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事了。
” “我看你的心就沒老。
” “你看,呵,是她!……” 蘇紹昌和廷忠順着花心蘿蔔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到溪水邊的蘆葦跑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她一邊趕着一隻小黃牛,一邊整理她的頭巾。
“是銀英吧!”蘇紹昌瞪着眼看,認不清似地問道。
“就是她!” “她一直也沒回婆家不是?” “可不是怎的,這一下子興起自由來,正是‘瞌睡碰上枕頭’正合适了。
” “這些‘跳槽的馬’可難駕轅呵。
” “‘跳槽的馬’,不怕,抓住了缰口,它就乖乖地任你擺布了。
要是沒有性子的娘們,跟這隻牛似的,慢吞吞的,走路都要你背着她走,那,甯願打一輩子光棍還自在呢。
” “那,你現在是不是想——” “别開玩笑了。
人家早就有人盯着了。
” “誰?是嶺尾村的梁上燕老師?那,不會成功,她不能要他。
” “為什麼?” “他,同米粉一個樣,軟得立不起來,銀英這号女子不會要他的。
” “誰想,也是白想,再怎樣自由也好,蒸發糕沒有媒(酶),總是發不起來。
”花心蘿蔔說。
“那好辦。
”蘇紹昌說。
一會,他想起什麼事情,叫了一聲:“廷忠。
” “什麼事?”廷忠答了一句,沒有回過頭來。
“你到底怎麼搞的,老是這麼悶聲不響。
” “你要講什麼吧。
”廷忠這才回過頭來望了他們一眼,立時又“咄,咄,快!”趕着牛。
“你剛才聽到我們的話了吧?” “沒有,沒留心聽。
你們說了什麼?——呵!籲——籲!” 廷忠跳下地來,把牛拉住了。
“怎麼回事?”蘇紹昌問。
“牛肚帶斷了!”廷忠回答,苦惱地把斷了的兩頭帶子拉拉看,試試它的韌性。
帶子已經黴爛了,使勁一拉就斷。
沒有帶子,車不能繼續走了。
廷忠把轅放下,把車往後一擡,把牛解放出來。
車床突然傾斜,花心蘿蔔沒留心,幾乎要翻倒,不禁哎呀一聲,驚叫起來,引得蘇紹昌和廷忠都發笑了。
銀英不知車子為什麼突然在這地方停下,奔過來,看到他倆直笑,就問: “你們笑什麼?” 廷忠忍住了笑,抹了抹眼淚。
見到銀英,好像發現什麼東西似的,高興地說:“呵!你來正好,正要找你了——” “找我,幹麼?”銀英嚴肅而戒備地反問。
花心蘿蔔尴尬地避開銀英的眼光,蘇紹昌卻像初次看到銀英似的,仔細地盯着她。
銀英抹一抹給風吹亂了的劉海。
她那又胖又圓的臉,像五月裡的蜜桃,一雙大眼睛,挺會傳情表意,身體長得也挺豐滿結實,有一股青春的吸引人的魅力,叫人見了一回就不容易忘記。
“我正笑永秀,他坐牛車都坐不穩,還想騎馬。
”廷忠一邊正在接繩子,一邊同蘇紹昌交換眼色。
蘇紹昌帶着微笑看花心蘿蔔。
銀英不知道他們講的什麼雙關語,倒是認真地問: “哪裡來的馬騎?” “你手上不是。
”蘇紹昌說。
順手坐在車轅,卷起紙煙來抽。
“我手上怎的?”銀英把右手一擺,那隻最近才從城裡買來的玉镯晃了一下,不覺紅了半個臉。
“你手上的鞭子,不是能騎嗎,小孩騎的木馬,還沒有你這條鞭子好呢。
” “三叔,你是個主任也沒講正經的。
”銀英撒嬌地瞅了對方一眼。
“我這個主任呵!……” “怎麼的,不好呀?”銀英馬上逼着問。
蘇紹昌苦笑。
說不出話來。
“廷忠,怎麼搞?能接得成嗎?”花心蘿蔔去解了小便回來問道。
廷忠搞了老半天,繩子都爛了,接不上,心裡正發火,埋怨老婆沒有好好地檢查就借來了,弄得半路上出事。
他隻顧接着繩子了,沒大留意對方的話。
銀英見他不作聲,湊上去看了看,說道: “呵,我當作你要在這兒讓牛吃飽了再走。
原來是繩子斷了。
廷忠叔,别那樣鼓起嘴巴不高興了,我給你去拿一根繩子來。
” 銀英馬上奔跑到牛群裡去。
她那根用紅絨繩紮着的辮子在背後飄動,挺惹人注目。
“真是一匹野馬。
”蘇紹昌目送着她的背影說。
随即拍一下花心蘿蔔肩膀:“你這個人平時呱呱叫,這一下子嘴巴含着橄榄似的,講不出話來了。
” “你看,誰來了!”花心蘿蔔很難為情,找到借口,把話岔開了。
前面大路上的山坡,果然來了一個婦女。
等她走到近邊,才認得出是嶺尾村的趙佩珍。
這人跟村裡普通婦女不大一樣:她不做田地裡的活路,平日買回棉紗來織些土布,然後拿到圩場去賣;每年,秋收過後,外地的巫婆來村裡給人求神問卦,她撂下買賣也不做了,幫巫婆挑籃子、提包袱什麼的,做巫婆的跟班,在這方圓五六十裡的村莊走動。
解放後,鄉裡要組織婦女會,旁人還摸不着頭腦,不敢出頭露面來同公家人
” “我看你的心就沒老。
” “你看,呵,是她!……” 蘇紹昌和廷忠順着花心蘿蔔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到溪水邊的蘆葦跑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她一邊趕着一隻小黃牛,一邊整理她的頭巾。
“是銀英吧!”蘇紹昌瞪着眼看,認不清似地問道。
“就是她!” “她一直也沒回婆家不是?” “可不是怎的,這一下子興起自由來,正是‘瞌睡碰上枕頭’正合适了。
” “這些‘跳槽的馬’可難駕轅呵。
” “‘跳槽的馬’,不怕,抓住了缰口,它就乖乖地任你擺布了。
要是沒有性子的娘們,跟這隻牛似的,慢吞吞的,走路都要你背着她走,那,甯願打一輩子光棍還自在呢。
” “那,你現在是不是想——” “别開玩笑了。
人家早就有人盯着了。
” “誰?是嶺尾村的梁上燕老師?那,不會成功,她不能要他。
” “為什麼?” “他,同米粉一個樣,軟得立不起來,銀英這号女子不會要他的。
” “誰想,也是白想,再怎樣自由也好,蒸發糕沒有媒(酶),總是發不起來。
”花心蘿蔔說。
“那好辦。
”蘇紹昌說。
一會,他想起什麼事情,叫了一聲:“廷忠。
” “什麼事?”廷忠答了一句,沒有回過頭來。
“你到底怎麼搞的,老是這麼悶聲不響。
” “你要講什麼吧。
”廷忠這才回過頭來望了他們一眼,立時又“咄,咄,快!”趕着牛。
“你剛才聽到我們的話了吧?” “沒有,沒留心聽。
你們說了什麼?——呵!籲——籲!” 廷忠跳下地來,把牛拉住了。
“怎麼回事?”蘇紹昌問。
“牛肚帶斷了!”廷忠回答,苦惱地把斷了的兩頭帶子拉拉看,試試它的韌性。
帶子已經黴爛了,使勁一拉就斷。
沒有帶子,車不能繼續走了。
廷忠把轅放下,把車往後一擡,把牛解放出來。
車床突然傾斜,花心蘿蔔沒留心,幾乎要翻倒,不禁哎呀一聲,驚叫起來,引得蘇紹昌和廷忠都發笑了。
銀英不知車子為什麼突然在這地方停下,奔過來,看到他倆直笑,就問: “你們笑什麼?” 廷忠忍住了笑,抹了抹眼淚。
見到銀英,好像發現什麼東西似的,高興地說:“呵!你來正好,正要找你了——” “找我,幹麼?”銀英嚴肅而戒備地反問。
花心蘿蔔尴尬地避開銀英的眼光,蘇紹昌卻像初次看到銀英似的,仔細地盯着她。
銀英抹一抹給風吹亂了的劉海。
她那又胖又圓的臉,像五月裡的蜜桃,一雙大眼睛,挺會傳情表意,身體長得也挺豐滿結實,有一股青春的吸引人的魅力,叫人見了一回就不容易忘記。
“我正笑永秀,他坐牛車都坐不穩,還想騎馬。
”廷忠一邊正在接繩子,一邊同蘇紹昌交換眼色。
蘇紹昌帶着微笑看花心蘿蔔。
銀英不知道他們講的什麼雙關語,倒是認真地問: “哪裡來的馬騎?” “你手上不是。
”蘇紹昌說。
順手坐在車轅,卷起紙煙來抽。
“我手上怎的?”銀英把右手一擺,那隻最近才從城裡買來的玉镯晃了一下,不覺紅了半個臉。
“你手上的鞭子,不是能騎嗎,小孩騎的木馬,還沒有你這條鞭子好呢。
” “三叔,你是個主任也沒講正經的。
”銀英撒嬌地瞅了對方一眼。
“我這個主任呵!……” “怎麼的,不好呀?”銀英馬上逼着問。
蘇紹昌苦笑。
說不出話來。
“廷忠,怎麼搞?能接得成嗎?”花心蘿蔔去解了小便回來問道。
廷忠搞了老半天,繩子都爛了,接不上,心裡正發火,埋怨老婆沒有好好地檢查就借來了,弄得半路上出事。
他隻顧接着繩子了,沒大留意對方的話。
銀英見他不作聲,湊上去看了看,說道: “呵,我當作你要在這兒讓牛吃飽了再走。
原來是繩子斷了。
廷忠叔,别那樣鼓起嘴巴不高興了,我給你去拿一根繩子來。
” 銀英馬上奔跑到牛群裡去。
她那根用紅絨繩紮着的辮子在背後飄動,挺惹人注目。
“真是一匹野馬。
”蘇紹昌目送着她的背影說。
随即拍一下花心蘿蔔肩膀:“你這個人平時呱呱叫,這一下子嘴巴含着橄榄似的,講不出話來了。
” “你看,誰來了!”花心蘿蔔很難為情,找到借口,把話岔開了。
前面大路上的山坡,果然來了一個婦女。
等她走到近邊,才認得出是嶺尾村的趙佩珍。
這人跟村裡普通婦女不大一樣:她不做田地裡的活路,平日買回棉紗來織些土布,然後拿到圩場去賣;每年,秋收過後,外地的巫婆來村裡給人求神問卦,她撂下買賣也不做了,幫巫婆挑籃子、提包袱什麼的,做巫婆的跟班,在這方圓五六十裡的村莊走動。
解放後,鄉裡要組織婦女會,旁人還摸不着頭腦,不敢出頭露面來同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