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擊
關燈
小
中
大
諾維爾1945年1月14—17日
“當接到這次進攻命令時,我惱火極了,”溫特斯回憶說,“簡直不敢相信,我們已經受了那麼多苦,打了那麼多場仗,死傷了那麼多人,他們還要我們去進攻。
這真有點像是泰勒将軍在刻意表現,他想表現給艾森豪威爾看:瞧,我泰勒一回來,我的軍隊就馬上動身去打仗。
” 這樣看待泰勒将軍是不公平的。
其實,這次進攻是全面進攻的一部分,旨在切入北方,與美軍第1集團軍會師,以此把德軍坦克困在突出部的頂端,或者由于蒙哥馬利還下不了決心發動反攻,因此要盡可能多地拖住德軍。
德軍已經開始将坦克往回撤。
他們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确保逃跑路線暢通。
命令E連這樣一個已受重創的連隊在光天化日的雪地裡發起正面進攻,這并不是因為泰勒想争榮譽,而是因為艾森豪威爾缺少人手。
他沒有可供調遣的預備隊投入這次進攻,但現在是進攻的絕佳時機,他必須調用前線所有兵力進攻。
換句話說,E連正在為美國的有限征兵政策付出代價。
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完成這項任務。
*** 奪取福瓦之後,E連和2營的其他連隊就作為團預備隊駐紮在村子南面。
翌日1月14日4點15分,德軍用6輛坦克、一個步兵連對福瓦發起反攻。
德軍被打退了,但他們随後用14輛坦克、一個營的步兵發起攻擊,把506團3營逼出了福瓦。
E連處于臨戰狀态,但3營在炮兵的支援下,進行了成功的反擊,9點30分時再次攻入村莊。
這些行動是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
冷空氣再次影響這一地區。
白天氣溫是華氏20度,晚上水銀柱突降至零度以下。
幾乎每天都下雪。
因為積雪,加上其他地方對物資的需求,師裡向巴斯托涅—福瓦一線提供物資非常困難。
結果,E連的官兵們就像被圍困時的第一周那樣,各種物資極度匮乏。
食物不夠,套鞋、毯子、睡袋不足。
床單都被拿來當作了滑雪衫。
E連前面的地勢也很險峻。
到達諾維爾要穿過一片空地,密林裡的敵軍還得要清除。
德軍居高臨下,諾維爾堅固的比利時建築為狙擊手和機關槍提供了很好的位置,也為德軍坦克提供了很好的隐蔽。
辛克上校告訴溫特斯,2營将有幸在進攻諾維爾的戰鬥中打頭陣。
溫特斯要在1月14日12點從福瓦南部的樹林出發,繞道向左(西),占領雷考涅村,然後沖過一片白雪覆蓋的空地,向諾維爾以東1公裡左右的另外一個小村考布盧發起進攻。
在溫特斯左側,1營會向北穿越樹林,一路掃清障礙。
溫特斯聽到這樣的命令很是不快。
到達考布盧他要穿越2公裡的雪地,而且是在晴空萬裡的白天。
為什麼在大中午進攻?溫特斯更願意等到過了黑夜,天剛亮時過雪地。
但是艾森豪威爾想要行動,蒙哥馬利想要行動,泰勒想要行動,辛克想要行動,所以2營營部、D連、E連、F連必須聽命。
在諾維爾西南面有一塊很深的山肩地帶,一直延伸到雷考涅附近。
溫特斯發現若是連隊直接沖向山肩,那麼越接近諾維爾,就可以得到越多的掩護。
他把整個營隻排成一列縱隊,這樣穿越雪地雖然危險,但速度很快。
在E連和2營的其他部隊出動時,左側的1營也出發了。
德軍在諾維爾的坦克發現1營後,幾門88炮開始射擊。
他們沒有注意到2營借着山肩的掩護,正在向諾維爾進軍。
溫特斯向左望去。
88炮将1營炸得七零八落。
“人都在空中飛,”溫特斯回憶着,“幾年後,在影片《日瓦戈醫生》中,我看到軍隊過雪地時,遭到樹林邊大炮的轟炸,人被炸飛到空中。
那些場景我看着很真實。
” E連也遇到了麻煩。
德軍架在諾維爾的機關槍向他們開火,美軍暴露在外,吊橋和小溪又阻礙了他們的前進。
斯皮爾斯架起2挺機關槍予以回擊。
美軍機關槍每掃射一輪,就有8或10人趁機沖過小溪。
小溪很窄,多數人都能跳過去。
但是二等兵湯尼·加西亞扛着一個裝有6發迫擊炮炮彈的大火藥包,跌到了河裡,渾身濕透。
部隊到達諾維爾時,“我的衣服都凍住了,一走路就咔咔地響。
為了聯系自己的一支隊伍,我們要整夜巡邏,但我卻因此不用去了。
排裡的中士說,我這樣咔咔作響連柏林都能聽得見,因此就安排我原地留守”。
到15點30分,2營已穿過雪地,隐藏在山肩下面。
天黑時,他們迂回來到考布盧東南角的吊橋前。
斯皮爾斯召集軍官和二級軍士長利普頓開會。
他概述了早晨将奪取通向諾維爾的吊橋的進攻計劃,2排在左,3排在右。
友軍坦克将沿福瓦—諾維爾公路從右方提供支援。
會後斯皮爾斯讓利普頓在進攻中率領2排。
利普頓集合2排人員,下達命令。
溫特
這真有點像是泰勒将軍在刻意表現,他想表現給艾森豪威爾看:瞧,我泰勒一回來,我的軍隊就馬上動身去打仗。
” 這樣看待泰勒将軍是不公平的。
其實,這次進攻是全面進攻的一部分,旨在切入北方,與美軍第1集團軍會師,以此把德軍坦克困在突出部的頂端,或者由于蒙哥馬利還下不了決心發動反攻,因此要盡可能多地拖住德軍。
德軍已經開始将坦克往回撤。
他們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确保逃跑路線暢通。
命令E連這樣一個已受重創的連隊在光天化日的雪地裡發起正面進攻,這并不是因為泰勒想争榮譽,而是因為艾森豪威爾缺少人手。
他沒有可供調遣的預備隊投入這次進攻,但現在是進攻的絕佳時機,他必須調用前線所有兵力進攻。
換句話說,E連正在為美國的有限征兵政策付出代價。
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完成這項任務。
*** 奪取福瓦之後,E連和2營的其他連隊就作為團預備隊駐紮在村子南面。
翌日1月14日4點15分,德軍用6輛坦克、一個步兵連對福瓦發起反攻。
德軍被打退了,但他們随後用14輛坦克、一個營的步兵發起攻擊,把506團3營逼出了福瓦。
E連處于臨戰狀态,但3營在炮兵的支援下,進行了成功的反擊,9點30分時再次攻入村莊。
這些行動是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
冷空氣再次影響這一地區。
白天氣溫是華氏20度,晚上水銀柱突降至零度以下。
幾乎每天都下雪。
因為積雪,加上其他地方對物資的需求,師裡向巴斯托涅—福瓦一線提供物資非常困難。
結果,E連的官兵們就像被圍困時的第一周那樣,各種物資極度匮乏。
食物不夠,套鞋、毯子、睡袋不足。
床單都被拿來當作了滑雪衫。
E連前面的地勢也很險峻。
到達諾維爾要穿過一片空地,密林裡的敵軍還得要清除。
德軍居高臨下,諾維爾堅固的比利時建築為狙擊手和機關槍提供了很好的位置,也為德軍坦克提供了很好的隐蔽。
辛克上校告訴溫特斯,2營将有幸在進攻諾維爾的戰鬥中打頭陣。
溫特斯要在1月14日12點從福瓦南部的樹林出發,繞道向左(西),占領雷考涅村,然後沖過一片白雪覆蓋的空地,向諾維爾以東1公裡左右的另外一個小村考布盧發起進攻。
在溫特斯左側,1營會向北穿越樹林,一路掃清障礙。
溫特斯聽到這樣的命令很是不快。
到達考布盧他要穿越2公裡的雪地,而且是在晴空萬裡的白天。
為什麼在大中午進攻?溫特斯更願意等到過了黑夜,天剛亮時過雪地。
但是艾森豪威爾想要行動,蒙哥馬利想要行動,泰勒想要行動,辛克想要行動,所以2營營部、D連、E連、F連必須聽命。
在諾維爾西南面有一塊很深的山肩地帶,一直延伸到雷考涅附近。
溫特斯發現若是連隊直接沖向山肩,那麼越接近諾維爾,就可以得到越多的掩護。
他把整個營隻排成一列縱隊,這樣穿越雪地雖然危險,但速度很快。
在E連和2營的其他部隊出動時,左側的1營也出發了。
德軍在諾維爾的坦克發現1營後,幾門88炮開始射擊。
他們沒有注意到2營借着山肩的掩護,正在向諾維爾進軍。
溫特斯向左望去。
88炮将1營炸得七零八落。
“人都在空中飛,”溫特斯回憶着,“幾年後,在影片《日瓦戈醫生》中,我看到軍隊過雪地時,遭到樹林邊大炮的轟炸,人被炸飛到空中。
那些場景我看着很真實。
” E連也遇到了麻煩。
德軍架在諾維爾的機關槍向他們開火,美軍暴露在外,吊橋和小溪又阻礙了他們的前進。
斯皮爾斯架起2挺機關槍予以回擊。
美軍機關槍每掃射一輪,就有8或10人趁機沖過小溪。
小溪很窄,多數人都能跳過去。
但是二等兵湯尼·加西亞扛着一個裝有6發迫擊炮炮彈的大火藥包,跌到了河裡,渾身濕透。
部隊到達諾維爾時,“我的衣服都凍住了,一走路就咔咔地響。
為了聯系自己的一支隊伍,我們要整夜巡邏,但我卻因此不用去了。
排裡的中士說,我這樣咔咔作響連柏林都能聽得見,因此就安排我原地留守”。
到15點30分,2營已穿過雪地,隐藏在山肩下面。
天黑時,他們迂回來到考布盧東南角的吊橋前。
斯皮爾斯召集軍官和二級軍士長利普頓開會。
他概述了早晨将奪取通向諾維爾的吊橋的進攻計劃,2排在左,3排在右。
友軍坦克将沿福瓦—諾維爾公路從右方提供支援。
會後斯皮爾斯讓利普頓在進攻中率領2排。
利普頓集合2排人員,下達命令。
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