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力量
關燈
小
中
大
裝。
他說話時,手不斷拉着那套軟塌的灰叽布褲,模樣挺逗。
古阿霞不會照他的話,掉頭回花蓮市,她下了決心才離開那,便說:“我等帕吉魯回來就好,跟他打個招呼就走。
”前者是真的,後者是打發馬海。
古阿霞在菊港山莊坐了整個早上,看着木材商、登山客與旅人進出。
中午之後,起了濃霧,由桧木建的魚鱗黑瓦屋浸在霧裡,隻露出歇山式屋頂。
霧氣凝成水滴,到處滴着躊躇的音符。
忽然間,一輛十節的運材車經過山莊,聲響大,赢過了一百來人在砧闆上剁雞肉。
門外一陣叫聲吸引古阿霞,她開門走去,一群火雞聚在鐵軌上,圍個圈,尾巴扇開個豔屏,對着一隻被火車輾死的胭脂色的酒紅朱雀叫個不停。
古阿霞記得祖母說過,剛死的鳥要是流着血,那意謂它夢到自己還是植物時的模樣。
這時把它埋入土,會萌芽成樹。
可是,火雞可兇了,扯着喉嚨叫。
古阿霞也怕自己染了它們的癞瘡似,搶了鳥屍便跑走。
大觀村到處是暗沉色系的房子,潮蔭處的苔藓到處蔓延,風也是,偶爾掀着鐵皮饒舌。
古阿霞拎着鳥屍,沿鐵路走。
鐵路是村子的主要道路,得習慣兩步嫌少、三步嫌多的枕木,要是走慢了,幾隻火雞很快追上來叫。
她離開鐵路沿着山坡走,斜徑不陡,鋪着一列與地面沒有密合的水泥石闆,踩下去空隆響,然後在霧色中進入一座荒廢的學校操場,靠南有株黃葉郁郁金燦的銀杏,落葉落坍在地上成了一圈。
她走到銀杏樹下,挖了個洞埋了鳥屍,願它發芽。
火雞跟來了,排隊走進操場,抖着濃霧中青銅色澤的微潤羽毛,圍着古阿霞猛叫,喉頭的粉紅色肉髦搖晃。
古阿霞要不是把行李放山莊,真想拿鍋鏟在這些雞頭上炒幾下。
古阿霞才這麼想,便有人做了。
那是個年輕女孩,穿着紅圍裙、藍雨鞋,披着濃密的齊肩短發,耳朵挂着招人的大耳環,一身火火光光地從濃霧中閃出來。
她提着木桶,拿起了木勺子就往一群火雞頭敲下去,暴露自己的脾氣。
火雞們斂起翅膀,縮頸眯眯眼,後退到安全距離外猛叫。
“這群臭雞叫‘三姑六婆’。
你算算看,不多不少,有九隻,它們最愛追着人跑,你一定有什麼秘密被它們看到吧?惹得它們長舌,雜雜念個不停。
”女孩說。
“沒有吧!” “古阿霞,真的沒有?做人要誠實喔!”女孩說着,對聒噪圍過來的火雞大喊,“最好别惹我,小心把你們的頸子打結。
”火雞群吓得撲翅逃跑,有的還跌個滑稽。
“真的沒有。
”古阿霞搖頭,她不過是從三姑六婆嘴中搶走鳥屍,除非酒紅朱雀被壓死前有遺言沒講完,三姑六婆來追問。
不過,她心中有個疑問,眼前的女孩如何知曉她的名字,便問起這問題。
這個叫王佩芬的女孩看見火雞跌倒,笑呵呵的。
她說,她住村裡,白天在菊港山莊瞎忙。
她早上從後門進入山莊時,發現古阿霞坐在窗口,癡癡的。
廚房幫忙的婦女聊起了古阿霞的八卦,猜想啞巴劉政光怎麼把人騙來這裡。
王佩芬聒噪說話的火候,不輸火雞群,說得古阿霞好像被拐來的怨女。
最後,王佩芬介紹起山莊成員,比如山莊背後的金主是個叫蔡桑的日本人,他偶爾來。
馬海不過是能掐會算的掌櫃。
至于劉政光被當作空氣,他的媽媽劉素芳是想登聖母峰④的登山怪胎,越冷的冬天越是往山上跑,現在就看不到她。
“不跟你五四三地耗了,喂我的學生去。
”王佩芬說。
“這是荒廢的小學校,哪來的學生?”學生們一早下山去上學。
古阿霞看出這隻有長滿雜草的操場與廢教室,司令台的旗杆頂不知被誰挂上了内褲。
“這些學生可煩了,不是想逃課,就是過動,全部是笨蛋。
” 王佩芬帶古阿霞走,靠近那半圮的教室。
屋頂凹陷,罪魁禍首是上頭壘滿的青苔。
玻璃破了,牆壁由藤蔓占滿,廊柱滲着水珠。
古阿霞艱難地走過廊下那些處處散亂的瓦片與石塊。
然後她笑了,眼前的教室裡,有十來條豬窩在那,聞到人的氣味,昂起頭讨吃的。
王佩芬得用勺子把擁擠的豬頭撥開,才能将馊水⑤潑進木槽,一群豬吃得屁股搖擺。
最後,三姑六婆又跑來叫嚣了,跟豬一起歡叫。
到了下午,馬海動員了在山莊工作的婆婆媽媽們,勸古阿霞下山。
那些女人比火雞還會演,說她們當初如何誤入歧途來到摩裡沙卡,苦頭吃得比飯多,從此青春化為馊水。
每個人在比悲比慘,好像集體咨商那樣在古阿霞前面哭了,到頭來靠她安慰。
“我可以做得比她們好。
”古阿霞堅定地想留下。
“那派你去上燈吧!這是菊港山莊的傳統。
”馬海下了工作指令,考驗古阿霞能否留下來。
傍晚時分,馬海從火塘分了一小蕊火苗給煤油燈,開始了山莊數十年來的上燈傳統。
古阿霞拿了煤油燈,出了門,循着鐵軌走,來到她所謂的“一根電線杆”。
電線杆圈在腰高的木栅欄裡,通直高聳,深入漆黑夜空,急風在杆頂摩擦出飕飕聲響。
古阿霞急着上燈去,踏到電杆下的石階就被王佩芬喝止,發現那個“石階”是石砌的土地公廟。
古阿霞是基督徒,基于對其他宗教的善意,她敬禮,表達歉意。
王佩芬合十,喃喃祈求神明保佑古阿霞順利攀登。
“踏上去,然後爬上去。
”王佩芬指着石砌的小廟。
廟裡有個小香爐,卻沒有神像。
古阿霞睜大眼睛,質疑說:“我剛道歉完,現在又要我踏上去爬,神明會生氣。
” “這拜的地藏王菩薩,你爬的集材木,是地藏王的錫杖。
” 古阿霞約略知道地藏王,卻不曉得“集材木”。
集材木的作用是挂上鋼索與滑輪,吊送砍倒的原木。
這意味着附近的樹林砍光後,隻剩集材木孤立。
古阿霞所見的是大觀村的第一根集材木,有敬畏之意。
日據時期在樹下設山神墩,“國民政府”之後改祀地藏王,希望地藏王能超度衆樹的亡魂。
王佩芬說,選定一塊伐木區開發,最早被砍死的是集材木,它最先被砍斷樹梢,安上滑輪,利用強壯的樹幹吊挂其他原木。
它最早死,卻最有尊嚴,沒有倒下。
古阿霞細看這根三十餘年曆史的集材木,高25公尺,台灣杉材質,樹皮與樹根猶見。
樹幹上釘了一排ㄇ字形的騎馬釘,樹頂有幾個10英寸⑥滑輪,鋼索痕猶在。
她拉了一下鏽痕斑斑的騎馬釘,測試牢固,然後爬上去。
“你要踏地藏王的房子,才能爬上他的錫杖。
”王佩芬警告。
“不然會怎樣?” “踏了才能平安上樹,平安下樹。
” 太遲了,古阿霞起勁地爬到了第三根騎馬釘。
王佩芬趕緊跳上地藏王廟追上去,數落她的不是。
古阿霞沒回應,因為她爬上第六根,差不多是一樓高。
村子長滿青苔的波浪狀瓦房構成的天際線,在她眼前攤開,油燈與磺燈從那些牆窗縫迸出光芒。
她想到祖母說過的,海中動物上岸化為植物的傳說,此刻令她抖着身體,要成為樹木的枝丫般興奮。
越爬越高,大觀村盤踞腳下,與她齊高的隻有菊港山莊的發電機煙囪,飄來濃嗆的煤煙搞得她流淚。
她承認往上爬很難,無論膽量與體力都縮水了,集材木太高,在黑暗中難辨它的高險。
她卡在上不去、下不來的位置。
忽然間,她屁股給人頂了一下。
是王佩芬爬了上來,手腳利落,嘴巴也利落地數落古阿霞,說地藏王給她苦難了,又笑她扭捏得像踩高跟鞋爬,最後大喊:“要休息,爬到‘休息站’去喘才行。
” 集材木每隔10公尺有個“休息站”,以鐵條箍在木柱兩側當個小平台,恰好給兩個人各坐一邊休息。
怎料到,古阿霞的氣還沒喘到喉嚨,王佩芬就搶下煤油燈往上爬。
這讓缺了重量平衡的休息台往古阿霞那斜去,害她尖叫起來。
兩分鐘後,王佩芬從樹頂爬下來,又坐回休息站。
“從來都是我上燈,你沒事别搶。
”王佩芬用手把黏在額頭汗水的頭發梳到耳後,她不喜歡這活兒給外人搶走。
“那沒我的事了。
” “不行,你得爬上去,這是規定。
” “為什麼得聽你的?上燈的工作給你搶
他說話時,手不斷拉着那套軟塌的灰叽布褲,模樣挺逗。
古阿霞不會照他的話,掉頭回花蓮市,她下了決心才離開那,便說:“我等帕吉魯回來就好,跟他打個招呼就走。
”前者是真的,後者是打發馬海。
古阿霞在菊港山莊坐了整個早上,看着木材商、登山客與旅人進出。
中午之後,起了濃霧,由桧木建的魚鱗黑瓦屋浸在霧裡,隻露出歇山式屋頂。
霧氣凝成水滴,到處滴着躊躇的音符。
忽然間,一輛十節的運材車經過山莊,聲響大,赢過了一百來人在砧闆上剁雞肉。
門外一陣叫聲吸引古阿霞,她開門走去,一群火雞聚在鐵軌上,圍個圈,尾巴扇開個豔屏,對着一隻被火車輾死的胭脂色的酒紅朱雀叫個不停。
古阿霞記得祖母說過,剛死的鳥要是流着血,那意謂它夢到自己還是植物時的模樣。
這時把它埋入土,會萌芽成樹。
可是,火雞可兇了,扯着喉嚨叫。
古阿霞也怕自己染了它們的癞瘡似,搶了鳥屍便跑走。
大觀村到處是暗沉色系的房子,潮蔭處的苔藓到處蔓延,風也是,偶爾掀着鐵皮饒舌。
古阿霞拎着鳥屍,沿鐵路走。
鐵路是村子的主要道路,得習慣兩步嫌少、三步嫌多的枕木,要是走慢了,幾隻火雞很快追上來叫。
她離開鐵路沿着山坡走,斜徑不陡,鋪着一列與地面沒有密合的水泥石闆,踩下去空隆響,然後在霧色中進入一座荒廢的學校操場,靠南有株黃葉郁郁金燦的銀杏,落葉落坍在地上成了一圈。
她走到銀杏樹下,挖了個洞埋了鳥屍,願它發芽。
火雞跟來了,排隊走進操場,抖着濃霧中青銅色澤的微潤羽毛,圍着古阿霞猛叫,喉頭的粉紅色肉髦搖晃。
古阿霞要不是把行李放山莊,真想拿鍋鏟在這些雞頭上炒幾下。
古阿霞才這麼想,便有人做了。
那是個年輕女孩,穿着紅圍裙、藍雨鞋,披着濃密的齊肩短發,耳朵挂着招人的大耳環,一身火火光光地從濃霧中閃出來。
她提着木桶,拿起了木勺子就往一群火雞頭敲下去,暴露自己的脾氣。
火雞們斂起翅膀,縮頸眯眯眼,後退到安全距離外猛叫。
“這群臭雞叫‘三姑六婆’。
你算算看,不多不少,有九隻,它們最愛追着人跑,你一定有什麼秘密被它們看到吧?惹得它們長舌,雜雜念個不停。
”女孩說。
“沒有吧!” “古阿霞,真的沒有?做人要誠實喔!”女孩說着,對聒噪圍過來的火雞大喊,“最好别惹我,小心把你們的頸子打結。
”火雞群吓得撲翅逃跑,有的還跌個滑稽。
“真的沒有。
”古阿霞搖頭,她不過是從三姑六婆嘴中搶走鳥屍,除非酒紅朱雀被壓死前有遺言沒講完,三姑六婆來追問。
不過,她心中有個疑問,眼前的女孩如何知曉她的名字,便問起這問題。
這個叫王佩芬的女孩看見火雞跌倒,笑呵呵的。
她說,她住村裡,白天在菊港山莊瞎忙。
她早上從後門進入山莊時,發現古阿霞坐在窗口,癡癡的。
廚房幫忙的婦女聊起了古阿霞的八卦,猜想啞巴劉政光怎麼把人騙來這裡。
王佩芬聒噪說話的火候,不輸火雞群,說得古阿霞好像被拐來的怨女。
最後,王佩芬介紹起山莊成員,比如山莊背後的金主是個叫蔡桑的日本人,他偶爾來。
馬海不過是能掐會算的掌櫃。
至于劉政光被當作空氣,他的媽媽劉素芳是想登聖母峰
“不跟你五四三地耗了,喂我的學生去。
”王佩芬說。
“這是荒廢的小學校,哪來的學生?”學生們一早下山去上學。
古阿霞看出這隻有長滿雜草的操場與廢教室,司令台的旗杆頂不知被誰挂上了内褲。
“這些學生可煩了,不是想逃課,就是過動,全部是笨蛋。
” 王佩芬帶古阿霞走,靠近那半圮的教室。
屋頂凹陷,罪魁禍首是上頭壘滿的青苔。
玻璃破了,牆壁由藤蔓占滿,廊柱滲着水珠。
古阿霞艱難地走過廊下那些處處散亂的瓦片與石塊。
然後她笑了,眼前的教室裡,有十來條豬窩在那,聞到人的氣味,昂起頭讨吃的。
王佩芬得用勺子把擁擠的豬頭撥開,才能将馊水
最後,三姑六婆又跑來叫嚣了,跟豬一起歡叫。
到了下午,馬海動員了在山莊工作的婆婆媽媽們,勸古阿霞下山。
那些女人比火雞還會演,說她們當初如何誤入歧途來到摩裡沙卡,苦頭吃得比飯多,從此青春化為馊水。
每個人在比悲比慘,好像集體咨商那樣在古阿霞前面哭了,到頭來靠她安慰。
“我可以做得比她們好。
”古阿霞堅定地想留下。
“那派你去上燈吧!這是菊港山莊的傳統。
”馬海下了工作指令,考驗古阿霞能否留下來。
傍晚時分,馬海從火塘分了一小蕊火苗給煤油燈,開始了山莊數十年來的上燈傳統。
古阿霞拿了煤油燈,出了門,循着鐵軌走,來到她所謂的“一根電線杆”。
電線杆圈在腰高的木栅欄裡,通直高聳,深入漆黑夜空,急風在杆頂摩擦出飕飕聲響。
古阿霞急着上燈去,踏到電杆下的石階就被王佩芬喝止,發現那個“石階”是石砌的土地公廟。
古阿霞是基督徒,基于對其他宗教的善意,她敬禮,表達歉意。
王佩芬合十,喃喃祈求神明保佑古阿霞順利攀登。
“踏上去,然後爬上去。
”王佩芬指着石砌的小廟。
廟裡有個小香爐,卻沒有神像。
古阿霞睜大眼睛,質疑說:“我剛道歉完,現在又要我踏上去爬,神明會生氣。
” “這拜的地藏王菩薩,你爬的集材木,是地藏王的錫杖。
” 古阿霞約略知道地藏王,卻不曉得“集材木”。
集材木的作用是挂上鋼索與滑輪,吊送砍倒的原木。
這意味着附近的樹林砍光後,隻剩集材木孤立。
古阿霞所見的是大觀村的第一根集材木,有敬畏之意。
日據時期在樹下設山神墩,“國民政府”之後改祀地藏王,希望地藏王能超度衆樹的亡魂。
王佩芬說,選定一塊伐木區開發,最早被砍死的是集材木,它最先被砍斷樹梢,安上滑輪,利用強壯的樹幹吊挂其他原木。
它最早死,卻最有尊嚴,沒有倒下。
古阿霞細看這根三十餘年曆史的集材木,高25公尺,台灣杉材質,樹皮與樹根猶見。
樹幹上釘了一排ㄇ字形的騎馬釘,樹頂有幾個10英寸
她拉了一下鏽痕斑斑的騎馬釘,測試牢固,然後爬上去。
“你要踏地藏王的房子,才能爬上他的錫杖。
”王佩芬警告。
“不然會怎樣?” “踏了才能平安上樹,平安下樹。
” 太遲了,古阿霞起勁地爬到了第三根騎馬釘。
王佩芬趕緊跳上地藏王廟追上去,數落她的不是。
古阿霞沒回應,因為她爬上第六根,差不多是一樓高。
村子長滿青苔的波浪狀瓦房構成的天際線,在她眼前攤開,油燈與磺燈從那些牆窗縫迸出光芒。
她想到祖母說過的,海中動物上岸化為植物的傳說,此刻令她抖着身體,要成為樹木的枝丫般興奮。
越爬越高,大觀村盤踞腳下,與她齊高的隻有菊港山莊的發電機煙囪,飄來濃嗆的煤煙搞得她流淚。
她承認往上爬很難,無論膽量與體力都縮水了,集材木太高,在黑暗中難辨它的高險。
她卡在上不去、下不來的位置。
忽然間,她屁股給人頂了一下。
是王佩芬爬了上來,手腳利落,嘴巴也利落地數落古阿霞,說地藏王給她苦難了,又笑她扭捏得像踩高跟鞋爬,最後大喊:“要休息,爬到‘休息站’去喘才行。
” 集材木每隔10公尺有個“休息站”,以鐵條箍在木柱兩側當個小平台,恰好給兩個人各坐一邊休息。
怎料到,古阿霞的氣還沒喘到喉嚨,王佩芬就搶下煤油燈往上爬。
這讓缺了重量平衡的休息台往古阿霞那斜去,害她尖叫起來。
兩分鐘後,王佩芬從樹頂爬下來,又坐回休息站。
“從來都是我上燈,你沒事别搶。
”王佩芬用手把黏在額頭汗水的頭發梳到耳後,她不喜歡這活兒給外人搶走。
“那沒我的事了。
” “不行,你得爬上去,這是規定。
” “為什麼得聽你的?上燈的工作給你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