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倒三千齡樹屋
關燈
小
中
大
候,從來沒有個男人讓我在台風天跑出去找,趁雨小,去吧!”
雨小了點,風還是猖狂,處處積了濁水,被打落的青綠樹葉到處是,有幾根沖來的樹枝橫在路上。
雙傻跟來,連忙去除路障,他們的手腳從不合身的雨衣露出一大截,顯得蒼白。
“你們先回去,我自己去就好。
”古阿霞決定的路,自己走,不希望有人陪着冒險。
雙傻站着,沖着她笑,跟她走,護着她,沒有掉頭,在幾處水窪處還跳進水裡,抱古阿霞過去。
身體被接觸的古阿霞頗為尴尬。
“糟糕,”古阿霞佯裝苦惱,“我的‘拉基歐’④沒關,你們去幫我關。
” 雙傻站着,沖着她愣,不知如何是好。
古阿霞的那台紅色Sony收音機是她收聽新聞與音樂的寶貝。
山上的報紙總是隔天才到,天籁再棒也不能時時充盈耳畔,唯有收音機天下無敵。
雙傻頗喜歡那台收音機,也喜歡古阿霞,經過她的教導,懂得轉動調頻鈕與開關電源。
很少有人讓雙傻自在地碰機器,生怕使壞了,因為他們曾經把搞不清楚怎麼轉的水龍頭用手指頭塞了一天止住流水。
“回去吧!沒關就沒電了,紅色盒子也不會唱歌說笑話給你們聽了。
”古阿霞催促。
雙傻猶豫幾秒,轉身回去,頻頻回首他們無法守護的古阿霞。
“回去吧!去關掉收音機。
”古阿霞又催促。
雙傻最後走了。
古阿霞松口氣,繼續往林場去。
天色暗了,她把懸在胸前的手電筒打開,風雨越來越大,辨不清楚前方,她幾次遭受強風吹得背過身,以免雨衣帽被吹掀了。
森鐵依山勢而建,鋪在山腰的懸崖峭壁間,有不少橋梁與棧道式的懸空路段,她隻能趴在地上前進,爬過橋梁。
山腰沖下來的濁水夾雜石頭,撞擊橋墩發出砰砰響,古阿霞從傳震良好的雲杉木橋感受到劇烈激蕩,祈禱上帝保佑她平安。
平日隻要十餘分鐘的路程,她走了一小時才到林場,大部分是在強風中爬過驚險的橋梁與棧道。
赫然,更恐怖的畫面攤開,光秃秃的林場泛滿大水,從高處宣洩,在兩道棱線間的凹谷彙成水渠。
古阿霞用手電筒掃了一遍四周,不确定要不要走進去,她大喊,希望能得到帕吉魯的響應。
然而,響應她的隻有風雨,隻有寒冷。
她知道帕吉魯沒回工寮,仍在林場,更擔心台風天他能躲哪裡。
她既然來了就沒回頭路,去找他。
她沿着泥濘的小徑前進,跨過無數的小水渠,走過了第三道棱線,毫無遮蔽了,風雨越來越大,她用手電筒照出那棵大樹。
它矗立在無邊際的黑夜與荒野,非常孤單地對抗風雨。
可是,大樹旁沒有熟悉的帳篷,更沒有人影,風狂暴地吹過,枝葉卷向風去的方向。
帕吉魯會在哪避風雨?她用手電筒往四周掃。
風嘶喊,雨越來越大,落到地表後,泛濫成流,帶來伐木工斫掉的原木枝條。
人類文明入侵此地,加速了大自然摧毀的力量,堆積了世紀之久的豐饒表層土順着滾蕩的水而流失。
古阿霞的腳站不穩,水流不斷撞擊,她心急了,快支撐不下去,在大樹附近大喊:“你在哪?你在哪?”這喊聲令古阿霞的心中有莫大恐懼,同時浮現“我完了”的恐懼,她在這個暴風荒涼的山林,無人,無遮蔽。
她不但找不到人,也陷入困境,暴雨從雨衣縫隙鑽入了身體,衣服濕了,雨鞋積水,如果不能找到避難所,她會遭殃。
她想到兩個地方,一是300公尺外那片刀斧未至的森林,二是眼前三千齡紅桧大樹,後者留下的伐向楔口足夠她避風──那是她與帕吉魯度過幾晚的睡床──也是最近的選擇。
她從紅桧的闆根爬上去。
淺根系的紅桧凡是超過七十齡,會長出闆根支撐主幹,坡度越陡,闆根更紮實。
三千齡的大樹,闆根大,雨淋濕滑,古阿霞勉強爬上第二塊闆根,摔倒了,雨水灌進衣服。
她起身,從另一側架在闆根上的伐木工作台爬上去,不料滑跤了,連滾帶翻地往下坡甩了幾公尺,掉進一個挖掘樹頭後留下的大洞,要命的是它現在是雨水池。
古阿霞陷在泥淖,邊坡不穩固,一抓就落土,跟她落難的還有滿池打旋的落葉與枯枝。
當她第三次爬不出水池,絕望一如冰冷的水不斷灌進來,她害怕會葬身在這裡了,可是她不服氣,靠着胸前挂着的那盞手電筒照明求救,又試了十次,壞了十次,手腳麻得失去知覺,隻剩凍紫發抖的雙唇向上帝祈禱了。
她望天,張開嘴,眼裡是雨水,從槁灰的絕境看着沉甸甸的暴雨天空,祈求上帝一定是不得不的正确選擇吧!她祈禱了幾句,停下來,漸而輕聲呼喚,最後大喊起來: 帕吉魯, 帕吉……魯…… 帕……吉……魯…… 她的眼裡有淚,也有雨,淚水肯定多過雨而悲傷,可是水池裡的雨水越來越失控了,她的意識越來越淡了,腦海絞繞許多曾有的畫面:身上飄來香水襲人的母親、彌漫邦查野菜味的祖母、拿着鏟子在大炒鍋裡追菜的蘭姨、一個她自囚五年的樓梯間小房,還有一個男人、一隻狗,那狗在夏天午後的巷裡追着腳踏車鈴铛聲,咆個不停。
狗叫聲越來越近,不似在記憶裡。
她張眼,一個熟悉的黃影子闖入眼簾,繞着水池吠個不停。
随後跟來的男人機靈地撲倒在池邊,抓住古阿霞的領子,使勁地拽出來。
古阿霞哭了,她又濕又冷,覺得要哭點什麼的才舒服,她更需要帕吉魯的擁抱才行。
可是帕吉魯抓了她往30公尺外的集材機走去。
那是台灣機械公司制造的KO型,5噸重,柴油引擎動力,是林場短材的集材主力。
帕吉魯拿刀子劃破了工人防台安置的防水帆布,拉動啟動繩,把古阿霞拉近那台高速運轉而産生熱源的引擎。
古阿霞感到溫暖了,躲在逐漸溫熱的防水布内,可是帕吉魯沒有躲進來的意思。
他穿着吸飽雨水的衣服,往大樹走回去。
“這裡夠兩人擠。
”古阿霞大喊,非常激動。
“油會用光,夜很長,我們會很冷,”帕吉魯說,“我去請大樹幫忙,蓋房子。
” 大風大雨,哪能說蓋就蓋房子。
古阿霞狐疑不止。
那盞被帕吉魯帶走的手電筒卻暴露他接下來的蹤迹。
他從爛泥中挖出了用防水布包裹的斧頭,爬上了伐木工作台。
在燈光閃動之間,古阿霞看到那個伐木箱綁在大樹旁。
樹太大了,如果沒有繞一圈,不會發現死角有什麼。
帕吉魯利用木箱躲風雨,清空工具,綁牢樹幹,把自己與黃狗塞進去。
不過木箱開啟後,他弄濕自己,更不可能把兩人塞進去了。
他得在失溫前,開辟避難空間。
帕吉魯爬上了工作台,狂風吹來,大樹搖晃,工作台咻咻地發出聲音,幾乎像在狂浪上的小舟。
他沒辦法站定,張手就要飛走。
他跪在楔口,忍着就要被吹走的危險,向大樹祈禱:大地上擺蕩的女神頭發呀!Q毛仔,我是你朋友,你選擇我把你砍倒,不過,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忙,請給我與古阿霞一個家,我需要你的幫忙,我需要你的保護,我們沒地方去了,請你保護了。
古阿霞不懂他要幹嗎,卻懂得這時砍大樹蓋房子,絕不可能,沒人能夠把兩個月的木工活,壓縮在幾分鐘内完成。
除非上帝來了,給了帕吉魯魔法。
不過,她随即了解到他是荒野唯一能解決這問題的燈塔,她落水時,呼喊的是他,她蒼涼時,呼喚的是他。
她現在能做的是,祈禱奇迹,不,是看見奇迹。
帕吉魯下斧了,下得重,下得謹慎。
一分一秒過去,他重複相同動作,濕冷的古阿霞逐漸失溫,意念孱弱…… 古阿霞慢慢醒來,四周很黑,很芬芳,并包圍了溫暖──這是寒冬時,躺在溫暖的陽光下的感覺,渾身的寒毛都酥了。
她無法形容那種感覺,剛剛瀕死,現在有呼吸、有心跳,還有個無風無雨的空間,這是天堂嗎?漸漸地,她回神了,也意識到溫煦來自有個男人抱她,給她溫度,而且這個男人沒穿衣服,她也是。
古阿霞不敢多動,生怕是夢,剛從死亡淵薮爬出來,讓她感到在人間被愛是舒坦、真誠與感動。
不過,由正面抱着的男人用充血的陽具貼在她臀部,有時還磨蹭,她知道那不是發抖,是情欲。
古阿霞不由得流下淚,她懂得那種感覺,一種全心全意給他的沖動,一種在這輩子要為自己愛的男人生個小孩的沖動,一種要在身體生出個新生命見證父母白頭偕老的沖動。
古阿霞睜開眼,眼前是黑的,她一手岔開指頭梳着他又濕又軟的發,一手撫摸他的背,兩個人盤坐着摩擦,時而緩,時而疾,卻不讓他進入她的身體,整個空間随之呻吟,輕輕晃動,直到他丢出一泡白濁的精液。
帕吉魯的射精,使古阿霞的情欲流動降溫了,有了羞怯,那泡沾在屁股的精液也令她覺得有股初潮來時的無所适從。
她挪開他,久久沒有言語,心頭沾了糖粒似,又甜蜜,又嫌疙瘩。
“這是哪裡?”她問,摸來摸去,摸到衣服擦掉屁股上的精液。
“大樹的身體裡。
”帕吉魯說。
“喔!天呀!”古阿霞發出驚訝,“你說,我們躲在大樹裡。
” 桧木會受根腐病侵襲,心材漸漸腐朽。
扁柏會得到“抹香腐”,材質腐朽成粉末狀的異香,卻不易形成樹體中空。
但是,超過兩百年的紅桧,樹幹受“蓮根菌”感染,造成蓮藕般的蜂洞,三千齡紅桧的樹幹根基足以形成大空洞。
帕吉魯有股能耐,繞着紅桧胸徑一邊走一邊用斧背敲擊,憑回音,能測出樹體内朽藕的大小。
所以,在台風侵襲的緊急狀況下,他從楔口鑿通到了樹腔,帶着失溫的古阿霞躲進去。
“我們在大樹的肚子。
不過,很溫暖。
”帕吉魯說。
“狗呢?” “塞進那個箱子了。
” “它一定很冷,要不要找它進來躲雨?” “不用擔心,它很好。
” 帕吉魯拿出以青箭口香糖片的錫箔紙防潮的火柴,點亮了,照亮四周,樹洞是圓錐狀,頂端有拳頭大的貫通樹洞透氣,波狀腐朽的樹壁飄香。
風雨中,搖晃的樹腔是很好的共鳴體,呻吟着,搖晃着,古阿霞則擔心樹會倒。
帕吉魯說,這棵大樹三千年了,少說熬過上萬個台風與地震,還有數不清的雷電與豪雨,至今都沒有問題,即使今天她的肚子被鑿了傷,給人鑽進來,還挺得住。
古阿霞贊歎這一切好神奇,這大樹該叫神木才對,和無數的基督先知度過了艱困年代。
古阿霞充滿感激,神木收留了她,和她的男人。
古阿霞從工寮帶來的背袋,也拿進樹内。
她穿起了用塑膠袋防水的衣服,也拿一件給他遮,不喜歡他裸身翹着那根家夥,裝作無事地看她。
接着,她開心地拿出汽化爐與統一肉燥面烹煮。
他們不缺水,外頭很多,盛到小鍋煮開。
帕吉魯等不及了,啃着調味包内擠剩的蔥幹與味精醬料。
燃燒的汽化爐帶來熱源,廢氣從頂端的樹洞排出。
最後他們吃起熱騰騰的面,喊着燙,不時得把洞口塞住的衣服拿開,透透涼氣。
關掉汽化爐,改而點起蠟燭,照明外,也有暖意。
古阿霞把項鍊取下,那是銀墜子,銅鍛十字架聖經,扭開經書罩子,露出的相框裡有張黑白照。
她拿燭火上蠟,再上層薄薄的膜。
她每隔一段時日這樣做,防潮防汗。
相片人物是古阿霞的父親,赫爾曼(Herman)。
她跟帕吉魯提過,今天是第一次秀出照片。
人像非常地小,牛奶糖膚色,帕吉魯慶幸不是像黑人牙膏商标圖的角色有多毛、三白眼的恐怖模樣。
古阿霞說過這件事,總是說得含蓄:她媽媽十六歲時,在花蓮中山路的酒吧認識了從越戰來台度假的美國黑人爸爸,懷上了古阿霞。
赫爾曼休完五天的海外度假
雙傻跟來,連忙去除路障,他們的手腳從不合身的雨衣露出一大截,顯得蒼白。
“你們先回去,我自己去就好。
”古阿霞決定的路,自己走,不希望有人陪着冒險。
雙傻站着,沖着她笑,跟她走,護着她,沒有掉頭,在幾處水窪處還跳進水裡,抱古阿霞過去。
身體被接觸的古阿霞頗為尴尬。
“糟糕,”古阿霞佯裝苦惱,“我的‘拉基歐’
” 雙傻站着,沖着她愣,不知如何是好。
古阿霞的那台紅色Sony收音機是她收聽新聞與音樂的寶貝。
山上的報紙總是隔天才到,天籁再棒也不能時時充盈耳畔,唯有收音機天下無敵。
雙傻頗喜歡那台收音機,也喜歡古阿霞,經過她的教導,懂得轉動調頻鈕與開關電源。
很少有人讓雙傻自在地碰機器,生怕使壞了,因為他們曾經把搞不清楚怎麼轉的水龍頭用手指頭塞了一天止住流水。
“回去吧!沒關就沒電了,紅色盒子也不會唱歌說笑話給你們聽了。
”古阿霞催促。
雙傻猶豫幾秒,轉身回去,頻頻回首他們無法守護的古阿霞。
“回去吧!去關掉收音機。
”古阿霞又催促。
雙傻最後走了。
古阿霞松口氣,繼續往林場去。
天色暗了,她把懸在胸前的手電筒打開,風雨越來越大,辨不清楚前方,她幾次遭受強風吹得背過身,以免雨衣帽被吹掀了。
森鐵依山勢而建,鋪在山腰的懸崖峭壁間,有不少橋梁與棧道式的懸空路段,她隻能趴在地上前進,爬過橋梁。
山腰沖下來的濁水夾雜石頭,撞擊橋墩發出砰砰響,古阿霞從傳震良好的雲杉木橋感受到劇烈激蕩,祈禱上帝保佑她平安。
平日隻要十餘分鐘的路程,她走了一小時才到林場,大部分是在強風中爬過驚險的橋梁與棧道。
赫然,更恐怖的畫面攤開,光秃秃的林場泛滿大水,從高處宣洩,在兩道棱線間的凹谷彙成水渠。
古阿霞用手電筒掃了一遍四周,不确定要不要走進去,她大喊,希望能得到帕吉魯的響應。
然而,響應她的隻有風雨,隻有寒冷。
她知道帕吉魯沒回工寮,仍在林場,更擔心台風天他能躲哪裡。
她既然來了就沒回頭路,去找他。
她沿着泥濘的小徑前進,跨過無數的小水渠,走過了第三道棱線,毫無遮蔽了,風雨越來越大,她用手電筒照出那棵大樹。
它矗立在無邊際的黑夜與荒野,非常孤單地對抗風雨。
可是,大樹旁沒有熟悉的帳篷,更沒有人影,風狂暴地吹過,枝葉卷向風去的方向。
帕吉魯會在哪避風雨?她用手電筒往四周掃。
風嘶喊,雨越來越大,落到地表後,泛濫成流,帶來伐木工斫掉的原木枝條。
人類文明入侵此地,加速了大自然摧毀的力量,堆積了世紀之久的豐饒表層土順着滾蕩的水而流失。
古阿霞的腳站不穩,水流不斷撞擊,她心急了,快支撐不下去,在大樹附近大喊:“你在哪?你在哪?”這喊聲令古阿霞的心中有莫大恐懼,同時浮現“我完了”的恐懼,她在這個暴風荒涼的山林,無人,無遮蔽。
她不但找不到人,也陷入困境,暴雨從雨衣縫隙鑽入了身體,衣服濕了,雨鞋積水,如果不能找到避難所,她會遭殃。
她想到兩個地方,一是300公尺外那片刀斧未至的森林,二是眼前三千齡紅桧大樹,後者留下的伐向楔口足夠她避風──那是她與帕吉魯度過幾晚的睡床──也是最近的選擇。
她從紅桧的闆根爬上去。
淺根系的紅桧凡是超過七十齡,會長出闆根支撐主幹,坡度越陡,闆根更紮實。
三千齡的大樹,闆根大,雨淋濕滑,古阿霞勉強爬上第二塊闆根,摔倒了,雨水灌進衣服。
她起身,從另一側架在闆根上的伐木工作台爬上去,不料滑跤了,連滾帶翻地往下坡甩了幾公尺,掉進一個挖掘樹頭後留下的大洞,要命的是它現在是雨水池。
古阿霞陷在泥淖,邊坡不穩固,一抓就落土,跟她落難的還有滿池打旋的落葉與枯枝。
當她第三次爬不出水池,絕望一如冰冷的水不斷灌進來,她害怕會葬身在這裡了,可是她不服氣,靠着胸前挂着的那盞手電筒照明求救,又試了十次,壞了十次,手腳麻得失去知覺,隻剩凍紫發抖的雙唇向上帝祈禱了。
她望天,張開嘴,眼裡是雨水,從槁灰的絕境看着沉甸甸的暴雨天空,祈求上帝一定是不得不的正确選擇吧!她祈禱了幾句,停下來,漸而輕聲呼喚,最後大喊起來: 帕吉魯, 帕吉……魯…… 帕……吉……魯…… 她的眼裡有淚,也有雨,淚水肯定多過雨而悲傷,可是水池裡的雨水越來越失控了,她的意識越來越淡了,腦海絞繞許多曾有的畫面:身上飄來香水襲人的母親、彌漫邦查野菜味的祖母、拿着鏟子在大炒鍋裡追菜的蘭姨、一個她自囚五年的樓梯間小房,還有一個男人、一隻狗,那狗在夏天午後的巷裡追着腳踏車鈴铛聲,咆個不停。
狗叫聲越來越近,不似在記憶裡。
她張眼,一個熟悉的黃影子闖入眼簾,繞着水池吠個不停。
随後跟來的男人機靈地撲倒在池邊,抓住古阿霞的領子,使勁地拽出來。
古阿霞哭了,她又濕又冷,覺得要哭點什麼的才舒服,她更需要帕吉魯的擁抱才行。
可是帕吉魯抓了她往30公尺外的集材機走去。
那是台灣機械公司制造的KO型,5噸重,柴油引擎動力,是林場短材的集材主力。
帕吉魯拿刀子劃破了工人防台安置的防水帆布,拉動啟動繩,把古阿霞拉近那台高速運轉而産生熱源的引擎。
古阿霞感到溫暖了,躲在逐漸溫熱的防水布内,可是帕吉魯沒有躲進來的意思。
他穿着吸飽雨水的衣服,往大樹走回去。
“這裡夠兩人擠。
”古阿霞大喊,非常激動。
“油會用光,夜很長,我們會很冷,”帕吉魯說,“我去請大樹幫忙,蓋房子。
” 大風大雨,哪能說蓋就蓋房子。
古阿霞狐疑不止。
那盞被帕吉魯帶走的手電筒卻暴露他接下來的蹤迹。
他從爛泥中挖出了用防水布包裹的斧頭,爬上了伐木工作台。
在燈光閃動之間,古阿霞看到那個伐木箱綁在大樹旁。
樹太大了,如果沒有繞一圈,不會發現死角有什麼。
帕吉魯利用木箱躲風雨,清空工具,綁牢樹幹,把自己與黃狗塞進去。
不過木箱開啟後,他弄濕自己,更不可能把兩人塞進去了。
他得在失溫前,開辟避難空間。
帕吉魯爬上了工作台,狂風吹來,大樹搖晃,工作台咻咻地發出聲音,幾乎像在狂浪上的小舟。
他沒辦法站定,張手就要飛走。
他跪在楔口,忍着就要被吹走的危險,向大樹祈禱:大地上擺蕩的女神頭發呀!Q毛仔,我是你朋友,你選擇我把你砍倒,不過,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忙,請給我與古阿霞一個家,我需要你的幫忙,我需要你的保護,我們沒地方去了,請你保護了。
古阿霞不懂他要幹嗎,卻懂得這時砍大樹蓋房子,絕不可能,沒人能夠把兩個月的木工活,壓縮在幾分鐘内完成。
除非上帝來了,給了帕吉魯魔法。
不過,她随即了解到他是荒野唯一能解決這問題的燈塔,她落水時,呼喊的是他,她蒼涼時,呼喚的是他。
她現在能做的是,祈禱奇迹,不,是看見奇迹。
帕吉魯下斧了,下得重,下得謹慎。
一分一秒過去,他重複相同動作,濕冷的古阿霞逐漸失溫,意念孱弱…… 古阿霞慢慢醒來,四周很黑,很芬芳,并包圍了溫暖──這是寒冬時,躺在溫暖的陽光下的感覺,渾身的寒毛都酥了。
她無法形容那種感覺,剛剛瀕死,現在有呼吸、有心跳,還有個無風無雨的空間,這是天堂嗎?漸漸地,她回神了,也意識到溫煦來自有個男人抱她,給她溫度,而且這個男人沒穿衣服,她也是。
古阿霞不敢多動,生怕是夢,剛從死亡淵薮爬出來,讓她感到在人間被愛是舒坦、真誠與感動。
不過,由正面抱着的男人用充血的陽具貼在她臀部,有時還磨蹭,她知道那不是發抖,是情欲。
古阿霞不由得流下淚,她懂得那種感覺,一種全心全意給他的沖動,一種在這輩子要為自己愛的男人生個小孩的沖動,一種要在身體生出個新生命見證父母白頭偕老的沖動。
古阿霞睜開眼,眼前是黑的,她一手岔開指頭梳着他又濕又軟的發,一手撫摸他的背,兩個人盤坐着摩擦,時而緩,時而疾,卻不讓他進入她的身體,整個空間随之呻吟,輕輕晃動,直到他丢出一泡白濁的精液。
帕吉魯的射精,使古阿霞的情欲流動降溫了,有了羞怯,那泡沾在屁股的精液也令她覺得有股初潮來時的無所适從。
她挪開他,久久沒有言語,心頭沾了糖粒似,又甜蜜,又嫌疙瘩。
“這是哪裡?”她問,摸來摸去,摸到衣服擦掉屁股上的精液。
“大樹的身體裡。
”帕吉魯說。
“喔!天呀!”古阿霞發出驚訝,“你說,我們躲在大樹裡。
” 桧木會受根腐病侵襲,心材漸漸腐朽。
扁柏會得到“抹香腐”,材質腐朽成粉末狀的異香,卻不易形成樹體中空。
但是,超過兩百年的紅桧,樹幹受“蓮根菌”感染,造成蓮藕般的蜂洞,三千齡紅桧的樹幹根基足以形成大空洞。
帕吉魯有股能耐,繞着紅桧胸徑一邊走一邊用斧背敲擊,憑回音,能測出樹體内朽藕的大小。
所以,在台風侵襲的緊急狀況下,他從楔口鑿通到了樹腔,帶着失溫的古阿霞躲進去。
“我們在大樹的肚子。
不過,很溫暖。
”帕吉魯說。
“狗呢?” “塞進那個箱子了。
” “它一定很冷,要不要找它進來躲雨?” “不用擔心,它很好。
” 帕吉魯拿出以青箭口香糖片的錫箔紙防潮的火柴,點亮了,照亮四周,樹洞是圓錐狀,頂端有拳頭大的貫通樹洞透氣,波狀腐朽的樹壁飄香。
風雨中,搖晃的樹腔是很好的共鳴體,呻吟着,搖晃着,古阿霞則擔心樹會倒。
帕吉魯說,這棵大樹三千年了,少說熬過上萬個台風與地震,還有數不清的雷電與豪雨,至今都沒有問題,即使今天她的肚子被鑿了傷,給人鑽進來,還挺得住。
古阿霞贊歎這一切好神奇,這大樹該叫神木才對,和無數的基督先知度過了艱困年代。
古阿霞充滿感激,神木收留了她,和她的男人。
古阿霞從工寮帶來的背袋,也拿進樹内。
她穿起了用塑膠袋防水的衣服,也拿一件給他遮,不喜歡他裸身翹着那根家夥,裝作無事地看她。
接着,她開心地拿出汽化爐與統一肉燥面烹煮。
他們不缺水,外頭很多,盛到小鍋煮開。
帕吉魯等不及了,啃着調味包内擠剩的蔥幹與味精醬料。
燃燒的汽化爐帶來熱源,廢氣從頂端的樹洞排出。
最後他們吃起熱騰騰的面,喊着燙,不時得把洞口塞住的衣服拿開,透透涼氣。
關掉汽化爐,改而點起蠟燭,照明外,也有暖意。
古阿霞把項鍊取下,那是銀墜子,銅鍛十字架聖經,扭開經書罩子,露出的相框裡有張黑白照。
她拿燭火上蠟,再上層薄薄的膜。
她每隔一段時日這樣做,防潮防汗。
相片人物是古阿霞的父親,赫爾曼(Herman)。
她跟帕吉魯提過,今天是第一次秀出照片。
人像非常地小,牛奶糖膚色,帕吉魯慶幸不是像黑人牙膏商标圖的角色有多毛、三白眼的恐怖模樣。
古阿霞說過這件事,總是說得含蓄:她媽媽十六歲時,在花蓮中山路的酒吧認識了從越戰來台度假的美國黑人爸爸,懷上了古阿霞。
赫爾曼休完五天的海外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