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 一種“否極泰來”的假象

關燈
馬燧回到前線的時候,心情是很不輕松的。

     因為朝廷按照他自己主動立下的軍令狀,隻給了他最後一個月的糧食。

    如果不能在這最後的期限内平定李懷光,不僅他本人要入朝向天子請罪,而且天子也将不得不向李懷光妥協。

    倘若如此,那他馬燧的前程就徹底毀了。

     所以,他現在必須和時間賽跑。

     當時,官軍正面最頑固的據點就是河中骁将徐庭光據守的長春宮(今陝西大荔縣東),“長春宮不下,則懷光不可得”(《資治通鑒》卷二三二)。

    此地守備甚嚴,渾瑊、駱元光部已對其圍攻半年多,卻始終未能前進半步,若繼續強攻,恐怕也是曠日持久,别說一個月,再過半年也不見得能打下來。

     如果繞開長春宮直取河中,倒也不是不可行,但就怕被徐庭光抄了後路,到時候非但不能速戰速決,反而會落入腹背受敵的險境。

     因此,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徐庭光達成協議,讓他按兵不動,然後官軍繞過他直取河中。

    李懷光一完蛋,長春宮自可不戰而下。

     可是,要怎麼才能跟徐庭光達成協議呢? 馬燧決定親自去和他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随後,馬燧單槍匹馬來到長春宮城下,向城上喊話。

    徐庭光素來敬重馬燧,旋即帶着麾下諸将來到城頭上,向馬燧遙拜。

     馬燧知道,徐庭光為人忠義,卻被迫處于朝廷和李懷光的夾縫之中,雖然跟着李懷光造反,但心裡并不好受。

    憑着這一點,馬燧相信自己一定能說服徐庭光。

     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馬燧發出試探,向城上喊道:“我從朝廷來,可全權代表天子,你們可西向受命。

    ”徐庭光等人一聽,立刻以觐見天子之禮向西遙拜。

     馬燧一看,心裡就有數了,接着大聲喊道:“自安祿山叛亂以來,朔方軍轉戰南北,為國建功,迄今已三十年,為何一朝與朝廷為敵,自取滅族之禍?你們今日聽我一言,不僅可以免禍,還可得到富貴。

    ” 徐庭光等人默然不語。

     馬燧突然拉開胸前的衣襟,厲聲高喊:“你們既然不信我的話,為何不拔箭射我!” 徐庭光悚然動容,他身邊的将士已經有人跪伏在地,低聲發出啜泣。

    見此情景,馬燧意識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最後說了一句:“這場禍亂是李懷光一個人的責任,你們無罪。

    我今天要告訴你們的是,我将率部直趨河中,希望你們固守城池,不要出戰。

    ” 徐庭光聽懂了。

     馬燧的這個計劃,是盡快結束這場戰争的最好辦法,也是幫助他徐庭光擺脫兩難處境的最佳策略。

    徐庭光和左右将士對視一眼,随即異口同聲地大喊一聲:“諾!” 李懷光的末日就這樣降臨了。

     八月初十,馬燧與渾瑊、韓遊環等部繞過長春宮,進抵焦籬堡(今陝西合陽縣南),該城守将尉珪當即率守軍七百人望風而降。

    當天夜裡,李懷光得知官軍已經到了眼皮底下,慌忙命人燃起烽火,可駐紮在河中附近的各部兵馬卻始終沒有舉火響應。

     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次日,徐庭光料定李懷光敗亡在即,遂下定決心歸降,其部衆大聲歡呼:“從今往後,我輩又是天子臣民了!” 八月十二日,馬燧率領各軍迅速進抵黃河西岸,河中大恐。

    城中将士早就厭倦了這場戰争,遂驚惶奔走,繼而謠言四起,一會兒說:“西城已經投降了!”一會兒又喊:“官軍攻進東城了!”片刻後,河中城上就紛紛打出了寫有“太平”字樣的旗幟。

     這是什麼旗? 降旗。

     最後的勝利竟然得來全不費工夫,讓馬燧等人頗有些喜出望外。

     與此同時,一直心懷僥幸、苟延殘喘的李懷光終于陷入了徹底的絕望。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一條白絹抛上房梁,打一個結,然後把腦袋伸進去…… 李懷光自缢當天,一向反對他發動叛亂的長子李璀親手殺了兩個弟弟,随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