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第2章 有可能都到月球上去
關燈
小
中
大
清。
“你說的什麼?” “什麼也算不上,沒什麼了不得的。
” 這天夜裡七點之前,我把随身物品塞進大大的塑革運動包,扔進紅色“标緻”205兩廂車的後備廂。
眼下要用的替換衣服,洗漱用具,幾本書,日記。
登山時總是帶在身上的簡易露營用品。
速寫簿和作畫用的套裝鉛筆。
此外還要帶什麼?全然想不出。
也罷,不夠的,在哪兒買就是。
我扛起運動包走出房間時,她仍然坐在廚房桌前。
咖啡杯仍然放在桌面上,她仍以和剛才同樣的眼神往杯裡盯視。
“嗳,我也有一個請求。
”她說,“這麼分手了也能照樣以朋友相處?” 她要表達什麼呢?我理解不好。
穿完鞋,肩扛運動包,一隻手搭在門拉手上,我看了她一會兒。
“以朋友相處?” 她說:“如果可能的話,但願能時不時見面說話……” 我還是把握不好她的意思。
以朋友相處?時不時見面說話?見了說什麼呢?簡直像是出謎語。
她到底想對我訴說什麼?意思莫非是對我并不懷有惡劣情感? “這——,怎麼說呢……”我說,往下再也找不出詞兒來。
縱使站在這裡思考一個星期,怕也找不出詞兒來。
隻好直接開門,走到門外。
至于離家時自己穿的什麼衣服,根本沒放在心上。
即便睡衣外面披着浴袍,想必自己也無動于衷。
後來在高速公路服務站的衛生間站在穿衣鏡前才得以明白,我的行頭是:工作用的毛衣、花哨的橙色羽絨服、藍牛仔褲、工裝靴,頭上戴一頂舊絨帽。
到處開線的綠色圓領毛衣上印有白色顔料遺痕。
穿的東西裡面,唯有藍牛仔褲是新的,其鮮豔的藍色格外顯眼。
整體上誠然相當雜亂,但并不至于異常。
後悔的,至多是忘了圍巾。
把車從公寓地下停車場裡開出時,三月的冷雨依然無聲無息下個不停。
“标緻”的雨刷發出老人幹咳般的聲音。
去哪裡好呢?心裡全然沒着落。
于是漫無目标地沿着都内(1)道路随心所欲跑了一陣子。
從西麻布十字路口沿外苑西街朝青山開去,由青山三丁目右拐駛往赤坂,拐來拐去之間,最後到四谷。
繼而開進閃入眼簾的加油站,加了滿滿一箱。
油壓和氣壓也順便請加油站檢查了,還加了玻璃水。
往下很可能跑長途,跑去月球也未可知。
(1)都内:指東京都内。
用信用卡付了款,再次上路。
下雨的周日夜晚,路面空曠。
打開FM廣播,無聊的閑扯太多了,人們的語聲太刺耳了。
CD播放器有雪兒·克羅(2)最初的專輯。
我聽了三四首,然後關掉。
(2)雪兒·克羅(SherylCrow,1962—),美國著名搖滾女歌手,多項格萊美獎得主,善于創作并演唱具有鮮明另類風格的歌曲,歌詞常具有女權主義色彩。
回過神時,已經跑上目白大街。
往哪個方向跑呢?判斷很花時間。
不久,得知是從早稻田朝練馬方向跑去。
沉默讓人難耐,于是重新打開CD播放器,聽了幾首雪兒·克羅。
而後再次關掉。
沉默過于安靜,音樂過于吵鬧。
但還是沉默好些。
傳來耳畔的,隻有雨刷老化的橡膠發出的沙啞聲、車輪碾過雨淋濕的路面持續不斷的“咻咻”聲。
如此沉默當中,我想像妻被别的男人摟在懷裡的光景。
這點兒事,我想本該早些察覺才是。
為什麼就沒有想到呢?我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做·愛了。
即使我主動,她也找種種理由拒絕。
不,在那之前她就有一段時間對性行為沒有興緻了。
也罷,那種時期我想也是有的。
日複一日的工作忙累了,再說也有身體問題。
可是不用說,她同别的男人上床來着。
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檢索記憶。
大概四五個月前吧,也就那樣。
距今四五個月前,也就是十月或十一月。
問題是去年十月或十一月發生什麼了呢?我完全想不起來。
這麼說來,就連昨天發生什麼都幾乎無從想起。
為了不看漏信号燈,我一邊注意不要同前車的刹車燈離得太近,一邊持續思考去年秋天發生的事。
精神太集中了,以緻腦芯都有些發熱。
為了配合交通流勢,我的右手下意識地換擋。
左腳随之踩下離合器踏闆。
再沒有比這時候更讓我覺得開手動擋車難能可貴的了。
除了就妻的性事思來想去,還必須熟練使用手腳——若幹物理性作業施加在自己身上。
十月和十一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秋日黃昏。
一張大床。
哪裡一個男人脫去妻的衣服——如此光景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來。
我想起她的白色貼身背心的吊帶,想那下面粉紅色的乳頭。
本來不情願一一想這東西,問題是一旦啟動,就怎麼也切不斷想像的鍊條。
我歎息一聲,把車停進眼睛看到的高速公路停車場。
我打開駕駛位車窗,大口吸入外面濕潤的空氣,花時間調整心髒的律動。
然後下車,照樣戴着編織帽,傘也不打地穿過細雨,走進餐館,在裡面卡座座位上弓身坐下。
餐館很空。
女服務生走了過來。
我點了熱咖啡和火腿奶酪三明治。
而後喝着咖啡閉目合眼,讓心情平靜下來。
我想方設法把妻同其他男人相互摟抱的場景從腦海中驅逐出去。
而那場景偏偏不肯消失。
我去衛生間用香皂一再洗手,再次打量照在洗面台前鏡子裡的自己的臉。
眼睛看上去比平時小,有血絲,如被饑餓慢慢奪去生命力的森林裡的動物。
憔悴,恓惶。
我用毛巾擦手擦臉,随後用牆上的穿衣鏡檢查自己的裝束。
照在裡面的,是一個身穿沾有顔料的寒酸毛衣的三十六歲疲憊的男人。
往下我要去哪裡呢?我看着自身形象心想。
或者莫如說要先問“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裡是哪裡?不,更要問的是“我到底是誰”? 我一邊注視鏡子裡的自己,一邊考慮畫一幅自己本身的肖像畫。
假如畫,究竟會畫成怎樣的自己呢?我能對自己本身多少懷有——哪怕一點點——類似溫情那樣的東西嗎?能從中發現某種閃爍光點——哪怕一點——的什麼嗎? 我沒能得出結論,就那樣返回座位。
剛喝完咖啡,女服務生來了,我又要了一杯。
我求她給我一個紙袋,把沒碰過的三明治裝了進去。
再過一陣子肚子也會餓的。
但現在什麼也不想吃。
離開高速公路服務站,仍舊沿路筆直行進。
不久,關越道入口指示牌閃入眼簾。
直接上高速往北走
“你說的什麼?” “什麼也算不上,沒什麼了不得的。
” 這天夜裡七點之前,我把随身物品塞進大大的塑革運動包,扔進紅色“标緻”205兩廂車的後備廂。
眼下要用的替換衣服,洗漱用具,幾本書,日記。
登山時總是帶在身上的簡易露營用品。
速寫簿和作畫用的套裝鉛筆。
此外還要帶什麼?全然想不出。
也罷,不夠的,在哪兒買就是。
我扛起運動包走出房間時,她仍然坐在廚房桌前。
咖啡杯仍然放在桌面上,她仍以和剛才同樣的眼神往杯裡盯視。
“嗳,我也有一個請求。
”她說,“這麼分手了也能照樣以朋友相處?” 她要表達什麼呢?我理解不好。
穿完鞋,肩扛運動包,一隻手搭在門拉手上,我看了她一會兒。
“以朋友相處?” 她說:“如果可能的話,但願能時不時見面說話……” 我還是把握不好她的意思。
以朋友相處?時不時見面說話?見了說什麼呢?簡直像是出謎語。
她到底想對我訴說什麼?意思莫非是對我并不懷有惡劣情感? “這——,怎麼說呢……”我說,往下再也找不出詞兒來。
縱使站在這裡思考一個星期,怕也找不出詞兒來。
隻好直接開門,走到門外。
至于離家時自己穿的什麼衣服,根本沒放在心上。
即便睡衣外面披着浴袍,想必自己也無動于衷。
後來在高速公路服務站的衛生間站在穿衣鏡前才得以明白,我的行頭是:工作用的毛衣、花哨的橙色羽絨服、藍牛仔褲、工裝靴,頭上戴一頂舊絨帽。
到處開線的綠色圓領毛衣上印有白色顔料遺痕。
穿的東西裡面,唯有藍牛仔褲是新的,其鮮豔的藍色格外顯眼。
整體上誠然相當雜亂,但并不至于異常。
後悔的,至多是忘了圍巾。
把車從公寓地下停車場裡開出時,三月的冷雨依然無聲無息下個不停。
“标緻”的雨刷發出老人幹咳般的聲音。
去哪裡好呢?心裡全然沒着落。
于是漫無目标地沿着都内(1)道路随心所欲跑了一陣子。
從西麻布十字路口沿外苑西街朝青山開去,由青山三丁目右拐駛往赤坂,拐來拐去之間,最後到四谷。
繼而開進閃入眼簾的加油站,加了滿滿一箱。
油壓和氣壓也順便請加油站檢查了,還加了玻璃水。
往下很可能跑長途,跑去月球也未可知。
(1)都内:指東京都内。
用信用卡付了款,再次上路。
下雨的周日夜晚,路面空曠。
打開FM廣播,無聊的閑扯太多了,人們的語聲太刺耳了。
CD播放器有雪兒·克羅(2)最初的專輯。
我聽了三四首,然後關掉。
(2)雪兒·克羅(SherylCrow,1962—),美國著名搖滾女歌手,多項格萊美獎得主,善于創作并演唱具有鮮明另類風格的歌曲,歌詞常具有女權主義色彩。
回過神時,已經跑上目白大街。
往哪個方向跑呢?判斷很花時間。
不久,得知是從早稻田朝練馬方向跑去。
沉默讓人難耐,于是重新打開CD播放器,聽了幾首雪兒·克羅。
而後再次關掉。
沉默過于安靜,音樂過于吵鬧。
但還是沉默好些。
傳來耳畔的,隻有雨刷老化的橡膠發出的沙啞聲、車輪碾過雨淋濕的路面持續不斷的“咻咻”聲。
如此沉默當中,我想像妻被别的男人摟在懷裡的光景。
這點兒事,我想本該早些察覺才是。
為什麼就沒有想到呢?我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做·愛了。
即使我主動,她也找種種理由拒絕。
不,在那之前她就有一段時間對性行為沒有興緻了。
也罷,那種時期我想也是有的。
日複一日的工作忙累了,再說也有身體問題。
可是不用說,她同别的男人上床來着。
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檢索記憶。
大概四五個月前吧,也就那樣。
距今四五個月前,也就是十月或十一月。
問題是去年十月或十一月發生什麼了呢?我完全想不起來。
這麼說來,就連昨天發生什麼都幾乎無從想起。
為了不看漏信号燈,我一邊注意不要同前車的刹車燈離得太近,一邊持續思考去年秋天發生的事。
精神太集中了,以緻腦芯都有些發熱。
為了配合交通流勢,我的右手下意識地換擋。
左腳随之踩下離合器踏闆。
再沒有比這時候更讓我覺得開手動擋車難能可貴的了。
除了就妻的性事思來想去,還必須熟練使用手腳——若幹物理性作業施加在自己身上。
十月和十一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秋日黃昏。
一張大床。
哪裡一個男人脫去妻的衣服——如此光景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來。
我想起她的白色貼身背心的吊帶,想那下面粉紅色的乳頭。
本來不情願一一想這東西,問題是一旦啟動,就怎麼也切不斷想像的鍊條。
我歎息一聲,把車停進眼睛看到的高速公路停車場。
我打開駕駛位車窗,大口吸入外面濕潤的空氣,花時間調整心髒的律動。
然後下車,照樣戴着編織帽,傘也不打地穿過細雨,走進餐館,在裡面卡座座位上弓身坐下。
餐館很空。
女服務生走了過來。
我點了熱咖啡和火腿奶酪三明治。
而後喝着咖啡閉目合眼,讓心情平靜下來。
我想方設法把妻同其他男人相互摟抱的場景從腦海中驅逐出去。
而那場景偏偏不肯消失。
我去衛生間用香皂一再洗手,再次打量照在洗面台前鏡子裡的自己的臉。
眼睛看上去比平時小,有血絲,如被饑餓慢慢奪去生命力的森林裡的動物。
憔悴,恓惶。
我用毛巾擦手擦臉,随後用牆上的穿衣鏡檢查自己的裝束。
照在裡面的,是一個身穿沾有顔料的寒酸毛衣的三十六歲疲憊的男人。
往下我要去哪裡呢?我看着自身形象心想。
或者莫如說要先問“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裡是哪裡?不,更要問的是“我到底是誰”? 我一邊注視鏡子裡的自己,一邊考慮畫一幅自己本身的肖像畫。
假如畫,究竟會畫成怎樣的自己呢?我能對自己本身多少懷有——哪怕一點點——類似溫情那樣的東西嗎?能從中發現某種閃爍光點——哪怕一點——的什麼嗎? 我沒能得出結論,就那樣返回座位。
剛喝完咖啡,女服務生來了,我又要了一杯。
我求她給我一個紙袋,把沒碰過的三明治裝了進去。
再過一陣子肚子也會餓的。
但現在什麼也不想吃。
離開高速公路服務站,仍舊沿路筆直行進。
不久,關越道入口指示牌閃入眼簾。
直接上高速往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