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誤談及它,仿佛他們都曾通讀。

    地方大城有人買它,在那裡,品行端正的年輕人下午茶時聚在一起讓心智有所增益。

    蕭·沃浦先生[3]為該書美國版作序。

    書商在書店櫥窗内把它堆成一摞一摞,一邊是作者照片,一邊是一張卡紙,上面有重要評論的長篇摘錄。

    總之,該書如此風行,它的出版商說,要是不停賣出,很快他也得親自讀一讀。

    布倫津梭先生成了名流。

    學園俱樂部邀他出席年度餐會。

     就在布倫津梭先生的著作取得令人目眩的成功之時,首相秘書正好呈給首相一份國王生日的授封名單。

    這位陛下的高官滿心疑慮看着它。

     “一幫衰人。

    ”他說。

    “公衆要就此起哄的。

    ” 秘書是個民主派。

     “誰在意?”他說。

    “讓公衆鬧去吧。

    ” “我們不可以為藝文界做點什麼嗎?”首相提議道。

     秘書說,皇家藝術學院院士幾乎都已封爵,要是再有人封爵,那些人就會大吵大鬧。

     “多多益善,我本來這樣想。

    ”首相沖口而出。

     “非也。

    ”秘書答道。

    “有爵位的院士愈多,他們的經濟價值就愈少。

    ” “明白。

    ”首相說。

    “但是英國沒作家了嗎?” “我問問看。

    ”秘書答道,他在貝列學院[4]待過。

     他去國家自由俱樂部問了問,人家告訴他有霍爾·凱恩爵士[5]和詹姆斯·巴利爵士[6]

    但他們勳位一大堆,看來除了嘉德勳位[7]再沒什麼好給他們,但要是給他們那個,倫敦的市長大人顯然就會很不高興。

    然而,首相堅持不懈,秘書進退兩難。

    但是有一天,他正在刮臉,理發師問他有沒有讀過布倫津梭的書。

     “我不怎麼讀書。

    ”他說。

    “但是我們的白洛絲小姐,就是上次給你修指甲的那位,她說這書好極了。

    ” 首相秘書這人以緊跟最新藝文動态為己任,他完全明白布倫津梭的書是本佳作。

    給他榮譽,就是給國家榮譽,公衆也可接受,不會做臉做色,不像用準男爵等貴族爵位獎賞較為次要的人士。

    但是,謹慎起見,他叫來美甲師。

     “你讀過沒有?”他直截了當問她。

     “沒有,先生,我沒像你說的那樣讀過,而是我給先生們修指甲的時候,他們都在談論,說它簡直不可多得。

    ” 這番對話的結果,乃是秘書把布倫津梭的名字呈給首相,并給他說起這書。

     “你自己怎麼看?”大人問。

     “我沒讀過,我不讀書。

    ”秘書硬邦邦答道。

    “但是,關于它我什麼都知道。

    ” 布倫津梭得到高級維多利亞勳爵的爵位。

     “如果要做,我們還是把事情做好。

    ”首相說。

     但是,布倫津梭安于本色,懇請謝絕這一殊榮。

    這可難辦了!首相秘書不知所措。

    不過,首相是個果決之人。

    他一旦決心做某事,就不容橫生障礙。

    他聰明的腦瓜立刻找到解決方法,國王生日授封,文學終究占有一席之地。

    全英列車時刻表的編者獲封子爵。

     [1]奧斯伯·史特威(OsbertSitwell,1892-1969),英國諷刺作家與小說家。

     [2]阿諾德·本奈特(ArnoldBennett,1867-1931),英國小說家與劇作家。

     [3]蕭·沃浦(HughWalpole,1884-1941),英國小說家。

     [4]貝列學院(Balliol),牛津大學的一個學院,創建于十三世紀中葉。

     [5]霍爾·凱恩(SirThomasHenryHallCaine,1853-1931),英國小說家與劇作家。

     [6]詹姆斯·巴利(SirJamesMatthewBarrie,1860-1937),蘇格蘭劇作家與小說家。

     [7]嘉德勳位(theGarter),英國的最高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