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關燈
小
中
大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無所不有。
他們選擇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隻有一個人的位置,可他們倆都拱了進去。
亞當興緻尤其高:他沒有一天不來創造這番奇迹:他的神話感被激發到了極點,常常用石塊和瓦礫把自己埋起來;他恨不得傾盡世上的碎石和垃圾,将自己掩埋其内,占據物質、灰燼、卵石的中心,漸漸地化為一尊雕塑。
不是那種白大理石塑像的式樣,也不是中世紀的基督像的式樣,這些塑像或多或少總是閃爍着模仿生命與痛苦的色彩;而是那種鐵雕銅塑的模樣,已有千載的曆史,或僅僅經曆了十二個春秋,人們并沒有發掘它們,可有時揮鏟鋤地,在兩個土包間一鏟碰上,僅憑那渾厚的碰撞聲,就可認得它們。
它就像一粒種子,好似一顆樹籽,深藏在土縫裡,等待着天賜洪福,吸水發芽。
他伸手朝右方輕輕地動了動,胸有成竹,知道會觸碰到什麼。
可在這無比歡悅的瞬間,他感到自己的知覺在搖晃,巨大的疑慮占據了他的大腦;某一邏輯的、難忘的經驗試圖讓他分辨出米雪爾的皮膚(伸在他身邊的裸臂),而與此同時,他的手指在盲目地左右摸索,可觸摸到的卻是堅硬、粒狀的下陷地面。
亞當似乎獨一無二,隻要他願意,就可以像這樣死去,真正地死,悄悄地死;他仿佛是世間唯一的一個生者,在不知不覺地死亡,不是死于肉體的堕落與腐爛,而是消亡在礦物的凍結之中。
堅如鑽石,多棱易碎,嵌在等積四方體正中,永遠保持着幾何圖形般的姿态,力求純潔無瑕,絕無凍鳕魚的弱态,這種魚在成批冷凍時,魚鳍接合點總挂着一顆熠熠閃亮的小水滴,眼睛上也總蒙着一層薄薄的細膜,那是死亡時的痛苦标志。
米雪爾再次站起身來,用手理了理衣服,不耐煩地說: “亞當——亞當,咱們走吧?” 接着又說: “亞當,你這樣讓我害怕,你一動不動,也不呼吸,像具屍體似的……” “笨蛋!”亞當回了一句,“把我的靜修給打斷了!現在,完了,我又得從頭開始。
” “你從頭開始什麼?” “沒什麼,沒什麼……我跟你解釋不清。
我剛才已經到達植物境界……成了青苔,成了地衣。
差不多就要成了細菌和化石。
我跟你解釋不清。
” 全部結束了。
他現在知道,在這天剩餘時間裡,危險已經排除。
他站了起來,抱住米雪爾的肩膀和腰身,把她緊緊地按在地上,剝去她的衣服。
接着,他占有了她,可思想卻集中到别處,比如集中到那條鲨魚突出的身子上,它可能正在那個天地裡劃着越來越大的圓圈,苦苦尋找直布羅陀海峽。
後來,他高喊了一聲“嗨噢”,便獨自奔跑起來,沿着那條把他引回海灘的小道,越過岩礁,穿過灌木,荊棘,跳過一塊又一塊岩石,目光搜索着昏暗的洞穴,衆多的障礙隻勉強看得出個大概,時刻有可能把他絆倒,扯破他胫骨的皮,把它摔成兩段,喀哒一聲,落到下面的一塊石塊上,身上仍在抽動,成為令人惡心的寄生蟲的美餐。
黑夜漆黑一團,達到了某種完美的境界,每一個物體都會在該地區的地圖上引起新的混亂。
地面布滿斑紋,俨然是一張斑馬皮,黑一道,白一道;山巒形成一個個同心圓,像是道道指紋,有的紋路相依,有的紋路重疊,不給人一絲安甯。
仙人掌的尖頭如同架在一起的槍束,等待着一場神秘的戰争。
左側,那液狀物不再波浪洶湧,大海宛若一面平鏡,平靜如睡,堅似鋼鐵,整個兒變成了鋼盔鐵甲。
此時,亞當在鐵景中奔跑,這不是一幅死景,而是具有像謎一般深刻的生命,其活力被禁锢在地底的百米深處,可能表現為氣流或氣泡;世界的外殼像打了釉光,好似一位熟睡的騎士,身披甲胄,一動不動,但卻充滿強大的生命力,那透着寒氣的反光意味着鮮血,意志,動脈或大腦。
無煙之火,電之火,在漆黑的地底潛藏着。
地殼從這團火中汲取了全部的力量,仿佛這岩礁、大海、樹木、空氣還在熊熊燃燒,仿佛這一切是石化了的大自然閃爍的火光。
小道已經略寬了些,将他引入碉堡旁的一口深坑,周圍彌漫着臭氣,他遂蹿上梯子。
這兒是小道的最高點。
海岸邊,唯此處視野開闊了千倍,海、天、地盡收眼簾。
登至最高處,亞當恍然大悟,奔跑已經無用,旋即止步,整個兒頓時麻木了。
涼風從四面八方吹來,劈頭蓋臉,撲打着他全身,麻木變成了痛苦。
他支着雙腿站立着,高高的像座燈塔,正在細細欣賞自身在宇宙中有多融洽。
此時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自己不懈地、永久地占據了宇宙的中心,任何力量都無法拉開宇宙的擁抱,将他從宇宙的懷抱中奪走,哪怕在日後的哪一年哪一日,死神将在第四紀的兩片木條中拍攝下他的人體形狀。
他頂着呼号的風,向前邁了幾步。
他幾乎像個瘸子,蹒跚前行,仿佛面臨一場大爆炸,在小路下方的一塊懸崖上,他坐了下來,心不在焉地朝天際瞥了一眼。
他的身影完全虛化了,細微得就像某種夢境血紅的背景上的一根神經。
一艘帆船被大海的另一側遮去了半截,不見移動。
一刻鐘後,亞當感到寒冷向他襲來,他打了個哆嗦,開始向碉堡方向張望,愈來愈希望米雪爾到來,最後,米雪爾跑得氣喘籲籲,終于在他身後出現了,她輸掉了這場賽跑,一副狼狽相。
(1)Parménide(約前515—?),古希臘哲學家。
(2)法文中用以問時間的一個常用句式,意思為:現在幾點了?由疑問詞quelle,名詞heure,動詞être的第三人稱單數直陳式現在時變位形式est及無人稱代詞il(也為第三人稱陽性單數主語人稱)組成。
他們選擇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隻有一個人的位置,可他們倆都拱了進去。
亞當興緻尤其高:他沒有一天不來創造這番奇迹:他的神話感被激發到了極點,常常用石塊和瓦礫把自己埋起來;他恨不得傾盡世上的碎石和垃圾,将自己掩埋其内,占據物質、灰燼、卵石的中心,漸漸地化為一尊雕塑。
不是那種白大理石塑像的式樣,也不是中世紀的基督像的式樣,這些塑像或多或少總是閃爍着模仿生命與痛苦的色彩;而是那種鐵雕銅塑的模樣,已有千載的曆史,或僅僅經曆了十二個春秋,人們并沒有發掘它們,可有時揮鏟鋤地,在兩個土包間一鏟碰上,僅憑那渾厚的碰撞聲,就可認得它們。
它就像一粒種子,好似一顆樹籽,深藏在土縫裡,等待着天賜洪福,吸水發芽。
他伸手朝右方輕輕地動了動,胸有成竹,知道會觸碰到什麼。
可在這無比歡悅的瞬間,他感到自己的知覺在搖晃,巨大的疑慮占據了他的大腦;某一邏輯的、難忘的經驗試圖讓他分辨出米雪爾的皮膚(伸在他身邊的裸臂),而與此同時,他的手指在盲目地左右摸索,可觸摸到的卻是堅硬、粒狀的下陷地面。
亞當似乎獨一無二,隻要他願意,就可以像這樣死去,真正地死,悄悄地死;他仿佛是世間唯一的一個生者,在不知不覺地死亡,不是死于肉體的堕落與腐爛,而是消亡在礦物的凍結之中。
堅如鑽石,多棱易碎,嵌在等積四方體正中,永遠保持着幾何圖形般的姿态,力求純潔無瑕,絕無凍鳕魚的弱态,這種魚在成批冷凍時,魚鳍接合點總挂着一顆熠熠閃亮的小水滴,眼睛上也總蒙着一層薄薄的細膜,那是死亡時的痛苦标志。
米雪爾再次站起身來,用手理了理衣服,不耐煩地說: “亞當——亞當,咱們走吧?” 接着又說: “亞當,你這樣讓我害怕,你一動不動,也不呼吸,像具屍體似的……” “笨蛋!”亞當回了一句,“把我的靜修給打斷了!現在,完了,我又得從頭開始。
” “你從頭開始什麼?” “沒什麼,沒什麼……我跟你解釋不清。
我剛才已經到達植物境界……成了青苔,成了地衣。
差不多就要成了細菌和化石。
我跟你解釋不清。
” 全部結束了。
他現在知道,在這天剩餘時間裡,危險已經排除。
他站了起來,抱住米雪爾的肩膀和腰身,把她緊緊地按在地上,剝去她的衣服。
接着,他占有了她,可思想卻集中到别處,比如集中到那條鲨魚突出的身子上,它可能正在那個天地裡劃着越來越大的圓圈,苦苦尋找直布羅陀海峽。
後來,他高喊了一聲“嗨噢”,便獨自奔跑起來,沿着那條把他引回海灘的小道,越過岩礁,穿過灌木,荊棘,跳過一塊又一塊岩石,目光搜索着昏暗的洞穴,衆多的障礙隻勉強看得出個大概,時刻有可能把他絆倒,扯破他胫骨的皮,把它摔成兩段,喀哒一聲,落到下面的一塊石塊上,身上仍在抽動,成為令人惡心的寄生蟲的美餐。
黑夜漆黑一團,達到了某種完美的境界,每一個物體都會在該地區的地圖上引起新的混亂。
地面布滿斑紋,俨然是一張斑馬皮,黑一道,白一道;山巒形成一個個同心圓,像是道道指紋,有的紋路相依,有的紋路重疊,不給人一絲安甯。
仙人掌的尖頭如同架在一起的槍束,等待着一場神秘的戰争。
左側,那液狀物不再波浪洶湧,大海宛若一面平鏡,平靜如睡,堅似鋼鐵,整個兒變成了鋼盔鐵甲。
此時,亞當在鐵景中奔跑,這不是一幅死景,而是具有像謎一般深刻的生命,其活力被禁锢在地底的百米深處,可能表現為氣流或氣泡;世界的外殼像打了釉光,好似一位熟睡的騎士,身披甲胄,一動不動,但卻充滿強大的生命力,那透着寒氣的反光意味着鮮血,意志,動脈或大腦。
無煙之火,電之火,在漆黑的地底潛藏着。
地殼從這團火中汲取了全部的力量,仿佛這岩礁、大海、樹木、空氣還在熊熊燃燒,仿佛這一切是石化了的大自然閃爍的火光。
小道已經略寬了些,将他引入碉堡旁的一口深坑,周圍彌漫着臭氣,他遂蹿上梯子。
這兒是小道的最高點。
海岸邊,唯此處視野開闊了千倍,海、天、地盡收眼簾。
登至最高處,亞當恍然大悟,奔跑已經無用,旋即止步,整個兒頓時麻木了。
涼風從四面八方吹來,劈頭蓋臉,撲打着他全身,麻木變成了痛苦。
他支着雙腿站立着,高高的像座燈塔,正在細細欣賞自身在宇宙中有多融洽。
此時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自己不懈地、永久地占據了宇宙的中心,任何力量都無法拉開宇宙的擁抱,将他從宇宙的懷抱中奪走,哪怕在日後的哪一年哪一日,死神将在第四紀的兩片木條中拍攝下他的人體形狀。
他頂着呼号的風,向前邁了幾步。
他幾乎像個瘸子,蹒跚前行,仿佛面臨一場大爆炸,在小路下方的一塊懸崖上,他坐了下來,心不在焉地朝天際瞥了一眼。
他的身影完全虛化了,細微得就像某種夢境血紅的背景上的一根神經。
一艘帆船被大海的另一側遮去了半截,不見移動。
一刻鐘後,亞當感到寒冷向他襲來,他打了個哆嗦,開始向碉堡方向張望,愈來愈希望米雪爾到來,最後,米雪爾跑得氣喘籲籲,終于在他身後出現了,她輸掉了這場賽跑,一副狼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