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弊。
一位受傷的軍委會成員暈倒了。
急救醫生叫人把他運到自己的帳篷裡。
最終,大多數人都贊同建築師的提議,也就是挖一條地道。
帕夏對他做了一個手勢。
加烏爾從角落裡起身,從一個大布袋裡取出一疊發黃的紙闆,走到了衆人中間。
情報部門的阿加嫉恨地打量着他,隻差伸出爪子把獵物抓住了。
建築師把圖紙鋪在地毯上,開始講解他的計劃。
沒有人試圖聽他說,衆人都知道,即使他們聚精會神,也是徒勞無益。
他們隻在他晦澀的長篇大論中抓住了一個詞:“小道。
”也就是“長廊”,建築師還會不時把它變換成“隧道”或“涵洞”,他說的次數最多的要數“地道”了,這詞是他從異教徒們被詛咒的語言那裡借來的。
衆人隻盯住他蒼白如蠟的手在這些奇怪的圖形上移動,不禁再次感歎:那座真實、具體、龐大的城池居然能用幾根可憐兮兮的線條來表示,不僅是肉眼可見的,還包羅肉眼看不見的構造——塔樓的樓梯和地基。
盡管伊斯蘭教明令禁止用圖畫表現計謀,但他們不得不依賴于這些圖紙,他們以前就對薩魯加設計的大炮樣圖深信不疑。
建築師的手不停地在圖紙上移動。
他正講到廣場周圍的土質,松軟的土質便于挖掘,但存在塌陷的危險,而土質夯實的,雖然會加重工程難度,卻少了這方面的擔憂。
他又指出了地道剛開挖時的深度,以及經過堡壘地基時應該達到的深度,還有在一個出口被堵的情況下,怎麼改道找到另一個出口。
最後,他确定了挖地道必需的時間,以及一定時間内在地道通行的士兵數量。
衆人對他的講解摸不着頭腦。
再說,他們根本沒想弄明白,畢竟沒人能對這個地道戰的計劃提出修改意見。
他們隻盯着圖紙上一個紅色箭頭符号看,它從廣場外面的一點一直延伸到廣場的地基處,就像一個人俯在地上,從門縫鑽進去,最後溜到了地窖和地牢的深處。
所有人的眼神都發出同一個疑問:這隻磨尖的箭能刺穿城池的胸膛嗎? 建築師繼續他的講解,這期間,穆夫提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屑,堅決不把頭轉向鋪在地毯上的圖紙。
老塔伏加憂心忡忡地注視着這兩人,暗自思忖:這些人和圖紙會逐漸在戰事中占得一席之地,戰争會喪失它不可侵犯的壯烈,在不知不覺中淪為一連串的計謀,出謀劃策的又盡是虛僞奸詐和來路不明的人,就像這該死的滿嘴胡言亂語的建築師。
模糊的直覺告訴他,如果帝國太過信賴這些圖紙,隻會日趨衰敗。
它的根基不再以将士們骁勇善戰為給養,而是紮在複雜晦澀、枯燥無味的唇槍舌劍裡,這當然會讓一切衰敗凋零。
老塔伏加眼睛半閉着。
他臉上的傷讓他很難受,他睡着了。
加尼沙裡新軍上尉正強打起精神,努力苦思冥想着什麼,而軍需總管用眼角餘光不時瞟着塔伏加、穆夫提和居爾蒂基,他在想,如果帝國想要繼續生存,必須與時俱進,并逐漸把領導職位從這些人手中收回。
但也許正是他們保留着戰鬥的意志,而他和他的同僚,雖然滿腹經綸,面對這群目不識丁的蠻漢也隻能手足無措?也許一個有良好教養的人和一個野蠻之人為同一事業奮鬥時,會結成比兩類人各自為營更堅不可摧的聯盟,就像青銅比組成它的銅或錫都要堅固一樣? 會議結束時,已經過了午夜。
散會之前,帕夏特意交代大家一定要嚴守機密。
大家都點頭回應,不論各自軍銜和職位的高下。
帕夏站起身來,冷靜地說道: “既然從高處往這城池裡扔炮彈行不通,現在我們要像蛇一樣,從地底鑽進去,趁其沉睡之際咬它。
” 軍需總管感到身上一個激靈。
幾天來,他們一望無際的營地早已面目全非。
這個軍營,現在看起來更像一個喧鬧的集市。
第一天,他們在平原駐紮,那陣勢就像大地凍結,然後,那場狂歡夜的喧嚣吵得我們無法入睡。
之後是短暫的沉寂,最後,襲擊那天突然爆發出怒火,不斷催生出恐懼和死亡。
我們很難适應眼前的景象。
我們甯願相信這不是原來那支軍隊,而是另一支,屬于另一個時間、另一隊勢力。
他們突然盤桓在我們腳下,天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
起初,我們還饒有興緻地望着這了無邊際的調色盤,步行的、騎馬的人縱橫交錯,三色三角形裝飾旗插得遍地都是,望着出發去訓練或在一首軍令和禱歌的合奏曲中歸來的軍團,慌亂中建成的清真寺木質尖塔,它們粗糙得跟玩具似的。
還有那些讓我們黯然神傷的長笛、軍鼓和铙钹的鳴響。
我們中許多人都被攪得心神不甯。
他們不禁在心底盤問:這些土耳其人還不願放過我們嗎?他們還沒有收到皇帝的命令——他們嘴裡的聖旨——從千裡之外的皇宮?大家開始祈禱:但願他們盡快從我們眼前消失! 總而言之,見過那麼多荒唐之後,當我們看到數十名士兵揮舞着在軍營貨攤買到的花裙和女性小飾品成群結隊地走來走去,我們覺得自己在做一場噩夢,要不就是他們失去了理智。
于是,我們集合手下士兵,告訴他們最好别去看城下發生的一切。
我們還指出,眼前的軍隊今天像一幫子粗人,明天像一支鐵騎,後天又變成一個蕩婦,這種軍隊一定是稀世罕見的惡魔之師。
它明天會呈現什麼面貌,是一頭暴怒的母獅,還是一隻力竭的狐狸,隻有老天知道。
我們想起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食人妖魔、多頭龍怪、多面巫師,以及魔鬼。
所有這些魔怪都在某些方面和眼前這支魔軍相像。
它有時笑,有時哭,有時吐煙,有時陰着臉不作聲。
我們不能對他們制造的喧鬧掉以輕心,它的安靜更值得我們多加戒備。
(1)瓦裡:奧斯曼帝國的行政長官,相當于省長。
(2)阿加:土耳其人對上層軍政領導的尊稱。
一位受傷的軍委會成員暈倒了。
急救醫生叫人把他運到自己的帳篷裡。
最終,大多數人都贊同建築師的提議,也就是挖一條地道。
帕夏對他做了一個手勢。
加烏爾從角落裡起身,從一個大布袋裡取出一疊發黃的紙闆,走到了衆人中間。
情報部門的阿加嫉恨地打量着他,隻差伸出爪子把獵物抓住了。
建築師把圖紙鋪在地毯上,開始講解他的計劃。
沒有人試圖聽他說,衆人都知道,即使他們聚精會神,也是徒勞無益。
他們隻在他晦澀的長篇大論中抓住了一個詞:“小道。
”也就是“長廊”,建築師還會不時把它變換成“隧道”或“涵洞”,他說的次數最多的要數“地道”了,這詞是他從異教徒們被詛咒的語言那裡借來的。
衆人隻盯住他蒼白如蠟的手在這些奇怪的圖形上移動,不禁再次感歎:那座真實、具體、龐大的城池居然能用幾根可憐兮兮的線條來表示,不僅是肉眼可見的,還包羅肉眼看不見的構造——塔樓的樓梯和地基。
盡管伊斯蘭教明令禁止用圖畫表現計謀,但他們不得不依賴于這些圖紙,他們以前就對薩魯加設計的大炮樣圖深信不疑。
建築師的手不停地在圖紙上移動。
他正講到廣場周圍的土質,松軟的土質便于挖掘,但存在塌陷的危險,而土質夯實的,雖然會加重工程難度,卻少了這方面的擔憂。
他又指出了地道剛開挖時的深度,以及經過堡壘地基時應該達到的深度,還有在一個出口被堵的情況下,怎麼改道找到另一個出口。
最後,他确定了挖地道必需的時間,以及一定時間内在地道通行的士兵數量。
衆人對他的講解摸不着頭腦。
再說,他們根本沒想弄明白,畢竟沒人能對這個地道戰的計劃提出修改意見。
他們隻盯着圖紙上一個紅色箭頭符号看,它從廣場外面的一點一直延伸到廣場的地基處,就像一個人俯在地上,從門縫鑽進去,最後溜到了地窖和地牢的深處。
所有人的眼神都發出同一個疑問:這隻磨尖的箭能刺穿城池的胸膛嗎? 建築師繼續他的講解,這期間,穆夫提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屑,堅決不把頭轉向鋪在地毯上的圖紙。
老塔伏加憂心忡忡地注視着這兩人,暗自思忖:這些人和圖紙會逐漸在戰事中占得一席之地,戰争會喪失它不可侵犯的壯烈,在不知不覺中淪為一連串的計謀,出謀劃策的又盡是虛僞奸詐和來路不明的人,就像這該死的滿嘴胡言亂語的建築師。
模糊的直覺告訴他,如果帝國太過信賴這些圖紙,隻會日趨衰敗。
它的根基不再以将士們骁勇善戰為給養,而是紮在複雜晦澀、枯燥無味的唇槍舌劍裡,這當然會讓一切衰敗凋零。
老塔伏加眼睛半閉着。
他臉上的傷讓他很難受,他睡着了。
加尼沙裡新軍上尉正強打起精神,努力苦思冥想着什麼,而軍需總管用眼角餘光不時瞟着塔伏加、穆夫提和居爾蒂基,他在想,如果帝國想要繼續生存,必須與時俱進,并逐漸把領導職位從這些人手中收回。
但也許正是他們保留着戰鬥的意志,而他和他的同僚,雖然滿腹經綸,面對這群目不識丁的蠻漢也隻能手足無措?也許一個有良好教養的人和一個野蠻之人為同一事業奮鬥時,會結成比兩類人各自為營更堅不可摧的聯盟,就像青銅比組成它的銅或錫都要堅固一樣? 會議結束時,已經過了午夜。
散會之前,帕夏特意交代大家一定要嚴守機密。
大家都點頭回應,不論各自軍銜和職位的高下。
帕夏站起身來,冷靜地說道: “既然從高處往這城池裡扔炮彈行不通,現在我們要像蛇一樣,從地底鑽進去,趁其沉睡之際咬它。
” 軍需總管感到身上一個激靈。
幾天來,他們一望無際的營地早已面目全非。
這個軍營,現在看起來更像一個喧鬧的集市。
第一天,他們在平原駐紮,那陣勢就像大地凍結,然後,那場狂歡夜的喧嚣吵得我們無法入睡。
之後是短暫的沉寂,最後,襲擊那天突然爆發出怒火,不斷催生出恐懼和死亡。
我們很難适應眼前的景象。
我們甯願相信這不是原來那支軍隊,而是另一支,屬于另一個時間、另一隊勢力。
他們突然盤桓在我們腳下,天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
起初,我們還饒有興緻地望着這了無邊際的調色盤,步行的、騎馬的人縱橫交錯,三色三角形裝飾旗插得遍地都是,望着出發去訓練或在一首軍令和禱歌的合奏曲中歸來的軍團,慌亂中建成的清真寺木質尖塔,它們粗糙得跟玩具似的。
還有那些讓我們黯然神傷的長笛、軍鼓和铙钹的鳴響。
我們中許多人都被攪得心神不甯。
他們不禁在心底盤問:這些土耳其人還不願放過我們嗎?他們還沒有收到皇帝的命令——他們嘴裡的聖旨——從千裡之外的皇宮?大家開始祈禱:但願他們盡快從我們眼前消失! 總而言之,見過那麼多荒唐之後,當我們看到數十名士兵揮舞着在軍營貨攤買到的花裙和女性小飾品成群結隊地走來走去,我們覺得自己在做一場噩夢,要不就是他們失去了理智。
于是,我們集合手下士兵,告訴他們最好别去看城下發生的一切。
我們還指出,眼前的軍隊今天像一幫子粗人,明天像一支鐵騎,後天又變成一個蕩婦,這種軍隊一定是稀世罕見的惡魔之師。
它明天會呈現什麼面貌,是一頭暴怒的母獅,還是一隻力竭的狐狸,隻有老天知道。
我們想起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食人妖魔、多頭龍怪、多面巫師,以及魔鬼。
所有這些魔怪都在某些方面和眼前這支魔軍相像。
它有時笑,有時哭,有時吐煙,有時陰着臉不作聲。
我們不能對他們制造的喧鬧掉以輕心,它的安靜更值得我們多加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