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關燈
“他們根本不會得罪人,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他們認為的服務上帝,你為什麼要無端侮辱他們呢?” “我沒侮辱他們。

    作為一個有理性的人,我隻是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想引起一場争論。

    你覺得我傷害了他們的感情?為什麼,我決不會那樣做,兄弟。

    ” 他的驚訝如此率直,我笑了。

     “你嘲笑他們視為最神聖的東西。

    他們大概認為你是一個很無知和沒教養的人;另外,我猜他們覺得你試圖有意侮辱他們。

    ” 他很沮喪。

    我真的覺得他以為自己是在開玩笑。

    他看着坐在一個角落裡讀祈禱書的老神父,向他走去。

     “神父,我這位朋友說我的話傷害了您的感情。

    我從未想過這樣做。

    要是我說的什麼話冒犯了您,請您原諒我。

    ” 神父擡起頭來,笑了。

     “别說了,先生,沒關系。

    ” “我想我怎麼也得彌補一下,神父,您要是允許,我願意捐一筆錢給您救助窮人的資金。

    我有很多皮阿斯特,我沒時間在海防兌換,您要是收下,您就是幫了我的一個忙。

    ” 神父尚不及答話,他已從褲袋裡掏出一卷鈔票和一把銀币放在桌上。

     “您太慷慨了。

    ”神父說。

    “可這是一大筆錢啊。

    ” “收下吧,我拿着沒用,我要是在香港把它變成有用的錢,兌換的時候我隻會損失。

    您收下就是幫了我的忙。

    ” 那的确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神父看着錢,有些尴尬。

     “我們的教區很窮。

    我們将感激不盡。

    我真不知道怎樣謝謝您。

    我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

    ” “唔,我是個不信神的人,神父,但您下次祈禱的時候要是願意想起我,我想對我沒什麼壞處,而您要是願意把我母親的名字加進去,她叫瑞秋·奧博梅爾·卡翰斯基,我想我們就誰也不欠誰了。

    ” 埃芬貝因動作遲緩地回到我坐的桌旁,跟我的咖啡碰了碰,喝了一杯白蘭地。

     “我跟他沒事了。

    我隻能這樣做了,不是嗎?聽着,兄弟,我有個箱子裡有很多男式襪帶。

    你跟我下到我的艙裡,我要送你一打。

    ” 他跑一趟生意是從巴達維亞[7]到橫濱,二十年來他一直在跑,一會兒是這家公司,一會兒又是那家公司。

     “告訴我。

    ”我說。

    “你肯定認識非常多的人,你對人類有什麼看法?” “我當然會告訴你。

    我認為他們太好了。

    每個人對我的關心會讓你吃驚。

    你要是生病或遇到類似的事情,素不相識的人會像你的母親那樣照顧你。

    白種人、黃種人或黑種人都一樣。

    他們為你做的事情令人吃驚。

    但是他們很蠢,他們太蠢了。

    他們跟蘿蔔一樣沒多少頭腦。

    他們甚至不能告訴你自己家鄉的路怎麼走。

    我給你概括一下我對人類的看法吧,兄弟;他們的心地處在正确的位置,但他們的腦袋完全是個不稱職的器官。

    ” 這真可謂這本書的結尾了。

     [1]大屠殺(pogrom),帝俄時代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毛姆此書寫于二戰爆發之前,他提到的大屠殺并非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Holocaust)。

     [2]巴岱雷夫斯基(IgnaceJanPaderewski,1860-1941),波蘭政治家、作曲家和鋼琴家,為波蘭共和國首任總理(1919),并領導波蘭流亡政府(19401941)。

     [3]威爾遜(WoodrowWilson,1856-1924),第二十八屆美國總統(19131921),率領美國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

     [4]勞合·喬治(LloydGeorge,1863-1945),英國首相(19161922),為巴黎和會“四巨頭”之一。

     [5]克列孟梭(GeorgesClemenceau,1841-1929),法國政治家,兩度出任法國總理,對凡爾賽條約的起草貢獻甚大。

     [6]盧森堡為彈丸小國,在該國做四處旅行的推銷員顯然可笑。

     [7]原為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