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港山莊的秘密
關燈
小
中
大
,我去卡社溪抓過紅鳟,特點跟伊藤典裕留下的筆記内容不一樣,無論是魚體斑點或下颚都不一樣,我以為是成魚或幼魚間的比較出了問題,但我有個結論,湖裡的魚是很特别的。
” “我越聽越不懂了。
” “所以我才說,有可能是雲帶來的。
” “這更難解釋了,除非說這是上帝的意旨。
” “與其說是雲帶來的,不如說是大自然的現象。
野雁,這高山湖竟然有迷途野雁,不可思議。
”素芳姨說,“這個推理是這樣的,一個新挖的池塘,不久來了青蛙,長滿了水生植物,甚至有了魚。
青蛙是自己跳來的,植物種子是借由風飄來的,魚呢?魚類從封閉的水域橫過陸地到另一個水域繁殖,鳥類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鲫魚卵可以黏在野鳥的腳上,被帶到另一個遙遠的水域。
我們來的第一天不是看到野雁嗎!如果高山湖裡有魚,可能是候鳥的因素吧。
” “所以有可能是野雁帶來!它們算是固體的雲。
” “無論是紅鳟或撒拉茂鳟,原本就可以适應湖泊形态的環境,撒拉茂鳟是降海型魚類,因為一萬年前的地質變動切斷當時的大甲溪,它們洄遊不到海裡,其中有些死亡,殘存的魚類适應環境轉型成陸封型魚類,在它們的集體潛意識必然存在那次的轉變痛苦,成為基因密碼。
如果再次遇到困境,從溪流落入湖泊,一定會再次釋放這基因密碼,重新對抗環境,不是嗎?” “我懂了,這是生命在對抗環境。
” “是的,落入高山湖裡的魚卵,即使第一次孵化不出,總有第二次、第三次一直下去,幾千年來一定有一次成功,魚就定居了。
” “總歸來說,湖裡可能有魚,但除了伊藤典裕之外,就沒有人再次看見。
”古阿霞說。
“沒錯,這個湖是高山貧養湖,也就是營養不良的家夥。
我觀察過,有浮遊生物,最大的生物是豆龍虱,冬天偶爾結冰,這麼惡劣的環境能有什麼魚,永遠是個謎。
” 這時帳篷外傳來了叫聲,有人不斷大喊他釣到了,終于釣到了。
古阿霞往外看去,隻見大霧中有三條輪廓暈開的人在外頭玩。
大霧往高山湖奔去,有如萬馬奔騰,在短箭竹的草坡留下了無數冰晶似的小水珠。
雙傻搭成了雙塔,趙旻坐在兩人中間聯結的手臂橋,拉起甩竿。
那是旱地釣魚法,魚線消失在大霧中,看不見的線尾那頭有隻大黃鼠狼仍奮力逃脫。
它隻能這樣,不斷讓魚竿彎曲,好證明它對自由的渴望。
湖波生皺,放水燈的時間到了。
夜很黑,霧散了,星子好低,要滴下似的。
星光熱鬧,船下了水。
船不是真的,是帕吉魯的伐木箱,遵傳統以10噸重的雲杉鑿出的無縫長方體。
古阿霞對這種多功能木箱能當作小船,不敢恭維,生怕來個噴嚏就翻了。
可是當木箱入水的刹那,湖水漣漪,接納了船的到來,古阿霞有點心動。
木箱内側刻了一條魚,栩栩如生,那是帕吉魯仿照伊藤典裕的筆記素描刻上去的。
古阿霞猜想,想必他有無數次獨自劃船入湖,不過想找出與木箱魚刻能吻合的魚類。
古阿霞思忖,在某種程度而言,多年來尋魚的過程等同尋父,便說:“或許這種暧昧的魚,代替了伊藤典裕吧!” 素芳姨與趙旻把蠟燭固定在船舷,雙傻把褲管卷起來,推船離岸,水冷得讓他們的寒毛直豎,要不是素芳姨喊他們回頭,他們會遊起來。
燃着華麗燈的船舫,往湖心去了,有劃浪之聲,有深幽的碎浪映出一縷縷燭光。
帕吉魯是拙劣船員,靠一支船槳,船身扭來扭去地前行。
船槳是用木棍綁上儒艮的下颚當作劃闆,古阿霞不懂用意,甚至發現他把儒艮骸骨帶上山了,一路發出聲響,卻不是出門的孩子随身帶積木的玩樂心情。
古阿霞靈機一動,拿起儒艮上颚,幫忙劃水。
湖水冰寒,凍得關節僵硬了,她沒抓穩,失手的儒艮上颚往外漂,古阿霞伸手撈回卻被偏行的船帶到他方。
“快回頭,”古阿霞有點驚慌,“美人魚的骨頭給我搞丢了。
” 帕吉魯沒停船,“嗯!”簡單回應,一副事不關己,看着那片下颚随波浪而去,消失在夜色中,不知是沉入水下還是漂遠了。
“怎麼了?” “它要走,就讓它走吧!” 船走了,岸上的人也糊了,依稀能辨的剩下殘火與星光。
到了湖中央,舷上的燭光往外推出了幾公尺的光罩,把草坡上的永澤蛇眼蝶吸引過來。
它們飛行方式很古怪,忽上忽下,擰落些許的鱗粉光,有的落水中掙紮,忽而拔飛起來。
帕吉魯用小刀把舷上的蠟燭挖下,放進儒艮的椎間盤,那剛好是燭台,放在湖面漂浮。
一盞盞的紅燭火襯着霜白殘骨,泛着朵朵漣漪,散就散去了,有股凄冷無比的美感。
有種力量傳來了,非常微弱,确鑿無誤,古阿霞在狹小的船内感受到了。
帕吉魯要她俯身船底去聽。
她貼上船底。
太神奇了,湖裡的聲音被放大數倍,木船像是聽診器般的完美收音,起初有多種雜音幹擾,她繼而聽到湖水拍打木箱之下的更多聲音。
有撞擊聲,也有什麼迅速穿過水流的摩擦聲。
湖泊是活的,屬于聒噪要說話的那種,不是一攤水而已。
“湖是巴爹力(battery)。
” “這說法太神奇了,”古阿霞睜大眼,仔細聽他講,然後整理出結論,“所以是這座湖水提供微弱的電力,放大了山的動靜,我聽到的是中央山脈長高的聲音。
另外,還有各種湖裡活動的聲音,那是某種生物嗎?” “也不是。
” 她再整理一下,又說:“湖是電池,不隻放大聲音,也可能儲存聲音。
我聽到的可能是某種在湖裡活動過的生物?” “是的。
” “如果那不是魚,是什麼?” 突地,船殼傳來輕微的撞擊,打斷兩人對話。
古阿霞感到那不是昆蟲撞擊船舷,是強穩的力道扣響船底。
帕吉魯也是,他對木箱的傳音效果有信心。
這木箱是雲杉,材質輕,共鳴效果好。
水底傳來的撞擊,很清楚的力道,帕吉魯甚感大驚。
不過接下來的長久時間,沒有任何下文。
“剛剛是爸爸留下的話,”帕吉魯說,“他說──咚。
” “咚,好大的一聲,咚是什麼意思?” “再美麗的山都會垮掉,再美麗的樹都會倒掉,再美麗的魚都會死掉,再美麗的湖也會幹掉。
”帕吉魯講得很順,不是練習很久,就是放在内心很久,“美麗的東西卻不會在那個人的心裡死翹翹,這就是‘咚’。
” “說得很好。
”古阿霞鼓勵他講下去。
“湖是巴爹力,也是爸爸的墓。
”帕吉魯不再多說了,話是障礙。
風沒說過話,山也沒有,整個大地沒有,卻處處充滿豐富的言語。
他把剩下的那些儒艮殘骸與湖魚魚骨,放入水中,儒艮下颚的船槳也放入水,看着它們沉到8公尺深水中,連最後一滴白影也被吞進湖底。
這是巨大的液态墳墓。
帕吉魯靠雙掌劃水,水聲嘩然,引船靠岸。
古阿霞躺在船上,敻遼星空,看似淩亂,卻處處泾渭分明,人類的文化将流轉與集體心事,都托付在那些一點一滴的光明。
星子們也會說話嗎?他們想說嗎?整片天空都是語言。
古阿霞唱起歌來,她怎麼唱,就是星子怎麼說了。
晨霧起來了,湖邊傳來一陣陣水鹿的撞擊聲,古阿霞骨碌地爬出睡袋。
外頭一片朦胧,撞擊聲非常地明顯。
大家專注傾聽。
趙旻不小心踩到黃鼠狼,它發出凄苦的哀号聲後,一片寂靜。
然後,大家起來工作,整理東西的開始整理,煮飯的煮飯,準備吃完早餐下山。
吃完早餐,人們往湖邊去瞧那撞擊聲。
獵獵霧色中,兩頭鹿角巍峨的公鹿斂起蹄子,用額頭互鬥,發出聲響,母鹿或子鹿在湖水邊喝水。
古阿霞先前的惶恐釋然,一股熱血奔散開來。
“七彩湖,美麗的名字。
我們叫她七星湖,來自七星崗伐木站,這是跟伐木有關的湖泊。
”素芳姨說,“然而這個湖最早的名字叫‘鹿湖’。
” “美麗的水鹿的家。
” “很年輕的時候,我看過一百多隻鹿靠在湖邊喝水,幾乎是豐年慶的歡樂聚會。
它們集體的叫聲可以譜成曲子了,很難忘記那種叫聲。
”素芳姨說起了難得經驗。
古阿霞沒聽過百鹿歌唱,她不奢求,靜觀眼前鹿群的來訪就好了。
空氣中彌漫水鹿啃咬青草後的味道,鹿糞落在淺水灘。
不久太陽升起了,鹿群散去,世界又恢複幹淨明亮的色彩,古阿霞心中充滿暖意,往營地走去。
渾圓身體的黃羽鹦嘴在草坡跳躍,春季往往俪影成雙,吱吱短叫,呼喚她回頭看看。
古阿霞回頭瞧,高山杜鵑開遍了,大地成了豔花編紡的波斯地毯。
時值五月,高山才進入百花盛開的春天。
噗啦一聲,碎光沸動的七彩湖,這時跳出一枚魚影。
古阿霞看出那是紡錘狀的魚類生物,那是被水鹿味道吸引的魚嗎?或是陽光留下的一片蜃影?她不是生物學家,無須為這問題再争辯下去了。
營地空了,人們背着背包在更高的山崗呼喊她,回去了,跟上來吧。
太陽拴在高處,影子越縮越短,雲影越來越多,她望着帕吉魯背着大木箱逆光上坡的背影,雲也一卷卷翻上天。
被釋放的野雁越飛越高,高過每座山,高過每片風,黃狗孤獨朝着雁去的方向吠。
黃鼠狼呢?趙旻一心想整死的家夥不見了,獨留一圈魚線在原地。
是不忍而放了?或者它是傳說中的雲豹會在驚險一刻從陷阱裡自殘逃生? 無論如何,縱使傷殘,如今它已又是森林及草原的子民了……①櫻花鈎吻鲑的舊稱之一。
②李光輝的日本名。
” “我越聽越不懂了。
” “所以我才說,有可能是雲帶來的。
” “這更難解釋了,除非說這是上帝的意旨。
” “與其說是雲帶來的,不如說是大自然的現象。
野雁,這高山湖竟然有迷途野雁,不可思議。
”素芳姨說,“這個推理是這樣的,一個新挖的池塘,不久來了青蛙,長滿了水生植物,甚至有了魚。
青蛙是自己跳來的,植物種子是借由風飄來的,魚呢?魚類從封閉的水域橫過陸地到另一個水域繁殖,鳥類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鲫魚卵可以黏在野鳥的腳上,被帶到另一個遙遠的水域。
我們來的第一天不是看到野雁嗎!如果高山湖裡有魚,可能是候鳥的因素吧。
” “所以有可能是野雁帶來!它們算是固體的雲。
” “無論是紅鳟或撒拉茂鳟,原本就可以适應湖泊形态的環境,撒拉茂鳟是降海型魚類,因為一萬年前的地質變動切斷當時的大甲溪,它們洄遊不到海裡,其中有些死亡,殘存的魚類适應環境轉型成陸封型魚類,在它們的集體潛意識必然存在那次的轉變痛苦,成為基因密碼。
如果再次遇到困境,從溪流落入湖泊,一定會再次釋放這基因密碼,重新對抗環境,不是嗎?” “我懂了,這是生命在對抗環境。
” “是的,落入高山湖裡的魚卵,即使第一次孵化不出,總有第二次、第三次一直下去,幾千年來一定有一次成功,魚就定居了。
” “總歸來說,湖裡可能有魚,但除了伊藤典裕之外,就沒有人再次看見。
”古阿霞說。
“沒錯,這個湖是高山貧養湖,也就是營養不良的家夥。
我觀察過,有浮遊生物,最大的生物是豆龍虱,冬天偶爾結冰,這麼惡劣的環境能有什麼魚,永遠是個謎。
” 這時帳篷外傳來了叫聲,有人不斷大喊他釣到了,終于釣到了。
古阿霞往外看去,隻見大霧中有三條輪廓暈開的人在外頭玩。
大霧往高山湖奔去,有如萬馬奔騰,在短箭竹的草坡留下了無數冰晶似的小水珠。
雙傻搭成了雙塔,趙旻坐在兩人中間聯結的手臂橋,拉起甩竿。
那是旱地釣魚法,魚線消失在大霧中,看不見的線尾那頭有隻大黃鼠狼仍奮力逃脫。
它隻能這樣,不斷讓魚竿彎曲,好證明它對自由的渴望。
湖波生皺,放水燈的時間到了。
夜很黑,霧散了,星子好低,要滴下似的。
星光熱鬧,船下了水。
船不是真的,是帕吉魯的伐木箱,遵傳統以10噸重的雲杉鑿出的無縫長方體。
古阿霞對這種多功能木箱能當作小船,不敢恭維,生怕來個噴嚏就翻了。
可是當木箱入水的刹那,湖水漣漪,接納了船的到來,古阿霞有點心動。
木箱内側刻了一條魚,栩栩如生,那是帕吉魯仿照伊藤典裕的筆記素描刻上去的。
古阿霞猜想,想必他有無數次獨自劃船入湖,不過想找出與木箱魚刻能吻合的魚類。
古阿霞思忖,在某種程度而言,多年來尋魚的過程等同尋父,便說:“或許這種暧昧的魚,代替了伊藤典裕吧!” 素芳姨與趙旻把蠟燭固定在船舷,雙傻把褲管卷起來,推船離岸,水冷得讓他們的寒毛直豎,要不是素芳姨喊他們回頭,他們會遊起來。
燃着華麗燈的船舫,往湖心去了,有劃浪之聲,有深幽的碎浪映出一縷縷燭光。
帕吉魯是拙劣船員,靠一支船槳,船身扭來扭去地前行。
船槳是用木棍綁上儒艮的下颚當作劃闆,古阿霞不懂用意,甚至發現他把儒艮骸骨帶上山了,一路發出聲響,卻不是出門的孩子随身帶積木的玩樂心情。
古阿霞靈機一動,拿起儒艮上颚,幫忙劃水。
湖水冰寒,凍得關節僵硬了,她沒抓穩,失手的儒艮上颚往外漂,古阿霞伸手撈回卻被偏行的船帶到他方。
“快回頭,”古阿霞有點驚慌,“美人魚的骨頭給我搞丢了。
” 帕吉魯沒停船,“嗯!”簡單回應,一副事不關己,看着那片下颚随波浪而去,消失在夜色中,不知是沉入水下還是漂遠了。
“怎麼了?” “它要走,就讓它走吧!” 船走了,岸上的人也糊了,依稀能辨的剩下殘火與星光。
到了湖中央,舷上的燭光往外推出了幾公尺的光罩,把草坡上的永澤蛇眼蝶吸引過來。
它們飛行方式很古怪,忽上忽下,擰落些許的鱗粉光,有的落水中掙紮,忽而拔飛起來。
帕吉魯用小刀把舷上的蠟燭挖下,放進儒艮的椎間盤,那剛好是燭台,放在湖面漂浮。
一盞盞的紅燭火襯着霜白殘骨,泛着朵朵漣漪,散就散去了,有股凄冷無比的美感。
有種力量傳來了,非常微弱,确鑿無誤,古阿霞在狹小的船内感受到了。
帕吉魯要她俯身船底去聽。
她貼上船底。
太神奇了,湖裡的聲音被放大數倍,木船像是聽診器般的完美收音,起初有多種雜音幹擾,她繼而聽到湖水拍打木箱之下的更多聲音。
有撞擊聲,也有什麼迅速穿過水流的摩擦聲。
湖泊是活的,屬于聒噪要說話的那種,不是一攤水而已。
“湖是巴爹力(battery)。
” “這說法太神奇了,”古阿霞睜大眼,仔細聽他講,然後整理出結論,“所以是這座湖水提供微弱的電力,放大了山的動靜,我聽到的是中央山脈長高的聲音。
另外,還有各種湖裡活動的聲音,那是某種生物嗎?” “也不是。
” 她再整理一下,又說:“湖是電池,不隻放大聲音,也可能儲存聲音。
我聽到的可能是某種在湖裡活動過的生物?” “是的。
” “如果那不是魚,是什麼?” 突地,船殼傳來輕微的撞擊,打斷兩人對話。
古阿霞感到那不是昆蟲撞擊船舷,是強穩的力道扣響船底。
帕吉魯也是,他對木箱的傳音效果有信心。
這木箱是雲杉,材質輕,共鳴效果好。
水底傳來的撞擊,很清楚的力道,帕吉魯甚感大驚。
不過接下來的長久時間,沒有任何下文。
“剛剛是爸爸留下的話,”帕吉魯說,“他說──咚。
” “咚,好大的一聲,咚是什麼意思?” “再美麗的山都會垮掉,再美麗的樹都會倒掉,再美麗的魚都會死掉,再美麗的湖也會幹掉。
”帕吉魯講得很順,不是練習很久,就是放在内心很久,“美麗的東西卻不會在那個人的心裡死翹翹,這就是‘咚’。
” “說得很好。
”古阿霞鼓勵他講下去。
“湖是巴爹力,也是爸爸的墓。
”帕吉魯不再多說了,話是障礙。
風沒說過話,山也沒有,整個大地沒有,卻處處充滿豐富的言語。
他把剩下的那些儒艮殘骸與湖魚魚骨,放入水中,儒艮下颚的船槳也放入水,看着它們沉到8公尺深水中,連最後一滴白影也被吞進湖底。
這是巨大的液态墳墓。
帕吉魯靠雙掌劃水,水聲嘩然,引船靠岸。
古阿霞躺在船上,敻遼星空,看似淩亂,卻處處泾渭分明,人類的文化将流轉與集體心事,都托付在那些一點一滴的光明。
星子們也會說話嗎?他們想說嗎?整片天空都是語言。
古阿霞唱起歌來,她怎麼唱,就是星子怎麼說了。
晨霧起來了,湖邊傳來一陣陣水鹿的撞擊聲,古阿霞骨碌地爬出睡袋。
外頭一片朦胧,撞擊聲非常地明顯。
大家專注傾聽。
趙旻不小心踩到黃鼠狼,它發出凄苦的哀号聲後,一片寂靜。
然後,大家起來工作,整理東西的開始整理,煮飯的煮飯,準備吃完早餐下山。
吃完早餐,人們往湖邊去瞧那撞擊聲。
獵獵霧色中,兩頭鹿角巍峨的公鹿斂起蹄子,用額頭互鬥,發出聲響,母鹿或子鹿在湖水邊喝水。
古阿霞先前的惶恐釋然,一股熱血奔散開來。
“七彩湖,美麗的名字。
我們叫她七星湖,來自七星崗伐木站,這是跟伐木有關的湖泊。
”素芳姨說,“然而這個湖最早的名字叫‘鹿湖’。
” “美麗的水鹿的家。
” “很年輕的時候,我看過一百多隻鹿靠在湖邊喝水,幾乎是豐年慶的歡樂聚會。
它們集體的叫聲可以譜成曲子了,很難忘記那種叫聲。
”素芳姨說起了難得經驗。
古阿霞沒聽過百鹿歌唱,她不奢求,靜觀眼前鹿群的來訪就好了。
空氣中彌漫水鹿啃咬青草後的味道,鹿糞落在淺水灘。
不久太陽升起了,鹿群散去,世界又恢複幹淨明亮的色彩,古阿霞心中充滿暖意,往營地走去。
渾圓身體的黃羽鹦嘴在草坡跳躍,春季往往俪影成雙,吱吱短叫,呼喚她回頭看看。
古阿霞回頭瞧,高山杜鵑開遍了,大地成了豔花編紡的波斯地毯。
時值五月,高山才進入百花盛開的春天。
噗啦一聲,碎光沸動的七彩湖,這時跳出一枚魚影。
古阿霞看出那是紡錘狀的魚類生物,那是被水鹿味道吸引的魚嗎?或是陽光留下的一片蜃影?她不是生物學家,無須為這問題再争辯下去了。
營地空了,人們背着背包在更高的山崗呼喊她,回去了,跟上來吧。
太陽拴在高處,影子越縮越短,雲影越來越多,她望着帕吉魯背着大木箱逆光上坡的背影,雲也一卷卷翻上天。
被釋放的野雁越飛越高,高過每座山,高過每片風,黃狗孤獨朝着雁去的方向吠。
黃鼠狼呢?趙旻一心想整死的家夥不見了,獨留一圈魚線在原地。
是不忍而放了?或者它是傳說中的雲豹會在驚險一刻從陷阱裡自殘逃生? 無論如何,縱使傷殘,如今它已又是森林及草原的子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