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座簡的城池
關燈
小
中
大
,不用上學。
父親曾經參加過奧林匹克羽毛球比賽,但他剛好是第四名,所以沒拿到獎牌。
他在比賽中代表的是美國隊,但他其實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國家,因為他出生于大西洋。
父親與母親結婚之前,傷過許多女人的心。
他長得很帥(難以考證此話真假,因為要客觀地說自己父親帥不帥是不可能的),有時候還挺有趣的。
我想肯定是這一點吸引了女人們,但我同樣說不準。
我小時候不是和爸爸住在一起的,因為母親在生他的氣。
母親之所以生他的氣,是因為他曾經是個職業間諜。
他善于幹間諜這行,因為他實際不屬于任何地方,而且擅長運動。
他答應母親放棄做間諜,于是母親重新接納了他。
但他沒法永遠不再做間諜,現在他又重操舊業了。
可現在我父母不在一起了,對此我隻想說這麼多。
爸爸一生中好幾次死裡逃生。
(因為他的職業和其他倒黴的事情。
)他有兩次差點迷失在海上。
現在他很老了,頭發灰白,還有一隻假眼。
簡得了B-。
老師給她的評語是:“簡,這篇作文應當是真實的。
此外,你的書法水平也在标準線以下。
” 簡憤憤地向兩位姑媽抱怨分數太低,遠低于她平時的作文得分。
“我寫的是不是真實的,又有什麼關系呢?”簡不明白。
“我覺得,”貝絲姑媽說,“如果你要編,也要編得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 “況且,她以前從來沒說過我的字寫得差。
” “我覺得,”莉比姑媽好心地說道,“以後你應該把作文打出來。
打印出來的文字,看上去更真實些。
” 第二天,貝絲改變了想法,她決定打電話給老師,對她撒謊。
“格隆遜夫人,”她說,“我向你保證,簡寫的全部都是真的。
她唯一沒有提到的是她父親已經死了。
我認為基于她的情況,有所隐瞞也實屬無奈。
” 格隆遜夫人聽後于心不忍,遂将簡的成績改成了B+。
6 簡十五歲的時候,失去了童貞。
她發覺這事兒實在太不值一提了。
最讓她失望的是她竟然沒有流血。
沒流血的話,身為處女還有什麼意義呢? 那次完事後,他的CD播放器裡放着《别再想了,沒事的》這首歌。
簡覺得歌詞不知所雲,卻有種淡淡的慰藉力量。
和聲部分快要結束時,簡認定自己并未失去童貞。
她會等待機會,在第二次時“來真的”。
7 簡十六歲的時候,她再一次失去童貞,這回是和一個名叫伊恩的男孩。
他們完事後,她對他說:“小時候,我有個想象中的朋友名叫伊恩。
” “嗯,挺好。
”伊恩說。
“我還曾經假裝他是我的雙胞胎哥哥。
” “那可真怪。
”伊恩說。
因為簡一直特别喜歡伊恩這個名字,她忍不住懷疑自己和他在一起是不是就因為他叫伊恩。
第二次跟頭一次相比并沒有太大不同,于是簡決定這就是她最後一次失去童貞。
關于這第二次“初夜”,簡隻告訴了莉比姑媽一人,姑媽知道她所有的秘密。
(她覺得和這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姑媽讨論事情比較輕松。
)簡告訴姑媽,她擔心像自己這樣二度失去童貞,是不道德的事。
莉比姑媽撫摸着簡的頭發,告訴她不要擔心。
“親愛的,”莉比姑媽說,“有些時候,就是需要嘗試兩次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 8 簡十八歲的時候,她去了東部一所很好的大學。
大學第一年,簡過着跟其他女孩一樣的生活。
她或多或少地上着課,或多或少地增重了十五磅;她加入俱樂部,出現在與大家的合照上;她買書,甚至還讀了一些。
大學第二年,她開始昏睡不醒。
一開始沒人注意到,簡自己更是沒放在心上。
但三個月過去了,她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睡掉了大部分時間。
室友們很擔心她,懷疑她是不是得了腺熱病。
簡倒還希望自己真得了腺熱病,這樣她好歹有個理由。
可事實是,簡隻是想睡覺。
簡也不想就這樣把所有的課都睡過去。
她會把鬧鐘設在上課前十五分鐘,然而每次響了以後她又會直接按下繼續睡的按鈕,一睡就睡到開始上課後十五分鐘。
這時候,她便會放棄抵抗,幹脆關掉鬧鐘,直到下一節課開始,而她也同樣不會去上。
開學第一天,一位有些無趣的系主任給他們作過一場演講,談的是每一堂課的花費。
假設你一學期修四門課,每一節一小時的課的平均花費就是四百美元。
這個數字讓簡有點内疚,卻又不無竊喜——大學的課算是她睡過的最值錢的覺了。
9 簡二十歲的時候,她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參加U大學文學雜志的年度短篇小說比賽。
一等獎的獎品是一支頂端有面小鐘的鋼筆和一台寝室用的小電冰箱;二等獎的獎品是一塊燙衣闆;三等獎的獎品是一塊芝士;優勝獎則是每人發一塊小一點的芝士。
當時,在該文學雜志(名為“Sic”)的辦公室裡圍繞是否隻給一等獎發一支帶鐘鋼筆有過一場激烈讨論(“這是最有文學味道的獎品,”雜志的娛樂部聯合主席說,“而且是最典雅的!”)。
于是他們打算将寝室用的小電冰箱頒給二等獎選手。
然而,字體部主管認為,寝室用的小電冰箱畢竟是最貴的獎品,所以還是應該留給一等獎選手。
最終,字體部主管與娛樂部的聯合主席不得不通過拇指大戰[14]和瞪眼比賽一決勝負,事情這樣才定了下來。
整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正好是他們确定本次短篇小說比賽獲獎選手所用時間的四倍。
簡沒有得獎,甚至連優勝獎都沒份。
她的小說也确實不怎麼樣。
是那種最不值一文的作品,不加掩飾地描述了貝絲姑媽與莉比姑媽之間的關系,風格上模仿的是雷蒙德?卡佛。
出于唯有她本人知曉的原因,簡把這篇小說寄給了貝絲姑媽。
一周後,她收到了姑媽寫來的八頁紙的回信。
信裡寫的主要是對她作品中語法錯誤的糾正。
考慮到自己的小說隻有十一頁長,簡覺得貝絲姑媽的回複未免有點詳盡過頭了。
信的開頭這樣寫道: 親愛的簡: 第一頁的第二段你寫道:“與莉齊姑媽做完愛,貝絲姑媽總是感覺糟糕。
”當然了,貝絲姑媽感覺很糟。
(盡管你可以進行想象發揮,我還是對你用的“糟糕”一詞不得其解,因為它太泛泛了。
我忍不住會想,“貝絲姑媽如何感覺糟糕?貝絲姑媽為何感覺糟糕?”湊巧的是,你的貝絲姑媽在和莉比姑媽做完愛後從來沒有感覺糟糕過。
) 第一頁的第三段你寫道…… 信的餘下部分也都大緻如此。
但貝絲姑媽也有提到,簡的莉比姑媽“很喜歡這篇小說”。
這封信件标志着簡成為短篇小說家的遠大前程就此終結。
一周後,貝絲姑媽又寄來第二封信,這次還有一個包裹。
“直至生命盡頭,你的父親都多少覺得自己是個作家,”貝絲寫道,“盡管他寫的東西恐怕從來都是沒頭沒腦的。
”包裹裡面盡是各種雞尾酒巾、活頁紙、便利貼、明信片、卡片紙、筆記本、火柴紙闆、問候卡片、傳單、文件夾,甚至還有超聲波檢查單。
簡的父親就在這些“紙”上,斷斷續續寫下了類似于簡的母親生平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把這個給你,”貝絲最後寫道,“因為他是寫給你的,而且你已經長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
父親曾經參加過奧林匹克羽毛球比賽,但他剛好是第四名,所以沒拿到獎牌。
他在比賽中代表的是美國隊,但他其實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國家,因為他出生于大西洋。
父親與母親結婚之前,傷過許多女人的心。
他長得很帥(難以考證此話真假,因為要客觀地說自己父親帥不帥是不可能的),有時候還挺有趣的。
我想肯定是這一點吸引了女人們,但我同樣說不準。
我小時候不是和爸爸住在一起的,因為母親在生他的氣。
母親之所以生他的氣,是因為他曾經是個職業間諜。
他善于幹間諜這行,因為他實際不屬于任何地方,而且擅長運動。
他答應母親放棄做間諜,于是母親重新接納了他。
但他沒法永遠不再做間諜,現在他又重操舊業了。
可現在我父母不在一起了,對此我隻想說這麼多。
爸爸一生中好幾次死裡逃生。
(因為他的職業和其他倒黴的事情。
)他有兩次差點迷失在海上。
現在他很老了,頭發灰白,還有一隻假眼。
簡得了B-。
老師給她的評語是:“簡,這篇作文應當是真實的。
此外,你的書法水平也在标準線以下。
” 簡憤憤地向兩位姑媽抱怨分數太低,遠低于她平時的作文得分。
“我寫的是不是真實的,又有什麼關系呢?”簡不明白。
“我覺得,”貝絲姑媽說,“如果你要編,也要編得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 “況且,她以前從來沒說過我的字寫得差。
” “我覺得,”莉比姑媽好心地說道,“以後你應該把作文打出來。
打印出來的文字,看上去更真實些。
” 第二天,貝絲改變了想法,她決定打電話給老師,對她撒謊。
“格隆遜夫人,”她說,“我向你保證,簡寫的全部都是真的。
她唯一沒有提到的是她父親已經死了。
我認為基于她的情況,有所隐瞞也實屬無奈。
” 格隆遜夫人聽後于心不忍,遂将簡的成績改成了B+。
6 簡十五歲的時候,失去了童貞。
她發覺這事兒實在太不值一提了。
最讓她失望的是她竟然沒有流血。
沒流血的話,身為處女還有什麼意義呢? 那次完事後,他的CD播放器裡放着《别再想了,沒事的》這首歌。
簡覺得歌詞不知所雲,卻有種淡淡的慰藉力量。
和聲部分快要結束時,簡認定自己并未失去童貞。
她會等待機會,在第二次時“來真的”。
7 簡十六歲的時候,她再一次失去童貞,這回是和一個名叫伊恩的男孩。
他們完事後,她對他說:“小時候,我有個想象中的朋友名叫伊恩。
” “嗯,挺好。
”伊恩說。
“我還曾經假裝他是我的雙胞胎哥哥。
” “那可真怪。
”伊恩說。
因為簡一直特别喜歡伊恩這個名字,她忍不住懷疑自己和他在一起是不是就因為他叫伊恩。
第二次跟頭一次相比并沒有太大不同,于是簡決定這就是她最後一次失去童貞。
關于這第二次“初夜”,簡隻告訴了莉比姑媽一人,姑媽知道她所有的秘密。
(她覺得和這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姑媽讨論事情比較輕松。
)簡告訴姑媽,她擔心像自己這樣二度失去童貞,是不道德的事。
莉比姑媽撫摸着簡的頭發,告訴她不要擔心。
“親愛的,”莉比姑媽說,“有些時候,就是需要嘗試兩次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 8 簡十八歲的時候,她去了東部一所很好的大學。
大學第一年,簡過着跟其他女孩一樣的生活。
她或多或少地上着課,或多或少地增重了十五磅;她加入俱樂部,出現在與大家的合照上;她買書,甚至還讀了一些。
大學第二年,她開始昏睡不醒。
一開始沒人注意到,簡自己更是沒放在心上。
但三個月過去了,她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睡掉了大部分時間。
室友們很擔心她,懷疑她是不是得了腺熱病。
簡倒還希望自己真得了腺熱病,這樣她好歹有個理由。
可事實是,簡隻是想睡覺。
簡也不想就這樣把所有的課都睡過去。
她會把鬧鐘設在上課前十五分鐘,然而每次響了以後她又會直接按下繼續睡的按鈕,一睡就睡到開始上課後十五分鐘。
這時候,她便會放棄抵抗,幹脆關掉鬧鐘,直到下一節課開始,而她也同樣不會去上。
開學第一天,一位有些無趣的系主任給他們作過一場演講,談的是每一堂課的花費。
假設你一學期修四門課,每一節一小時的課的平均花費就是四百美元。
這個數字讓簡有點内疚,卻又不無竊喜——大學的課算是她睡過的最值錢的覺了。
9 簡二十歲的時候,她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參加U大學文學雜志的年度短篇小說比賽。
一等獎的獎品是一支頂端有面小鐘的鋼筆和一台寝室用的小電冰箱;二等獎的獎品是一塊燙衣闆;三等獎的獎品是一塊芝士;優勝獎則是每人發一塊小一點的芝士。
當時,在該文學雜志(名為“Sic”)的辦公室裡圍繞是否隻給一等獎發一支帶鐘鋼筆有過一場激烈讨論(“這是最有文學味道的獎品,”雜志的娛樂部聯合主席說,“而且是最典雅的!”)。
于是他們打算将寝室用的小電冰箱頒給二等獎選手。
然而,字體部主管認為,寝室用的小電冰箱畢竟是最貴的獎品,所以還是應該留給一等獎選手。
最終,字體部主管與娛樂部的聯合主席不得不通過拇指大戰
整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正好是他們确定本次短篇小說比賽獲獎選手所用時間的四倍。
簡沒有得獎,甚至連優勝獎都沒份。
她的小說也确實不怎麼樣。
是那種最不值一文的作品,不加掩飾地描述了貝絲姑媽與莉比姑媽之間的關系,風格上模仿的是雷蒙德?卡佛。
出于唯有她本人知曉的原因,簡把這篇小說寄給了貝絲姑媽。
一周後,她收到了姑媽寫來的八頁紙的回信。
信裡寫的主要是對她作品中語法錯誤的糾正。
考慮到自己的小說隻有十一頁長,簡覺得貝絲姑媽的回複未免有點詳盡過頭了。
信的開頭這樣寫道: 親愛的簡: 第一頁的第二段你寫道:“與莉齊姑媽做完愛,貝絲姑媽總是感覺糟糕。
”當然了,貝絲姑媽感覺很糟。
(盡管你可以進行想象發揮,我還是對你用的“糟糕”一詞不得其解,因為它太泛泛了。
我忍不住會想,“貝絲姑媽如何感覺糟糕?貝絲姑媽為何感覺糟糕?”湊巧的是,你的貝絲姑媽在和莉比姑媽做完愛後從來沒有感覺糟糕過。
) 第一頁的第三段你寫道…… 信的餘下部分也都大緻如此。
但貝絲姑媽也有提到,簡的莉比姑媽“很喜歡這篇小說”。
這封信件标志着簡成為短篇小說家的遠大前程就此終結。
一周後,貝絲姑媽又寄來第二封信,這次還有一個包裹。
“直至生命盡頭,你的父親都多少覺得自己是個作家,”貝絲寫道,“盡管他寫的東西恐怕從來都是沒頭沒腦的。
”包裹裡面盡是各種雞尾酒巾、活頁紙、便利貼、明信片、卡片紙、筆記本、火柴紙闆、問候卡片、傳單、文件夾,甚至還有超聲波檢查單。
簡的父親就在這些“紙”上,斷斷續續寫下了類似于簡的母親生平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把這個給你,”貝絲最後寫道,“因為他是寫給你的,而且你已經長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