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小
中
大
2000年6月,湯姆·漢克斯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來到新奧爾良,要在這裡住幾天,參加國家D日博物館的開館盛典。他們受到參觀者、董事會成員、記者和電視台記者們的大量關注。當時,有成千上萬的二戰老兵參加了各種慶祝活動,其中最壯觀的當數慶祝遊行的場面。數十萬人站在街道兩側,許多人舉着“謝謝你們”的标語牌,有的揮着該市《皮卡尤恩時報》二戰歐洲勝利日或對日作戰勝利日那天報紙的頭版。二戰老兵們乘軍用卡車沿街緩緩前進,不斷向歡呼的人群揮手緻意,車隊竟然長達兩英裡。這是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遊行。軍樂隊高奏雄壯的樂曲,成建制的部隊齊步行進,有的人化裝成二戰時的模樣,天上有飛機編隊低空飛過。當然,參加遊行的還有二戰時期的老兵。當一支突擊隊員的隊伍走來時,湯姆從檢閱台上下來,與他們握手,請他們簽名,并提出和他們合影。斯蒂芬也走到老兵面前,請他們簽名和合影。明星們也當了一回追星族。
于是,湯姆和斯蒂芬便以本書為藍本着手為HBO拍一部連續劇。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每寫一集便把稿子寄給我。我知道怎樣寫書,但對寫電影劇本和連續劇卻一竅不通。盡管如此,他們對我提出的意見或建議還是很重視。他們還把稿子寄給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征求意見。他們對E連的官兵進行采訪獲取新的信息。而且,演員們也與所扮演的人物原型進行接觸,詢問他們當年在這件或那件事情發生時是怎樣想的、有什麼感覺、笑了沒有、是否很興奮、是否很沮喪,等等。湯姆甚至還說服迪克·溫特斯飛到英格蘭的拍攝現場。
我在本書的鳴謝中已經說了我是怎麼想到要寫E連的。湯姆和斯蒂芬讀了本書後決定把它拍成連續劇,但是真正做起來又談何容易。首先,描寫二戰的書就有成百上千本。他們二位之所以喜愛《兄弟連》是因為本書的覆蓋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西北歐戰場——更因為本書集中描寫的是一支功勳卓著的輕步兵連隊及其指戰員的個性和所作所為。正是後者深深吸引了他們二位、我以及衆多的讀者。這場戰争太大,人物太多,著名的和不很著名的将軍與政治家不勝枚舉,人們對艾森豪威爾、對盟軍最高統帥部、對羅斯福及其統帥部、對二戰的戰略等等方面的書籍已經厭倦。人們的興趣已經轉向參戰的陸海空軍具體人員,想要知道他們做了些什麼?怎麼會那樣做的?自然,人們想從閱讀中得到樂趣,增長見識;也許更想得到鼓舞和啟迪。
湯姆和斯蒂芬和許多其他人一樣,對二戰十分鐘情。他們深知那些參戰人員為我們大家付出了多少;他們已經花了很大的精力來頌揚二戰老兵,來表達對老兵的敬意,并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
我與湯姆和斯蒂芬懷有同感。我為能夠與他們一起将這些老兵們的故事再次展現出來感到高興和欣慰。
于是,湯姆和斯蒂芬便以本書為藍本着手為HBO拍一部連續劇。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每寫一集便把稿子寄給我。我知道怎樣寫書,但對寫電影劇本和連續劇卻一竅不通。盡管如此,他們對我提出的意見或建議還是很重視。他們還把稿子寄給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征求意見。他們對E連的官兵進行采訪獲取新的信息。而且,演員們也與所扮演的人物原型進行接觸,詢問他們當年在這件或那件事情發生時是怎樣想的、有什麼感覺、笑了沒有、是否很興奮、是否很沮喪,等等。湯姆甚至還說服迪克·溫特斯飛到英格蘭的拍攝現場。
我在本書的鳴謝中已經說了我是怎麼想到要寫E連的。湯姆和斯蒂芬讀了本書後決定把它拍成連續劇,但是真正做起來又談何容易。首先,描寫二戰的書就有成百上千本。他們二位之所以喜愛《兄弟連》是因為本書的覆蓋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西北歐戰場——更因為本書集中描寫的是一支功勳卓著的輕步兵連隊及其指戰員的個性和所作所為。正是後者深深吸引了他們二位、我以及衆多的讀者。這場戰争太大,人物太多,著名的和不很著名的将軍與政治家不勝枚舉,人們對艾森豪威爾、對盟軍最高統帥部、對羅斯福及其統帥部、對二戰的戰略等等方面的書籍已經厭倦。人們的興趣已經轉向參戰的陸海空軍具體人員,想要知道他們做了些什麼?怎麼會那樣做的?自然,人們想從閱讀中得到樂趣,增長見識;也許更想得到鼓舞和啟迪。
湯姆和斯蒂芬和許多其他人一樣,對二戰十分鐘情。他們深知那些參戰人員為我們大家付出了多少;他們已經花了很大的精力來頌揚二戰老兵,來表達對老兵的敬意,并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
我與湯姆和斯蒂芬懷有同感。我為能夠與他們一起将這些老兵們的故事再次展現出來感到高興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