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漢文帝的晚年生活
關燈
小
中
大
将行騙進行到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節選自《道德經》 漢文帝一生信奉老子的《道德經》,運用老子“無為”的思想理論來治天下,他熱衷于求道,于是就有一些旁門左道之人乘機來渾水摸魚。
這裡得提兩個代表人物。
1.公孫臣 公孫臣千裡迢迢從魯地到京城,對漢文帝首先吟了一隐詩:“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原來是“同道”中人啊。
漢文帝對這個公孫臣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于是請公孫臣上坐。
公孫臣坐下後,言歸正傳,直接對漢文帝提了一條有關“國家命脈”的建設性意見:“秦得水德,漢在秦後,當為土德,土是黃色,不久必有黃龍出現,請陛下下令将文武大臣的衣服一律改成黃色,以應天命。
” 漢文帝很重視這件事,就詢問丞相張蒼(接灌嬰的位)此事。
張蒼卻道:“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漢本就是一家,秦朝是水命,漢朝亦是水命。
” 漢文帝見兩人意見相左,不好裁決,便暫且擱下這件事,他的意思是得用事實來說話。
而事實證明張蒼在治國安邦方面很厲害,但在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方面,還是有“備”而來的公孫臣更勝一籌。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春天,隴西的成紀說他們那裡有黃龍出現,有地方官吏為證(很懷疑是公孫臣從中作的梗)。
這回漢文帝想也沒有想,就信以為真,便馬上封公孫臣一個大官來做:博士。
從此,公孫臣一躍成了漢文帝的寵臣,而張蒼卻被打入了冷宮。
漢文帝可謂大事聰明,小事糊塗。
這樣的後果是:封了一個公孫臣,來了更多公孫臣。
2.新垣平 趙國的新垣平,從小就幹雞鳴狗盜、騙錢騙色的事。
聽說漢文帝寵愛公孫臣這樣的“得道中人”,便胡亂學了幾句術語就上路去京城了。
漢文帝聽說有個得道高人求見,此時已“走火入魔”的他自然來者不拒了。
“臣望氣前來,願陛下萬歲!”新垣平一出場就顯得與衆不同。
“你望見什麼氣了?”文帝順着他的意思問道。
“長安東北角上,最近有神氣氤氲,結成五彩。
臣聽說東北是神明所居住的地方,現在有五彩會聚,分明是五帝在那裡。
這是上天對咱大漢的厚愛啊!陛下可就地立廟,以求永遠得到神的保佑啊!” 這些騙人的話,按理說像漢文帝這樣精明、這樣聰明的人,一眼就能識破,但他素來信妖魔鬼怪。
當年滿腹經綸的賈誼總想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打動漢文帝,以得重用,但不料,漢文帝除了對他的“鬼話連篇”感興趣外,對其舉世名篇《治安策》和《過秦論》都不是那麼熱衷,直到賈誼感傷至死後,才進一步實施“與民休息”政策,也算是對賈誼在天之靈最大的安慰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朝政穩定了,百姓安居樂業,“胡強南勁”又得到安撫,四海升平,漢文帝“飽暖思神靈”。
聽了新垣平的“吹噓”後,文帝二話不說,就讓他負責在五彩聚集的地方建造廟宇。
這下,新垣平便充分發揮其與生俱來的建築方面的才能了。
從選地到大興土木,他極盡奢侈之能事。
廟宇建成後,漢文帝親自去驗收,但見那廟宇氣勢龐大,祠堂中共設“東、西、南、北、中”五個殿,并配有青、黃、黑、赤、白五種顔色。
黃帝居中,設漢為土德(跟着公孫臣走沒有錯)。
但見裡面香煙缭繞,陰霾至極,人在其中便如身在雲裡霧裡一般。
“好一片祥雲的瑞氣啊!”新垣平抓準時機來了這麼一句。
這句馬屁拍得正是時候,漢文帝聞言大悅,當即封新垣平為上大夫。
兩個“布衣”一躍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看來漢文帝就是漢文帝,當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随後在新垣平的“幫助”下,漢文帝又幹了三件震古爍今的事來。
第一,在朝廷最重要的午門邊建造五座帝壇。
為了讓漢文帝更加信任自己,新垣平開始裝神弄鬼,一次在午門弄了“五帝下凡”的怪事。
據後來漢文帝回憶說,他當時隻看見路邊站着五個穿着青、黃、黑、赤、白的人,隻一恍惚間就不見了。
文帝以為五帝真的下凡來了,也不管朝中文武百官上朝方便不方便,在午門外築起五座帝壇,用豬、牛、羊、馬等牲畜來祭祀。
第二,改文帝前十七年為元年(漢史中稱後元年)。
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改年份呢?這還得“歸功于”新垣平。
新垣平隻說了一句話,就讓漢文帝作出這樣的驚世之舉。
“太陽一天之中能兩次直射大地。
”按他的話的意思,就是每天的太陽可以東邊升起然後東邊落下,或者從西邊升起從西邊落下了。
這樣荒謬的話連小學生也知其真僞,但那時已陷入魔道的漢文帝卻信以為真,于是下诏改元,以順天意,誠為悲也。
第三,在汾陰建造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節選自《道德經》 漢文帝一生信奉老子的《道德經》,運用老子“無為”的思想理論來治天下,他熱衷于求道,于是就有一些旁門左道之人乘機來渾水摸魚。
這裡得提兩個代表人物。
1.公孫臣 公孫臣千裡迢迢從魯地到京城,對漢文帝首先吟了一隐詩:“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原來是“同道”中人啊。
漢文帝對這個公孫臣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于是請公孫臣上坐。
公孫臣坐下後,言歸正傳,直接對漢文帝提了一條有關“國家命脈”的建設性意見:“秦得水德,漢在秦後,當為土德,土是黃色,不久必有黃龍出現,請陛下下令将文武大臣的衣服一律改成黃色,以應天命。
” 漢文帝很重視這件事,就詢問丞相張蒼(接灌嬰的位)此事。
張蒼卻道:“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漢本就是一家,秦朝是水命,漢朝亦是水命。
” 漢文帝見兩人意見相左,不好裁決,便暫且擱下這件事,他的意思是得用事實來說話。
而事實證明張蒼在治國安邦方面很厲害,但在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方面,還是有“備”而來的公孫臣更勝一籌。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春天,隴西的成紀說他們那裡有黃龍出現,有地方官吏為證(很懷疑是公孫臣從中作的梗)。
這回漢文帝想也沒有想,就信以為真,便馬上封公孫臣一個大官來做:博士。
從此,公孫臣一躍成了漢文帝的寵臣,而張蒼卻被打入了冷宮。
漢文帝可謂大事聰明,小事糊塗。
這樣的後果是:封了一個公孫臣,來了更多公孫臣。
2.新垣平 趙國的新垣平,從小就幹雞鳴狗盜、騙錢騙色的事。
聽說漢文帝寵愛公孫臣這樣的“得道中人”,便胡亂學了幾句術語就上路去京城了。
漢文帝聽說有個得道高人求見,此時已“走火入魔”的他自然來者不拒了。
“臣望氣前來,願陛下萬歲!”新垣平一出場就顯得與衆不同。
“你望見什麼氣了?”文帝順着他的意思問道。
“長安東北角上,最近有神氣氤氲,結成五彩。
臣聽說東北是神明所居住的地方,現在有五彩會聚,分明是五帝在那裡。
這是上天對咱大漢的厚愛啊!陛下可就地立廟,以求永遠得到神的保佑啊!” 這些騙人的話,按理說像漢文帝這樣精明、這樣聰明的人,一眼就能識破,但他素來信妖魔鬼怪。
當年滿腹經綸的賈誼總想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打動漢文帝,以得重用,但不料,漢文帝除了對他的“鬼話連篇”感興趣外,對其舉世名篇《治安策》和《過秦論》都不是那麼熱衷,直到賈誼感傷至死後,才進一步實施“與民休息”政策,也算是對賈誼在天之靈最大的安慰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朝政穩定了,百姓安居樂業,“胡強南勁”又得到安撫,四海升平,漢文帝“飽暖思神靈”。
聽了新垣平的“吹噓”後,文帝二話不說,就讓他負責在五彩聚集的地方建造廟宇。
這下,新垣平便充分發揮其與生俱來的建築方面的才能了。
從選地到大興土木,他極盡奢侈之能事。
廟宇建成後,漢文帝親自去驗收,但見那廟宇氣勢龐大,祠堂中共設“東、西、南、北、中”五個殿,并配有青、黃、黑、赤、白五種顔色。
黃帝居中,設漢為土德(跟着公孫臣走沒有錯)。
但見裡面香煙缭繞,陰霾至極,人在其中便如身在雲裡霧裡一般。
“好一片祥雲的瑞氣啊!”新垣平抓準時機來了這麼一句。
這句馬屁拍得正是時候,漢文帝聞言大悅,當即封新垣平為上大夫。
兩個“布衣”一躍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看來漢文帝就是漢文帝,當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随後在新垣平的“幫助”下,漢文帝又幹了三件震古爍今的事來。
第一,在朝廷最重要的午門邊建造五座帝壇。
為了讓漢文帝更加信任自己,新垣平開始裝神弄鬼,一次在午門弄了“五帝下凡”的怪事。
據後來漢文帝回憶說,他當時隻看見路邊站着五個穿着青、黃、黑、赤、白的人,隻一恍惚間就不見了。
文帝以為五帝真的下凡來了,也不管朝中文武百官上朝方便不方便,在午門外築起五座帝壇,用豬、牛、羊、馬等牲畜來祭祀。
第二,改文帝前十七年為元年(漢史中稱後元年)。
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改年份呢?這還得“歸功于”新垣平。
新垣平隻說了一句話,就讓漢文帝作出這樣的驚世之舉。
“太陽一天之中能兩次直射大地。
”按他的話的意思,就是每天的太陽可以東邊升起然後東邊落下,或者從西邊升起從西邊落下了。
這樣荒謬的話連小學生也知其真僞,但那時已陷入魔道的漢文帝卻信以為真,于是下诏改元,以順天意,誠為悲也。
第三,在汾陰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