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老子就不客氣。
” 梁大炮講完了話,又坐回火旁邊來烤一烤冷了的手。
旁人對他愛理不理的,有的伸了懶腰打着呵欠,自言自語地說:“該散了吧。
” 蘇紹昌搖了搖桌上的燈,把燈芯撚高了點。
毫無目标地向大家問: “誰還有話要講吧,快一點。
燈油……” 主任的話沒完,突然有個人站了起來。
大家一看,原來是婦女主任趙佩珍。
她站起來,忸怩了半天,要說不說地用含笑的眼睛瞟了全場一眼,整理一番頭巾,挽一下亂了的鬓發。
“快點吧,又不是要上轎,别打扮得那麼整齊了!”誰在角落裡說。
“蘇主任和梁隊長都講了。
我隻說,婦女同志——笑什麼?不是叫同志,難道跟舊時那樣,稱你們做太太、奶奶?現在告訴你們,你們又不信,過兩天就見大世面了。
人家工作隊男男女女都不分。
我們現在在一起開會,臉上還轉不來,叫你怎麼好?我現在做主任的告訴大家:這回京裡來的工作隊,男男女女是不分的都混在一起的,大夥千祈不要見怪。
反正是時代潮流,将來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 “你看見來了嗎?”馬仔大聲問。
“我沒見到還能胡造謠嗎?你真是。
”趙佩珍講完這句話急忙坐了下來。
人們聽了這個“新聞”不禁掀起了一片喧嘩:有好奇的議論,有懷疑的猜想,蘇紹昌就在人聲嘈雜中宣布散會。
完了,望着各人走出門檻的背影嚷道:“大家記住呵,工作隊到村時候每家都得來一個人歡迎。
” “民兵的要起帶頭作用,早點到。
”梁大炮補充了一句。
人們一個個走了,隻有花心蘿蔔舍不得離開這堆炭火似的,抱着膝蓋不動。
韋廷忠開完會回到家,老伴正在鬼鬼祟祟地整理着箱子,見廷忠進來,不免慌亂起來,立即把箱蓋扣上了。
廷忠想問怎麼回事,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韋大娘見丈夫沒理會才寬了心,把手上拿的松明放在床邊的石闆上。
解開衣扣,準備上床睡了。
廷忠這才發現她肚子高起來似的,便拿關懷的目光瞅着她,兩人眼光相遇,叫對方不好意思微微一笑,把臉轉了過去。
“多久了?”廷忠問。
“快五個月了。
” “明年又多一個口!” “生下來後把他送給人去吧。
” 廷忠想了想,歎了一口氣說: “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血肉,就是苦一點,也要把他拉扯大來,要不,福生太孤單。
” “人家說,懷孩子操勞過重,怕……” “看我們的命吧!”廷忠又歎息了一聲。
“這時候你也信起命來了?”韋大娘笑着說。
廷忠卻沒作聲,拉過被子躺下。
“剛才開會怎麼講的?是不是要來工作隊?能真的要分田嗎?”韋大娘轉過身來注視着丈夫,就是要從他的眼色看出什麼秘密似的。
“就是說是又要下來工作隊了,分不分田沒聽他們講。
要是還讓梁大炮、趙佩珍這幫人把持農會,就是真的要分田也分不到我們這些人的份上。
” “你說,來了工作隊,對待地主老财能怎樣?” “誰知道,反正跟他們沒沾親帶故,愛怎樣就怎樣,管他那麼多。
” “對啰,以後我們可别管那些閑事。
” “看是什麼閑事,不相幹的誰管它。
” 廷忠看松明還有大半截,把它吹滅了。
韋大娘嘟嘟哝哝地說:“松明也快點完了。
年貨一樣也沒辦。
今年好運氣養得五隻閹雞,留下三隻過年,明天捉兩隻大一點的連同一擔柴禾挑去圩上賣了,買回斤把油和三四斤鹽回來,要是老天保佑,天不下雨,山上的木炭能燒成了,換得錢買得十多二十斤糯米和幾斤片糖回來包幾隻粽子,做些米花糖;要是炭燒不成,粽子、米花糖不做就算了。
牆頭上還有幾條牛骨,記得明天順便拿去圩上換回一包火柴。
”這時,福生醒過來要屙尿,聽見媽媽說要去趕圩,就嚷着要買鞭炮。
“鹽都沒有吃,你還要買炮仗!”韋大娘抱怨着。
“人家說工作隊快來了,來了工作隊,個個人都有飯吃有衣穿了。
”福生說。
“你聽誰講的?” “是趙三伯說的。
” “又是趙老頭——他還講了什麼?” “他說,将來地主的田地都得拿來分給窮人。
” “他怎麼知道?你不要聽他的話。
小孩子以後不準亂說話,知道了吧?” “不要這樣吓唬他,小孩子知道什麼,
” 梁大炮講完了話,又坐回火旁邊來烤一烤冷了的手。
旁人對他愛理不理的,有的伸了懶腰打着呵欠,自言自語地說:“該散了吧。
” 蘇紹昌搖了搖桌上的燈,把燈芯撚高了點。
毫無目标地向大家問: “誰還有話要講吧,快一點。
燈油……” 主任的話沒完,突然有個人站了起來。
大家一看,原來是婦女主任趙佩珍。
她站起來,忸怩了半天,要說不說地用含笑的眼睛瞟了全場一眼,整理一番頭巾,挽一下亂了的鬓發。
“快點吧,又不是要上轎,别打扮得那麼整齊了!”誰在角落裡說。
“蘇主任和梁隊長都講了。
我隻說,婦女同志——笑什麼?不是叫同志,難道跟舊時那樣,稱你們做太太、奶奶?現在告訴你們,你們又不信,過兩天就見大世面了。
人家工作隊男男女女都不分。
我們現在在一起開會,臉上還轉不來,叫你怎麼好?我現在做主任的告訴大家:這回京裡來的工作隊,男男女女是不分的都混在一起的,大夥千祈不要見怪。
反正是時代潮流,将來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 “你看見來了嗎?”馬仔大聲問。
“我沒見到還能胡造謠嗎?你真是。
”趙佩珍講完這句話急忙坐了下來。
人們聽了這個“新聞”不禁掀起了一片喧嘩:有好奇的議論,有懷疑的猜想,蘇紹昌就在人聲嘈雜中宣布散會。
完了,望着各人走出門檻的背影嚷道:“大家記住呵,工作隊到村時候每家都得來一個人歡迎。
” “民兵的要起帶頭作用,早點到。
”梁大炮補充了一句。
人們一個個走了,隻有花心蘿蔔舍不得離開這堆炭火似的,抱着膝蓋不動。
韋廷忠開完會回到家,老伴正在鬼鬼祟祟地整理着箱子,見廷忠進來,不免慌亂起來,立即把箱蓋扣上了。
廷忠想問怎麼回事,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韋大娘見丈夫沒理會才寬了心,把手上拿的松明放在床邊的石闆上。
解開衣扣,準備上床睡了。
廷忠這才發現她肚子高起來似的,便拿關懷的目光瞅着她,兩人眼光相遇,叫對方不好意思微微一笑,把臉轉了過去。
“多久了?”廷忠問。
“快五個月了。
” “明年又多一個口!” “生下來後把他送給人去吧。
” 廷忠想了想,歎了一口氣說: “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血肉,就是苦一點,也要把他拉扯大來,要不,福生太孤單。
” “人家說,懷孩子操勞過重,怕……” “看我們的命吧!”廷忠又歎息了一聲。
“這時候你也信起命來了?”韋大娘笑着說。
廷忠卻沒作聲,拉過被子躺下。
“剛才開會怎麼講的?是不是要來工作隊?能真的要分田嗎?”韋大娘轉過身來注視着丈夫,就是要從他的眼色看出什麼秘密似的。
“就是說是又要下來工作隊了,分不分田沒聽他們講。
要是還讓梁大炮、趙佩珍這幫人把持農會,就是真的要分田也分不到我們這些人的份上。
” “你說,來了工作隊,對待地主老财能怎樣?” “誰知道,反正跟他們沒沾親帶故,愛怎樣就怎樣,管他那麼多。
” “對啰,以後我們可别管那些閑事。
” “看是什麼閑事,不相幹的誰管它。
” 廷忠看松明還有大半截,把它吹滅了。
韋大娘嘟嘟哝哝地說:“松明也快點完了。
年貨一樣也沒辦。
今年好運氣養得五隻閹雞,留下三隻過年,明天捉兩隻大一點的連同一擔柴禾挑去圩上賣了,買回斤把油和三四斤鹽回來,要是老天保佑,天不下雨,山上的木炭能燒成了,換得錢買得十多二十斤糯米和幾斤片糖回來包幾隻粽子,做些米花糖;要是炭燒不成,粽子、米花糖不做就算了。
牆頭上還有幾條牛骨,記得明天順便拿去圩上換回一包火柴。
”這時,福生醒過來要屙尿,聽見媽媽說要去趕圩,就嚷着要買鞭炮。
“鹽都沒有吃,你還要買炮仗!”韋大娘抱怨着。
“人家說工作隊快來了,來了工作隊,個個人都有飯吃有衣穿了。
”福生說。
“你聽誰講的?” “是趙三伯說的。
” “又是趙老頭——他還講了什麼?” “他說,将來地主的田地都得拿來分給窮人。
” “他怎麼知道?你不要聽他的話。
小孩子以後不準亂說話,知道了吧?” “不要這樣吓唬他,小孩子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