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講了一句錯話也犯不了罪。
”廷忠說。
“不管是犯不犯罪,反正不管什麼人我們也别得罪就好。
” 廷忠同平素一樣,知道頂嘴不會得到什麼結果,幹脆不作聲就算了。
一會,福生又睡了,發出輕輕的均勻的呼吸聲。
雖然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但福生的那身破爛衣裳卻在廷忠的眼前出現。
他把給小孩縫套衣服的打算告訴了老伴。
他說,就是木炭燒不成,多賣兩隻雞湊合一下,不夠也差不多的。
新年反正沒有什麼親戚來,年卅晚有一隻雞就成了,姑媽要來也不是客人,有什麼就吃什麼,倒是好招待的。
韋大娘見到丈夫平素對待福生總是冷冷的不大關心,未免感到委屈,現在聽到他這樣細心地為福生計算這個計算那個的,不覺寬了一半個心。
順口就說:“福生的衣服不用操心了,明天去圩上給他縫一套吧。
” “哪兒來的布?”廷忠不禁驚疑地打斷她的話。
“管它哪裡來,反正有布給你就是。
” “偷人家的還行嗎?” “看你嘴巴說的,什麼偷來偷去。
” “我不懂你搞什麼鬼。
”廷忠覺得老婆總是愛接受人家的小恩小惠,心裡是不高興的,可是從來也沒怎樣明說。
韋大娘終于告訴丈夫:剛才他去開會的時候,覃俊三的小老婆過來,叫她明天去她家幫挑糯谷去磨坊,看見福生的衣服爛得真是“串得錢來包不了米”,就說:“看你們小兩口的日子還是過得不寬裕呵,跟我過去拿點東西回來過年吧。
”韋大娘看東家一片好心,終于跟去了。
她們悄悄地打後面的小門進去,覃俊三的小老婆叫韋大娘在廚房等着,自己進去一會,一手抱着一個小包袱,一手提着一隻籃子出來,交給韋大娘說,包袱裡是早先存下的三丈藍靛染的土布,這幾年,大家都興穿洋布,留着也沒用,叫韋大娘拿給福生做套衣服,餘下的大人還夠做件上衣;另外,裡頭還有個小包,包的是一副金耳環,一對玉镯。
都是原先準備等韋大娘出嫁時候給她的,隻因她過門那年,正巧這位東家奶奶病了,沒有給成,後來事情多也就把它忘了。
現在還是揀出來給了她,作為她做養女一場的紀念。
籃裡放的是兩斤片糖,兩塊臘肉。
還說,等糯米磨好回來再給十斤八斤做粽子、米花糖什麼的。
韋大娘還說,當時見東家奶奶這時候是那樣真心實意的,不像舊時那麼尖酸刻薄的樣子,不好意思推托,隻好把東西拿了回來。
“你就愛貪小便宜!”廷忠雖然不大高興,也不過于嚴格責備,隻是這麼随便說了一句。
韋大娘見丈夫的口氣是溫和的也就沒頂他的嘴。
過了一會才又說道: “三奶奶見我拿了東西要回的時候,她把我拉住,叫等一會。
我以為她要幹什麼。
” “她要幹什麼?”廷忠問。
“她望了望我,想了一會,才小心地從懷裡掏出一隻刻着圖章的金戒指,小聲小氣地跟我講:‘這是我的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祖父下葬時候也舍不得放在他的身邊。
現在碰上這個時勢,怕将來——唔,你在我們家那麼多年,我什麼心眼你都知道了。
除了你沒有地方放了。
你就幫我收起來吧。
’說完,她就把它硬往我懷裡塞,我本不想接過來,可也不好說。
現在,我把它放在香爐裡。
過幾天年三十晚,你要換新的爐灰,千祈别把它倒了。
唔!你睡啦?” “沒有。
”廷忠今天去松林燒了一天炭,疲倦得厲害,昏昏沉沉地瞌睡來了,不在意地随聲應一句。
“沒有?——你聽到我同你講些什麼?” 廷忠沒有作聲,翻了半個身,把臉背過去,好像要回避對方的糾纏。
韋大娘卻向空出的空隙往他的背後擠了擠。
“你從他家拿出這些東西來,有人看到了吧?”廷忠帶着憂慮的口氣問。
“沒有。
誰也沒有看見。
大奶奶再三吩咐,不讓告訴什麼人呢。
” 廷忠不哼氣,靜了一會。
“我看那些布不能給小孩做衣服。
”廷忠想了半晌說。
“為什麼?” “工作隊這兩天就下來了。
還不知道有什麼事呢。
” “你就是前怕狼後怕虎的,又不是偷來騙到的,關旁人什麼事?” 廷忠不好再說,屋裡陷入寒冷的寂靜。
老鼠又猖狂地奔跑。
“臘肉放在什麼地方,别叫老鼠拿去過年了。
”廷忠問。
“放到壇裡,把它蓋嚴了。
”韋大娘松了口氣答道。
”廷忠說。
“不管是犯不犯罪,反正不管什麼人我們也别得罪就好。
” 廷忠同平素一樣,知道頂嘴不會得到什麼結果,幹脆不作聲就算了。
一會,福生又睡了,發出輕輕的均勻的呼吸聲。
雖然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但福生的那身破爛衣裳卻在廷忠的眼前出現。
他把給小孩縫套衣服的打算告訴了老伴。
他說,就是木炭燒不成,多賣兩隻雞湊合一下,不夠也差不多的。
新年反正沒有什麼親戚來,年卅晚有一隻雞就成了,姑媽要來也不是客人,有什麼就吃什麼,倒是好招待的。
韋大娘見到丈夫平素對待福生總是冷冷的不大關心,未免感到委屈,現在聽到他這樣細心地為福生計算這個計算那個的,不覺寬了一半個心。
順口就說:“福生的衣服不用操心了,明天去圩上給他縫一套吧。
” “哪兒來的布?”廷忠不禁驚疑地打斷她的話。
“管它哪裡來,反正有布給你就是。
” “偷人家的還行嗎?” “看你嘴巴說的,什麼偷來偷去。
” “我不懂你搞什麼鬼。
”廷忠覺得老婆總是愛接受人家的小恩小惠,心裡是不高興的,可是從來也沒怎樣明說。
韋大娘終于告訴丈夫:剛才他去開會的時候,覃俊三的小老婆過來,叫她明天去她家幫挑糯谷去磨坊,看見福生的衣服爛得真是“串得錢來包不了米”,就說:“看你們小兩口的日子還是過得不寬裕呵,跟我過去拿點東西回來過年吧。
”韋大娘看東家一片好心,終于跟去了。
她們悄悄地打後面的小門進去,覃俊三的小老婆叫韋大娘在廚房等着,自己進去一會,一手抱着一個小包袱,一手提着一隻籃子出來,交給韋大娘說,包袱裡是早先存下的三丈藍靛染的土布,這幾年,大家都興穿洋布,留着也沒用,叫韋大娘拿給福生做套衣服,餘下的大人還夠做件上衣;另外,裡頭還有個小包,包的是一副金耳環,一對玉镯。
都是原先準備等韋大娘出嫁時候給她的,隻因她過門那年,正巧這位東家奶奶病了,沒有給成,後來事情多也就把它忘了。
現在還是揀出來給了她,作為她做養女一場的紀念。
籃裡放的是兩斤片糖,兩塊臘肉。
還說,等糯米磨好回來再給十斤八斤做粽子、米花糖什麼的。
韋大娘還說,當時見東家奶奶這時候是那樣真心實意的,不像舊時那麼尖酸刻薄的樣子,不好意思推托,隻好把東西拿了回來。
“你就愛貪小便宜!”廷忠雖然不大高興,也不過于嚴格責備,隻是這麼随便說了一句。
韋大娘見丈夫的口氣是溫和的也就沒頂他的嘴。
過了一會才又說道: “三奶奶見我拿了東西要回的時候,她把我拉住,叫等一會。
我以為她要幹什麼。
” “她要幹什麼?”廷忠問。
“她望了望我,想了一會,才小心地從懷裡掏出一隻刻着圖章的金戒指,小聲小氣地跟我講:‘這是我的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祖父下葬時候也舍不得放在他的身邊。
現在碰上這個時勢,怕将來——唔,你在我們家那麼多年,我什麼心眼你都知道了。
除了你沒有地方放了。
你就幫我收起來吧。
’說完,她就把它硬往我懷裡塞,我本不想接過來,可也不好說。
現在,我把它放在香爐裡。
過幾天年三十晚,你要換新的爐灰,千祈别把它倒了。
唔!你睡啦?” “沒有。
”廷忠今天去松林燒了一天炭,疲倦得厲害,昏昏沉沉地瞌睡來了,不在意地随聲應一句。
“沒有?——你聽到我同你講些什麼?” 廷忠沒有作聲,翻了半個身,把臉背過去,好像要回避對方的糾纏。
韋大娘卻向空出的空隙往他的背後擠了擠。
“你從他家拿出這些東西來,有人看到了吧?”廷忠帶着憂慮的口氣問。
“沒有。
誰也沒有看見。
大奶奶再三吩咐,不讓告訴什麼人呢。
” 廷忠不哼氣,靜了一會。
“我看那些布不能給小孩做衣服。
”廷忠想了半晌說。
“為什麼?” “工作隊這兩天就下來了。
還不知道有什麼事呢。
” “你就是前怕狼後怕虎的,又不是偷來騙到的,關旁人什麼事?” 廷忠不好再說,屋裡陷入寒冷的寂靜。
老鼠又猖狂地奔跑。
“臘肉放在什麼地方,别叫老鼠拿去過年了。
”廷忠問。
“放到壇裡,把它蓋嚴了。
”韋大娘松了口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