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樂極生悲
關燈
小
中
大
家事難斷
廢掉了不聽話的劉恭改立劉弘為皇帝後,呂後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又一件煩心事擺在她面前了。
這件事得從呂家第一個被封為侯的呂台說起。
呂台封侯後,一時間門庭若市,風光無限。
都說豪門家出花花公子,呂家飛黃騰達後,呂台的兒子呂嘉仗着父親的威望,胡作非為,多次違法,已然引起了公憤。
今天這個告呂嘉強搶民女,明天那個告呂嘉占人田地,後天又有人告他打架鬥毆。
總之,這個世上本來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告狀的人多了,這個人也就自然成了壞人了。
呂後在接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奏折後,大為頭疼。
為了呂家的聲譽,呂後親自對呂嘉進行了警告和勸說。
然而呂嘉左耳進右耳出,嘴上說一定改過自新,但背地裡依然我行我素。
呂後忍無可忍之下,隻好痛下決心廢了呂嘉的爵位封号。
廢掉呂嘉後,呂後為誰來接任呂王的位置犯愁了,思來想去,她把目光停留在了呂台的親弟弟呂産身上。
弟弟代兄長的職位,在當時也屬于慣例。
隻是呂後當年封呂台為呂王,後來呂台英年早逝後,她又讓呂台之子呂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此時廢了呂嘉,雖然有足夠的理由,但是她自己提出來總覺得不太妥。
于是,呂後又開始了她的慣用伎倆,先放出要廢掉呂王呂嘉讓呂産來繼位的風後,再等人來提這件事。
然而,這次朝中大臣們一個個都很不識時務,呂後的風放出了一段時間,竟然沒有人來做順水人情。
這下可急壞了正急于上任就職的呂産。
危困之時顯伸手,這時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視線,這個人的名字叫田子春。
田子春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如果隻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他既有才又好财。
至于他的才能,大家後面自然會知道。
先來看他“好财”吧!故事要往上推進N年,得從劉邦當年分封王侯時說起。
當年劉邦的兒子劉澤封了個營陵侯。
按理說劉澤一下子從一介布衣升為侯爺了,他應該很高興很滿足了。
然而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劉澤到了京城後,耳濡目染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不到沛縣,不知道貧窮;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大。
他這樣一個“侯爺”在人家那些“王爺”眼裡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啊!于是由侯升王成了他追逐的夢想。
而田子春當年隻是劉邦手下一個最為平常普通的謀士,自從跟随劉澤後,時來運轉,成了劉澤最為器重的人。
田子春自然知道主子的心思了,于是他打起了小算盤,他對劉澤說:“要想升王也不難,難的是口袋裡的銀兩多不多?” 作為一個侯爺,劉澤的銀兩還會少嗎?他聽了田子春的“旁敲側擊”後,馬上從家裡的保險櫃拿出三百兩黃金交給田子春,叫他去打通相關的人員。
都說見錢眼開,田子春帶着這些金子,眼睛就變得賊亮賊亮了,于是帶着金子沒有去朝中打點關系,而是直奔自己的老家去了。
就在田子春在家鄉做了一個暴發戶時,劉澤還蒙在鼓裡,繼續做王爺的春秋大夢。
直到幾年過去了(看來這劉澤還真是實在人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麼久都沒有産生過懷疑),他才想起田子春“黃鶴一去不複返”好幾年了,于是這才派人去打聽,不打聽也罷,一打聽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抓住那姓田的非要把他碎屍萬段才解恨。
”他的夫人樊氏(樊哙之女)開始發飙了。
“田子春不是那樣的人,他家裡一定是出了什麼事。
”明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劉澤卻還不得不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為田子春辯解。
他嘴裡不承認,但還是派人去尋田子春了。
田子春在家鄉已做了好幾年闊爺了,見劉澤的使者找到了自己,知道眼下的好日子是過不下去了。
無功不受祿,私吞了人家的金銀,事情還得去辦啊!萬不得已之下,田子春隻得告别眼下神仙般的生活,去京城幫劉澤去辦事了。
田子春考慮到事情的難度,去之前還把家鄉的豪宅賣了,然後舉家遷到京城去了,大有不辦成事誓不還鄉之英雄氣概。
到了京城,他花重金買了一座豪宅。
當然,田子春這樣心安理得地花别人的錢,最基本的條件建立在對自己充滿自信的基礎上。
事實上,他到京城後,一面買豪宅以給自己一個安身之處,一面也在積極為劉澤的事努力着。
經過一番分析和調查後,田子春把目标鎖定在了朝中的大谒者(類似于秘書長的職務)張釋身上。
這個張釋雖然是宦官出身,但因為會見風使舵,呂後對他的拍馬屁很是滿意,後提升他為秘書長,每天都直接跟呂後打交道,在朝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也算是一個紅人了。
田子春鎖定目标後,直接找到了張釋的好友趙康,在金錢效應的帶動下,趙康自然答應把他的兒子推薦到張釋的府上去“當差”。
面對趙康的推薦,張釋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這件事自然成交了。
田子春的兒子到了張府後,做事很勤勞認真,很快就得到了張釋的青睐和信任。
田子春眼看時機成熟了,就請張釋到自己家裡來做客。
因為有了他兒子這層關系,張釋不得不去啊!
這件事得從呂家第一個被封為侯的呂台說起。
呂台封侯後,一時間門庭若市,風光無限。
都說豪門家出花花公子,呂家飛黃騰達後,呂台的兒子呂嘉仗着父親的威望,胡作非為,多次違法,已然引起了公憤。
今天這個告呂嘉強搶民女,明天那個告呂嘉占人田地,後天又有人告他打架鬥毆。
總之,這個世上本來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告狀的人多了,這個人也就自然成了壞人了。
呂後在接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奏折後,大為頭疼。
為了呂家的聲譽,呂後親自對呂嘉進行了警告和勸說。
然而呂嘉左耳進右耳出,嘴上說一定改過自新,但背地裡依然我行我素。
呂後忍無可忍之下,隻好痛下決心廢了呂嘉的爵位封号。
廢掉呂嘉後,呂後為誰來接任呂王的位置犯愁了,思來想去,她把目光停留在了呂台的親弟弟呂産身上。
弟弟代兄長的職位,在當時也屬于慣例。
隻是呂後當年封呂台為呂王,後來呂台英年早逝後,她又讓呂台之子呂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此時廢了呂嘉,雖然有足夠的理由,但是她自己提出來總覺得不太妥。
于是,呂後又開始了她的慣用伎倆,先放出要廢掉呂王呂嘉讓呂産來繼位的風後,再等人來提這件事。
然而,這次朝中大臣們一個個都很不識時務,呂後的風放出了一段時間,竟然沒有人來做順水人情。
這下可急壞了正急于上任就職的呂産。
危困之時顯伸手,這時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視線,這個人的名字叫田子春。
田子春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如果隻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他既有才又好财。
至于他的才能,大家後面自然會知道。
先來看他“好财”吧!故事要往上推進N年,得從劉邦當年分封王侯時說起。
當年劉邦的兒子劉澤封了個營陵侯。
按理說劉澤一下子從一介布衣升為侯爺了,他應該很高興很滿足了。
然而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劉澤到了京城後,耳濡目染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不到沛縣,不知道貧窮;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大。
他這樣一個“侯爺”在人家那些“王爺”眼裡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啊!于是由侯升王成了他追逐的夢想。
而田子春當年隻是劉邦手下一個最為平常普通的謀士,自從跟随劉澤後,時來運轉,成了劉澤最為器重的人。
田子春自然知道主子的心思了,于是他打起了小算盤,他對劉澤說:“要想升王也不難,難的是口袋裡的銀兩多不多?” 作為一個侯爺,劉澤的銀兩還會少嗎?他聽了田子春的“旁敲側擊”後,馬上從家裡的保險櫃拿出三百兩黃金交給田子春,叫他去打通相關的人員。
都說見錢眼開,田子春帶着這些金子,眼睛就變得賊亮賊亮了,于是帶着金子沒有去朝中打點關系,而是直奔自己的老家去了。
就在田子春在家鄉做了一個暴發戶時,劉澤還蒙在鼓裡,繼續做王爺的春秋大夢。
直到幾年過去了(看來這劉澤還真是實在人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麼久都沒有産生過懷疑),他才想起田子春“黃鶴一去不複返”好幾年了,于是這才派人去打聽,不打聽也罷,一打聽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抓住那姓田的非要把他碎屍萬段才解恨。
”他的夫人樊氏(樊哙之女)開始發飙了。
“田子春不是那樣的人,他家裡一定是出了什麼事。
”明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劉澤卻還不得不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為田子春辯解。
他嘴裡不承認,但還是派人去尋田子春了。
田子春在家鄉已做了好幾年闊爺了,見劉澤的使者找到了自己,知道眼下的好日子是過不下去了。
無功不受祿,私吞了人家的金銀,事情還得去辦啊!萬不得已之下,田子春隻得告别眼下神仙般的生活,去京城幫劉澤去辦事了。
田子春考慮到事情的難度,去之前還把家鄉的豪宅賣了,然後舉家遷到京城去了,大有不辦成事誓不還鄉之英雄氣概。
到了京城,他花重金買了一座豪宅。
當然,田子春這樣心安理得地花别人的錢,最基本的條件建立在對自己充滿自信的基礎上。
事實上,他到京城後,一面買豪宅以給自己一個安身之處,一面也在積極為劉澤的事努力着。
經過一番分析和調查後,田子春把目标鎖定在了朝中的大谒者(類似于秘書長的職務)張釋身上。
這個張釋雖然是宦官出身,但因為會見風使舵,呂後對他的拍馬屁很是滿意,後提升他為秘書長,每天都直接跟呂後打交道,在朝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也算是一個紅人了。
田子春鎖定目标後,直接找到了張釋的好友趙康,在金錢效應的帶動下,趙康自然答應把他的兒子推薦到張釋的府上去“當差”。
面對趙康的推薦,張釋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這件事自然成交了。
田子春的兒子到了張府後,做事很勤勞認真,很快就得到了張釋的青睐和信任。
田子春眼看時機成熟了,就請張釋到自己家裡來做客。
因為有了他兒子這層關系,張釋不得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