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至1943年7月斷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地吃葡萄、杏、桃、李和各種莓果。
8月23日,星期日 早上11點上教堂。
公爵、公爵夫人、安托瓦内特和我一臉嚴肅地坐在家族座位上。
喝完茶後,大家去看建在一片泥田裡的河狸鼠農場。
8月24日,星期一 去逛車庫,看到大約25輛各種車型的汽車,其中超過一半都屬于克羅伊家族。
諾爾德基興8月26日,星期三 吃完中餐,公爵開車帶我們到阿倫貝格家族的“諾爾德基興城堡”。
他們和克羅伊家族是表親,我們将在這裡住幾天。
諾爾德基興其實不像鄉間城堡,倒像座皇宮,周圍圍繞美麗的人工湖和法式花園。
現在阿倫貝格家族住一邊邊廂,安排得極迷人,有鳥舍、室内遊泳池、專為日光浴設計的封閉花園和其他各種豪華設備。
餐點比都爾曼城堡更豐盛。
喝茶時,我不停喝牛奶,然後與女主人瓦萊麗圍坐聊天,公爵和王子則出去打獵。
我的房間極迷人,浴室和安托瓦内特·克羅伊共用。
8月27日,星期四 早上9點起床。
吃過豐盛可口的早餐後,安卡和瓦萊麗帶我們繞宅邸散了一個長步。
午餐後,換上短褲坐在花園裡曬太陽,偶爾跳進遊泳池裡涼快一下。
晚餐後,我躺在床上看書,突然聽見許多飛機從頭頂上飛過,附近城市開始發射高射炮,頓時一陣混亂。
一輪滿月照亮護城河,探照燈在天空中逡巡,我探出窗外,有一刹那,竟覺得一切恐怖得美極了。
然後我記起約翰尼斯貝格最近的遭遇,立刻沖出走道,和阿倫貝格一家撞個滿懷,他們正打算來叫我。
大家魚貫下樓,走到大中庭裡,坐在地窖樓梯上吃桃子、喝牛奶。
安卡繞宅邸一周,将所有窗戶打開(免得被爆炸形成的空氣壓縮震碎)。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慢慢安靜下來,大家各自回房。
安托瓦内特·克羅伊和我站在窗邊聊天,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我倆仿佛被門迎面打中,被震回房間内。
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一枚炸彈落在20千米外的地方,爆炸形成的氣流之猛,竟将我們震得雙腳離地。
好奇異的感覺!附近有一座城堡在這次空襲中被毀。
8月28日,星期五 我仍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參加婚禮,巴伐利亞的康斯坦丁從錫格馬林根打電話來,說我“務必”要參加,如果我不去,情勢會大亂。
婚禮非常隆重,所有座位都已依照家族及賓客往返于教堂間的秩序指定妥當,而且已經找好護送我參與各種儀典的男伴……雲雲。
于是晚上我和安卡·阿倫貝格及管家一起研究火車時刻表。
最近空襲頻繁,許多鐵路線遭切斷或損壞,就算火車發車,也常需減速慢行如蝸步,但是我最遲必須星期日趕到。
錫格馬林根8月29日,星期六 我把大件行李留在都爾曼,必須先打電話請公爵差人送到車站。
阿倫貝格夫婦塞給我一大堆書、食物、葡萄酒、安卡的打火機兼鬧表(我忘了帶自己的鬧鐘)和一朵玫瑰(我後來才在小行李箱裡發現)。
裝備齊全後,抵達都爾曼車站,跳下車,取回我的大行李及郵件,搭乘火車南行。
有一封信是羅瑪莉·舍恩貝格寫來的,輕描淡寫地說雨果·溫迪施—格雷茨死于空難(他在意大利空軍服役)。
我們從小就認識,戰前在威尼斯常玩在一起。
接下來的旅途,我都很難過,想到他母親“洛蒂”以及和他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兄弟“穆奇”。
羅瑪莉還報告了别的死訊:維提·沙夫戈奇和弗裡茨·多恩伯格。
不久前,肯特公爵在蘇格蘭墜機身亡;他太太瑪麗娜才剛生下一個寶寶。
匈牙利攝政王的兒子霍爾蒂海軍上将也遭到同樣的命運。
你不禁要懷疑這一連串的空難,是否肇因于戰時飛機制造業的疏失,還是一種詛咒,懲罰人類發明這些可惡的玩意兒? 水上之行剛開始很順暢,船艙裡居然沒什麼乘客。
我們經過德國的工業心髒魯爾區,隻見好多城市綿延數裡全是廢墟。
科隆城裡唯獨大教堂還沒倒下。
船繼續上行萊茵河谷地,經過許多著名的中世紀城堡,那些廢墟和今天人類造成的殘破景象比起來,竟然蠻美的。
有人指給我看約翰尼斯貝格城堡(到現在我還沒去過);遠看似乎完好無缺,隻不過屋頂全不見了。
其實它隻剩下一個空殼子。
接着經過美因茨,據說百分之八十的建築被毀。
到法蘭克福後再轉火車,這段旅程不太舒服,和三個女孩擠進頭等艙的洗手間裡,兩名意大利學生塞給我們一大堆李子、花生和英國香煙。
再換兩趟火車後,終于在今天早晨8:30抵達錫格馬林根。
8月30日,星期日 我打電話給巴伐利亞的康斯坦丁,他們派人到車站來替我提行李,然後一起步行走進城堡。
城堡位于小城中央一塊巨岩上,外觀就和德國童話裡的姜餅城堡一模一樣,全是屋頂、尖塔和角樓。
我們走進巨岩底下一台電梯内,上到十樓,一位管家領我去我的房間,送來幾個白煮蛋和一個桃子。
我很快洗了個澡,鑽進床裡,希望趁着家族去城堡内的小教堂作彌撒時睡一會兒,可是管風琴的聲音實在太響,令我無法合眼,隻好坐起來讀賓客名單,看起來似乎有數不清姓霍亨索倫和維特爾斯巴赫的人,大部分都很老。
中午起床,穿好衣服,一打開門便看見康斯坦丁在打領帶,他的房間就在我房間對面。
我們先叙了一會兒舊,然後,他帶我穿過無止境的走道、上樓、下樓、再上樓,終于走進所謂的“子女邊廂”去見他的新娘(我一直沒見過)。
許多看起來像圖畫書裡小皇太子的青年——非常纖細、皮膚白皙、極有禮貌——不斷從各個角落跳出來和我見面,全是新娘的兄弟及表兄弟。
就這樣,我們抵達新娘的起居室,大家從那裡魚貫穿越一間會客室(之前兩家人在此集合),途中碰見新娘的母親,我的女主人;她對我能夠及時趕到似乎很驚訝,亦如釋重負。
住進城堡的客人包括普魯士路易—斐迪南王子和他的俄國太太,基拉;前薩克森統治家族全家;我們家遠房表親迪迪·托爾斯泰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和妹妹,喬吉·梅克倫堡及萊拉·梅克倫堡;哈塞爾夫婦、施尼茨勒夫婦;羅馬尼亞部長博西和馬克斯·菲爾斯滕貝格夫婦。
大家進“先祖廳”内圍一張小桌坐下吃午餐。
我坐在鮑比·霍亨索倫旁,他是女主人雙胞胎兄弟的長子,21歲左右,正在當兵,金發藍眼,滔滔不絕,很習慣觸摸别人,一直待在我身邊沒離開。
與我們同桌的還有康斯坦丁的弟弟沙夏,極端害羞且拘謹,長相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年輕時一模一樣(也難怪,他是他的曾曾孫)。
霍亨索倫家族内,一位正在替羅馬尼亞軍隊當聯絡官的阿爾布雷希特王子,跟我聊了很久,詳細描述他剛去過的克裡米亞。
他去過阿魯帕卡、加斯普拉和舊昔許多别的家族産業區,發現它們都維護得非常好。
他很崇拜俄國人,尤其是俄國女性,說她們“勇氣可嘉,堅毅又有尊嚴”。
能聽到這種話真好! 午餐後,大家到屋頂陽台上散步,接着,鮑比帶我參觀城堡,感覺上地窖和閣樓的數量與房間一樣多。
每扇門都有人進出,整座城堡就像一座大旅館,由一大群穿着神氣制服、挂滿勳章的男性仆役管理,極有效率。
賓客如雲,我開始慢慢認識大家;這樣的氣氛出現在這樣的時代,實在不尋常!我們的男主人,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王子和他的孿生弟弟弗蘭茨—約瑟夫,各有三個兒子;其中四位差不多已成年,另外兩位穿着伊頓制服,非常可愛;他倆将替新娘拉衣裙。
這群男孩整天引導我進出房間。
“你隻要打電話到子女樓層叫我們,我們馬上就會下來接你!”我的确常找他們,因為太容易迷路了。
然後大家去看結婚禮物。
喝完茶後,年輕一代帶着泳裝沖過城中心,穿越幾片田野,來到多瑙河畔;那段河很窄,水深尚不及肩。
上了年紀的運動健将,巴伐利亞的盧伊特波爾德公爵(非巴伐利亞皇族)——他是他們家族最後一人——早已在那裡。
我們躺在草地上和他聊天,直聊得快吃晚餐時,才趕回去換衣服。
回去後,大家争先恐後搶浴室(我們那一層樓隻有一間)。
更衣時,男士們不斷跑進來要我們替他們打領帶,替他們剛刮好胡子的下巴撲粉——完全是一家人的親密氣氛。
我們終于把康斯坦丁送出去,然後各自打扮妥當;老一代的人已經在其中一間會客廳聚集,女士們一身珠光寶氣,男士們大多穿制服,挂滿勳章——有些制服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男主人的弟弟穿海軍上将制服;普魯士的路易—斐迪南王子則穿空軍軍官制服,配黑鷹黃緞帶。
每個人看起來都極搶眼。
聽到信号後,大家神情嚴肅地與指定護送者并肩走進不同的宴客廳:新郎與新娘、直系家屬及各“要人”坐在“先祖廳”内的一張長桌周圍,其他人坐隔壁“國王廳”内的幾張小桌。
我坐在鮑比的兄弟邁因拉德和哈塞爾大使之間。
晚餐吃到一半,路易—斐迪南站起來代表他父親——巴伐利亞皇儲,講了一段話,表示分别代表南部及北部的兩個霍亨索倫家族世代關系親密,然後轉向我們房間的諸位年輕人說“在座年輕的一代”,便是南方家族将和北方
8月23日,星期日 早上11點上教堂。
公爵、公爵夫人、安托瓦内特和我一臉嚴肅地坐在家族座位上。
喝完茶後,大家去看建在一片泥田裡的河狸鼠農場。
8月24日,星期一 去逛車庫,看到大約25輛各種車型的汽車,其中超過一半都屬于克羅伊家族。
諾爾德基興8月26日,星期三 吃完中餐,公爵開車帶我們到阿倫貝格家族的“諾爾德基興城堡”。
他們和克羅伊家族是表親,我們将在這裡住幾天。
諾爾德基興其實不像鄉間城堡,倒像座皇宮,周圍圍繞美麗的人工湖和法式花園。
現在阿倫貝格家族住一邊邊廂,安排得極迷人,有鳥舍、室内遊泳池、專為日光浴設計的封閉花園和其他各種豪華設備。
餐點比都爾曼城堡更豐盛。
喝茶時,我不停喝牛奶,然後與女主人瓦萊麗圍坐聊天,公爵和王子則出去打獵。
我的房間極迷人,浴室和安托瓦内特·克羅伊共用。
8月27日,星期四 早上9點起床。
吃過豐盛可口的早餐後,安卡和瓦萊麗帶我們繞宅邸散了一個長步。
午餐後,換上短褲坐在花園裡曬太陽,偶爾跳進遊泳池裡涼快一下。
晚餐後,我躺在床上看書,突然聽見許多飛機從頭頂上飛過,附近城市開始發射高射炮,頓時一陣混亂。
一輪滿月照亮護城河,探照燈在天空中逡巡,我探出窗外,有一刹那,竟覺得一切恐怖得美極了。
然後我記起約翰尼斯貝格最近的遭遇,立刻沖出走道,和阿倫貝格一家撞個滿懷,他們正打算來叫我。
大家魚貫下樓,走到大中庭裡,坐在地窖樓梯上吃桃子、喝牛奶。
安卡繞宅邸一周,将所有窗戶打開(免得被爆炸形成的空氣壓縮震碎)。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慢慢安靜下來,大家各自回房。
安托瓦内特·克羅伊和我站在窗邊聊天,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我倆仿佛被門迎面打中,被震回房間内。
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一枚炸彈落在20千米外的地方,爆炸形成的氣流之猛,竟将我們震得雙腳離地。
好奇異的感覺!附近有一座城堡在這次空襲中被毀。
8月28日,星期五 我仍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參加婚禮,巴伐利亞的康斯坦丁從錫格馬林根打電話來,說我“務必”要參加,如果我不去,情勢會大亂。
婚禮非常隆重,所有座位都已依照家族及賓客往返于教堂間的秩序指定妥當,而且已經找好護送我參與各種儀典的男伴……雲雲。
于是晚上我和安卡·阿倫貝格及管家一起研究火車時刻表。
最近空襲頻繁,許多鐵路線遭切斷或損壞,就算火車發車,也常需減速慢行如蝸步,但是我最遲必須星期日趕到。
錫格馬林根8月29日,星期六 我把大件行李留在都爾曼,必須先打電話請公爵差人送到車站。
阿倫貝格夫婦塞給我一大堆書、食物、葡萄酒、安卡的打火機兼鬧表(我忘了帶自己的鬧鐘)和一朵玫瑰(我後來才在小行李箱裡發現)。
裝備齊全後,抵達都爾曼車站,跳下車,取回我的大行李及郵件,搭乘火車南行。
有一封信是羅瑪莉·舍恩貝格寫來的,輕描淡寫地說雨果·溫迪施—格雷茨死于空難(他在意大利空軍服役)。
我們從小就認識,戰前在威尼斯常玩在一起。
接下來的旅途,我都很難過,想到他母親“洛蒂”以及和他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兄弟“穆奇”。
羅瑪莉還報告了别的死訊:維提·沙夫戈奇和弗裡茨·多恩伯格。
不久前,肯特公爵在蘇格蘭墜機身亡;他太太瑪麗娜才剛生下一個寶寶。
匈牙利攝政王的兒子霍爾蒂海軍上将也遭到同樣的命運。
你不禁要懷疑這一連串的空難,是否肇因于戰時飛機制造業的疏失,還是一種詛咒,懲罰人類發明這些可惡的玩意兒? 水上之行剛開始很順暢,船艙裡居然沒什麼乘客。
我們經過德國的工業心髒魯爾區,隻見好多城市綿延數裡全是廢墟。
科隆城裡唯獨大教堂還沒倒下。
船繼續上行萊茵河谷地,經過許多著名的中世紀城堡,那些廢墟和今天人類造成的殘破景象比起來,竟然蠻美的。
有人指給我看約翰尼斯貝格城堡(到現在我還沒去過);遠看似乎完好無缺,隻不過屋頂全不見了。
其實它隻剩下一個空殼子。
接着經過美因茨,據說百分之八十的建築被毀。
到法蘭克福後再轉火車,這段旅程不太舒服,和三個女孩擠進頭等艙的洗手間裡,兩名意大利學生塞給我們一大堆李子、花生和英國香煙。
再換兩趟火車後,終于在今天早晨8:30抵達錫格馬林根。
8月30日,星期日 我打電話給巴伐利亞的康斯坦丁,他們派人到車站來替我提行李,然後一起步行走進城堡。
城堡位于小城中央一塊巨岩上,外觀就和德國童話裡的姜餅城堡一模一樣,全是屋頂、尖塔和角樓。
我們走進巨岩底下一台電梯内,上到十樓,一位管家領我去我的房間,送來幾個白煮蛋和一個桃子。
我很快洗了個澡,鑽進床裡,希望趁着家族去城堡内的小教堂作彌撒時睡一會兒,可是管風琴的聲音實在太響,令我無法合眼,隻好坐起來讀賓客名單,看起來似乎有數不清姓霍亨索倫和維特爾斯巴赫的人,大部分都很老。
中午起床,穿好衣服,一打開門便看見康斯坦丁在打領帶,他的房間就在我房間對面。
我們先叙了一會兒舊,然後,他帶我穿過無止境的走道、上樓、下樓、再上樓,終于走進所謂的“子女邊廂”去見他的新娘(我一直沒見過)。
許多看起來像圖畫書裡小皇太子的青年——非常纖細、皮膚白皙、極有禮貌——不斷從各個角落跳出來和我見面,全是新娘的兄弟及表兄弟。
就這樣,我們抵達新娘的起居室,大家從那裡魚貫穿越一間會客室(之前兩家人在此集合),途中碰見新娘的母親,我的女主人;她對我能夠及時趕到似乎很驚訝,亦如釋重負。
住進城堡的客人包括普魯士路易—斐迪南王子和他的俄國太太,基拉;前薩克森統治家族全家;我們家遠房表親迪迪·托爾斯泰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和妹妹,喬吉·梅克倫堡及萊拉·梅克倫堡;哈塞爾夫婦、施尼茨勒夫婦;羅馬尼亞部長博西和馬克斯·菲爾斯滕貝格夫婦。
大家進“先祖廳”内圍一張小桌坐下吃午餐。
我坐在鮑比·霍亨索倫旁,他是女主人雙胞胎兄弟的長子,21歲左右,正在當兵,金發藍眼,滔滔不絕,很習慣觸摸别人,一直待在我身邊沒離開。
與我們同桌的還有康斯坦丁的弟弟沙夏,極端害羞且拘謹,長相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年輕時一模一樣(也難怪,他是他的曾曾孫)。
霍亨索倫家族内,一位正在替羅馬尼亞軍隊當聯絡官的阿爾布雷希特王子,跟我聊了很久,詳細描述他剛去過的克裡米亞。
他去過阿魯帕卡、加斯普拉和舊昔許多别的家族産業區,發現它們都維護得非常好。
他很崇拜俄國人,尤其是俄國女性,說她們“勇氣可嘉,堅毅又有尊嚴”。
能聽到這種話真好! 午餐後,大家到屋頂陽台上散步,接着,鮑比帶我參觀城堡,感覺上地窖和閣樓的數量與房間一樣多。
每扇門都有人進出,整座城堡就像一座大旅館,由一大群穿着神氣制服、挂滿勳章的男性仆役管理,極有效率。
賓客如雲,我開始慢慢認識大家;這樣的氣氛出現在這樣的時代,實在不尋常!我們的男主人,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王子和他的孿生弟弟弗蘭茨—約瑟夫,各有三個兒子;其中四位差不多已成年,另外兩位穿着伊頓制服,非常可愛;他倆将替新娘拉衣裙。
這群男孩整天引導我進出房間。
“你隻要打電話到子女樓層叫我們,我們馬上就會下來接你!”我的确常找他們,因為太容易迷路了。
然後大家去看結婚禮物。
喝完茶後,年輕一代帶着泳裝沖過城中心,穿越幾片田野,來到多瑙河畔;那段河很窄,水深尚不及肩。
上了年紀的運動健将,巴伐利亞的盧伊特波爾德公爵(非巴伐利亞皇族)——他是他們家族最後一人——早已在那裡。
我們躺在草地上和他聊天,直聊得快吃晚餐時,才趕回去換衣服。
回去後,大家争先恐後搶浴室(我們那一層樓隻有一間)。
更衣時,男士們不斷跑進來要我們替他們打領帶,替他們剛刮好胡子的下巴撲粉——完全是一家人的親密氣氛。
我們終于把康斯坦丁送出去,然後各自打扮妥當;老一代的人已經在其中一間會客廳聚集,女士們一身珠光寶氣,男士們大多穿制服,挂滿勳章——有些制服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男主人的弟弟穿海軍上将制服;普魯士的路易—斐迪南王子則穿空軍軍官制服,配黑鷹黃緞帶。
每個人看起來都極搶眼。
聽到信号後,大家神情嚴肅地與指定護送者并肩走進不同的宴客廳:新郎與新娘、直系家屬及各“要人”坐在“先祖廳”内的一張長桌周圍,其他人坐隔壁“國王廳”内的幾張小桌。
我坐在鮑比的兄弟邁因拉德和哈塞爾大使之間。
晚餐吃到一半,路易—斐迪南站起來代表他父親——巴伐利亞皇儲,講了一段話,表示分别代表南部及北部的兩個霍亨索倫家族世代關系親密,然後轉向我們房間的諸位年輕人說“在座年輕的一代”,便是南方家族将和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