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睢陽
關燈
小
中
大
木材堆積在城牆下,又在其上堆積沙土袋,打算修築一條堅實寬闊的梯形長堤,以便大軍對睢陽發起集團式沖鋒。
在燕軍修築磴道的十幾天裡,張巡一直不動聲色。
當然,他隻是在白天不動聲色。
一到夜裡,他就命人偷偷出城,把大量的松明、蒿草等易燃物塞在沙土下面的木材裡。
前後十幾天,燕軍都沒有察覺。
到磴道築成的那一天,還沒等燕軍順着磴道發起沖鋒,張巡就命将士們抛出了無數支火把,瞬間就把整條磴道全部點燃。
尹子奇和燕軍官兵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十幾天的勞動成果被付之一炬,也隻能無可奈何地望火興歎。
沖天的大火一直燃燒了二十多天才漸漸熄滅。
至此,尹子奇終于黔驢技窮。
張巡超乎常人的應變之智令他無比憤怒,也令他不得不折服。
最後,尹子奇放棄了強攻的戰術,命士兵們在睢陽四周挖掘了三道壕溝,并設置木栅,以此阻擋唐軍突圍,準備把唐軍困死在城中。
尹子奇知道,唐軍糧草将盡,他隻需要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時間,睢陽必然到手。
七月中旬,睢陽城中的糧食徹底被吃光了,連每人每天二兩都成了一種奢望。
此刻的守軍隻剩下六百人,張巡和許遠各領三百人分别駐守:張巡守東門和北門,許遠守西門和南門。
張巡和許遠在城頭上和士卒們同食共寝。
而他們最後的食物,隻有樹皮、茶葉和紙張。
最慘的是,連這三樣東西也快吃光了。
如果援軍和補給再不來,他們還能吃什麼? 當時,有三支唐軍距離睢陽都不算遠:許叔冀駐紮在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尚衡駐紮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賀蘭進明駐紮在臨淮(今江蘇泗洪縣南)。
其中賀蘭進明的兵力最強,可他們為了保存個人實力,卻無視睢陽危急,全都擁兵不救。
現在,睢陽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既然他們都不來援,那張巡就隻能主動求援了。
張巡把任務交給了南霁雲。
他給了南霁雲三十名精銳騎兵,讓他拼死突圍,前往臨淮向賀蘭進明求援。
南霁雲等人出城後,數萬燕軍蜂擁來攻,南霁雲“直沖其衆,左右馳射”,令“賊衆披靡”,以陣亡二人的微小代價,硬是沖出了燕軍的包圍圈。
南霁雲懷着滿腔期望,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趕到臨淮後,見到的卻是賀蘭進明冷若冰霜的臉。
賀蘭進明冷冷地說:“你們出來的這些天,說不定睢陽已經失陷,再發救兵有何用處!” 南霁雲激憤地說:“睢陽若陷,霁雲願一死以謝大夫(賀蘭進明的中央官職是禦史大夫)。
更何況,倘若睢陽失守,叛軍的下一個目标必是臨淮。
睢陽與臨淮唇齒相依,大夫豈能坐視不救?” 賀蘭進明不為所動。
但是對南霁雲的忠勇,他心裡卻非常欣賞,所以決定把他留在麾下。
當天,賀蘭進明大擺宴席,還特意安排了樂隊奏樂,希望能以聲色之娛留住南霁雲。
可是在宴會上,南霁雲卻滴酒未沾,連筷子都沒有動。
見賀蘭進明毫無出兵之意,南霁雲死心了。
他悲憤地對賀蘭進明說:“我來的時候,睢陽的人已經斷糧一個月了,我雖然很想單獨享受眼前的美食,但無論如何難以下咽。
大夫坐擁強兵,卻眼睜睜看着睢陽失陷,沒有半點扶危救難之心,這豈是忠義之士所為?” 緊接着,南霁雲忽然拔出佩刀,猛然砍斷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在場衆人,包括賀蘭進明在内,無不大驚失色、悚然動容。
他們聽見南霁雲說:“霁雲既然不能完成主将交給的任務,隻能留下這根手指,以證明在下已經盡力。
” 随後,南霁雲連夜離開臨淮,趕到了離睢陽不遠的甯陵,會同這裡的守将廉坦,率領城中僅有的三千步騎,火速東下增援睢陽。
張巡進駐睢陽時,曾交給部将廉坦三千人,命他留守甯陵。
此刻睢陽危急,固守甯陵已經毫無意義,所以南霁雲隻能把這支部隊拉出來救援睢陽。
八月初三夜,南霁雲率三千援軍回到睢陽,立刻殺入燕軍重圍,一路殺到睢陽城下。
經過一番血戰,南霁雲雖率衆突破了燕軍軍營,殺傷了大量敵兵,但自己也陣亡了兩千人,隻剩下一千人進入城中。
看着滿身血污的南霁雲和這一千人馬,睢陽城中的将士們頓時絕望。
難道,這就是他們望眼欲穿的援兵? 是的,這就是他們的援兵,第一支也是最後一支援兵。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将士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憤怒和絕望,紛紛仰天恸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在燕軍修築磴道的十幾天裡,張巡一直不動聲色。
當然,他隻是在白天不動聲色。
一到夜裡,他就命人偷偷出城,把大量的松明、蒿草等易燃物塞在沙土下面的木材裡。
前後十幾天,燕軍都沒有察覺。
到磴道築成的那一天,還沒等燕軍順着磴道發起沖鋒,張巡就命将士們抛出了無數支火把,瞬間就把整條磴道全部點燃。
尹子奇和燕軍官兵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十幾天的勞動成果被付之一炬,也隻能無可奈何地望火興歎。
沖天的大火一直燃燒了二十多天才漸漸熄滅。
至此,尹子奇終于黔驢技窮。
張巡超乎常人的應變之智令他無比憤怒,也令他不得不折服。
最後,尹子奇放棄了強攻的戰術,命士兵們在睢陽四周挖掘了三道壕溝,并設置木栅,以此阻擋唐軍突圍,準備把唐軍困死在城中。
尹子奇知道,唐軍糧草将盡,他隻需要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時間,睢陽必然到手。
七月中旬,睢陽城中的糧食徹底被吃光了,連每人每天二兩都成了一種奢望。
此刻的守軍隻剩下六百人,張巡和許遠各領三百人分别駐守:張巡守東門和北門,許遠守西門和南門。
張巡和許遠在城頭上和士卒們同食共寝。
而他們最後的食物,隻有樹皮、茶葉和紙張。
最慘的是,連這三樣東西也快吃光了。
如果援軍和補給再不來,他們還能吃什麼? 當時,有三支唐軍距離睢陽都不算遠:許叔冀駐紮在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尚衡駐紮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賀蘭進明駐紮在臨淮(今江蘇泗洪縣南)。
其中賀蘭進明的兵力最強,可他們為了保存個人實力,卻無視睢陽危急,全都擁兵不救。
現在,睢陽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既然他們都不來援,那張巡就隻能主動求援了。
張巡把任務交給了南霁雲。
他給了南霁雲三十名精銳騎兵,讓他拼死突圍,前往臨淮向賀蘭進明求援。
南霁雲等人出城後,數萬燕軍蜂擁來攻,南霁雲“直沖其衆,左右馳射”,令“賊衆披靡”,以陣亡二人的微小代價,硬是沖出了燕軍的包圍圈。
南霁雲懷着滿腔期望,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趕到臨淮後,見到的卻是賀蘭進明冷若冰霜的臉。
賀蘭進明冷冷地說:“你們出來的這些天,說不定睢陽已經失陷,再發救兵有何用處!” 南霁雲激憤地說:“睢陽若陷,霁雲願一死以謝大夫(賀蘭進明的中央官職是禦史大夫)。
更何況,倘若睢陽失守,叛軍的下一個目标必是臨淮。
睢陽與臨淮唇齒相依,大夫豈能坐視不救?” 賀蘭進明不為所動。
但是對南霁雲的忠勇,他心裡卻非常欣賞,所以決定把他留在麾下。
當天,賀蘭進明大擺宴席,還特意安排了樂隊奏樂,希望能以聲色之娛留住南霁雲。
可是在宴會上,南霁雲卻滴酒未沾,連筷子都沒有動。
見賀蘭進明毫無出兵之意,南霁雲死心了。
他悲憤地對賀蘭進明說:“我來的時候,睢陽的人已經斷糧一個月了,我雖然很想單獨享受眼前的美食,但無論如何難以下咽。
大夫坐擁強兵,卻眼睜睜看着睢陽失陷,沒有半點扶危救難之心,這豈是忠義之士所為?” 緊接着,南霁雲忽然拔出佩刀,猛然砍斷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在場衆人,包括賀蘭進明在内,無不大驚失色、悚然動容。
他們聽見南霁雲說:“霁雲既然不能完成主将交給的任務,隻能留下這根手指,以證明在下已經盡力。
” 随後,南霁雲連夜離開臨淮,趕到了離睢陽不遠的甯陵,會同這裡的守将廉坦,率領城中僅有的三千步騎,火速東下增援睢陽。
張巡進駐睢陽時,曾交給部将廉坦三千人,命他留守甯陵。
此刻睢陽危急,固守甯陵已經毫無意義,所以南霁雲隻能把這支部隊拉出來救援睢陽。
八月初三夜,南霁雲率三千援軍回到睢陽,立刻殺入燕軍重圍,一路殺到睢陽城下。
經過一番血戰,南霁雲雖率衆突破了燕軍軍營,殺傷了大量敵兵,但自己也陣亡了兩千人,隻剩下一千人進入城中。
看着滿身血污的南霁雲和這一千人馬,睢陽城中的将士們頓時絕望。
難道,這就是他們望眼欲穿的援兵? 是的,這就是他們的援兵,第一支也是最後一支援兵。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将士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憤怒和絕望,紛紛仰天恸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