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休息,恢複,重新裝備

關燈
兵要在兵營一直待到來年春天好的出征氣候來臨為止。

    那時他們有望空降到萊茵河另一邊的德國去。

    這一想法得到了進一步印證,因為泰勒将軍飛回美國參加會議,讨論美國空降師的組織和裝備方面的變化的提議。

    12月10日得到了證實,泰勒的副手傑拉爾德·希金斯準将和5名101師高級軍官飛赴英國,要進行一系列關于“市場花園”的講座。

    101師交由101師炮兵司令安東尼·麥考利夫準将指揮。

     *** 老兵陸續從醫院回來,新兵也在增加。

    “莽漢”康普頓重新回到E連,他在荷蘭受的傷已經康複。

    上周在荷蘭前線補充進來的傑克·福利中尉現在成了2排助理排長,在康普頓的手下。

    福利回憶道,隊員們“是一個混合的群體,有久經沙場的老兵,有些隻是在荷蘭初試牛刀,當然也有剛補充的新手”。

     從美國來的新兵,十八九歲,天真無邪。

    盡管老兵隻是大上一兩歲,但已經足夠讓新兵感到害怕了。

    老兵們應該在離開荷蘭的時候将尚未使用的彈藥上繳,但是沒有一個上繳。

    他們在莫米昂營地橫沖直撞,皮帶上挂着手雷,背帶上别着一匣匣子彈,還有刀子和其他(未經批準的)随身武器。

    在新兵看來,老兵簡直就像法國外籍軍團的一幫殺手。

    而在老兵的眼中,新兵還很“嫩”。

    連長戴克中尉,韋爾什,沙姆斯,福利,康普頓以及其他軍官一心想将新兵融入整個團隊,使他們達到E連的團隊精神标準和個人技能标準,但是由于老兵并不把野戰演練當回事兒,工作做起來很困難。

     到12月第二個周末,E連的士兵數量有所增加,達到編制數的65%左右,但軍官的數量卻達到112.5%,戴克任連長,韋爾什任副連長,每個排有兩名中尉,另有一名備用。

    換句話說,空降司令官們認為在下一次行動中,下級軍官的傷亡會最高。

    現在韋爾什成了E連最老的在任軍官,但是他沒有經過托科阿基地的訓練。

    參加過E連在諾曼底戰鬥的隻有韋爾什和康普頓;在荷蘭待過一段時間的隻有韋爾什、康普頓、戴克、沙姆斯和福利。

     倒是那些士官們的存在保證了E連的連續性,将整個E連凝聚在一起。

    這些在托科阿訓練營從當二等兵開始的軍士有利普頓、塔爾伯特、馬丁、魯茲、珀康特、穆克、克裡斯坦森、蘭德爾曼、雷德、戈登、托伊、瓜奈若、卡森、博伊爾、古思、泰勒、馬拉其等。

    許多托科阿時的E連軍官升任506團部或者2營營部參謀軍官,因此有助于E連保持着這種連續和統一。

    這些軍官有海斯特少校(團作訓股長)、馬西森上尉(團後勤股長)、溫特斯上尉(副營長)和尼克松上尉(營情報參謀)。

    然而,總的來說,經過半年的戰鬥,E連補充了許多新的官兵,但其核心仍然是那些軍士們——那些在1942年炎熱的8月在托科阿訓練營地跟随索貝爾上尉跑上跑下科拉希山的人員。

     *** 當初跑上跑下科拉希山的弟兄中有許多現在正躺在英國的醫院裡,有些人永遠不能再跑了。

    沒有傷及骨骼的傷員正在恢複。

    牛津城外的美軍110總醫院裡,E連1排的3名隊員住在同一個病房。

    韋伯斯特、利布高特和下士托馬斯·麥克裡裡都是在10月5日受的傷,韋伯斯特是腿傷,利布高特是肘部傷,麥克裡裡傷在頸部。

    韋伯斯特在練習寫作。

    他在日記中這樣描述他的夥伴們:“120磅重的利布高特曾經是舊金山的汽車司機,是全連最瘦的隊員。

    在經常囊中空空的情況下,他是E連最滑稽的隊員之一。

    他還有個特點,他是傘兵中為數不多的幾個猶太人之一。

    另外,他和麥克裡裡已屆30歲,是連裡的兄長。

    麥克裡裡是一個無憂無慮、心地善良的家夥,身材不高,按他的說法,他是在啤酒瓶子裡養大的,是在匹茲堡的‘汽車酒館’受的教育。

    ” 根據韋伯斯特的記述,“110總醫院最快樂的病房是截肢病人監護室,那裡的大多數小夥子明白對于自己來說戰争已經結束,所以大聲笑着,開着玩笑,談論着家鄉。

    ”韋伯斯特使用“大多數”而不是“所有的”是有道理的,因為有些受了百萬美元傷的弟兄當時是不會掏一個子兒的。

    利奧·博伊爾住在110醫院的另一個病房,他寫信給溫特斯說:“親愛的長官,現在我到了這個分上,天曉得我該寫些什麼! “經曆了這兩次戰鬥,我覺得一個人要記住的并不是傷口帶來的巨大驚恐,而是你知道了在将來的一段時間裡無緣戰鬥——對于我這種情況,将是很長的時間。

     “我并不指望我能夠在聖誕之前站起來,但是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夠恢複如初。

    我沒有傷着骨頭,隻是肌肉和組織損傷,但是面積大,不容易移植。

     “長官,我希望你照顧好自己(不是僅僅鍛煉身體),因為像你這樣的人真是難得,能勝任你的位置的人肯定沒有。

    ”他在信中還提到:韋伯斯特、利布高特、利奧·馬茲、保羅·羅傑斯、喬治·魯茲、比爾·瓜奈若等在不同時間住進110醫院的弟兄都來看望過他。

     44年後,博伊爾寫道:“脫離‘傘兵’的生活——離開我的夥伴,不再跳傘——我從來都是心有不甘。

    對那種生活,我已經迷上了,可以說上了瘾。

    在醫院長達一年的康複期間,我覺得受了愚弄,我常對此耿耿于懷,怏怏不樂。

    ” 利布高特請求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