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克努特·漢姆生(KnutHamsun)(1859年8月4日—1952年2月19日),挪威作家,出生于挪威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從未受過正規教育。後曾兩次流落美國,并根據在美國的經曆寫就了《現代美國的精神生活》一書,作品充滿嘲笑意味。漢姆生的首部作品《饑餓》于1890年出版,這部作品首次将漢姆生帶上文壇。

    漢姆生深受馬克·吐溫作品的影響,在首部作品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幽默。《饑餓》這部作品使用的是抒情的講述方式,産生的影響非常大。也正是這部作品讓漢姆生在挪威文學界獲得很大的聲譽。在這部作品之後,他陸續發表了一系列作品。較為著名的有《神秘》(1892),《牧羊社》(1894),《維多利亞》(1898),《大地的成長》(一譯《拓荒記》)(1917)。

    漢姆生的作品深受尼采的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他主張回歸自然,反對歐洲的現代文明。

    但漢姆生在晚年創作的《大地的成長》一書代表了漢姆生創作的最高峰,這本書作為“挪威最經典的作品”在1920年獲得諾貝爾獎。

    與早期的作品不同,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莊稼漢在荒野中開墾荒地并成家立業的故事。而漢姆生早期和中期的大多數作品描寫的都是青年男女浪漫細膩的愛情故事,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漢姆生敏感細緻的内心。早期的作品很多也與他個人的經曆有關,早期颠沛流離的生活自然給他的作品帶來很大的影響。

    《大地的成長》一書的開頭就把我們從現代文明中拉出來,帶回到荒無人煙的野地中。主人翁艾薩克的出場為我們诠釋了“硬漢”一詞的真實含義,粗硬的胡須,結實的身闆,少言寡語的性格。他自己來到這片叫阿爾曼甯的大荒原中生活,開墾新地,喂養牲口,年複一年地獨自在林中生活。後來用找幫手之名到山外的村中求尋,最後來的是一個長着兔唇,性格簡單活潑又好強的女人英格爾。兩人從此平平靜靜地在山中過日子。

    因為初生的女嬰遺傳了英格爾的兔唇而将其殺死,自己因此獲罪。這算是故事中的轉折部分之一。刑滿回家後的英格爾性情大變,但夫妻也算是恩愛如故。

    英格爾生了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大兒子艾勒蘇生性喜靜,長相清秀,與愛開玩笑的二兒子完全相反。後因偶然機會,艾勒蘇到城裡生活。這個從荒野裡出去的少年習慣了城市中燈紅酒綠的生活。之後的落魄讓他回到了山裡。母親的偏袒和本性難移的驕奢并沒有讓他順利地在山中安定一生。最後走投無路的他隻能離開,而且“再也沒有回來”。

    整個故事其實也是社會的縮影。在這個遠離塵世的地方,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命運。喜歡搬弄是非的老用人奧琳,活潑幽默的二兒子賽維特,經曆各種變故的布理德一家,聰明美麗的姑娘巴布羅離開了山裡那個男人之後又回來……

    似乎一直未變的隻有艾薩克。房子有了,田地有了,妻兒也有了。這個莊稼漢最後也在原野中慢慢老去,所有那些與他無關的東西似乎從未曾發生,他還是那個他,變化的隻是年齡。

    我們或許以為整個故事都會在荒野和寂靜中結束。遺憾的是,它最後還是被現代文明浸淫,一戶又一戶的人家搬上來了,有人借此大肆開礦、破壞,原本那個安靜的地方也一天天變得疲憊而無奈。

    人的利欲總是無法滿足,當人在最後發現其實自己隻是這塵世中的一個小小的點的時候,他才最終又安靜了下來。

    吳學颍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