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更大的發掘價值。
現在我鄙視被教育精心打扮過的“第二層”人,我一定要剝除他身上的僞飾層。
我把自己比作一本複刻本,我感受到了在新一層塗飾文字下辨識原有文字的學者的那種快樂:在手稿上被添加的文字下面,發現了更加珍貴的原文。
讓人不由得發問:這隐秘的寫作究竟是什麼?如果要閱讀,就必須抹掉新一層的覆蓋文,不是嗎? 此外,我不再是那個蒼白、滿是書呆子氣的人,也不再拘束于先前狹隘的局限。
康複給我帶來的遠不止這些,我還擁有了一個更為豐富的生命,和更加溫暖的血液。
這血液浸染了我的思想,一個接一個地影響着它們,滲進每一處,激發并賦予身上最偏僻、驚喜而隐秘的神經和色彩。
人總是根據自身的力量來适應自身的強大或軟弱。
如果這力量更大,如果它們能做得再多,那麼……此前我并沒有這樣想,我描繪的畫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謬誤。
說實話,我根本不作思考,也不自省其身,僅僅受到一種快樂的宿命論的指引,我隻擔心,過分倉促的審視會攪亂我那緩慢而神秘的轉變過程。
一個人必須給隐秘的部分以足夠的時間,讓其重新浮現,而非刻意強求。
于是我不再放任頭腦——也非棄而不耕——而是我沉迷自己,沉迷于一切我覺得神聖的事。
我們已經離開了錫拉庫紮,我在塔奧爾米納(3) 至莫勒山崎岖的路上奔跑着,大聲呼喊,仿佛在召喚我身體内的他:“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個全新的自我!”
當時我唯一做的努力——且持續不斷在做——就是逐個痛罵、壓抑我認為與我早年教育和觀念有關的一切。
我堅定地鄙夷自己的學識,也蔑視種種學者式的行徑,我拒絕去參觀阿格裡真托(4) 。
幾天後,我沿着通往那不勒斯的大路前進,也沒有停下來看看波斯圖姆巍峨的神廟,看一看希臘精神依然頑強呼吸的地方。
兩年後,我又去了那兒,去崇拜某個根本不了解的神靈。
我為什麼要說“唯一的努力”?因為如果我無法成為趨近完美的人,又怎麼會對自我産生興趣?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完美呢?現在我的腦海裡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這未知卻讓我充滿了興奮感。
我将全心全意地使我的體魄強健起來,還要曬成古銅色。
我們在薩勒諾附近離開海岸,來到拉維洛。
那裡空氣更加清新,岩石各具魅力,道路百轉千回,深邃的山谷尚無人探索,這一切都讓我力量倍增,愉悅無比,我的激情也愈加勃發起來。
拉維洛與天的距離比與海的距離更近,它坐落在陡峭的山上,俯瞰着平地,與波斯圖姆的海岸遙遙相對。
在諾曼底時期這裡是座重鎮,如今不過是個狹小的村落。
我想我們當時恐怕是這裡唯一的外國遊客。
我們住在一家曾是教會建築的旅店裡。
旅店坐落在巨岩邊,平台和花園仿佛半懸在空中。
我們除了能看見爬滿葡萄藤的圍牆,就隻能看見大海。
人必須走近圍牆,才能看見梯田,而正是這梯田——而非小徑——将拉維洛和海岸連接起來。
群山持續在拉維洛之上聳立而起。
山上生長着粗壯的橄榄樹、角豆樹,仙客來就生長在它們的陰影下,這裡還有不少北方草木,氣候很是涼爽;地勢較低的臨海處,分布着不少檸檬樹。
果園都以小塊梯田的形式,一塊塊地生長着,看起來大同小異,相互間有窄道相連。
人們可以像小偷一樣默不做聲地溜進去,還可以在綠蔭下遨遊夢境。
葉子層層疊疊,厚且重,陽光無法直射下來。
檸檬散發着香氣,宛似大蠟丸沉沉垂在枝頭,在樹蔭下呈青白色。
站在樹下,果實伸手可及,嘗起來甘甜凜冽,令人精神振奮。
現在我鄙視被教育精心打扮過的“第二層”人,我一定要剝除他身上的僞飾層。
我把自己比作一本複刻本,我感受到了在新一層塗飾文字下辨識原有文字的學者的那種快樂:在手稿上被添加的文字下面,發現了更加珍貴的原文。
讓人不由得發問:這隐秘的寫作究竟是什麼?如果要閱讀,就必須抹掉新一層的覆蓋文,不是嗎? 此外,我不再是那個蒼白、滿是書呆子氣的人,也不再拘束于先前狹隘的局限。
康複給我帶來的遠不止這些,我還擁有了一個更為豐富的生命,和更加溫暖的血液。
這血液浸染了我的思想,一個接一個地影響着它們,滲進每一處,激發并賦予身上最偏僻、驚喜而隐秘的神經和色彩。
人總是根據自身的力量來适應自身的強大或軟弱。
如果這力量更大,如果它們能做得再多,那麼……此前我并沒有這樣想,我描繪的畫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謬誤。
說實話,我根本不作思考,也不自省其身,僅僅受到一種快樂的宿命論的指引,我隻擔心,過分倉促的審視會攪亂我那緩慢而神秘的轉變過程。
一個人必須給隐秘的部分以足夠的時間,讓其重新浮現,而非刻意強求。
于是我不再放任頭腦——也非棄而不耕——而是我沉迷自己,沉迷于一切我覺得神聖的事。
我們已經離開了錫拉庫紮,我在塔奧爾米納
我堅定地鄙夷自己的學識,也蔑視種種學者式的行徑,我拒絕去參觀阿格裡真托
幾天後,我沿着通往那不勒斯的大路前進,也沒有停下來看看波斯圖姆巍峨的神廟,看一看希臘精神依然頑強呼吸的地方。
兩年後,我又去了那兒,去崇拜某個根本不了解的神靈。
我為什麼要說“唯一的努力”?因為如果我無法成為趨近完美的人,又怎麼會對自我産生興趣?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完美呢?現在我的腦海裡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這未知卻讓我充滿了興奮感。
我将全心全意地使我的體魄強健起來,還要曬成古銅色。
我們在薩勒諾附近離開海岸,來到拉維洛。
那裡空氣更加清新,岩石各具魅力,道路百轉千回,深邃的山谷尚無人探索,這一切都讓我力量倍增,愉悅無比,我的激情也愈加勃發起來。
拉維洛與天的距離比與海的距離更近,它坐落在陡峭的山上,俯瞰着平地,與波斯圖姆的海岸遙遙相對。
在諾曼底時期這裡是座重鎮,如今不過是個狹小的村落。
我想我們當時恐怕是這裡唯一的外國遊客。
我們住在一家曾是教會建築的旅店裡。
旅店坐落在巨岩邊,平台和花園仿佛半懸在空中。
我們除了能看見爬滿葡萄藤的圍牆,就隻能看見大海。
人必須走近圍牆,才能看見梯田,而正是這梯田——而非小徑——将拉維洛和海岸連接起來。
群山持續在拉維洛之上聳立而起。
山上生長着粗壯的橄榄樹、角豆樹,仙客來就生長在它們的陰影下,這裡還有不少北方草木,氣候很是涼爽;地勢較低的臨海處,分布着不少檸檬樹。
果園都以小塊梯田的形式,一塊塊地生長着,看起來大同小異,相互間有窄道相連。
人們可以像小偷一樣默不做聲地溜進去,還可以在綠蔭下遨遊夢境。
葉子層層疊疊,厚且重,陽光無法直射下來。
檸檬散發着香氣,宛似大蠟丸沉沉垂在枝頭,在樹蔭下呈青白色。
站在樹下,果實伸手可及,嘗起來甘甜凜冽,令人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