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重用人才
關燈
小
中
大
信一個叫趙談的宦官,常常讓他和自己同乘一車。
如此幾番,袁盎就到漢文帝面前說話了:“臣聽說與天子共乘一車的,無不是天下豪俊,如今漢朝雖然缺乏良才,但也不能同一個太監共乘一車吧!”(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
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漢文帝一聽大窘,立馬趕趙談下車。
2.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次文帝出遊,這次,他不再是左手美人右手才子了,而是左右手都是美人。
窦皇後和慎夫人同遊上林苑,上林苑的官員安排了休息的地方,衆人都随着漢文帝入座。
漢文帝和窦皇後自然坐正中間的席位了,這時,慎夫人走到窦皇後身邊,剛要準備坐下,袁盎就像玩小孩整人的遊戲一樣,一把抽開了慎夫人身後的椅子,并向右努了努嘴,意思是那裡才是你該坐的地方。
慎夫人是什麼人,她可是皇上身邊最寵愛的兩個女人之一啊!平時和窦皇後在漢文帝身邊扮演左手紅顔右手美人慣了,常與窦皇後平起平坐。
這次,慎夫人自然也就“理所當然”想坐窦皇後身邊了。
而偏偏這不知好歹的袁盎卻進來摻和,坐還是不坐,這是個問題。
慎夫人那張吹彈可破的粉臉一陣紅一陣白,兩道柳葉眉豎起,便像兩把鋼刀欲把袁盎斬個粉身碎骨才解恨。
漢文帝眼看這一對絕世的才子佳人這樣“橫眉冷對”大有進一步升級的迹象,他索性站起來,朝外走去。
他一起,窦皇後也自然跟着走了,這下慎夫人着急了,哪裡還顧得繼續和袁盎“橫眉冷對”,也跟着走出去了。
事情看似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依袁盎的牛脾氣,自然不幹了。
他向漢文帝進谏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臣聽說尊卑有序,才能上下和睦。
如今陛下既已冊立皇後,皇後便是六宮之主,慎夫人是妾,怎麼能和皇後平起平坐呢?如果陛下寵愛慎夫人,可賞賜其他的東西啊!千萬不要由着她的性子驕恣妄為,前車之鑒曆曆在目,‘人彘’之事難道遠嗎?” 袁盎的話一出口,不僅漢文帝熄了“心怒”,連慎夫人聽說後,也覺得錯怪了好人,特取出黃金五十兩賜送給袁盎。
3.千金之子不倚衡。
一次到外面出遊,當走到一段高低不平極其險峻的山坡路段時,漢文帝心疼袁盎,便叫他上車,但袁盎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死活也不肯上。
漢文帝于是嘲笑道:“平時看你敢谏敢言,怎麼關鍵時刻膽子這麼小啊!” 袁盎道:“陛下,非臣不願坐你的車,實乃不敢也。
臣剛剛勸陛下不要和别人共乘一車,自己理應以身作則。
” 漢文帝道:“你是說非豪俊之士不可以和寡人同坐啊!如果你都不算豪俊之士,那放眼朝中還有誰敢當豪俊呢?” 袁盎道:“陛下謬贊了,即便臣勉強算是末流之豪士,臣還是不能上車。
非但臣不能上車,還希望陛下也下車來。
” 漢文帝自然要問為什麼了。
袁盎道:“千金之子不坐危堂,陛下身系天下,應以天下黎民百姓為重,怎能自己輕視自己呢?現如今陛下處在崇山峻嶺之間,萬一不慎,有個三長兩短,您如何去面對九泉之下的高祖和太後呢?” 漢文帝急道:“停車,朕還是下車吧!朕要和袁愛卿騎馬比賽……” 4.該出手時就出手。
話說那個周勃自從“觸怒”漢文帝提前退休後,因為他在位時,樹敵過多,所以仍然有人不願放過他,常有窮兇極惡之人去“騷擾”他和他的家人。
這弄得周勃很是緊張,“周府”每天戒備森嚴,連出一趟門都得披铠戴甲,保镖無數,引得雞飛狗跳是常事。
痛恨他的人眼看要想來暗的是沒什麼希望了,于是又來明的了,到漢文帝那裡告他的狀,罪名很簡單明了:造反。
朗朗乾坤,清平世道,居然有人敢造反,這自然引起了漢文帝的高度重視,漢文帝二話不說,派人先将周勃打入死牢再說。
自然又是張釋之負責審理這起案子了。
他知道周勃是無辜的,有心救周勃,但無奈自己身為主審官,如果插手有“徇私舞弊”之嫌。
而此時朝中重臣見周勃身陷囹圄,生怕引火燒身,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替周勃說話。
關鍵時刻,還是看袁盎的表現吧!他向漢文帝上疏說:“周勃當年手握大權時沒有造反,現在成了一介‘布衣’了,卻想造反,他是傻呢還是越老越糊塗呢?” 漢文帝聽了面紅耳赤,除了放人,别無選擇。
如此幾番,袁盎就到漢文帝面前說話了:“臣聽說與天子共乘一車的,無不是天下豪俊,如今漢朝雖然缺乏良才,但也不能同一個太監共乘一車吧!”(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
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漢文帝一聽大窘,立馬趕趙談下車。
2.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次文帝出遊,這次,他不再是左手美人右手才子了,而是左右手都是美人。
窦皇後和慎夫人同遊上林苑,上林苑的官員安排了休息的地方,衆人都随着漢文帝入座。
漢文帝和窦皇後自然坐正中間的席位了,這時,慎夫人走到窦皇後身邊,剛要準備坐下,袁盎就像玩小孩整人的遊戲一樣,一把抽開了慎夫人身後的椅子,并向右努了努嘴,意思是那裡才是你該坐的地方。
慎夫人是什麼人,她可是皇上身邊最寵愛的兩個女人之一啊!平時和窦皇後在漢文帝身邊扮演左手紅顔右手美人慣了,常與窦皇後平起平坐。
這次,慎夫人自然也就“理所當然”想坐窦皇後身邊了。
而偏偏這不知好歹的袁盎卻進來摻和,坐還是不坐,這是個問題。
慎夫人那張吹彈可破的粉臉一陣紅一陣白,兩道柳葉眉豎起,便像兩把鋼刀欲把袁盎斬個粉身碎骨才解恨。
漢文帝眼看這一對絕世的才子佳人這樣“橫眉冷對”大有進一步升級的迹象,他索性站起來,朝外走去。
他一起,窦皇後也自然跟着走了,這下慎夫人着急了,哪裡還顧得繼續和袁盎“橫眉冷對”,也跟着走出去了。
事情看似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依袁盎的牛脾氣,自然不幹了。
他向漢文帝進谏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臣聽說尊卑有序,才能上下和睦。
如今陛下既已冊立皇後,皇後便是六宮之主,慎夫人是妾,怎麼能和皇後平起平坐呢?如果陛下寵愛慎夫人,可賞賜其他的東西啊!千萬不要由着她的性子驕恣妄為,前車之鑒曆曆在目,‘人彘’之事難道遠嗎?” 袁盎的話一出口,不僅漢文帝熄了“心怒”,連慎夫人聽說後,也覺得錯怪了好人,特取出黃金五十兩賜送給袁盎。
3.千金之子不倚衡。
一次到外面出遊,當走到一段高低不平極其險峻的山坡路段時,漢文帝心疼袁盎,便叫他上車,但袁盎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死活也不肯上。
漢文帝于是嘲笑道:“平時看你敢谏敢言,怎麼關鍵時刻膽子這麼小啊!” 袁盎道:“陛下,非臣不願坐你的車,實乃不敢也。
臣剛剛勸陛下不要和别人共乘一車,自己理應以身作則。
” 漢文帝道:“你是說非豪俊之士不可以和寡人同坐啊!如果你都不算豪俊之士,那放眼朝中還有誰敢當豪俊呢?” 袁盎道:“陛下謬贊了,即便臣勉強算是末流之豪士,臣還是不能上車。
非但臣不能上車,還希望陛下也下車來。
” 漢文帝自然要問為什麼了。
袁盎道:“千金之子不坐危堂,陛下身系天下,應以天下黎民百姓為重,怎能自己輕視自己呢?現如今陛下處在崇山峻嶺之間,萬一不慎,有個三長兩短,您如何去面對九泉之下的高祖和太後呢?” 漢文帝急道:“停車,朕還是下車吧!朕要和袁愛卿騎馬比賽……” 4.該出手時就出手。
話說那個周勃自從“觸怒”漢文帝提前退休後,因為他在位時,樹敵過多,所以仍然有人不願放過他,常有窮兇極惡之人去“騷擾”他和他的家人。
這弄得周勃很是緊張,“周府”每天戒備森嚴,連出一趟門都得披铠戴甲,保镖無數,引得雞飛狗跳是常事。
痛恨他的人眼看要想來暗的是沒什麼希望了,于是又來明的了,到漢文帝那裡告他的狀,罪名很簡單明了:造反。
朗朗乾坤,清平世道,居然有人敢造反,這自然引起了漢文帝的高度重視,漢文帝二話不說,派人先将周勃打入死牢再說。
自然又是張釋之負責審理這起案子了。
他知道周勃是無辜的,有心救周勃,但無奈自己身為主審官,如果插手有“徇私舞弊”之嫌。
而此時朝中重臣見周勃身陷囹圄,生怕引火燒身,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替周勃說話。
關鍵時刻,還是看袁盎的表現吧!他向漢文帝上疏說:“周勃當年手握大權時沒有造反,現在成了一介‘布衣’了,卻想造反,他是傻呢還是越老越糊塗呢?” 漢文帝聽了面紅耳赤,除了放人,别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