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惠特科姆下士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你的一個毛病。
” “我不是有意支持他,”牧師抱歉地說,“我隻是表明态度。
” “卡思卡特上校想幹什麼?” “沒什麼要緊的。
他隻是想商讨一下,每次執行任務之前在簡令室做做禱告是否可行。
” “那好,不要告訴我了。
”惠特科姆下士呵斥道。
他又走了出去。
牧師非常難過,他無論怎樣謹慎體諒,好像總能傷害惠特科姆下士的感情。
他懊悔地向下呆望,見科恩中校硬派給他打掃帳篷、管理個人物品的勤務兵又忘了給他擦皮鞋。
惠特科姆下士又回來了。
“有消息你從不告訴我,”他尖刻地發着牢騷,“你對自己人缺乏信賴。
這又是你的一個毛病。
” “錯了,我有,”牧師内疚地向他保證,“我對你信賴得很。
” “那麼,那些信怎麼辦?” “不,不是現在,”牧師讨好地懇求道,“别提信的事,請不要再提這件事了。
我要是改了主意,會告訴你的。
” 惠特科姆下士顯得非常憤怒。
“是這樣嗎?好吧,你倒是可以隻管往那兒一坐,搖頭就好,可我還得做所有的事呢。
難道你沒看見外面那個浴袍上印了好些圖畫的家夥?” “他是來找我的嗎?” “不是。
”惠特科姆下士說着走了出去。
帳篷裡悶熱、潮濕,牧師覺得身上越來越濕。
他像個不情願的偷聽者,聽着外面壓低嗓門的密語,隻覺得聲音模糊,嗡嗡然無法分辨。
他呆滞地坐在那張用作辦公桌的搖搖晃晃的橋牌桌前,嘴唇緊閉,目光茫然,蠟黃的臉上長着幾小窩陳年粉刺,膚色和肌理就像還沒敲開的杏核。
他搜索枯腸,想找出惠特科姆下士何以怨恨他的一些線索。
他還是無法看穿,于是認定自己對他做了什麼不可寬恕的錯事。
似乎很難讓人相信,像惠特科姆下士這種長期的怨恨竟有可能是由于牧師拒絕玩賓果遊戲或者反對給戰鬥傷亡人員家屬寄送通函。
牧師垂頭喪氣,自認無能。
好幾個星期了,他一直想找惠特科姆下士推心置腹地談一談,找出他煩惱的緣由,但他現在已經對可能的結果感到羞愧了。
帳篷外,惠特科姆下士在竊笑,另一個人也在咯咯輕笑。
恍恍惚惚幾秒鐘,牧師突然有了一種古怪、玄妙的感覺,仿佛在以前的生活中經曆過與此完全相同的情景。
他竭力想捕獲、留住這一印象,目的是預測——也許甚至是控制——下面可能會發生的事件,然而正如他事先就已知道的,這份靈感毫無效果地消失無影了。
既視感,這種幻覺與現實之間微妙而反複出現的混亂是記憶錯構症的典型特征,牧師對此十分着迷,而且頗有幾分了解。
比如,他知道它被稱為錯構症。
他也對那些推論性的視覺現象——如未視感,即從未見過,以及殆視感,即幾乎見過——很感興趣。
有這樣的瞬間,牧師會突然感到驚恐,那些與他幾乎一生相伴的物件、觀念甚至人,都十分費解地呈現出一種他從沒見過的新奇、反常的樣子,顯得完全陌生:未視感。
又有一些瞬間,他幾乎看到絕對真理明亮、清晰地一閃現,差不多就能給他抓住了:殆視感。
在斯諾登的葬禮上有個赤裸的人在樹上,這個插曲讓他迷惑不解。
它不是既視感,因為此刻他還從未有過曾在斯諾登的葬禮上見過一個赤裸的人在樹上的感覺;它不是未視感,因為那個幽靈并不是熟悉的什麼人,或者什麼物,以一種陌生的僞裝出現在他面前;而且它肯定不是殆視感,因為牧師确實看見了他。
就在帳篷外,一輛吉普車轟的一聲點火發動,咆哮着開走了。
莫非斯諾登的葬禮上那個樹上的赤裸男人僅僅是幻覺?不然就是真實的神啟?這樣一想,牧師不覺一陣戰栗。
他不顧一切地想把這事吐露給約塞連,但是每次回想這事的時候卻又決定不要再去想它了,雖然他并不能肯定以前是否真的想過這件事——即使他現在确實在回想它。
惠特科姆下士閑蕩進來,他換了一臉得意的笑,胳膊肘無禮地靠在牧師帳篷的中央支柱上。
“你知道那個穿栗色浴袍的家夥是誰嗎?”他誇耀地問道,“他是刑事調查部的人,鼻梁骨折了,從醫院下來辦理公事。
他正在進行一項調查。
” 牧師馬上擡起雙眼,顯出奉承的神情。
“我希望你沒有撞上什麼麻煩。
需要我幫忙嗎?” “沒有,我沒有任何麻煩,”惠特科姆下士咧嘴一笑答道,“是你有。
他們準備對你采取嚴厲措施,因為你簽了華盛頓·歐文的名字,你一直在所有那些信上簽華盛頓·歐文的名字。
你覺得這事如何?” “我從沒在哪封信上簽過華盛頓·歐文的名字。
”牧師說。
“你不必對我說謊,”惠特科姆下士回答說,“我不是你要說服的人。
” “但是我沒有說謊。
” “我可不在乎你是不是在說謊。
你截取梅傑少校的信件,他們也要懲辦你呢。
那些信件很多都是機密情報。
” “什麼信件?”牧師越來越惱怒,他哀怨地問道,“我從來沒見過梅傑少校的任何信件。
” “你不必對我說謊,”惠特科姆下士回答說,“我不是你要說服的人。
”
” “我不是有意支持他,”牧師抱歉地說,“我隻是表明态度。
” “卡思卡特上校想幹什麼?” “沒什麼要緊的。
他隻是想商讨一下,每次執行任務之前在簡令室做做禱告是否可行。
” “那好,不要告訴我了。
”惠特科姆下士呵斥道。
他又走了出去。
牧師非常難過,他無論怎樣謹慎體諒,好像總能傷害惠特科姆下士的感情。
他懊悔地向下呆望,見科恩中校硬派給他打掃帳篷、管理個人物品的勤務兵又忘了給他擦皮鞋。
惠特科姆下士又回來了。
“有消息你從不告訴我,”他尖刻地發着牢騷,“你對自己人缺乏信賴。
這又是你的一個毛病。
” “錯了,我有,”牧師内疚地向他保證,“我對你信賴得很。
” “那麼,那些信怎麼辦?” “不,不是現在,”牧師讨好地懇求道,“别提信的事,請不要再提這件事了。
我要是改了主意,會告訴你的。
” 惠特科姆下士顯得非常憤怒。
“是這樣嗎?好吧,你倒是可以隻管往那兒一坐,搖頭就好,可我還得做所有的事呢。
難道你沒看見外面那個浴袍上印了好些圖畫的家夥?” “他是來找我的嗎?” “不是。
”惠特科姆下士說着走了出去。
帳篷裡悶熱、潮濕,牧師覺得身上越來越濕。
他像個不情願的偷聽者,聽着外面壓低嗓門的密語,隻覺得聲音模糊,嗡嗡然無法分辨。
他呆滞地坐在那張用作辦公桌的搖搖晃晃的橋牌桌前,嘴唇緊閉,目光茫然,蠟黃的臉上長着幾小窩陳年粉刺,膚色和肌理就像還沒敲開的杏核。
他搜索枯腸,想找出惠特科姆下士何以怨恨他的一些線索。
他還是無法看穿,于是認定自己對他做了什麼不可寬恕的錯事。
似乎很難讓人相信,像惠特科姆下士這種長期的怨恨竟有可能是由于牧師拒絕玩賓果遊戲或者反對給戰鬥傷亡人員家屬寄送通函。
牧師垂頭喪氣,自認無能。
好幾個星期了,他一直想找惠特科姆下士推心置腹地談一談,找出他煩惱的緣由,但他現在已經對可能的結果感到羞愧了。
帳篷外,惠特科姆下士在竊笑,另一個人也在咯咯輕笑。
恍恍惚惚幾秒鐘,牧師突然有了一種古怪、玄妙的感覺,仿佛在以前的生活中經曆過與此完全相同的情景。
他竭力想捕獲、留住這一印象,目的是預測——也許甚至是控制——下面可能會發生的事件,然而正如他事先就已知道的,這份靈感毫無效果地消失無影了。
既視感,這種幻覺與現實之間微妙而反複出現的混亂是記憶錯構症的典型特征,牧師對此十分着迷,而且頗有幾分了解。
比如,他知道它被稱為錯構症。
他也對那些推論性的視覺現象——如未視感,即從未見過,以及殆視感,即幾乎見過——很感興趣。
有這樣的瞬間,牧師會突然感到驚恐,那些與他幾乎一生相伴的物件、觀念甚至人,都十分費解地呈現出一種他從沒見過的新奇、反常的樣子,顯得完全陌生:未視感。
又有一些瞬間,他幾乎看到絕對真理明亮、清晰地一閃現,差不多就能給他抓住了:殆視感。
在斯諾登的葬禮上有個赤裸的人在樹上,這個插曲讓他迷惑不解。
它不是既視感,因為此刻他還從未有過曾在斯諾登的葬禮上見過一個赤裸的人在樹上的感覺;它不是未視感,因為那個幽靈并不是熟悉的什麼人,或者什麼物,以一種陌生的僞裝出現在他面前;而且它肯定不是殆視感,因為牧師确實看見了他。
就在帳篷外,一輛吉普車轟的一聲點火發動,咆哮着開走了。
莫非斯諾登的葬禮上那個樹上的赤裸男人僅僅是幻覺?不然就是真實的神啟?這樣一想,牧師不覺一陣戰栗。
他不顧一切地想把這事吐露給約塞連,但是每次回想這事的時候卻又決定不要再去想它了,雖然他并不能肯定以前是否真的想過這件事——即使他現在确實在回想它。
惠特科姆下士閑蕩進來,他換了一臉得意的笑,胳膊肘無禮地靠在牧師帳篷的中央支柱上。
“你知道那個穿栗色浴袍的家夥是誰嗎?”他誇耀地問道,“他是刑事調查部的人,鼻梁骨折了,從醫院下來辦理公事。
他正在進行一項調查。
” 牧師馬上擡起雙眼,顯出奉承的神情。
“我希望你沒有撞上什麼麻煩。
需要我幫忙嗎?” “沒有,我沒有任何麻煩,”惠特科姆下士咧嘴一笑答道,“是你有。
他們準備對你采取嚴厲措施,因為你簽了華盛頓·歐文的名字,你一直在所有那些信上簽華盛頓·歐文的名字。
你覺得這事如何?” “我從沒在哪封信上簽過華盛頓·歐文的名字。
”牧師說。
“你不必對我說謊,”惠特科姆下士回答說,“我不是你要說服的人。
” “但是我沒有說謊。
” “我可不在乎你是不是在說謊。
你截取梅傑少校的信件,他們也要懲辦你呢。
那些信件很多都是機密情報。
” “什麼信件?”牧師越來越惱怒,他哀怨地問道,“我從來沒見過梅傑少校的任何信件。
” “你不必對我說謊,”惠特科姆下士回答說,“我不是你要說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