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嘗試着盡量接近那些時刻,而我所希冀的一切,就是忘掉那些時刻,然後躲開,躲得遠遠的,腿腳輕松,腦子煥然一新。
我感覺我天生就不該像我這樣生活。
我的意思是說,我的生活滿得從四面八方沖開了口子,這種生活壓根兒就不是為我這樣的人打造出來的,它盛了太多的東西,太多的事件,太多的苦難,太多的缺陷。
也許這是我的錯?也許是我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知道取舍,不知道挑揀?或許是我生活的這個世紀的錯,這個世紀好似一個巨大的漏鬥,往漏鬥裡流注的是每個日子承受的過多的東西,是有能力宰割、剝除、壓碎、斬斷對方的一切。
有時,我的頭,我感覺它會在頃刻間爆炸,有如一口裝滿炸藥的重磅炮彈。
那衆所周知的一天,也就是那“發生過的事”的第二天,這一天離現在并不算太遠。
但不管怎樣,它卻在我記憶裡很快流逝了。
我此刻隻能回想起某些場景、某些話語,它們是那樣準确,那樣清晰,竟能在黑夜的大背景下閃閃發光。
我同時也記得自己的恐懼,尤其是恐懼,仿佛從此以後恐懼成了我的衣裳。
一件我始終未能脫掉的衣裳,而且不但未能脫掉,這衣裳反而把我裹得越來越緊,好像它一周接一周一直在縮水。
最奇怪的是,當我身陷集中營,變成“狗布羅岱克”時,我反倒沒有了恐懼的感覺。
在那邊,恐懼已不複存在,我當時離恐懼實在太遠了。
因為恐懼畢竟屬于生命。
正如鬣狗永遠圍着腐爛的動物屍體轉,恐懼永遠不能擺脫生命。
是生命養育着恐懼,維持着恐懼。
而我,我卻在生命的邊緣。
我已經處在大河的中央。
從奧施威爾的農莊出來以後,我想我當時曾在大街上閑蕩。
天還很早。
那些大肥豬的模樣老在我面前晃蕩,它們伸着四肢側躺在那裡,用它們青黑色的眼睛看着我。
我嘗試着趕走這些幻象,但幻象是那樣執拗。
它們在我身上紮下了根,我再也無法摧毀它們。
那些家畜,它們寬闊的面孔,凸出的大腹,它們的眼睛,發白的眼睛,端詳着我的眼睛,還有它們的臭味。
我的上帝……那一切最後竟在我腦子裡手舞足蹈起來,肥豬,“另外那個人”甯靜而信任的臉龐,沒有音樂的狂舞亂跳,唯一的小提琴是奧施威爾那令人膽寒的冷靜。
我又來到皮茨大媽的咖啡店前,咖啡店緊靠着古老的洗衣池。
顯然,我來到這裡是因為肯定不會遇到任何人,至少不會遇到任何男人。
這裡的常客隻是些老婦人,時時刻刻都能看見她們,尤其在傍晚時分,總能看見她們圍着一杯杯藥茶或一種用葡萄榨渣釀造的燒酒加刺柏子酒再加點糖的飲料—我們這裡管這種酒叫“迷魂湯”。
說實話,這家咖啡店并不是純粹的咖啡店。
它是一間連着廚房的住房。
屋裡有三張小桌子,桌子上放着繡花小餐巾,桌子周圍有幾把椅子,還有一個通風不佳的狹窄的壁爐,幾個上釉的花盆裡栽着綠色植物,牆上挂着一張已經發白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輕人一邊對着鏡頭微笑,一邊用兩個指頭捋他的小胡子。
皮茨大媽年過七旬有五。
她的腰彎成兩節,形成一個直角。
淘氣娃娃們在大街上遇見她就叫她的綽号:“角規”。
照片上那個年輕人是她的丈夫奧古斯圖斯·皮茨,他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去世了。
我恐怕是不時造訪皮茨大媽的唯一的男人。
她有時會幫助我。
我正是為此而去她家的。
她對高原上所有的植物了如指掌,甚至最稀有的植物。
每當我在書本裡找不到那些植物時,我就去請教她,我們倆便在一起度過幾個小時,談論花和禾本科植物,談論山野小路、林下灌木,也談被綿羊、山羊和母牛啃食或被從不停歇的風侵蝕的牧場,以及她已長期不能光顧的所有地方。
“我的翅膀被折斷了,布羅岱克……我的生活,真的,是在那上頭,在那邊的山頂牧場上,同畜群在一起。
在這裡,我悶得慌,天空太低了。
人在這裡就像蟲子,總貼着地蠕動。
吃的是塵土,可在那上頭……” 她擁有就我所知最漂亮的植物圖集。
整櫃子的書籍滿得要爆開,那些茶色硬紙闆封面的大書裡裝的全是她多年來貼在紙上的山中花草的标本。
她在每
我感覺我天生就不該像我這樣生活。
我的意思是說,我的生活滿得從四面八方沖開了口子,這種生活壓根兒就不是為我這樣的人打造出來的,它盛了太多的東西,太多的事件,太多的苦難,太多的缺陷。
也許這是我的錯?也許是我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知道取舍,不知道挑揀?或許是我生活的這個世紀的錯,這個世紀好似一個巨大的漏鬥,往漏鬥裡流注的是每個日子承受的過多的東西,是有能力宰割、剝除、壓碎、斬斷對方的一切。
有時,我的頭,我感覺它會在頃刻間爆炸,有如一口裝滿炸藥的重磅炮彈。
那衆所周知的一天,也就是那“發生過的事”的第二天,這一天離現在并不算太遠。
但不管怎樣,它卻在我記憶裡很快流逝了。
我此刻隻能回想起某些場景、某些話語,它們是那樣準确,那樣清晰,竟能在黑夜的大背景下閃閃發光。
我同時也記得自己的恐懼,尤其是恐懼,仿佛從此以後恐懼成了我的衣裳。
一件我始終未能脫掉的衣裳,而且不但未能脫掉,這衣裳反而把我裹得越來越緊,好像它一周接一周一直在縮水。
最奇怪的是,當我身陷集中營,變成“狗布羅岱克”時,我反倒沒有了恐懼的感覺。
在那邊,恐懼已不複存在,我當時離恐懼實在太遠了。
因為恐懼畢竟屬于生命。
正如鬣狗永遠圍着腐爛的動物屍體轉,恐懼永遠不能擺脫生命。
是生命養育着恐懼,維持着恐懼。
而我,我卻在生命的邊緣。
我已經處在大河的中央。
從奧施威爾的農莊出來以後,我想我當時曾在大街上閑蕩。
天還很早。
那些大肥豬的模樣老在我面前晃蕩,它們伸着四肢側躺在那裡,用它們青黑色的眼睛看着我。
我嘗試着趕走這些幻象,但幻象是那樣執拗。
它們在我身上紮下了根,我再也無法摧毀它們。
那些家畜,它們寬闊的面孔,凸出的大腹,它們的眼睛,發白的眼睛,端詳着我的眼睛,還有它們的臭味。
我的上帝……那一切最後竟在我腦子裡手舞足蹈起來,肥豬,“另外那個人”甯靜而信任的臉龐,沒有音樂的狂舞亂跳,唯一的小提琴是奧施威爾那令人膽寒的冷靜。
我又來到皮茨大媽的咖啡店前,咖啡店緊靠着古老的洗衣池。
顯然,我來到這裡是因為肯定不會遇到任何人,至少不會遇到任何男人。
這裡的常客隻是些老婦人,時時刻刻都能看見她們,尤其在傍晚時分,總能看見她們圍着一杯杯藥茶或一種用葡萄榨渣釀造的燒酒加刺柏子酒再加點糖的飲料—我們這裡管這種酒叫“迷魂湯”。
說實話,這家咖啡店并不是純粹的咖啡店。
它是一間連着廚房的住房。
屋裡有三張小桌子,桌子上放着繡花小餐巾,桌子周圍有幾把椅子,還有一個通風不佳的狹窄的壁爐,幾個上釉的花盆裡栽着綠色植物,牆上挂着一張已經發白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輕人一邊對着鏡頭微笑,一邊用兩個指頭捋他的小胡子。
皮茨大媽年過七旬有五。
她的腰彎成兩節,形成一個直角。
淘氣娃娃們在大街上遇見她就叫她的綽号:“角規”。
照片上那個年輕人是她的丈夫奧古斯圖斯·皮茨,他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去世了。
我恐怕是不時造訪皮茨大媽的唯一的男人。
她有時會幫助我。
我正是為此而去她家的。
她對高原上所有的植物了如指掌,甚至最稀有的植物。
每當我在書本裡找不到那些植物時,我就去請教她,我們倆便在一起度過幾個小時,談論花和禾本科植物,談論山野小路、林下灌木,也談被綿羊、山羊和母牛啃食或被從不停歇的風侵蝕的牧場,以及她已長期不能光顧的所有地方。
“我的翅膀被折斷了,布羅岱克……我的生活,真的,是在那上頭,在那邊的山頂牧場上,同畜群在一起。
在這裡,我悶得慌,天空太低了。
人在這裡就像蟲子,總貼着地蠕動。
吃的是塵土,可在那上頭……” 她擁有就我所知最漂亮的植物圖集。
整櫃子的書籍滿得要爆開,那些茶色硬紙闆封面的大書裡裝的全是她多年來貼在紙上的山中花草的标本。
她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