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
關燈
小
中
大
,喝吧,幹杯。
趣味這種東西,可真是很難懂啊。
一千種厭惡的東西裡面才會有一種趣味。
要是沒什麼特别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沒什麼特别讨厭的東西了。
喝吧,幹了。
今天咱們就開懷暢飲、暢談吧。
沒想到你的話還挺少的嘛,别沉默啊,要這樣的話我可就輸了,沉默是我最大的敵人。
能這樣閑聊,可是很大的自我犧牲喲,幾乎是人類最不計報酬的勞動了。
但是,我們還應該愛敵人。
我啊,總是忍不住喜歡那些刺激我活力的人。
因為我們的敵手,總是在刺激我們,使我們更有活力呢。
喝吧。
那些笨蛋,總是相信胡鬧就一定是不認真的,而且還覺得不該說俏皮話。
然後,态度就越發直率不懂圓滑。
但是直率的人,會更加在别人面前表現得不夠敏感。
不承認别人的想法思路。
所以,感受性過于強烈的人,越是容易懂得他人的痛苦,就越難以變得直率。
所謂直率,是種暴力。
所以,我總是無法喜歡那些有經驗的老專家,那些人的智慧,是相當恐怖的。
坦然地說着‘狼不能吃羊,因為那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令人不愉快的。
因為我才是應該吃羊的人’,有這樣語言暴力的人到處都是。
說到底,所謂的直覺準什麼的,完全靠不住,沒有智慧的直覺,隻不過是一場巧合。
歪打正着。
喝吧,幹杯!聊聊吧。
沉默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越說就越心慌,總覺得有什麼人在暗中提醒,想悄悄地轉身回顧一下。
我,果然不行啊。
最偉大的人物,是能夠果斷地信賴自己的人,最傻的家夥,也同樣是這種人。
但是,抱怨的話就到此為止吧。
我們自己,都不是多麼高雅的人。
而且,本來這種抱怨裡,滿是大衆的吝啬的劣根性。
喝吧,談談文學吧。
文學論,真是有意思啊。
遇上新人便成新人,遇上專家便成專家,那種感情會自然流露出來,所以才那麼有意思。
那我們試試考慮一點:你今後将作為一位新作家登上舞台,為了赢得三百萬名讀者,你該怎麼做才好?這是件很難的事情。
但是不能絕望。
你聽好,這件事情啊,比讓特選出來的百人以外的讀者讨厭你的作品更難。
那麼,有幾百萬名讀者的作家,常常都會很喜歡自己的作品,而那些隻有少數讀者的作家,基本上自己也不喜歡自己的作品。
這是件慘事。
幸好,你好像很喜歡自己的作品,所以我預想你一定會成為擁有三百萬名讀者的大作家的。
千萬不可以絕望。
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你很有潛質。
喝吧,幹杯!作家大人,您希望您的作品被同一個人讀一千遍,還是被十萬個人隻讀一遍?您選哪個?我這麼問之後,這位文學青年滿不在乎地回答說,要讓十萬名讀者每人讀千遍。
那請吧,放開了去做吧。
你很有希望。
無論你是不是模仿永井荷風,結果還畫虎不成反類犬,不管怎樣,都無所謂。
本身這種原創的問題,就像是胃的問題,從别人那兒吸取到的養分,關鍵看自己之後能不能消化。
要是你就依葫蘆畫瓢,吃進去什麼形狀,拉出去的還是什麼形狀,那就太拙劣了。
隻要能消化掉,就是好的。
從前,可是根本不存在什麼創作型文人呢。
不是沒有人值得這個稱号,是根本找不到這樣的人。
所以你大可放心。
但是有時候,也有一些人裝出一副所謂的‘我們就叫作真正的創作型文人’的嘴臉,徘徊在街頭,他們,就是真正的蠢貨,沒什麼好害怕的。
唉,值得歎息啊。
你的前途,的确是寬闊無邊。
路子很寬。
對了,下次你寫小說,題目就叫作《寬門》,怎麼樣?‘寬門’這兩個字眼裡,的确有時代感啊。
失禮了,我要吐一會兒。
……已經沒事了,嗯嗯,沒事了。
這個就不是很好啊。
啊,舒服多了。
剛剛就一直很想吐了。
一邊贊賞别人一邊喝酒,很上頭啊。
說到那個瓦萊裡[2],啊,還是說出來了,‘我自然而然地拜倒在你的沉默裡’。
我在這裡說的,基本上都是瓦萊裡的文學論,不是什麼原創,也算不上是垃圾。
胃很不舒服,消化不良,最後吐出來一些固體物。
比起自己繼續說,不如直接給你這本瓦萊裡的書還方便些。
剛剛在一家舊書店裡買的。
都是我在電車上看到的新知識,所以我還能記得清楚,到了明天,我可能就忘得一幹二淨了吧。
讀了瓦萊裡,你就是瓦萊裡。
讀了蒙田,你就是蒙田。
讀了帕斯卡爾,你就是帕斯卡爾。
‘自殺的權力,隻賦予那些完完全全幸福的人們’,這也是瓦萊裡說的。
不錯吧。
我們,連自殺都做不到。
這本書,送給你。
——喂,老闆娘,來算算賬。
所有的賬喲。
所有的。
——那麼,我就先失陪了,不是像羽毛,而是一定要像一隻鳥那麼輕盈,這本書上是這麼寫着的呢。
該怎麼辦,才是好呢?” 沒戴帽子,蓬頭垢面的、穿着寬松夾克衫的瘦高青年,如一隻水鳥一般,突然,呼啦一聲,飛上天空。
[1]川柳,日本詩的一種。
以口語為主,多用于表達心情或諷刺時政。
[2]保爾·瓦萊裡(PaulValéry,1871-1945),法國詩人、評論家、思想家。
趣味這種東西,可真是很難懂啊。
一千種厭惡的東西裡面才會有一種趣味。
要是沒什麼特别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沒什麼特别讨厭的東西了。
喝吧,幹了。
今天咱們就開懷暢飲、暢談吧。
沒想到你的話還挺少的嘛,别沉默啊,要這樣的話我可就輸了,沉默是我最大的敵人。
能這樣閑聊,可是很大的自我犧牲喲,幾乎是人類最不計報酬的勞動了。
但是,我們還應該愛敵人。
我啊,總是忍不住喜歡那些刺激我活力的人。
因為我們的敵手,總是在刺激我們,使我們更有活力呢。
喝吧。
那些笨蛋,總是相信胡鬧就一定是不認真的,而且還覺得不該說俏皮話。
然後,态度就越發直率不懂圓滑。
但是直率的人,會更加在别人面前表現得不夠敏感。
不承認别人的想法思路。
所以,感受性過于強烈的人,越是容易懂得他人的痛苦,就越難以變得直率。
所謂直率,是種暴力。
所以,我總是無法喜歡那些有經驗的老專家,那些人的智慧,是相當恐怖的。
坦然地說着‘狼不能吃羊,因為那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令人不愉快的。
因為我才是應該吃羊的人’,有這樣語言暴力的人到處都是。
說到底,所謂的直覺準什麼的,完全靠不住,沒有智慧的直覺,隻不過是一場巧合。
歪打正着。
喝吧,幹杯!聊聊吧。
沉默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越說就越心慌,總覺得有什麼人在暗中提醒,想悄悄地轉身回顧一下。
我,果然不行啊。
最偉大的人物,是能夠果斷地信賴自己的人,最傻的家夥,也同樣是這種人。
但是,抱怨的話就到此為止吧。
我們自己,都不是多麼高雅的人。
而且,本來這種抱怨裡,滿是大衆的吝啬的劣根性。
喝吧,談談文學吧。
文學論,真是有意思啊。
遇上新人便成新人,遇上專家便成專家,那種感情會自然流露出來,所以才那麼有意思。
那我們試試考慮一點:你今後将作為一位新作家登上舞台,為了赢得三百萬名讀者,你該怎麼做才好?這是件很難的事情。
但是不能絕望。
你聽好,這件事情啊,比讓特選出來的百人以外的讀者讨厭你的作品更難。
那麼,有幾百萬名讀者的作家,常常都會很喜歡自己的作品,而那些隻有少數讀者的作家,基本上自己也不喜歡自己的作品。
這是件慘事。
幸好,你好像很喜歡自己的作品,所以我預想你一定會成為擁有三百萬名讀者的大作家的。
千萬不可以絕望。
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你很有潛質。
喝吧,幹杯!作家大人,您希望您的作品被同一個人讀一千遍,還是被十萬個人隻讀一遍?您選哪個?我這麼問之後,這位文學青年滿不在乎地回答說,要讓十萬名讀者每人讀千遍。
那請吧,放開了去做吧。
你很有希望。
無論你是不是模仿永井荷風,結果還畫虎不成反類犬,不管怎樣,都無所謂。
本身這種原創的問題,就像是胃的問題,從别人那兒吸取到的養分,關鍵看自己之後能不能消化。
要是你就依葫蘆畫瓢,吃進去什麼形狀,拉出去的還是什麼形狀,那就太拙劣了。
隻要能消化掉,就是好的。
從前,可是根本不存在什麼創作型文人呢。
不是沒有人值得這個稱号,是根本找不到這樣的人。
所以你大可放心。
但是有時候,也有一些人裝出一副所謂的‘我們就叫作真正的創作型文人’的嘴臉,徘徊在街頭,他們,就是真正的蠢貨,沒什麼好害怕的。
唉,值得歎息啊。
你的前途,的确是寬闊無邊。
路子很寬。
對了,下次你寫小說,題目就叫作《寬門》,怎麼樣?‘寬門’這兩個字眼裡,的确有時代感啊。
失禮了,我要吐一會兒。
……已經沒事了,嗯嗯,沒事了。
這個就不是很好啊。
啊,舒服多了。
剛剛就一直很想吐了。
一邊贊賞别人一邊喝酒,很上頭啊。
說到那個瓦萊裡
我在這裡說的,基本上都是瓦萊裡的文學論,不是什麼原創,也算不上是垃圾。
胃很不舒服,消化不良,最後吐出來一些固體物。
比起自己繼續說,不如直接給你這本瓦萊裡的書還方便些。
剛剛在一家舊書店裡買的。
都是我在電車上看到的新知識,所以我還能記得清楚,到了明天,我可能就忘得一幹二淨了吧。
讀了瓦萊裡,你就是瓦萊裡。
讀了蒙田,你就是蒙田。
讀了帕斯卡爾,你就是帕斯卡爾。
‘自殺的權力,隻賦予那些完完全全幸福的人們’,這也是瓦萊裡說的。
不錯吧。
我們,連自殺都做不到。
這本書,送給你。
——喂,老闆娘,來算算賬。
所有的賬喲。
所有的。
——那麼,我就先失陪了,不是像羽毛,而是一定要像一隻鳥那麼輕盈,這本書上是這麼寫着的呢。
該怎麼辦,才是好呢?” 沒戴帽子,蓬頭垢面的、穿着寬松夾克衫的瘦高青年,如一隻水鳥一般,突然,呼啦一聲,飛上天空。
以口語為主,多用于表達心情或諷刺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