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之前
關燈
小
中
大
斯金納太太做事情喜歡守時。
她早早地穿戴整齊,身上那件黑色的真絲外套既适合她的年齡,又适合她為死去的女婿服喪。
此時,她還要戴上一頂帽子。
對于這一點,她有點兒猶豫,因為帽子上裝飾的白鹭羽毛很可能會引起一些朋友尖銳的非議,而她去赴宴時又免不了會碰上這些朋友;要獲得這些羽毛,就必須殺死那些美麗的白鳥,而且必須在它們交配的季節,這話聽起來多吓人呀;可話又說回來,這些羽毛真的很漂亮、時髦,不戴上的話豈不是太愚蠢了,而且要是被她女婿知道,準會傷了他的感情。
他從婆羅洲那麼遠的地方把羽毛帶回來,不就是為了讓他嶽母開心嘛。
當時,凱瑟琳的神情似乎就不那麼喜歡,如今噩耗傳來,她一定後悔當初不該那樣,不過凱瑟琳從一開始就沒有真心喜歡過哈羅德。
斯金納太太站在梳妝台跟前,戴上了那頂帽子,然後用一枚鑲着一顆大圓珠子的發針把它固定住。
畢竟,這是她僅有的一頂漂亮帽子。
要是有人跟她說起這幾根羽毛的事兒,她自然知道如何應對。
“我知道這種事很吓人,”她會說。
“我自己是絕對想不到要買這些羽毛的,是我可憐的女婿最後一次回國探親的時候帶回來的。
” 這樣就解釋了她擁有這幾根羽毛的理由,也為她戴這幾根羽毛找到了借口。
她的那些朋友一向都很和善。
斯金納太太從抽屜裡拿出一塊幹淨手帕,在上面灑了幾滴古龍水[1]。
她從來不用香水,因為她覺得使用香水有點兒輕佻,但古龍水卻讓人神清氣爽。
她差不多打扮好了,于是擡起頭,眼神越過梳妝鏡,朝窗外望去。
卡農·海伍德今天要舉辦一個花園宴會,而且趕上了個好天氣。
風是暖暖的,天是藍藍的;樹上還沒有褪盡那早春的綠意。
小外孫女正在屋後狹長的花園裡忙着把自己那片小小的花床弄得松軟一些;斯金納太太看在眼裡,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她希望瓊的臉色不要那麼蒼白,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錯誤地把這孩子留在熱帶地區。
這麼小的年紀,成天闆着臉,從沒見她蹦蹦跳跳的天真樣兒。
這時,小女孩正悄悄地獨自玩着遊戲,給花圃裡的花澆水。
斯金納太太輕輕地拍了拍自己的前襟,然後拿起手套,走下樓來。
凱瑟琳坐在窗前的寫字台邊,忙着整理幾張名單,因為她是婦女高爾夫俱樂部的名譽秘書,碰到有競賽的時候,就會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可即使這麼忙,她還是早就準備好了參加宴會。
“你最終還是穿上這件套衫啦,”斯金納太太說。
吃午飯的時候,她們就為凱瑟琳到底應該穿這件套衫還是那件黑綢衫讨論了好一會兒。
那件套衫黑白相間,凱瑟琳覺得比較時髦,不過不太像服喪的樣子。
但米莉森特卻贊成穿這一件。
“我們幹嗎都要穿得像剛從葬禮上回來似的,”她說。
“哈羅德都死了八個月啦。
” 斯金納太太覺得這話聽着有點兒不順耳。
米莉森特從婆羅洲回來以後,舉止态度都不太正常。
“你不會現在就脫掉喪服吧,親愛的?”她問道。
米莉森特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
“現在人們服喪跟從前不一樣啦,”她說道。
她停了一下,繼續說話。
她說話的語氣,斯金納太太覺得很是奇怪。
凱瑟琳也明顯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她也用不解的眼神瞟了姐姐一眼。
“我敢肯定,哈羅德也絕不會要我永遠為他服喪的。
” “我早就穿戴好了,因為我有事要跟米莉森特說,”凱瑟琳答道,算是對母親那種懷疑眼光的回應。
“哦,是嗎?” 凱瑟琳沒有解釋。
她把那幾張名單放在一旁,皺起眉頭,把一位女士寄來的信又讀了一遍。
那位女士在信裡投訴委員會不公平,竟然把她應得的讓棍數目從二十四減到十八[2]。
作為婦女高爾夫俱樂部的名譽秘書,必須具備相當的智慧。
遮陽篷使屋子裡感覺陰涼。
斯金納太太戴上她那副嶄新的手套,看着哈羅德生前托她保管的那隻碩大的、染得光彩照人的木制犀鳥;她覺得這個标本有點兒奇特,而且粗野,但哈羅德卻對它十分珍愛。
它帶有一點宗教的意味,連卡農·海伍德也對它倍加贊賞。
沙發靠着牆,牆上是幾件馬來人的土制武器,但她忘記了它們的名稱。
幾張随手放置的小桌上,到處擺放着哈羅德在不同的場合送給他們的銀器和銅器。
她以前一直喜歡哈羅德,因此兩眼不由自主地移向鋼琴上方,那上面原本有他的照片,旁邊還有她兩個女兒、外孫女、姐姐和外甥的幾張照片。
“唉,凱瑟琳,哈羅德的照片哪兒去了?”她問道。
凱瑟琳環顧四周。
照片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
“有人把它拿走了吧,”凱瑟琳說。
她驚訝而疑惑地站起身來,走到鋼琴邊上。
幾張照片的位置已經重新安排過,它們之間看不出有什麼空缺。
“也許米莉森特想把它拿到自己的卧室裡去吧,”斯金納太太說。
“我早就該發覺的。
再說,米莉森特已經有好幾張哈羅德的照片了。
隻是她把它們都鎖起來了。
” 女兒沒有在自己的卧室裡放一張哈羅德的照片,斯金納太太對此感到十分奇怪。
她曾經跟她提起過這件事兒,但米莉森特并沒有理會她。
從婆羅洲回來以後,米莉森特就一直不愛說話;斯金納太太想對她表示一下同情,但是看見她這個樣子,也就不再想表示什麼了。
她好像也不大情願談起自己痛失丈夫的遭遇。
悲傷,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斯金納先生就曾經告誡過自己的夫人,對待米莉森特,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一個人獨處。
一想到自己的丈夫,斯金納太太就轉念想到,他們該動身去參加宴會了。
“你爸問我,我是不是覺得他應該戴一頂大禮帽,”她說。
“我說,我覺得保險起見,還是戴上比較好。
” 那場花園宴會的排場會很大。
大家會品嘗到博迪糖果店的草莓香草雙色冰激淩,而且還有海伍德家自制的冰咖啡。
社會各界名流都會參加。
宴會的主人要向客人們介紹香港主教,那位主教這幾天就住在卡農·海伍德的家裡,因為他是卡農上大學時的老同學。
這次,他還要作一個演講,談談他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斯金納太太的一個女兒也曾經在東方度過八個春秋,她的女婿又曾經是婆羅洲一個地區的駐地長官,所以她對這方面特别感興趣。
當然,在那些跟殖民地之類的事情毫無關系的人們看來,這種演講雖然有趣,但并不像對她具有那麼重要的意義。
“隻了解英國的人,怎麼可能對英國有真正的了解呢?”斯金納先生這樣說過。
這時,斯金納先生走進房間。
斯金納先生子承父業,也是一名律師,在林肯律師學院廣場[3]開了幾家事務所。
他每天早上到倫敦市區去上班,傍晚回家。
他能陪夫人和女兒去參加卡農家的宴會,那得感謝卡農明智地把宴會選定在星期六。
斯金納先生穿着燕尾服和灰色花呢褲子,十分精神。
他并不刻意講究穿着,但很幹練。
他看上去像一個受人尊敬的家庭事務的辯護律師,而且他确實做得不錯。
他的事務所從來都不受理哪怕有一點點不正經的業務;如果有客人請他解決一些不大體面的麻煩事情,斯金納先生就會變得一臉的嚴肅。
“我想,本事務所是不太有意承辦這類案件的,”他會說。
“您最好還是另請高明吧。
” 他拿過一個便條簿,在上面刷刷地寫下幾個名字和地址。
他撕下一張紙來,遞給對方。
“如果我是您,就會去拜訪這幾個人。
如果您提到我的名字,我相信他們會盡力為您幫忙的。
” 斯金納先生的胡子刮得很幹淨,頭頂也全秃了。
他那蒼白而單薄的嘴唇緊閉着,但藍色的眼睛裡卻透出一份羞怯。
他的兩頰沒有血色,臉上滿是皺紋。
“我看見你穿上那條新褲子了,”斯金納太太說。
“我覺得這樣的場合挺合适,”他答道。
“我在想是否要在翻領上别一朵花呢。
” “要是我的話,就不别那種東西,爸,”凱瑟琳說。
“我覺得那樣子太難看了。
” “許多人都别花的,”斯金納太太說。
“隻有小職員那種人才會别花呢,”凱瑟琳說。
“你也知道,海伍德會請各種各樣的人來參加;再說,我們還在服喪呢。
” “我不知道在主教作完演講之後,會不會要大家捐款哦,”斯金納先生說。
“我想不太會吧,”斯金納太太說。
“我覺得要真是那樣,就有點兒損了,”凱瑟琳附和地說。
“保險起見,還是準備一下比較好,”斯金納先生說。
“到時候,我就代表我們一家人來捐。
可我不知道捐十個先令夠不夠啊?還是必須捐一個英鎊?” “我覺得要麼不捐,要捐就捐一個英鎊,爸,”凱瑟琳說。
“我會見機行事的。
我不想比别人捐的少,但也沒有理由捐得比别人多。
” 凱瑟琳把文件放進寫字台的抽屜裡,站起身。
她看了看手表。
“米莉森特準備好了嗎?”斯金納太太問道。
“還有的是時間。
人家請我們四點鐘去,我想我們沒必要趕在四點半之前到場[4]。
我吩咐過戴維斯,四點一刻把車開過來。
” 往常都是凱瑟琳開車,但像今天這樣的大場合,不妨就讓花匠戴維斯穿上制服,權當一回司機吧。
這樣汽車開到門口,派頭會大一點。
再說,凱瑟琳穿上那件新的套衫,自然也不太願意自己開車。
她看見母親把手指一根根地往新手套裡伸,不禁想起自己也該戴一副手套。
她聞了聞自己的手套是不是還留着肥皂味兒。
還好,隻有一點味兒。
她相信沒有人會察覺到。
房門終于打開了,米莉森特走了進來。
她穿着寡婦的喪服。
斯金納太太對她的這身打扮很看不慣,但她知道在這一年之内,米莉森特必須穿成這樣。
這套喪服跟她并不相配,這有點兒可惜,因為有的人是挺适合穿這套喪服的。
有一次,她自己就試着戴過米莉森特的帽子,再配上那根白帶子、黑面紗,覺得自己挺适合那身打扮的。
當然,她希望自己親愛的丈夫艾爾弗雷德比她活得長,但要是他先走的話,那她會永遠穿着喪服,不再脫下來的。
維多利亞女王就一直沒有脫下喪服。
可米莉森特的情況不一樣,她年輕多了;她隻有三十六歲;三十六歲就當了寡婦,實在是太慘了。
而且,她也不太有機會再婚。
凱瑟琳如今也不太可能出嫁,她已經三十五歲了;米莉森特和哈羅德上次回國的時候,斯金納太太就建議他們倆把凱瑟琳接過去,跟他們一起住;哈羅德好像挺樂意,但米莉森特堅決反對。
斯金納太太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不行。
那原本可以給凱瑟琳一個機會。
當然,那并不是因為他們想把她打發掉,而是因為女孩子總是要嫁人的,可他們在國内認識的男人都已經結婚了。
米莉森特的解釋是,那邊的氣候太惡劣了。
這話沒錯,她本人的臉色就很難看。
有誰能想象,當初米莉森特可是比她妹妹更漂亮的呀。
随着年齡的增長,凱瑟琳越來越有
她早早地穿戴整齊,身上那件黑色的真絲外套既适合她的年齡,又适合她為死去的女婿服喪。
此時,她還要戴上一頂帽子。
對于這一點,她有點兒猶豫,因為帽子上裝飾的白鹭羽毛很可能會引起一些朋友尖銳的非議,而她去赴宴時又免不了會碰上這些朋友;要獲得這些羽毛,就必須殺死那些美麗的白鳥,而且必須在它們交配的季節,這話聽起來多吓人呀;可話又說回來,這些羽毛真的很漂亮、時髦,不戴上的話豈不是太愚蠢了,而且要是被她女婿知道,準會傷了他的感情。
他從婆羅洲那麼遠的地方把羽毛帶回來,不就是為了讓他嶽母開心嘛。
當時,凱瑟琳的神情似乎就不那麼喜歡,如今噩耗傳來,她一定後悔當初不該那樣,不過凱瑟琳從一開始就沒有真心喜歡過哈羅德。
斯金納太太站在梳妝台跟前,戴上了那頂帽子,然後用一枚鑲着一顆大圓珠子的發針把它固定住。
畢竟,這是她僅有的一頂漂亮帽子。
要是有人跟她說起這幾根羽毛的事兒,她自然知道如何應對。
“我知道這種事很吓人,”她會說。
“我自己是絕對想不到要買這些羽毛的,是我可憐的女婿最後一次回國探親的時候帶回來的。
” 這樣就解釋了她擁有這幾根羽毛的理由,也為她戴這幾根羽毛找到了借口。
她的那些朋友一向都很和善。
斯金納太太從抽屜裡拿出一塊幹淨手帕,在上面灑了幾滴古龍水
她從來不用香水,因為她覺得使用香水有點兒輕佻,但古龍水卻讓人神清氣爽。
她差不多打扮好了,于是擡起頭,眼神越過梳妝鏡,朝窗外望去。
卡農·海伍德今天要舉辦一個花園宴會,而且趕上了個好天氣。
風是暖暖的,天是藍藍的;樹上還沒有褪盡那早春的綠意。
小外孫女正在屋後狹長的花園裡忙着把自己那片小小的花床弄得松軟一些;斯金納太太看在眼裡,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她希望瓊的臉色不要那麼蒼白,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錯誤地把這孩子留在熱帶地區。
這麼小的年紀,成天闆着臉,從沒見她蹦蹦跳跳的天真樣兒。
這時,小女孩正悄悄地獨自玩着遊戲,給花圃裡的花澆水。
斯金納太太輕輕地拍了拍自己的前襟,然後拿起手套,走下樓來。
凱瑟琳坐在窗前的寫字台邊,忙着整理幾張名單,因為她是婦女高爾夫俱樂部的名譽秘書,碰到有競賽的時候,就會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可即使這麼忙,她還是早就準備好了參加宴會。
“你最終還是穿上這件套衫啦,”斯金納太太說。
吃午飯的時候,她們就為凱瑟琳到底應該穿這件套衫還是那件黑綢衫讨論了好一會兒。
那件套衫黑白相間,凱瑟琳覺得比較時髦,不過不太像服喪的樣子。
但米莉森特卻贊成穿這一件。
“我們幹嗎都要穿得像剛從葬禮上回來似的,”她說。
“哈羅德都死了八個月啦。
” 斯金納太太覺得這話聽着有點兒不順耳。
米莉森特從婆羅洲回來以後,舉止态度都不太正常。
“你不會現在就脫掉喪服吧,親愛的?”她問道。
米莉森特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
“現在人們服喪跟從前不一樣啦,”她說道。
她停了一下,繼續說話。
她說話的語氣,斯金納太太覺得很是奇怪。
凱瑟琳也明顯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她也用不解的眼神瞟了姐姐一眼。
“我敢肯定,哈羅德也絕不會要我永遠為他服喪的。
” “我早就穿戴好了,因為我有事要跟米莉森特說,”凱瑟琳答道,算是對母親那種懷疑眼光的回應。
“哦,是嗎?” 凱瑟琳沒有解釋。
她把那幾張名單放在一旁,皺起眉頭,把一位女士寄來的信又讀了一遍。
那位女士在信裡投訴委員會不公平,竟然把她應得的讓棍數目從二十四減到十八
作為婦女高爾夫俱樂部的名譽秘書,必須具備相當的智慧。
遮陽篷使屋子裡感覺陰涼。
斯金納太太戴上她那副嶄新的手套,看着哈羅德生前托她保管的那隻碩大的、染得光彩照人的木制犀鳥;她覺得這個标本有點兒奇特,而且粗野,但哈羅德卻對它十分珍愛。
它帶有一點宗教的意味,連卡農·海伍德也對它倍加贊賞。
沙發靠着牆,牆上是幾件馬來人的土制武器,但她忘記了它們的名稱。
幾張随手放置的小桌上,到處擺放着哈羅德在不同的場合送給他們的銀器和銅器。
她以前一直喜歡哈羅德,因此兩眼不由自主地移向鋼琴上方,那上面原本有他的照片,旁邊還有她兩個女兒、外孫女、姐姐和外甥的幾張照片。
“唉,凱瑟琳,哈羅德的照片哪兒去了?”她問道。
凱瑟琳環顧四周。
照片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
“有人把它拿走了吧,”凱瑟琳說。
她驚訝而疑惑地站起身來,走到鋼琴邊上。
幾張照片的位置已經重新安排過,它們之間看不出有什麼空缺。
“也許米莉森特想把它拿到自己的卧室裡去吧,”斯金納太太說。
“我早就該發覺的。
再說,米莉森特已經有好幾張哈羅德的照片了。
隻是她把它們都鎖起來了。
” 女兒沒有在自己的卧室裡放一張哈羅德的照片,斯金納太太對此感到十分奇怪。
她曾經跟她提起過這件事兒,但米莉森特并沒有理會她。
從婆羅洲回來以後,米莉森特就一直不愛說話;斯金納太太想對她表示一下同情,但是看見她這個樣子,也就不再想表示什麼了。
她好像也不大情願談起自己痛失丈夫的遭遇。
悲傷,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斯金納先生就曾經告誡過自己的夫人,對待米莉森特,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一個人獨處。
一想到自己的丈夫,斯金納太太就轉念想到,他們該動身去參加宴會了。
“你爸問我,我是不是覺得他應該戴一頂大禮帽,”她說。
“我說,我覺得保險起見,還是戴上比較好。
” 那場花園宴會的排場會很大。
大家會品嘗到博迪糖果店的草莓香草雙色冰激淩,而且還有海伍德家自制的冰咖啡。
社會各界名流都會參加。
宴會的主人要向客人們介紹香港主教,那位主教這幾天就住在卡農·海伍德的家裡,因為他是卡農上大學時的老同學。
這次,他還要作一個演講,談談他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斯金納太太的一個女兒也曾經在東方度過八個春秋,她的女婿又曾經是婆羅洲一個地區的駐地長官,所以她對這方面特别感興趣。
當然,在那些跟殖民地之類的事情毫無關系的人們看來,這種演講雖然有趣,但并不像對她具有那麼重要的意義。
“隻了解英國的人,怎麼可能對英國有真正的了解呢?”斯金納先生這樣說過。
這時,斯金納先生走進房間。
斯金納先生子承父業,也是一名律師,在林肯律師學院廣場
他每天早上到倫敦市區去上班,傍晚回家。
他能陪夫人和女兒去參加卡農家的宴會,那得感謝卡農明智地把宴會選定在星期六。
斯金納先生穿着燕尾服和灰色花呢褲子,十分精神。
他并不刻意講究穿着,但很幹練。
他看上去像一個受人尊敬的家庭事務的辯護律師,而且他确實做得不錯。
他的事務所從來都不受理哪怕有一點點不正經的業務;如果有客人請他解決一些不大體面的麻煩事情,斯金納先生就會變得一臉的嚴肅。
“我想,本事務所是不太有意承辦這類案件的,”他會說。
“您最好還是另請高明吧。
” 他拿過一個便條簿,在上面刷刷地寫下幾個名字和地址。
他撕下一張紙來,遞給對方。
“如果我是您,就會去拜訪這幾個人。
如果您提到我的名字,我相信他們會盡力為您幫忙的。
” 斯金納先生的胡子刮得很幹淨,頭頂也全秃了。
他那蒼白而單薄的嘴唇緊閉着,但藍色的眼睛裡卻透出一份羞怯。
他的兩頰沒有血色,臉上滿是皺紋。
“我看見你穿上那條新褲子了,”斯金納太太說。
“我覺得這樣的場合挺合适,”他答道。
“我在想是否要在翻領上别一朵花呢。
” “要是我的話,就不别那種東西,爸,”凱瑟琳說。
“我覺得那樣子太難看了。
” “許多人都别花的,”斯金納太太說。
“隻有小職員那種人才會别花呢,”凱瑟琳說。
“你也知道,海伍德會請各種各樣的人來參加;再說,我們還在服喪呢。
” “我不知道在主教作完演講之後,會不會要大家捐款哦,”斯金納先生說。
“我想不太會吧,”斯金納太太說。
“我覺得要真是那樣,就有點兒損了,”凱瑟琳附和地說。
“保險起見,還是準備一下比較好,”斯金納先生說。
“到時候,我就代表我們一家人來捐。
可我不知道捐十個先令夠不夠啊?還是必須捐一個英鎊?” “我覺得要麼不捐,要捐就捐一個英鎊,爸,”凱瑟琳說。
“我會見機行事的。
我不想比别人捐的少,但也沒有理由捐得比别人多。
” 凱瑟琳把文件放進寫字台的抽屜裡,站起身。
她看了看手表。
“米莉森特準備好了嗎?”斯金納太太問道。
“還有的是時間。
人家請我們四點鐘去,我想我們沒必要趕在四點半之前到場
我吩咐過戴維斯,四點一刻把車開過來。
” 往常都是凱瑟琳開車,但像今天這樣的大場合,不妨就讓花匠戴維斯穿上制服,權當一回司機吧。
這樣汽車開到門口,派頭會大一點。
再說,凱瑟琳穿上那件新的套衫,自然也不太願意自己開車。
她看見母親把手指一根根地往新手套裡伸,不禁想起自己也該戴一副手套。
她聞了聞自己的手套是不是還留着肥皂味兒。
還好,隻有一點味兒。
她相信沒有人會察覺到。
房門終于打開了,米莉森特走了進來。
她穿着寡婦的喪服。
斯金納太太對她的這身打扮很看不慣,但她知道在這一年之内,米莉森特必須穿成這樣。
這套喪服跟她并不相配,這有點兒可惜,因為有的人是挺适合穿這套喪服的。
有一次,她自己就試着戴過米莉森特的帽子,再配上那根白帶子、黑面紗,覺得自己挺适合那身打扮的。
當然,她希望自己親愛的丈夫艾爾弗雷德比她活得長,但要是他先走的話,那她會永遠穿着喪服,不再脫下來的。
維多利亞女王就一直沒有脫下喪服。
可米莉森特的情況不一樣,她年輕多了;她隻有三十六歲;三十六歲就當了寡婦,實在是太慘了。
而且,她也不太有機會再婚。
凱瑟琳如今也不太可能出嫁,她已經三十五歲了;米莉森特和哈羅德上次回國的時候,斯金納太太就建議他們倆把凱瑟琳接過去,跟他們一起住;哈羅德好像挺樂意,但米莉森特堅決反對。
斯金納太太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不行。
那原本可以給凱瑟琳一個機會。
當然,那并不是因為他們想把她打發掉,而是因為女孩子總是要嫁人的,可他們在國内認識的男人都已經結婚了。
米莉森特的解釋是,那邊的氣候太惡劣了。
這話沒錯,她本人的臉色就很難看。
有誰能想象,當初米莉森特可是比她妹妹更漂亮的呀。
随着年齡的增長,凱瑟琳越來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