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四疊半主義者的回憶

關燈
什麼才好。

    那些寫出來會更有趣的小段子或者妄想情節,都被我添油加醋寫成小說了。

     剛開始,大學在我眼中隻是個沒什麼意思的地方。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沒有比春天時躁動的大學校園更令人不愉快、更令人手足無措的地方了。

    被懷揣夢想與希望的新生們環繞簡直讓人渾身洩氣。

    沒有人和我一起吃午飯,我隻能去學生協會買個三明治,爬上吉田山,坐在宗像神社裡的社務所檐廊上一個人吃。

    大學的課程也沒什麼意思,什麼薛定谔方程簡直不明所以,談論薛定谔方程的教授就像個外星人。

    認真地聽完不知是否有出席意義的講座之後,我就有氣無力地回到四疊半房間,翻來覆去地看押井守的動畫光盤,看到光盤都要起毛了。

    我每天就這點樂趣。

     再這樣下去,我就快要變成一臉陰郁的男版天照大神,躲進四疊半房間再也不出門了。

    就在那時,步槍射擊部拯救了我。

    關于步槍射擊部的故事,我在别處已經寫過了,并不打算在這裡贅述。

    總而言之,我進了步槍射擊部之後,四疊半房間的一角就經常擺着一個帶鎖的小箱子,裡面裝着我愛用的Hammerli[1]步槍。

     我對步槍競技運動很快就失去了興趣,但在社團裡結識了許多個性豐富的朋友,交情延續至今。

     我在大學時期結識的有趣的人,除了研究生院的研究室成員,幾乎全都來自射擊部。

    當然了,如果将範圍擴大到整個大學,一定有更多異想天開的怪人潛藏在夜色中猖狂跋扈,不過在平凡的我的眼中看來,聚在步槍射擊部中的人已經足夠怪了。

    有三個男生與我關系最好,再加上我,便自稱“四天王”,整日遊手好閑。

     四天王中有個與我特别交好的人,名叫明石。

     學生時期的他走了不少彎路,現在已經成為了律師,幹得風生水起。

    他就是拙作《美女與竹林》中一邊砍竹子一邊找老婆的男人,可其實他比我此前的人生中遇到的任何人都聰明,比任何人都扭曲,也比任何人都有趣。

    如果我沒有受到他的熏陶,恐怕就不會寫出以《太陽之塔》為首的一連串古怪文章了吧。

    我文中那種故意假裝沉着實則胡謅,随時等着對方吐槽的私立男子高中風格用語,就是靠觀察明石的言行才牢牢掌握的。

     我和明石經常鑽進四疊半房間中,沒完沒了地聊些蠢事。

    兩人都不怎麼能喝酒,人生初次品嘗威士忌也是在四疊半房間中。

    在四疊半房間中聊天時,我們會把對方所說的妄想再擴充一番然後丢回去,就像傳接球一樣。

    兩個男人在煙霧缭繞的四疊半房間天花闆上架起了沒有絲毫意義又異想天開的妄想之橋。

    我心中總有一個小小的疑問:那些妄想究竟是隻有我們覺得有趣呢,還是說别人聽了也會覺得有趣呢?這也是幾年之後我寫出《太陽之塔》的一大要因。

    我其實并沒有多強的妄想能力,可聽了他的高談闊論,甚至連我也能擺出一副妄想家的模樣。

    我展開妄想的方式也是與他在四疊半房間中度過漫漫長夜時學到的。

    就像《太陽之塔》中所寫的那樣,我們的日常有90%都是在腦海中發生的。

    到底哪裡有趣了呢?事到如今已經徹底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一切都理所當然般地有趣極了。

     我總覺得,如果沒有遇到他,我的四疊半生活想必會無聊許多,乃至令我的人生都變成無聊之物吧。

    按照《四疊半神話大系》的邏輯來想,我們遲早會在某處相遇的,這究竟是真的嗎? 步槍射擊部還有一個令我很感興趣,觀察了許久的人物。

     他特立獨行,與“四天王”分别行動。

    他的臉色差到了不祥的地步,還把愛用的槍塗成了漆黑色,命名為“黑蠍”,總是在房間的一角露出陰郁的笑容。

    他與号稱“四天王”的我們畫出了明确的界線,從不掩藏他那怪誕的自尊心:“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

    沒錯,來欣賞一下我的品位吧。

    ”他看似輕薄又并非輕薄,看似陰郁又并非陰郁,看似社交障礙卻完全沒障礙。

    《四疊半神話大系》中有個叫“小津”的詭異角色,能就着别人的不幸吃下三大碗飯,這個形象其實就源于他。

     他能夠精準地掌握社團成員身邊的各種流言蜚語,有事沒事都會“叽嘻嘻”地笑。

    我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會“叽嘻嘻”笑的人。

     “誰要跟你攪和在一塊兒啊。

    你别過來,會污染我靈魂的。

    ”我說。

     “森見啊,都到這份兒上了,你也太見外了。

    一起把靈魂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