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諸藩自立為王
關燈
小
中
大
葬費用都由朝廷支付,文武百官全部赴郭宅吊唁。
出殡那天,德宗李适率百官親臨安福門,為之哭泣送葬,随後谥号“忠武”,讓其配享代宗廟庭。
如此種種,可謂極盡人臣之哀榮。
就在郭子儀去世的同時,一場大規模的平藩戰争也迅速拉開了帷幕。
戰争在三條戰線上先後打響。
首先來看中路戰場。
建中二年七月底,馬燧與李抱真合兵八萬,從壺關(今山西壺關縣)越過太行山直抵邯鄲,對駐守在此的楊朝光部發起攻擊。
正在圍攻臨洺的田悅擔心腹背受敵,親率一萬多人回師援救楊朝光。
馬燧命部将李自良在雙岡(今河北邯鄲市西北)阻截,并下死令:“如果讓田悅過了雙岡,你就提頭來見!”李自良遂奮力死戰,擊退了田悅援軍。
随後,馬燧以優勢兵力一舉擊潰楊朝光,全殲其所部,随即進抵被圍已久的臨洺。
田悅投入全部兵力迎擊馬燧。
雙方惡戰一百多個回合,田悅軍終因士卒疲憊而不敵,被斬首一萬餘級,連夜敗逃。
邢州、臨洺二州之圍遂解。
差不多在這個時候,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納一直封鎖消息,自領軍政。
田悅戰敗後,慌忙向李納和李惟嶽求援。
李納遂出兵一萬,李惟嶽出兵三千,與田悅殘部合計二萬餘人屯駐于洹水(流經河南安陽市)。
馬燧等人率部進駐邺城,與其隔河對峙。
八月,李納為父發喪,同時上表請求承襲節度使職。
李适不禁冷笑。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做你的春秋大夢呢! 李适不想給李納任何答複了。
他現在隻想用刀劍說話。
南線戰場,兵力單薄的梁崇義唯一一次主動進攻失敗之後,便一直集中兵力龜縮在襄陽。
李希烈大軍沿漢水而上,直逼其老巢。
梁崇義急命部将翟晖和杜少誠在蠻水(漢水支流,流經湖北南漳縣南)阻擊,被李希烈打敗,二将皆降。
李希烈即命二人暗中返回襄陽,對守城軍民進行策反。
梁崇義下令閉城堅守,但守城将士卻打開城門紛紛出逃。
梁崇義無力阻止,絕望之下帶着妻兒投井而亡。
随後,李希烈輕而易舉地入踞襄陽,割下梁崇義的首級傳送京師。
就在中路戰場首戰告捷、南線戰場獲得完勝的同時,在北線戰場,朝廷在戰事未開時就先撿了個大便宜——朱滔成功策反了成德悍将張孝忠。
當時,張孝忠正率領八千精銳将士駐守易州(今河北易縣)。
朱滔想要南下攻打李惟嶽,易州就是必經之地,是他必須拔掉的一顆釘子。
朱滔知道,張孝忠骁勇善戰,所以這顆釘子隻能智取,不能硬拔。
大軍未發之前,朱滔便先行派人去遊說張孝忠,說:“李惟嶽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兒,竟敢對抗朝廷,實在是不自量力!而今昭義、河東軍已經攻破田悅,李希烈的淮甯軍又克複了襄陽,河南的各路軍隊都在日夜兼程向北挺進,成德與魏博亡可立待,你若能率先以易州歸順,那麼平滅李惟嶽的首功便是你的,此乃轉禍為福之上策!” 事實上,不用等朱滔來遊說,張孝忠早就有心歸降朝廷了。
自從李寶臣向功臣宿将揮起屠刀,張孝忠對成德的忠誠早已蕩然無存,現在李惟嶽又跟朝廷大動幹戈,張孝忠當然沒有理由再為成德賣命,所以朱滔這番話正中其下懷。
随後,張孝忠奉表向朝廷請降。
德宗大喜過望,于九月初任命張孝忠為成德節度使。
九月初七,為了表彰李希烈平定梁崇義的功勞,同時為了鼓舞前線官軍的士氣,德宗又加授李希烈為同平章事。
此時,諸道平叛軍隊已經對成德的李惟嶽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整個戰略形勢顯然對李唐中央非常有利。
德宗李适大為自豪,他覺得自己基本上是勝券在握了。
李适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擁兵割據的跋扈藩鎮必将被一一鏟除,而大唐帝國也必将回到大一統的軌道上來! 然而,李适高興得太早了。
因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馬上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問題出在剛剛被他樹立為平叛英雄的李希烈身上。
種種迹象表明——李希烈并不是收複了襄陽,而是吞并了襄陽!也就是說,李希烈主動請纓、大舉出兵的目的,并不是替朝廷平定叛亂,而是趁機壯大實力、擴張地盤! 怎麼會這樣? 剛剛在他心中湧起的那股豪情刹那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強烈的不安。
出殡那天,德宗李适率百官親臨安福門,為之哭泣送葬,随後谥号“忠武”,讓其配享代宗廟庭。
如此種種,可謂極盡人臣之哀榮。
就在郭子儀去世的同時,一場大規模的平藩戰争也迅速拉開了帷幕。
戰争在三條戰線上先後打響。
首先來看中路戰場。
建中二年七月底,馬燧與李抱真合兵八萬,從壺關(今山西壺關縣)越過太行山直抵邯鄲,對駐守在此的楊朝光部發起攻擊。
正在圍攻臨洺的田悅擔心腹背受敵,親率一萬多人回師援救楊朝光。
馬燧命部将李自良在雙岡(今河北邯鄲市西北)阻截,并下死令:“如果讓田悅過了雙岡,你就提頭來見!”李自良遂奮力死戰,擊退了田悅援軍。
随後,馬燧以優勢兵力一舉擊潰楊朝光,全殲其所部,随即進抵被圍已久的臨洺。
田悅投入全部兵力迎擊馬燧。
雙方惡戰一百多個回合,田悅軍終因士卒疲憊而不敵,被斬首一萬餘級,連夜敗逃。
邢州、臨洺二州之圍遂解。
差不多在這個時候,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納一直封鎖消息,自領軍政。
田悅戰敗後,慌忙向李納和李惟嶽求援。
李納遂出兵一萬,李惟嶽出兵三千,與田悅殘部合計二萬餘人屯駐于洹水(流經河南安陽市)。
馬燧等人率部進駐邺城,與其隔河對峙。
八月,李納為父發喪,同時上表請求承襲節度使職。
李适不禁冷笑。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做你的春秋大夢呢! 李适不想給李納任何答複了。
他現在隻想用刀劍說話。
南線戰場,兵力單薄的梁崇義唯一一次主動進攻失敗之後,便一直集中兵力龜縮在襄陽。
李希烈大軍沿漢水而上,直逼其老巢。
梁崇義急命部将翟晖和杜少誠在蠻水(漢水支流,流經湖北南漳縣南)阻擊,被李希烈打敗,二将皆降。
李希烈即命二人暗中返回襄陽,對守城軍民進行策反。
梁崇義下令閉城堅守,但守城将士卻打開城門紛紛出逃。
梁崇義無力阻止,絕望之下帶着妻兒投井而亡。
随後,李希烈輕而易舉地入踞襄陽,割下梁崇義的首級傳送京師。
就在中路戰場首戰告捷、南線戰場獲得完勝的同時,在北線戰場,朝廷在戰事未開時就先撿了個大便宜——朱滔成功策反了成德悍将張孝忠。
當時,張孝忠正率領八千精銳将士駐守易州(今河北易縣)。
朱滔想要南下攻打李惟嶽,易州就是必經之地,是他必須拔掉的一顆釘子。
朱滔知道,張孝忠骁勇善戰,所以這顆釘子隻能智取,不能硬拔。
大軍未發之前,朱滔便先行派人去遊說張孝忠,說:“李惟嶽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兒,竟敢對抗朝廷,實在是不自量力!而今昭義、河東軍已經攻破田悅,李希烈的淮甯軍又克複了襄陽,河南的各路軍隊都在日夜兼程向北挺進,成德與魏博亡可立待,你若能率先以易州歸順,那麼平滅李惟嶽的首功便是你的,此乃轉禍為福之上策!” 事實上,不用等朱滔來遊說,張孝忠早就有心歸降朝廷了。
自從李寶臣向功臣宿将揮起屠刀,張孝忠對成德的忠誠早已蕩然無存,現在李惟嶽又跟朝廷大動幹戈,張孝忠當然沒有理由再為成德賣命,所以朱滔這番話正中其下懷。
随後,張孝忠奉表向朝廷請降。
德宗大喜過望,于九月初任命張孝忠為成德節度使。
九月初七,為了表彰李希烈平定梁崇義的功勞,同時為了鼓舞前線官軍的士氣,德宗又加授李希烈為同平章事。
此時,諸道平叛軍隊已經對成德的李惟嶽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整個戰略形勢顯然對李唐中央非常有利。
德宗李适大為自豪,他覺得自己基本上是勝券在握了。
李适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擁兵割據的跋扈藩鎮必将被一一鏟除,而大唐帝國也必将回到大一統的軌道上來! 然而,李适高興得太早了。
因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馬上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問題出在剛剛被他樹立為平叛英雄的李希烈身上。
種種迹象表明——李希烈并不是收複了襄陽,而是吞并了襄陽!也就是說,李希烈主動請纓、大舉出兵的目的,并不是替朝廷平定叛亂,而是趁機壯大實力、擴張地盤! 怎麼會這樣? 剛剛在他心中湧起的那股豪情刹那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強烈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