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開始行動”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人就把門踢開,搜尋并殲滅殘敵。
蒂波和利布高特清理了一幢房子。
正當蒂波從前門出來的時候,“一發迫擊炮彈擊中了我,把我掀進了房子裡。
我沒有聽見任何聲音,也沒有感到任何疼痛,隻是有些站立不穩,M—1還握在手上”。
德國後衛部隊讓他們預先部署的迫擊炮發揮了作用。
利布高特一把抓住蒂波,扶着他慢慢坐下,把衛生員找來,并安慰他說他會沒事的。
韋爾什過來給蒂波用了一些嗎啡。
蒂波堅持說自己還能走,這其實是瞎說。
他的兩條腿都斷了,而且頭部也傷得不輕。
利布高特和韋爾什連架帶拖地把他弄到街上。
他“記得躺在一個牆根下面,街上爆炸不斷,散彈劈裡啪啦地打在我頭頂上方的牆上”。
韋爾什把蒂波送到後方20米處在一個谷倉臨時設立的急救站。
除了不斷落下的迫擊炮彈之外,還不時有狙擊手打來冷槍。
利普頓率領3排來到路口,拐進右邊的路上。
街上的爆炸此起彼落,他緊貼在一面牆上,大聲命令手下的人跟着他上。
一發迫擊炮彈落在他前面大約2米的地方,彈片飛進了他的左面頰、右手腕和右腿胯部。
他的步槍咔嗒一聲掉在地上。
他也摔倒在地上。
他用左手摸了摸右頰,摸到了一個大洞,不過他最擔心的還是他的右手,因為血不住地往外直冒。
塔爾伯特中士來到他面前,在他的手臂上紮上止血帶。
這時候利普頓才感到胯部的疼痛。
他伸出左手往下一摸,隻見手上血糊糊的。
“塔爾伯特,我大概傷得不輕。
”他說道。
塔爾伯特用小刀劃開他的褲子,看了看傷口後說:“你沒事。
” “那真是個莫大的安慰。
”利普頓回憶說。
兩塊彈片打進了大腿上部,但“沒有打中任何要害部位”。
塔爾伯特把利普頓扛在肩上送進了急救站。
衛生兵給利普頓注射了一針嗎啡,然後給他進行包紮。
根據馬拉其的回憶,在這“硝煙彌漫的時候,我聽見有人在誦讀‘萬福馬利亞’。
我擡頭一看,發現是約翰·馬洛尼神父手捧《玫瑰經》,走在道路中央,為在交叉路口戰鬥中死去的人安魂”。
(馬洛尼榮獲優異服務十字勳章。
) 溫特斯也受了傷,是一發跳彈穿進他的靴子後打進腿裡造成的。
他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檢查彈藥供應情況,與韋爾什讨論構築防禦陣地以防敵人反撲的問題。
(韋爾什曾想用小刀把他腿上的子彈撥出來,後來還是放棄了這種嘗試。
) 到了上午7點,這一地區已經鞏固了。
這時候F連已經與327團會合。
卡朗唐被攻克。
斯特雷耶中校進入城裡,與327團3營營長見了面。
他們來到一家酒店,開了一瓶酒慶賀勝利。
溫特斯回到營急救站。
他連裡有10個人在那裡接受急救。
一個醫生用鑷子把他腿上那顆子彈夾了出來,把傷口清洗之後,撒上磺胺粉,然後替他包紮起來。
溫特斯挨個看了看他的傷員。
其中有個傷員是二等兵艾伯特·布利思。
“你怎麼樣了,布利思?是怎麼回事?” “我看不見了,長官,看不見了。
” “别緊張,要放松。
你已經有了離開這裡的條件。
我們要很快把你從這兒送走。
你将回到英國。
你會好起來的。
要放松。
”溫特斯說着準備離開。
布利思開始站起來。
“别緊張!”溫特斯對他說,“别動了。
” “我能看見了,能看見了,長官!我能看見你了!” 布利思站了起來,随後返回了連隊。
“從來沒碰到過這種事,”溫特斯說,“他太害怕了,連眼睛都看不見了。
怪事。
這小夥子什麼都看不見了。
可是他所需要的隻是有個人跟他談談,讓他心情平靜下來。
” *** 德國人肯定會反撲,而且肯定會從西南方向過來,走E連來的時候走過的那條路。
地形是決定行動進展的重要因素。
從那個方向進入卡朗唐要經過那片半島高地。
在鐵路線的北面,在公路的南面,都是被水淹沒的土地。
泰勒将軍決定向西推進幾公裡,在高地上構築防禦陣地。
溫特斯接到命令:E連将處于最右側,沿鐵路展開。
他檢查了彈藥的狀況。
利奧·博伊爾跟1排的其他幾個人發現并“解放”了一輛裝滿彈藥的農用二輪大車,把它拉到城邊上眼下作為急救站用的那個谷倉。
正當博伊爾準備把它朝前拉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喊道:“敵人坦克!” “我小心地朝門外望去,模模糊糊地看見幾碼開外的藩籬後面的坦克炮塔輪廓。
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坦克上機槍射出的子彈就打進我的左大腿,我頓時就栽倒在地上。
”博伊爾被卡車送往猶他海灘,準備撤到英國。
在途中“我們碰到了索貝爾。
他正用吉普車下前線運送給養”。
敵人的坦克被火箭炮擊退。
溫特斯把連隊力量進行了調整,然後沿鐵路線向西南方向推進。
他們運動了3公裡,沒有遇到大的抵抗。
他停下來在一道藩籬後面構築防禦工事。
德國人就在他們正面,從一道藩籬背後對他們進行火力騷擾。
任何人隻要一動就會遭到他們瞄向這邊的火力。
天色暗下來之後,連隊得到了食品和彈藥的補充,準備安頓過夜。
溫特斯接到營部命令,要他們于拂曉5點30分出擊。
6月13日零點30分,德國人向兩道藩籬之間派出一支偵察隊。
那不是悄悄進行偵察的部隊,而是大約兩個班喝醉了的兵。
他們一邊用手提輕機槍射擊,一邊辱罵美國人。
“真把我們給吓壞了。
”溫特斯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因為我們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他擔心是敵人的夜襲,可是德國人很快就退回去了。
戈登帶着機槍與西斯克、古思處于最右側,背對着鐵路,擔任外側警戒。
戈登“心裡很不踏實,而且非常害怕”,因為他們沒有可供隐蔽的物體,他覺得“非常暴露”。
塔爾伯特中士檢查了這個哨位,覺得它太暴露,就把他們撤回主防線。
塔爾伯特中士整夜都在防線上巡查,讓大家輪換放哨,這樣每個人都能稍稍睡幾分鐘。
他讓步兵都上了刺刀。
夜晚很涼。
他拿起一件德國人的雨披披在身上。
到淩晨大約3點鐘的時候,他用左輪槍撥了撥二等兵喬治·史密斯,讓他去換崗。
史密斯正睡得迷迷糊糊。
他醒過來後,看見慘白的月光下有個穿着德國雨披的人站在自己面前,還用槍捅他。
史密斯立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跳起來,朝着塔爾伯特的胸部猛刺過來。
塔爾伯特力圖制止他,大聲說:“史密斯,我是塔伯,别亂來!”可是史密斯的刺刀還是刺了過來,刺進了塔爾伯特的胸部。
所幸的是,沒有刺中肺,也沒有傷及心髒,可是塔爾伯特畢竟失去了戰鬥力。
他被人拉開,然後送到離前沿3公裡的後方急救站。
5點30分,溫特斯下令全連準備出擊。
就在他即将下達出擊命令的時候,馮·德·海特也下達了命令,讓他的第6傘兵團發起反攻。
雙方動用了所有的大炮、迫擊炮、機槍、步槍以及其他武器,一時之間槍炮聲大作,天昏地暗。
疲憊不堪的軍人那一點點腎上腺素早就枯竭了。
泰勒将軍在敦促行動要快。
當兵的發出陣陣叫喊。
有一度,E連還與101師另一個連隊相互打起來。
有些謝爾曼坦克甚至向左側的友鄰部隊發射了支援炮火。
霎時間一片混亂。
處于E連左側的F連頂不住猛烈的炮火,開始向後退卻。
(斯特雷耶中校當場撤了該連連長的職。
)這就使右側翼完全暴露的D連也向後撤退。
陣地上隻剩下E連。
它的左側是鐵路,右側已經空了。
E連在陣地上堅守。
戈登把機槍架在藩籬開口處一扇門上(D日那天,他的機槍支架丢了),猛烈掃射。
一發迫擊炮彈在他前面10米處爆炸,他的肩部與腿部中了彈片。
這發炮彈
蒂波和利布高特清理了一幢房子。
正當蒂波從前門出來的時候,“一發迫擊炮彈擊中了我,把我掀進了房子裡。
我沒有聽見任何聲音,也沒有感到任何疼痛,隻是有些站立不穩,M—1還握在手上”。
德國後衛部隊讓他們預先部署的迫擊炮發揮了作用。
利布高特一把抓住蒂波,扶着他慢慢坐下,把衛生員找來,并安慰他說他會沒事的。
韋爾什過來給蒂波用了一些嗎啡。
蒂波堅持說自己還能走,這其實是瞎說。
他的兩條腿都斷了,而且頭部也傷得不輕。
利布高特和韋爾什連架帶拖地把他弄到街上。
他“記得躺在一個牆根下面,街上爆炸不斷,散彈劈裡啪啦地打在我頭頂上方的牆上”。
韋爾什把蒂波送到後方20米處在一個谷倉臨時設立的急救站。
除了不斷落下的迫擊炮彈之外,還不時有狙擊手打來冷槍。
利普頓率領3排來到路口,拐進右邊的路上。
街上的爆炸此起彼落,他緊貼在一面牆上,大聲命令手下的人跟着他上。
一發迫擊炮彈落在他前面大約2米的地方,彈片飛進了他的左面頰、右手腕和右腿胯部。
他的步槍咔嗒一聲掉在地上。
他也摔倒在地上。
他用左手摸了摸右頰,摸到了一個大洞,不過他最擔心的還是他的右手,因為血不住地往外直冒。
塔爾伯特中士來到他面前,在他的手臂上紮上止血帶。
這時候利普頓才感到胯部的疼痛。
他伸出左手往下一摸,隻見手上血糊糊的。
“塔爾伯特,我大概傷得不輕。
”他說道。
塔爾伯特用小刀劃開他的褲子,看了看傷口後說:“你沒事。
” “那真是個莫大的安慰。
”利普頓回憶說。
兩塊彈片打進了大腿上部,但“沒有打中任何要害部位”。
塔爾伯特把利普頓扛在肩上送進了急救站。
衛生兵給利普頓注射了一針嗎啡,然後給他進行包紮。
根據馬拉其的回憶,在這“硝煙彌漫的時候,我聽見有人在誦讀‘萬福馬利亞’。
我擡頭一看,發現是約翰·馬洛尼神父手捧《玫瑰經》,走在道路中央,為在交叉路口戰鬥中死去的人安魂”。
(馬洛尼榮獲優異服務十字勳章。
) 溫特斯也受了傷,是一發跳彈穿進他的靴子後打進腿裡造成的。
他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檢查彈藥供應情況,與韋爾什讨論構築防禦陣地以防敵人反撲的問題。
(韋爾什曾想用小刀把他腿上的子彈撥出來,後來還是放棄了這種嘗試。
) 到了上午7點,這一地區已經鞏固了。
這時候F連已經與327團會合。
卡朗唐被攻克。
斯特雷耶中校進入城裡,與327團3營營長見了面。
他們來到一家酒店,開了一瓶酒慶賀勝利。
溫特斯回到營急救站。
他連裡有10個人在那裡接受急救。
一個醫生用鑷子把他腿上那顆子彈夾了出來,把傷口清洗之後,撒上磺胺粉,然後替他包紮起來。
溫特斯挨個看了看他的傷員。
其中有個傷員是二等兵艾伯特·布利思。
“你怎麼樣了,布利思?是怎麼回事?” “我看不見了,長官,看不見了。
” “别緊張,要放松。
你已經有了離開這裡的條件。
我們要很快把你從這兒送走。
你将回到英國。
你會好起來的。
要放松。
”溫特斯說着準備離開。
布利思開始站起來。
“别緊張!”溫特斯對他說,“别動了。
” “我能看見了,能看見了,長官!我能看見你了!” 布利思站了起來,随後返回了連隊。
“從來沒碰到過這種事,”溫特斯說,“他太害怕了,連眼睛都看不見了。
怪事。
這小夥子什麼都看不見了。
可是他所需要的隻是有個人跟他談談,讓他心情平靜下來。
” *** 德國人肯定會反撲,而且肯定會從西南方向過來,走E連來的時候走過的那條路。
地形是決定行動進展的重要因素。
從那個方向進入卡朗唐要經過那片半島高地。
在鐵路線的北面,在公路的南面,都是被水淹沒的土地。
泰勒将軍決定向西推進幾公裡,在高地上構築防禦陣地。
溫特斯接到命令:E連将處于最右側,沿鐵路展開。
他檢查了彈藥的狀況。
利奧·博伊爾跟1排的其他幾個人發現并“解放”了一輛裝滿彈藥的農用二輪大車,把它拉到城邊上眼下作為急救站用的那個谷倉。
正當博伊爾準備把它朝前拉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喊道:“敵人坦克!” “我小心地朝門外望去,模模糊糊地看見幾碼開外的藩籬後面的坦克炮塔輪廓。
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坦克上機槍射出的子彈就打進我的左大腿,我頓時就栽倒在地上。
”博伊爾被卡車送往猶他海灘,準備撤到英國。
在途中“我們碰到了索貝爾。
他正用吉普車下前線運送給養”。
敵人的坦克被火箭炮擊退。
溫特斯把連隊力量進行了調整,然後沿鐵路線向西南方向推進。
他們運動了3公裡,沒有遇到大的抵抗。
他停下來在一道藩籬後面構築防禦工事。
德國人就在他們正面,從一道藩籬背後對他們進行火力騷擾。
任何人隻要一動就會遭到他們瞄向這邊的火力。
天色暗下來之後,連隊得到了食品和彈藥的補充,準備安頓過夜。
溫特斯接到營部命令,要他們于拂曉5點30分出擊。
6月13日零點30分,德國人向兩道藩籬之間派出一支偵察隊。
那不是悄悄進行偵察的部隊,而是大約兩個班喝醉了的兵。
他們一邊用手提輕機槍射擊,一邊辱罵美國人。
“真把我們給吓壞了。
”溫特斯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因為我們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他擔心是敵人的夜襲,可是德國人很快就退回去了。
戈登帶着機槍與西斯克、古思處于最右側,背對着鐵路,擔任外側警戒。
戈登“心裡很不踏實,而且非常害怕”,因為他們沒有可供隐蔽的物體,他覺得“非常暴露”。
塔爾伯特中士檢查了這個哨位,覺得它太暴露,就把他們撤回主防線。
塔爾伯特中士整夜都在防線上巡查,讓大家輪換放哨,這樣每個人都能稍稍睡幾分鐘。
他讓步兵都上了刺刀。
夜晚很涼。
他拿起一件德國人的雨披披在身上。
到淩晨大約3點鐘的時候,他用左輪槍撥了撥二等兵喬治·史密斯,讓他去換崗。
史密斯正睡得迷迷糊糊。
他醒過來後,看見慘白的月光下有個穿着德國雨披的人站在自己面前,還用槍捅他。
史密斯立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跳起來,朝着塔爾伯特的胸部猛刺過來。
塔爾伯特力圖制止他,大聲說:“史密斯,我是塔伯,别亂來!”可是史密斯的刺刀還是刺了過來,刺進了塔爾伯特的胸部。
所幸的是,沒有刺中肺,也沒有傷及心髒,可是塔爾伯特畢竟失去了戰鬥力。
他被人拉開,然後送到離前沿3公裡的後方急救站。
5點30分,溫特斯下令全連準備出擊。
就在他即将下達出擊命令的時候,馮·德·海特也下達了命令,讓他的第6傘兵團發起反攻。
雙方動用了所有的大炮、迫擊炮、機槍、步槍以及其他武器,一時之間槍炮聲大作,天昏地暗。
疲憊不堪的軍人那一點點腎上腺素早就枯竭了。
泰勒将軍在敦促行動要快。
當兵的發出陣陣叫喊。
有一度,E連還與101師另一個連隊相互打起來。
有些謝爾曼坦克甚至向左側的友鄰部隊發射了支援炮火。
霎時間一片混亂。
處于E連左側的F連頂不住猛烈的炮火,開始向後退卻。
(斯特雷耶中校當場撤了該連連長的職。
)這就使右側翼完全暴露的D連也向後撤退。
陣地上隻剩下E連。
它的左側是鐵路,右側已經空了。
E連在陣地上堅守。
戈登把機槍架在藩籬開口處一扇門上(D日那天,他的機槍支架丢了),猛烈掃射。
一發迫擊炮彈在他前面10米處爆炸,他的肩部與腿部中了彈片。
這發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