一會兒貓頭鷹的樣子之後,我蹑手蹑腳踏上歸途。
發現入口旁邊有個大包就在這個時候。
一眼就看出那是包好的畫。
大小為橫一米半豎一米左右用褐色牛皮紙包得嚴嚴實實,還纏了幾道細繩。
此外沒有任何放在閣樓裡的東西。
從通風孔射進的淡淡陽光,梁上栖息的灰色貓頭鷹,靠牆立着的一幅包裝好的畫——這種組合似乎有某種幻想意味,讓我為之動心。
我慎之又慎地拿起紙包。
不重。
被納入簡易畫框的畫的重量。
包裝紙薄薄積了一層灰。
估計是很久以前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在這裡的。
細繩上用鐵絲牢牢固定着一枚标牌,上面用藍色圓珠筆寫道“刺殺騎士團長”。
字體一絲不苟。
大概是畫的标題。
為什麼這幅畫被悄悄藏在閣樓上呢?原由當然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