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蟲譜精要
關燈
小
中
大
地。
經過一番讨價還價,盧小開以五根大金條結賬。
老趙頭和盧小開将買來的蟲給盧老爺過目,頓時使盧老爺眼睛一亮:真是皇家養蟲師出身,眼光準,蟲品好,挑選精。
然而老趙頭卻很實在地講:“七分蟲種,三分靠養。
而且每一隻好蟲,也都是有不足的,就要靠後天的養功來調整。
”盧小開問老趙頭:“在選蟲時,講出每一隻好蟲的不足之處,是不是為了壓價?”“不全是。
這些蟲販仗着手中有幾隻大将軍蟲,看到買家又買蟲心切,會漫天要價,講出蟲的不足,可使蟲販不敢亂開價,我們壓價也顯得有理有據。
但講出每隻将軍蟲的不足,是為了後天的調養。
”老趙頭接着又告訴盧小開:選蟲,除了看前三路,即頭形、頸項、胸部,還要看色相、肉身、牙闆、六爪,更重要的是能對每隻将軍蟲的不足之處對症下藥,因蟲施食;如昨天選的黃花頭,的确是隻好蟲,但鬥線不長,影響其爆發力,這就要用食來調養;如茄皮紫黃,紫翅中隐紅光,說明此蟲隐有内熱,需用藥驅熱散火,才能調教出一員将才;墨牙黃要貼鈴後才能見分曉,因此墨牙黃又稱“色蟲”,貼鈴到火候,威力無窮,但一旦貼鈴過火,則萎靡不振。
聽了老趙頭的一番蟲經,盧老爺又問,蟲有南北之分,那有無優劣之分?老趙頭呷了一口茶後說,北蟲較硬氣,爆發力強,會猛鬥,但不機敏,缺韌勁;北蟲主要在山東德州、甯津、樂陽、河北滄州、保定等地。
南蟲則傲氣,有韌勁,能巧鬥,但沖擊力不如北蟲;南蟲主要在上海七寶、浙江杭州、餘杭、江蘇無錫、揚州等地。
盧小開家聘蟋蟀養師一事,在上海玩蟲圈内競相聞知。
當時在上海聘養蟲師的人家屈指可數,于是,蟲友們不時前來盧府品茗談蟲。
老趙頭到底是見過大世面的,不卑不亢,回答有關養蟲鬥蟲問題時,點到為止。
同時,下帖子來邀鬥蟲的也很多。
老對手金少爺就特地來盧府觀蟲并相約上栅,盧小開因覓到好蟲而有些躍躍欲試,但老趙頭卻婉言拒絕了。
“聽聞金少爺鬥蟲必赢,想必有名師指點,我們雖覓得幾隻稍好些的蟲,但須靜心調養,金少爺還是另約鬥家吧。
”“姜還是老的辣,我知道老蟲師是韬光養晦,如想上栅時,我随時恭候。
”金少爺顯得有些趾高氣揚。
秋分過後,秋意漸濃,飒飒的西風已使人感到幾分寒意。
按照“早養地,中養桌,晚養箱”的古訓,老趙頭對蟲進行了調養,先将蟲全部搬至紅木八仙桌上,并在桌面上鋪了一層羊毛毯。
他告訴盧小開,此時是養蟲的關鍵時段,也是出真正大将軍的時候,對不同的蟲要用以不同的調養法:如黃花頭内力不足,需喂以蟹肉、蝦肉,以滋補強壯;而茄皮紫黃則喂以菱肉、綠豆粥及少量的西洋參汁,以瀉火調陰;對于墨牙黃則喂新鮮水果及魚肉、雞肉、黃豆,以陰陽調和。
而蟋蟀盆也很有講究,要選泥性好,透氣性強的盆。
老趙頭從盧家的上百隻盆中挑選出十多隻,将其中幾個盆敲了幾下,聲音清脆,注入水後,十分滋潤,當從地面上拿起盆後,地面留有水的印痕,此為精品盆。
特别是其中的一隻大鼓形圓盆,因壁較厚而看似有些粗糙,但四周的龍飾浮雕頗為生動,盆壁有一層水氣,可見其透氣性能的良好。
“這是一隻祖上傳下的老盆,做得有些粗,但透氣好,所以保存了下來。
”盧小開在一旁介紹着。
老趙頭又拿起鼓形盆,用手指反複擦着盆壁,驚喜地對盧小開講:“這可是一隻宋宣和盆,因為是用整塊澄石雕成,故看上去有些粗傻,然而實為傳世不多的寶盆。
這種澄石是從河底采集,制盆後滋陰生津,很适合于将帥之蟲。
我舊時在宮中曾見過,但盆蓋已殘。
”盧小開如獲至寶捧起老盆,仔細觀察,若有所悟地自言自語:“難怪歐陽老曾講過‘玩蟲玩一秋,玩盆玩一世’。
” 寒露前數天,老趙頭在子夜時分相約盧老爺和盧小開觀蟲,此是觀蟲的最佳時機。
隻見黃花頭已變顔色,頭上菊花盛開,腦門鬥線長而挺,金光铮亮,見光時不顯驚慌,槍須左右橫掃,大氣凜然,盧老爺脫口而出:“真乃大将軍也。
”當老趙頭移開茄皮紫黃盆蓋時,隻見此蟲黑紫透亮,翅中紅色已被一片濃紫相蓋,六爪勁挺,威風八面。
“這兩隻蟲可上栅相鬥了嗎?”盧小開問道,老趙頭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可以,你看盆底,蟲拉的是幹屎,蟲譜中講:變色完,屎已幹,蟲上栅。
”再看墨牙黃時,隻見項闊腰厚,雙須靈動,鬥絲閃金。
“此蟲也可鬥嗎?”盧小開問。
老趙頭仔細地看了一下墨牙黃的臉面,搖了搖頭:“此蟲的臉色雖然黑亮,但泛出黃底色,況且糞中有一些水,證明此蟲還未最後成熟,貼鈴期未到,此蟲不貼鈴是不能上栅的,故而老古話稱此蟲為‘洞房花燭後,方可開牙鬥’。
”聽罷此話,盧家父子都笑了起來。
盧小開調侃地講:“怪不得墨牙黃長得如此漂亮,看來是為了獵色。
”老趙頭則輕輕地補了一句:“是呵,蟲界猶如人世,也是氣象萬千,有趣得很呢。
”
經過一番讨價還價,盧小開以五根大金條結賬。
老趙頭和盧小開将買來的蟲給盧老爺過目,頓時使盧老爺眼睛一亮:真是皇家養蟲師出身,眼光準,蟲品好,挑選精。
然而老趙頭卻很實在地講:“七分蟲種,三分靠養。
而且每一隻好蟲,也都是有不足的,就要靠後天的養功來調整。
”盧小開問老趙頭:“在選蟲時,講出每一隻好蟲的不足之處,是不是為了壓價?”“不全是。
這些蟲販仗着手中有幾隻大将軍蟲,看到買家又買蟲心切,會漫天要價,講出蟲的不足,可使蟲販不敢亂開價,我們壓價也顯得有理有據。
但講出每隻将軍蟲的不足,是為了後天的調養。
”老趙頭接着又告訴盧小開:選蟲,除了看前三路,即頭形、頸項、胸部,還要看色相、肉身、牙闆、六爪,更重要的是能對每隻将軍蟲的不足之處對症下藥,因蟲施食;如昨天選的黃花頭,的确是隻好蟲,但鬥線不長,影響其爆發力,這就要用食來調養;如茄皮紫黃,紫翅中隐紅光,說明此蟲隐有内熱,需用藥驅熱散火,才能調教出一員将才;墨牙黃要貼鈴後才能見分曉,因此墨牙黃又稱“色蟲”,貼鈴到火候,威力無窮,但一旦貼鈴過火,則萎靡不振。
聽了老趙頭的一番蟲經,盧老爺又問,蟲有南北之分,那有無優劣之分?老趙頭呷了一口茶後說,北蟲較硬氣,爆發力強,會猛鬥,但不機敏,缺韌勁;北蟲主要在山東德州、甯津、樂陽、河北滄州、保定等地。
南蟲則傲氣,有韌勁,能巧鬥,但沖擊力不如北蟲;南蟲主要在上海七寶、浙江杭州、餘杭、江蘇無錫、揚州等地。
盧小開家聘蟋蟀養師一事,在上海玩蟲圈内競相聞知。
當時在上海聘養蟲師的人家屈指可數,于是,蟲友們不時前來盧府品茗談蟲。
老趙頭到底是見過大世面的,不卑不亢,回答有關養蟲鬥蟲問題時,點到為止。
同時,下帖子來邀鬥蟲的也很多。
老對手金少爺就特地來盧府觀蟲并相約上栅,盧小開因覓到好蟲而有些躍躍欲試,但老趙頭卻婉言拒絕了。
“聽聞金少爺鬥蟲必赢,想必有名師指點,我們雖覓得幾隻稍好些的蟲,但須靜心調養,金少爺還是另約鬥家吧。
”“姜還是老的辣,我知道老蟲師是韬光養晦,如想上栅時,我随時恭候。
”金少爺顯得有些趾高氣揚。
秋分過後,秋意漸濃,飒飒的西風已使人感到幾分寒意。
按照“早養地,中養桌,晚養箱”的古訓,老趙頭對蟲進行了調養,先将蟲全部搬至紅木八仙桌上,并在桌面上鋪了一層羊毛毯。
他告訴盧小開,此時是養蟲的關鍵時段,也是出真正大将軍的時候,對不同的蟲要用以不同的調養法:如黃花頭内力不足,需喂以蟹肉、蝦肉,以滋補強壯;而茄皮紫黃則喂以菱肉、綠豆粥及少量的西洋參汁,以瀉火調陰;對于墨牙黃則喂新鮮水果及魚肉、雞肉、黃豆,以陰陽調和。
而蟋蟀盆也很有講究,要選泥性好,透氣性強的盆。
老趙頭從盧家的上百隻盆中挑選出十多隻,将其中幾個盆敲了幾下,聲音清脆,注入水後,十分滋潤,當從地面上拿起盆後,地面留有水的印痕,此為精品盆。
特别是其中的一隻大鼓形圓盆,因壁較厚而看似有些粗糙,但四周的龍飾浮雕頗為生動,盆壁有一層水氣,可見其透氣性能的良好。
“這是一隻祖上傳下的老盆,做得有些粗,但透氣好,所以保存了下來。
”盧小開在一旁介紹着。
老趙頭又拿起鼓形盆,用手指反複擦着盆壁,驚喜地對盧小開講:“這可是一隻宋宣和盆,因為是用整塊澄石雕成,故看上去有些粗傻,然而實為傳世不多的寶盆。
這種澄石是從河底采集,制盆後滋陰生津,很适合于将帥之蟲。
我舊時在宮中曾見過,但盆蓋已殘。
”盧小開如獲至寶捧起老盆,仔細觀察,若有所悟地自言自語:“難怪歐陽老曾講過‘玩蟲玩一秋,玩盆玩一世’。
” 寒露前數天,老趙頭在子夜時分相約盧老爺和盧小開觀蟲,此是觀蟲的最佳時機。
隻見黃花頭已變顔色,頭上菊花盛開,腦門鬥線長而挺,金光铮亮,見光時不顯驚慌,槍須左右橫掃,大氣凜然,盧老爺脫口而出:“真乃大将軍也。
”當老趙頭移開茄皮紫黃盆蓋時,隻見此蟲黑紫透亮,翅中紅色已被一片濃紫相蓋,六爪勁挺,威風八面。
“這兩隻蟲可上栅相鬥了嗎?”盧小開問道,老趙頭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可以,你看盆底,蟲拉的是幹屎,蟲譜中講:變色完,屎已幹,蟲上栅。
”再看墨牙黃時,隻見項闊腰厚,雙須靈動,鬥絲閃金。
“此蟲也可鬥嗎?”盧小開問。
老趙頭仔細地看了一下墨牙黃的臉面,搖了搖頭:“此蟲的臉色雖然黑亮,但泛出黃底色,況且糞中有一些水,證明此蟲還未最後成熟,貼鈴期未到,此蟲不貼鈴是不能上栅的,故而老古話稱此蟲為‘洞房花燭後,方可開牙鬥’。
”聽罷此話,盧家父子都笑了起來。
盧小開調侃地講:“怪不得墨牙黃長得如此漂亮,看來是為了獵色。
”老趙頭則輕輕地補了一句:“是呵,蟲界猶如人世,也是氣象萬千,有趣得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