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複行行,猶在書山中
關燈
小
中
大
京都舊書店齊聚的集市“下鴨納涼舊書祭”每年夏天會在下鴨神社的糾之森舉辦。被書香吸引而來的人們一邊擦着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在堆成山的舊書中穿行。我也在這一大群人裡面。我在舊書中舉步維艱,垂頭喪氣。
從宿舍出發前往下鴨神社的半路上,我便已經覺得胃像裝了鐵球一樣沉重,腳步踉踉跄跄。一進糾之森,就能迅速感到體力衰退。南北向縱長的廣場上,不管哪裡都是蔥郁茂密的大樹和成堆的舊書。黏糊糊的時間靜靜流淌。人們默不作聲,擦着汗尋覓舊書。蟬鳴聲滲透進了森林的閑靜中。真可謂行行複行行,猶在書山中。而我卻對舊書集市産生了一種憤懑。能讓我心情舒暢的,就隻有在樹蔭下一臉蠢相地喝着波子汽水的片刻而已。簡而言之,逛舊書集市根本就不開心。
要說我最看不慣舊書集市哪一點,首先就是書太多了。
衆多古色古香的書籍,每一本都看似承載着某些秘密,頗有淵源。閉上眼睛信手挑選,不論選中哪一冊,都仿佛是隻要讀過一遍就能讓我的人生開辟出榮光地平線的名著。我不禁心想,要是把它買下來,或許就能大受啟發,寫出本不屬于自己的不朽名作呢。我暴露出與不朽名作無緣的渺小靈魂,同時心中那無益的焦慮便愈發嚴重。啊——這本也好那本也罷,應該都需要買吧?啊——這本也好那本也罷,還不至于偏要買吧?若是心想難得來一趟還是買幾本吧,結果就是沒完沒了;若是堅決不買,舊書集市之行就此終結。我不厭其煩地反複體驗這種焦躁感。不,我早已經煩透了,卻還是反反複複。
我也曾經邀請美麗的少女一起前往舊書集市。然而她卻沉迷在舊書之中,留下“我去去就回”這一句話,便沒了蹤影,消失在舊書堆的盡頭。這是理所當然的,書應該是一個人去找,而不是兩人一起找的。那是我初嘗戀愛的失策,她被埋沒在書山中行蹤不明,剩下我踽踽獨行。正當對舊書和孤單都感到筋疲力盡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套福武書店刊行的《新輯·内田百閑全集》。雖說缺了幾卷,但全三十三卷中的大多數還有存貨,價格特别便宜。我心想這回不得不買了。然而我手頭難得寬裕,為了籌措資金,我居然用手機把消失在舊書迷宮中的少女找了回來。做出如此不解風情之事,接着又向她借錢才買到了全集。我們捧着沉重的紙袋走上歸途。即便她替我搬了一半,半路上我也差點累趴下。她那纖細的手臂可夠結實的。
想要得償所願,将全集的殘本全部集齊,需要長年的努力。然而我并非那種集不齊全集就夜不能寐的完美主義者,能在宿舍裡安放一套缺了幾本的全集已然心滿意足。看到我那副沉浸在半吊子幸福中的安閑模樣,不難想象女孩會感到何等地焦躁。于是她在我生日那天送了第六卷《北溟·随筆新雨》給我。接着每年生日她都送我缺少的一卷,打算用七年來完成全集收藏,實乃空前絕後的完美計劃。以上均為我個人的樂觀推測。
從那之後過了好幾年,《新輯·内田百閑全集》的空缺卷數仍舊沒能填上。為什麼沒填上就任君想象了。說來可恥,我本以為至少能獲贈一本第八卷《丘之橋·鬼苑橫談》的。伴着其他種種羞恥至極的經曆,我隻能闆着臉品嘗苦果。
今年我仍在京都,應該還會去下鴨納涼舊書祭。那座讓人心生煩悶的舊書之山,到底要綿延至何方呢?哪怕就當是去尋找《内田百閑全集》的殘本,也會有過去那半途而廢的回憶在糾纏。不管怎麼想,都沒法兒揚揚自得地享受了。
一言以蔽之,舊書集市實在令人神傷。
(《書之旅人》2005年5月号)
[1]标題化用了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詩句“撥草行行複行行,此身猶在青山中”。——譯者注。
從宿舍出發前往下鴨神社的半路上,我便已經覺得胃像裝了鐵球一樣沉重,腳步踉踉跄跄。一進糾之森,就能迅速感到體力衰退。南北向縱長的廣場上,不管哪裡都是蔥郁茂密的大樹和成堆的舊書。黏糊糊的時間靜靜流淌。人們默不作聲,擦着汗尋覓舊書。蟬鳴聲滲透進了森林的閑靜中。真可謂行行複行行,猶在書山中。而我卻對舊書集市産生了一種憤懑。能讓我心情舒暢的,就隻有在樹蔭下一臉蠢相地喝着波子汽水的片刻而已。簡而言之,逛舊書集市根本就不開心。
要說我最看不慣舊書集市哪一點,首先就是書太多了。
衆多古色古香的書籍,每一本都看似承載着某些秘密,頗有淵源。閉上眼睛信手挑選,不論選中哪一冊,都仿佛是隻要讀過一遍就能讓我的人生開辟出榮光地平線的名著。我不禁心想,要是把它買下來,或許就能大受啟發,寫出本不屬于自己的不朽名作呢。我暴露出與不朽名作無緣的渺小靈魂,同時心中那無益的焦慮便愈發嚴重。啊——這本也好那本也罷,應該都需要買吧?啊——這本也好那本也罷,還不至于偏要買吧?若是心想難得來一趟還是買幾本吧,結果就是沒完沒了;若是堅決不買,舊書集市之行就此終結。我不厭其煩地反複體驗這種焦躁感。不,我早已經煩透了,卻還是反反複複。
我也曾經邀請美麗的少女一起前往舊書集市。然而她卻沉迷在舊書之中,留下“我去去就回”這一句話,便沒了蹤影,消失在舊書堆的盡頭。這是理所當然的,書應該是一個人去找,而不是兩人一起找的。那是我初嘗戀愛的失策,她被埋沒在書山中行蹤不明,剩下我踽踽獨行。正當對舊書和孤單都感到筋疲力盡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套福武書店刊行的《新輯·内田百閑全集》。雖說缺了幾卷,但全三十三卷中的大多數還有存貨,價格特别便宜。我心想這回不得不買了。然而我手頭難得寬裕,為了籌措資金,我居然用手機把消失在舊書迷宮中的少女找了回來。做出如此不解風情之事,接着又向她借錢才買到了全集。我們捧着沉重的紙袋走上歸途。即便她替我搬了一半,半路上我也差點累趴下。她那纖細的手臂可夠結實的。
想要得償所願,将全集的殘本全部集齊,需要長年的努力。然而我并非那種集不齊全集就夜不能寐的完美主義者,能在宿舍裡安放一套缺了幾本的全集已然心滿意足。看到我那副沉浸在半吊子幸福中的安閑模樣,不難想象女孩會感到何等地焦躁。于是她在我生日那天送了第六卷《北溟·随筆新雨》給我。接着每年生日她都送我缺少的一卷,打算用七年來完成全集收藏,實乃空前絕後的完美計劃。以上均為我個人的樂觀推測。
從那之後過了好幾年,《新輯·内田百閑全集》的空缺卷數仍舊沒能填上。為什麼沒填上就任君想象了。說來可恥,我本以為至少能獲贈一本第八卷《丘之橋·鬼苑橫談》的。伴着其他種種羞恥至極的經曆,我隻能闆着臉品嘗苦果。
今年我仍在京都,應該還會去下鴨納涼舊書祭。那座讓人心生煩悶的舊書之山,到底要綿延至何方呢?哪怕就當是去尋找《内田百閑全集》的殘本,也會有過去那半途而廢的回憶在糾纏。不管怎麼想,都沒法兒揚揚自得地享受了。
一言以蔽之,舊書集市實在令人神傷。
(《書之旅人》2005年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