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匈奴的崛起
關燈
小
中
大
,就這樣他吞并了東胡。
滅東胡後,冒頓又相繼向其他部落出擊了。
就這樣他東滅東胡,西征月氏,北破丁零,南征樓煩,并吞并了位于現今新疆的烏孫、樓蘭等三十六國的大片土地,在大漠南北和現今的東北、西北以及中亞、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建立了盛世偉業。
建立霸權之後,野心勃勃的冒頓會甘心守在自己的龐大無比的“一畝三分地”嗎?答案是否定的。
他很快就把目光鎖定在了大漢王朝。
狼愛上羊 冒頓既然把目标鎖定在了大漢王朝身上,而他要想進入中原,就必須要經過最北方韓國的地盤。
韓國當時的韓王是韓信。
這裡再次申明,此韓王信非那個被劉邦當初拜為“大将軍”的韓信。
這時的韓信早已有準備了,他的軍隊都派到了馬邑去防守匈奴的進攻了。
公元前201年9月,韓信苦苦等待的冒頓終于來了。
那一天下着大雪,韓信一清早就起了床,首先嵌入他眼簾的就是一片白,銀裝素裹,全世界好像都變成白色了。
雪,一片一片一片,飄飄柔柔,洋洋灑灑地下着。
這時突然傳來了一聲槍響…… 此時守在城頭的士兵已經在驚呼了,他們撕心裂肺地叫道:“狼來了,狼來了。
”韓信擦了擦眼睛,定眼望着遠方,但見白茫茫中果真有黑壓壓的發着綠光的狼影在閃動着。
怎麼突然之間會有這麼多狼來了呢?又過了一會兒,那群數不盡的狼像變魔術似的,瞬間就到了城下了。
直到這時韓信才看清這群狼的廬山真面目,原來他們真是一群披着狼皮的人(這和披着羊皮的狼有一點點區别)。
他們身穿狼虎之類的獸皮,頭戴雪氈,遠遠一看不是一群狼又是什麼呢?此時這群狼正虎視眈眈地望着城上。
為首的狼王冒頓打了一個手勢,寫了一封信直接射到城裡去了。
韓信哪裡料到這麼寒冷的天,這一萬來匈奴人竟然會如天神下凡般突然出現在眼前。
他身邊隻有幾千守軍,他也不是傻子,看了信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
但真要他開門,還得猶豫啊! 順便提一下,這個韓信與其他諸侯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他的臉像六月裡的天一樣變得賊快賊快。
當初劉邦攻克彭城時,韓信馬上歸降于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就馬上掉轉馬頭歸降于項羽,後來見勢不對又歸降于劉邦。
此時這些匈奴人的“甜言蜜語”正符合韓信“順風倒”的風格。
面對這樣的一群狼人,韓信雖然對守城一點信心也沒有,但他同時也有顧慮啊!如果真的投靠了他們,狼人的生活,他們這些地地道道的漢人能适應嗎? 于是韓信猶豫着。
這時他的部将就勸他派人去向劉邦求救。
韓信當時想想也沒有其他辦法了,于是派了一個裝扮成狼人模樣的士兵,乘夜溜出城去,然後向劉邦所在的鹹陽進發。
由于不敢打草驚蛇,他行的是蛇行鶴伏之絕妙身法,生怕驚動那群狼人。
但人的腳力畢竟有限,哪能跟馬相比,因此,走着走着他就感到力不從心了,當他累死累活到達鹹陽時,時間已過了五六天了。
五六天按理來說是比較短的,但對于被困在籠中的韓信來說就是度日如年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七天,終于熬不住了,于是他派人出城去和狼人進行“開門”細節的談判。
那邊劉邦接到信史的報告後,馬上調兵遣将,準備去救被困在馬邑的韓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就在這時,傳來了韓信正和匈奴人談“芝麻開門”的事,劉邦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如果他們真的實現了“狼羊對愛”,那他再派兵去那裡,豈不是很不受歡迎嗎? 不受歡迎的事誰都不會輕易去做,于是劉邦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而是直接給韓信寫了一封信,以求他能及時“回心轉意”。
那邊的韓信因為雙方的利益和政治地位進行了數輪艱苦的協商,但由于雙方存在語言障礙,想找精通兩國語言的翻譯官當真是難于上青天,再加上韓信對這些狼人的底細還不是很了解,在談判時要求條條框框都寫得很詳細,因此雖然隻有一扇緊閉的大門,但要想打開還确實不那麼容易。
劉邦的信一到,倒幫了韓信一個忙,說白了,韓信為什麼談得這麼慢,就是對劉邦還存在最後的一絲留戀和不舍,對狼人還存在最後那麼一點戒備和提防。
但劉邦的信卻讓他不能再猶豫了。
我們先來看劉邦的信是怎麼寫的就會明白一切了,說白了是一封“責備信”:“我封你為韓王,是叫你鎮守在北方,為國效力,不是叫你和匈奴人做勾三搭四偷之舉……” 于是悲憤的韓信不再猶豫,馬上就開門把匈奴人迎進了城裡。
冒頓進了馬邑城後,歡喜之餘,馬上拜他為大将,讓他充當先鋒,越過句注山,南攻太原。
滅東胡後,冒頓又相繼向其他部落出擊了。
就這樣他東滅東胡,西征月氏,北破丁零,南征樓煩,并吞并了位于現今新疆的烏孫、樓蘭等三十六國的大片土地,在大漠南北和現今的東北、西北以及中亞、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建立了盛世偉業。
建立霸權之後,野心勃勃的冒頓會甘心守在自己的龐大無比的“一畝三分地”嗎?答案是否定的。
他很快就把目光鎖定在了大漢王朝。
狼愛上羊 冒頓既然把目标鎖定在了大漢王朝身上,而他要想進入中原,就必須要經過最北方韓國的地盤。
韓國當時的韓王是韓信。
這裡再次申明,此韓王信非那個被劉邦當初拜為“大将軍”的韓信。
這時的韓信早已有準備了,他的軍隊都派到了馬邑去防守匈奴的進攻了。
公元前201年9月,韓信苦苦等待的冒頓終于來了。
那一天下着大雪,韓信一清早就起了床,首先嵌入他眼簾的就是一片白,銀裝素裹,全世界好像都變成白色了。
雪,一片一片一片,飄飄柔柔,洋洋灑灑地下着。
這時突然傳來了一聲槍響…… 此時守在城頭的士兵已經在驚呼了,他們撕心裂肺地叫道:“狼來了,狼來了。
”韓信擦了擦眼睛,定眼望着遠方,但見白茫茫中果真有黑壓壓的發着綠光的狼影在閃動着。
怎麼突然之間會有這麼多狼來了呢?又過了一會兒,那群數不盡的狼像變魔術似的,瞬間就到了城下了。
直到這時韓信才看清這群狼的廬山真面目,原來他們真是一群披着狼皮的人(這和披着羊皮的狼有一點點區别)。
他們身穿狼虎之類的獸皮,頭戴雪氈,遠遠一看不是一群狼又是什麼呢?此時這群狼正虎視眈眈地望着城上。
為首的狼王冒頓打了一個手勢,寫了一封信直接射到城裡去了。
韓信哪裡料到這麼寒冷的天,這一萬來匈奴人竟然會如天神下凡般突然出現在眼前。
他身邊隻有幾千守軍,他也不是傻子,看了信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
但真要他開門,還得猶豫啊! 順便提一下,這個韓信與其他諸侯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他的臉像六月裡的天一樣變得賊快賊快。
當初劉邦攻克彭城時,韓信馬上歸降于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就馬上掉轉馬頭歸降于項羽,後來見勢不對又歸降于劉邦。
此時這些匈奴人的“甜言蜜語”正符合韓信“順風倒”的風格。
面對這樣的一群狼人,韓信雖然對守城一點信心也沒有,但他同時也有顧慮啊!如果真的投靠了他們,狼人的生活,他們這些地地道道的漢人能适應嗎? 于是韓信猶豫着。
這時他的部将就勸他派人去向劉邦求救。
韓信當時想想也沒有其他辦法了,于是派了一個裝扮成狼人模樣的士兵,乘夜溜出城去,然後向劉邦所在的鹹陽進發。
由于不敢打草驚蛇,他行的是蛇行鶴伏之絕妙身法,生怕驚動那群狼人。
但人的腳力畢竟有限,哪能跟馬相比,因此,走着走着他就感到力不從心了,當他累死累活到達鹹陽時,時間已過了五六天了。
五六天按理來說是比較短的,但對于被困在籠中的韓信來說就是度日如年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七天,終于熬不住了,于是他派人出城去和狼人進行“開門”細節的談判。
那邊劉邦接到信史的報告後,馬上調兵遣将,準備去救被困在馬邑的韓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就在這時,傳來了韓信正和匈奴人談“芝麻開門”的事,劉邦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如果他們真的實現了“狼羊對愛”,那他再派兵去那裡,豈不是很不受歡迎嗎? 不受歡迎的事誰都不會輕易去做,于是劉邦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而是直接給韓信寫了一封信,以求他能及時“回心轉意”。
那邊的韓信因為雙方的利益和政治地位進行了數輪艱苦的協商,但由于雙方存在語言障礙,想找精通兩國語言的翻譯官當真是難于上青天,再加上韓信對這些狼人的底細還不是很了解,在談判時要求條條框框都寫得很詳細,因此雖然隻有一扇緊閉的大門,但要想打開還确實不那麼容易。
劉邦的信一到,倒幫了韓信一個忙,說白了,韓信為什麼談得這麼慢,就是對劉邦還存在最後的一絲留戀和不舍,對狼人還存在最後那麼一點戒備和提防。
但劉邦的信卻讓他不能再猶豫了。
我們先來看劉邦的信是怎麼寫的就會明白一切了,說白了是一封“責備信”:“我封你為韓王,是叫你鎮守在北方,為國效力,不是叫你和匈奴人做勾三搭四偷之舉……” 于是悲憤的韓信不再猶豫,馬上就開門把匈奴人迎進了城裡。
冒頓進了馬邑城後,歡喜之餘,馬上拜他為大将,讓他充當先鋒,越過句注山,南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