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塔乃是“宇宙遺産”

關燈
太陽之塔怎麼看都不像出自人類之手,從它身上甚至能感受到一些宇宙的氣息,于是我的前女友懷抱着對一切的敬意,贈予它“宇宙遺産”這個稱号。

    我也表示贊同,在讀本科時期還經常從京都去大阪參拜宇宙遺産太陽之塔。

    于是,我被太陽之塔喚來的異次元宇宙氣息所折服,享受着瑟瑟發抖的快感,并沉溺于這種變态行為。

     然而,我不過是悶居在比叡山腳下的一介學生,不可能心随熱情而動,整日往返在太陽之塔的朝聖路上。

    如果這麼做,我在京都的生活就會愈發拮據,本就可憐的成績恐怕會愈發地慘不忍睹。

    太陽之塔的偉大是無可動搖的,而我的成績卻搖搖欲墜,弱不禁風。

    為了拯救我那奄奄一息低空飛行的學業使其免遭迫降之災,同時又能不離開大阪就盡情抒發對太陽之塔的熱愛之情,我想出了一條苦肉計。

    我決定把太陽之塔搬到京都的修學院離宮一帶。

    在這種匪夷所思的心血來潮下,我誠惶誠恐地寫了一篇題為《太陽之塔》的妄想小說。

     說實話,比起長篇累牍地談論太陽之塔,我更喜歡一臉蠢相地仰望它。

    因此,在談論太陽之塔之前,我決定先講講當初以最坦誠的蠢相仰望太陽之塔時的,遙遠的孩提時代的故事。

     〇 距今二十年前,我家就住在萬博公園旁邊。

    要是有天氣好的休息日,母親就會做些美味的便當,而父親會帶上白色軟球或者8毫米照相機,帶着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去萬博公園。

    自然文化園的門票便宜得吓人,兒童還是免費的,沒有比這裡更加經濟實惠的休息日好去處了。

     森見一家首先會在名叫“森林舞台”的區域坐一會兒。

    稀疏擺放在草地上的大石頭之一就是森見家的專座。

    要是石頭被其他人占據,我們就會一起生氣地噘嘴。

    不過大多數時候都能順利地鋪上露營布。

    父母一放三個孩子自由活動,我和弟弟妹妹就像小白兔一樣在草地上滾來滾去,有時會模仿忍者,有時會來一場大人們無法理解的小小冒險之旅,總是能享受嬉笑打鬧的時光。

    我們在地上打滾半天都不會膩,一定是相當好玩了,至于到底有什麼好玩的,我就一點都不記得了。

     除了在“森林舞台”打鬧之外,我們還會來到有小河流淌的草地,去兒童文學館,去石頭城堡之類的地方玩耍,或者進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參觀。

    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太陽下山,要回家的時候,我們都很不情願,心想要是公園直接關門,就這樣出不去了才好呢。

    可是父母會把孩子們一個個逮回來,拖着回家。

     沒過多久,我們就能自己行動了,我們如出一轍地去萬博公園,如出一轍地度過歡樂時光,如出一轍地帶着依依不舍回家。

    就這樣,我日複一日、樂此不疲地盡情遊玩。

    在平靜又安穩的日常之中,隻要我一擡頭,就能看見樹林的另一邊有個東西聳立着,就像是從宇宙飛來的怪獸一般。

    我當初看到的多半是太陽之塔那稍稍歪着脖子的背影。

     〇 那場猶如民族大遷移般,令全日本大批遊客紛至沓來、你推我擠的“萬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