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至6月
關燈
小
中
大
與布蘭奇訂婚;她是一位著名裝甲部隊将軍的女兒,非常漂亮。
羅卡莫拉夫婦剛從羅馬回來,帶回家人寫的一包信。
塔蒂阿娜最近才向他們透露她已與保羅·梅特涅訂婚,他們很驚訝,但都很興奮。
2月22日,星期六 參加C.C.普菲爾的婚禮,他請我做伴娘。
整個婚禮非常典雅,在凱瑟霍夫酒店舉行,卻苦了我們,因為必須介紹每一位賓客和雙方家長認識;他們都剛從鄉間入城,不認識任何人。
C.C.一副煩不勝煩的模樣。
最後我累昏頭了,甚至和送我回家的計程車司機握手,結果他吻了我的手。
2月25日,星期二 和蘭曹晚餐,讨論塔蒂阿娜的訂婚事宜,他贊成這門婚事。
他就像我們的守護天使和良師。
2月26日,星期三 塔蒂阿娜和我與父親的朋友阿德爾曼伯爵午餐。
他剛從立陶宛被調回來,本來是德國公使館的公使顧問,曾經發給許多非德國人德國護照。
蘇德在1939年9月28日簽訂“友好和邊界條約”,根據這一秘密協定的第二條(瓜分了波蘭,并将立陶宛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居住在蘇聯境内的德國少數人種都将被送回德國。
理論上隻有具德國血統的人才夠資格,但整個行動由黨衛軍負責執行,後來便強行征召許多歸國者。
當地的德國外交使節卻寬容許多,幫助75萬人,包括上萬的非德國人,逃離被蘇維埃政府處決或囚禁的命運。
謠傳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已死,他是保羅·梅特涅的教父。
如果這個傳聞屬實,将對保羅及他母親造成一大打擊。
國王自從1931年退位後,經常住在梅特涅家族在捷克鄉間柯尼希斯瓦特的别墅。
共和政府在1931年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後,阿方索十三世離開西班牙,開始流亡。
2月27日,星期四 保羅·梅特涅、蘭曹、塔蒂阿娜和我一起到侯切爾餐廳午餐,大家狼吞虎咽。
侯切爾是柏林最好的餐廳,非常瞧不起糧票。
3月5日,星期三 家裡的一位老友,以前是立陶宛境内的波蘭籍地主潘·麥德夏來吃晚餐。
他最近才逃出來,沒帶出任何東西。
以前他那幢年代久遠的木造豪宅是典型的“名門世族之窩”——慷慨好客、食物供應不斷、廣大蓬亂的花園、雜草叢生的池塘、肖像藝廊……可憐!六十出頭還得從頭開始,一定很辛苦。
德軍進駐保加利亞。
英軍在意大利入侵希臘後進行軍事幹預,英國皇家空軍因而逼近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德國最主要的油源。
希特勒于是下令征服希臘,但他必須先保住軍隊橫越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的運輸權。
于是,他将這三國納入軸心國協定中;匈牙利與羅馬尼亞于1940年11月23日加入,保加利亞皇帝鮑裡斯三世卻不太情願。
但自從羅馬尼亞在1940年6月被迫将比薩拉比亞及布科維納北部割讓給蘇聯後,保加利亞亦想分一杯羹。
德國因此志願“調停”。
1940年8月,羅馬尼亞将多布羅加南部讓給保加利亞;從此,德國的影響力及壓力便正式進入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亞亦加入軸心國。
隔天,李斯特陸軍元帥所率領、奉命征服希臘的第十二軍團,便進駐該國。
3月6日,星期四 我們終于有了一點積蓄,計劃去意大利度假;能與家人團聚一定很棒。
保羅·梅特涅去基茨比厄爾滑雪。
現在很多人都離城去滑雪,柏林的生活平靜許多。
看來塞爾維亞危機即将爆發。
3月9日,星期日 今天晚上艾伯特·埃爾茨、阿加·菲爾斯滕貝格、克勞斯·阿勒費爾特和普魯士的布爾夏德一同來訪。
爸爸看見克勞斯用手臂圈着阿加坐在那兒,好不震驚:“在我那個年代……” 1941年3月11日,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意味着即使不被迫迎戰,美國也已成為“民主世界的兵工廠”。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美國對各盟國支援價值達500億美元的軍武和補給品。
3月15日,星期六 最近常待在家裡,生活平靜。
塔蒂阿娜尤其感到疲累不堪,我們倆都盼望着羅馬之行。
3月24日,星期一 辦公室所有職員都忙着準備一項日本特展,唯獨亞當·特羅特置身事外,得意地嘲笑我們每天像釘在打字機前一樣工作到深夜。
沃爾夫欽是我們的救星,因為他和新老闆施塔勒克保持尚稱友好的關系,可以保護大家不受侵擾。
其他人都盡量躲着施塔勒克,他這個人有點陰險。
今晚,夏可夫斯克神父來家裡和我們一起晚餐。
夏可夫斯克神父(公爵)是俄國移民教會中最著名的神職人員,戰後成為舊金山俄國東正教總主教。
3月27日,星期四 有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最近才在維也納和德國簽訂協約的一群南斯拉夫政府部長,在返回貝爾格萊德時,竟遭一群親盟國軍人逮捕。
新地方政府成立,攝政王保羅逃往希臘。
可能意味着德國也将出戰南斯拉夫。
真是一團糟! 南斯拉夫一直處在德國的壓力下,然而繼希臘成功擊退意軍,英國部隊抵達巴爾幹半島及英國在北非奏捷,諸事一再鼓勵南斯拉夫起來反抗。
該國直到1941年3月25日才加入軸心國,但兩天後軍方便發動革命,罷黜攝政王保羅,擁戴17歲的皇儲彼得王子為王,成立親同盟國政府。
德國入侵蘇聯的計劃已成熟,希特勒面對希臘及南斯拉夫突然在英國支助下在南邊造成威脅,遂下令德軍“毫不寬待”地摧毀南斯拉夫。
3月29日,星期六 和保羅·梅特涅(他剛做了一套新西裝,還不太自在)去西班牙外交官埃斯皮諾薩家,聽他珍藏的俄國唱片。
保羅的衣裝的确亟需更新;他每天都打一條黑色的針織細領帶,穿一件老舊的綠呢外套和一件法蘭絨襯衫。
我從來沒見過他穿制服以外的衣服——而他的制服看起來也很舊了。
他從18歲開始,生活裡就隻有戰争;最早是西班牙内戰,他志願加入法西斯派軍隊。
迪基·埃爾茨帶我去波茨坦見奧托·俾斯麥的弟弟戈特弗裡德,他是波茨坦的地方首長。
我非常喜歡他。
他太太是奧法混血的梅勒妮·霍約斯。
他的奧地利表妹羅瑪莉·舍恩貝格也在場。
大家很晚才一起回柏林。
戈特弗裡德·馮·俾斯麥—舍恩豪森伯爵(19
羅卡莫拉夫婦剛從羅馬回來,帶回家人寫的一包信。
塔蒂阿娜最近才向他們透露她已與保羅·梅特涅訂婚,他們很驚訝,但都很興奮。
2月22日,星期六 參加C.C.普菲爾的婚禮,他請我做伴娘。
整個婚禮非常典雅,在凱瑟霍夫酒店舉行,卻苦了我們,因為必須介紹每一位賓客和雙方家長認識;他們都剛從鄉間入城,不認識任何人。
C.C.一副煩不勝煩的模樣。
最後我累昏頭了,甚至和送我回家的計程車司機握手,結果他吻了我的手。
2月25日,星期二 和蘭曹晚餐,讨論塔蒂阿娜的訂婚事宜,他贊成這門婚事。
他就像我們的守護天使和良師。
2月26日,星期三 塔蒂阿娜和我與父親的朋友阿德爾曼伯爵午餐。
他剛從立陶宛被調回來,本來是德國公使館的公使顧問,曾經發給許多非德國人德國護照。
蘇德在1939年9月28日簽訂“友好和邊界條約”,根據這一秘密協定的第二條(瓜分了波蘭,并将立陶宛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居住在蘇聯境内的德國少數人種都将被送回德國。
理論上隻有具德國血統的人才夠資格,但整個行動由黨衛軍負責執行,後來便強行征召許多歸國者。
當地的德國外交使節卻寬容許多,幫助75萬人,包括上萬的非德國人,逃離被蘇維埃政府處決或囚禁的命運。
謠傳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已死,他是保羅·梅特涅的教父。
如果這個傳聞屬實,将對保羅及他母親造成一大打擊。
國王自從1931年退位後,經常住在梅特涅家族在捷克鄉間柯尼希斯瓦特的别墅。
共和政府在1931年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後,阿方索十三世離開西班牙,開始流亡。
2月27日,星期四 保羅·梅特涅、蘭曹、塔蒂阿娜和我一起到侯切爾餐廳午餐,大家狼吞虎咽。
侯切爾是柏林最好的餐廳,非常瞧不起糧票。
3月5日,星期三 家裡的一位老友,以前是立陶宛境内的波蘭籍地主潘·麥德夏來吃晚餐。
他最近才逃出來,沒帶出任何東西。
以前他那幢年代久遠的木造豪宅是典型的“名門世族之窩”——慷慨好客、食物供應不斷、廣大蓬亂的花園、雜草叢生的池塘、肖像藝廊……可憐!六十出頭還得從頭開始,一定很辛苦。
德軍進駐保加利亞。
英軍在意大利入侵希臘後進行軍事幹預,英國皇家空軍因而逼近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德國最主要的油源。
希特勒于是下令征服希臘,但他必須先保住軍隊橫越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的運輸權。
于是,他将這三國納入軸心國協定中;匈牙利與羅馬尼亞于1940年11月23日加入,保加利亞皇帝鮑裡斯三世卻不太情願。
但自從羅馬尼亞在1940年6月被迫将比薩拉比亞及布科維納北部割讓給蘇聯後,保加利亞亦想分一杯羹。
德國因此志願“調停”。
1940年8月,羅馬尼亞将多布羅加南部讓給保加利亞;從此,德國的影響力及壓力便正式進入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亞亦加入軸心國。
隔天,李斯特陸軍元帥所率領、奉命征服希臘的第十二軍團,便進駐該國。
3月6日,星期四 我們終于有了一點積蓄,計劃去意大利度假;能與家人團聚一定很棒。
保羅·梅特涅去基茨比厄爾滑雪。
現在很多人都離城去滑雪,柏林的生活平靜許多。
看來塞爾維亞危機即将爆發。
3月9日,星期日 今天晚上艾伯特·埃爾茨、阿加·菲爾斯滕貝格、克勞斯·阿勒費爾特和普魯士的布爾夏德一同來訪。
爸爸看見克勞斯用手臂圈着阿加坐在那兒,好不震驚:“在我那個年代……” 1941年3月11日,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意味着即使不被迫迎戰,美國也已成為“民主世界的兵工廠”。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美國對各盟國支援價值達500億美元的軍武和補給品。
3月15日,星期六 最近常待在家裡,生活平靜。
塔蒂阿娜尤其感到疲累不堪,我們倆都盼望着羅馬之行。
3月24日,星期一 辦公室所有職員都忙着準備一項日本特展,唯獨亞當·特羅特置身事外,得意地嘲笑我們每天像釘在打字機前一樣工作到深夜。
沃爾夫欽是我們的救星,因為他和新老闆施塔勒克保持尚稱友好的關系,可以保護大家不受侵擾。
其他人都盡量躲着施塔勒克,他這個人有點陰險。
今晚,夏可夫斯克神父來家裡和我們一起晚餐。
夏可夫斯克神父(公爵)是俄國移民教會中最著名的神職人員,戰後成為舊金山俄國東正教總主教。
3月27日,星期四 有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最近才在維也納和德國簽訂協約的一群南斯拉夫政府部長,在返回貝爾格萊德時,竟遭一群親盟國軍人逮捕。
新地方政府成立,攝政王保羅逃往希臘。
可能意味着德國也将出戰南斯拉夫。
真是一團糟! 南斯拉夫一直處在德國的壓力下,然而繼希臘成功擊退意軍,英國部隊抵達巴爾幹半島及英國在北非奏捷,諸事一再鼓勵南斯拉夫起來反抗。
該國直到1941年3月25日才加入軸心國,但兩天後軍方便發動革命,罷黜攝政王保羅,擁戴17歲的皇儲彼得王子為王,成立親同盟國政府。
德國入侵蘇聯的計劃已成熟,希特勒面對希臘及南斯拉夫突然在英國支助下在南邊造成威脅,遂下令德軍“毫不寬待”地摧毀南斯拉夫。
3月29日,星期六 和保羅·梅特涅(他剛做了一套新西裝,還不太自在)去西班牙外交官埃斯皮諾薩家,聽他珍藏的俄國唱片。
保羅的衣裝的确亟需更新;他每天都打一條黑色的針織細領帶,穿一件老舊的綠呢外套和一件法蘭絨襯衫。
我從來沒見過他穿制服以外的衣服——而他的制服看起來也很舊了。
他從18歲開始,生活裡就隻有戰争;最早是西班牙内戰,他志願加入法西斯派軍隊。
迪基·埃爾茨帶我去波茨坦見奧托·俾斯麥的弟弟戈特弗裡德,他是波茨坦的地方首長。
我非常喜歡他。
他太太是奧法混血的梅勒妮·霍約斯。
他的奧地利表妹羅瑪莉·舍恩貝格也在場。
大家很晚才一起回柏林。
戈特弗裡德·馮·俾斯麥—舍恩豪森伯爵(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