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廢待興

關燈
朝廷的結果卻是如泥牛入海,毫無音訊可言。

     都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關鍵時刻還得看趙姬的弟弟趙兼的表現了。

    趙兼親自上京,他知道以他的身份直接去見劉邦,隻怕是太陽從西邊出來——沒門。

    于是他找到了他一個朋友——審食其。

     審食其念其舊情,便把這“劉邦微服私訪生私生子”的事告訴了呂後,他以為隻要呂後出面,一切就OK了。

    但他忘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女人和女人之間最大的特點是嫉妒。

     張愛玲曾說過:“所有的同行都是敵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所以所有的女人都是敵人。

    ”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隻有自己一個女人呢?雖然身在那種社會,那種皇朝,是沒辦法的事,但呂後還是打心眼裡抵觸劉邦納妾。

    結果可想而知,審食其被呂後罰每晚多交“家庭作業”N次,讓你沒精力去管這些閑事。

     審食其為每天做不完的“家庭作業”發愁,趙兼又為總是見不到審食其發愁。

    眼看再這樣一天一天下去,春去秋來,隻怕愁白了少年頭也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趙兼隻好又回到了趙地。

     這期間,趙姬在獄中隻盼望劉邦蒙赦大恩,把自己接進宮去,從此榮華富貴。

    然而,她盼星星盼月亮,盼回的卻是弟弟劉兼一張絕望而憂傷的臉,趙姬的心一下子墜落到了萬丈深淵,什麼榮華富貴,什麼天長地久,那隻不過是自己一相情願的一個夢而已。

     與你相逢其實就像一個夢,夢醒無影又無蹤,總是看了不能忘,總是過了不能想,總讓我為你癡狂,讓我愛上你,其實沒什麼道理,明明知道不可以,讓我痛苦為了你,讓我快樂為了你,沒有你還有什麼意義…… 趙姬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隻留下那個可憐的嬰兒讓獄吏犯愁。

    畢竟這個嬰兒是“龍子”,獄吏内心裡,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道德戰勝了倫理。

    在獄吏的積極努力下,這個嬰兒最終保全了性命。

     日月如梭,時來運轉,後來張敖“無罪釋放”,郡守派人連同奶媽和趙姬所生的兒子一起送上京城直接找他爸爸劉邦去了。

     劉邦要不是見了這個長得像極了自己的嬰兒,幾乎忘了那“一夜情”了,于是直接便認了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兒子”,還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劉長——長長久久,天長地久。

     劉長後來便成了淮南王。

    再後來從舅舅趙兼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趙姬冤死在獄中,趙兼充分發揮其“老鼠偷油”般的口才,添油加醋地把審食其如何如何不肯相救才導緻悲劇的發生說了出來。

     “審食其殺死了我母親,我一定要血債血還。

    ”劉長從此把仇恨的種子埋在心裡,殺死審食其成了他的終極目标。

     然而,那時呂氏一手遮天,審食其被呂後寵着,正當紅,誰也拿他沒辦法,更别說他劉長這個小小的淮南王了。

    然而,人生的潮起潮落誰又能預料,漢文帝上台後,審食其下台了,正印證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漢文帝接任後的第三年,劉長來了趟長安,理由是“朝拜”皇兄。

    漢文帝隻剩下這麼一個兄弟了,再加上身世等方面的“同病相憐”,兩人見面後如膠似漆,再也不忍别離,于是劉長便在長安“長住”下來。

     其實劉長長住下來是有目的的,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幹掉審食其,但明着叫他的皇兄幹掉這姓審的,仁德憨厚的皇兄肯定不同意。

    于是他決定來暗的。

     為了試探“暗”的可行性,他先對皇兄劉恒進行了一次考察。

    一次去皇城郊區的上苑打獵,他不但毫不謙讓地和皇兄同乘一輛馬車,說話時也不顧名分,直呼漢文帝為兄長,大有入鄉随俗之勢。

    試探的結果是漢文帝對他的“無禮”毫不介意。

     通過這次試探,劉長心裡有底了,他的“暗招子”可以付諸行動了,他沒有去外面雇用“殺手”、“刺客”之類的,而是拿了一把鐵錘藏在身上,然後帶着一番人馬直奔審食其的住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已是“明日黃花”的審食其聽說淮南王屈駕他的寒舍來了,趕緊出來相迎。

    嘴裡還念念有詞:“不知什麼風,把淮南王吹來了,有失遠迎,罪過罪……” “罪”到這裡,他便真的醉了似的倒在了地上。

    劉長得意地收起鐵錘,又叫手下割下他的頭顱,然後揚長而去。

     罪未罪兮誤終身 面對劉長的先斬後奏,漢文帝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治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