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蟲譜精要
關燈
小
中
大
中秋過後,即是秋分,天氣已有了明顯的涼意,盧家前後花園中的菊花開得一片金燦燦的,散發出陣陣清香。
民諺“菊花黃,鬥蟲忙”。
今年的蟲事,看來要風雲際會,群英争雄了。
老趙頭入住盧府後,對盧小開養的百多隻蟲進行了篩選,發現其中有不少是秧子蟲冒充将軍蟲。
盧小開問何為秧子蟲?老趙頭說:“秧子蟲即是早秋前,蟲販子大量收購,然後将這些蟲集中養于底部鋪泥的陶缸内,喂以玉米、瓜豆等,經二三次蛻皮後即變為成蟲,從中挑選個大體威的當将軍蟲賣。
這樣的蟲實際上沒有什麼鬥力和鬥口。
”“如何區分?”“這很容易。
”老趙頭随即拿起一隻盆,用嘴對盆中蟋蟀輕輕吹氣,那蟲反應遲鈍。
“如是野生的蟲子會馬上驚動。
還有秧子蟲顔色亦渾濁不清。
”經過老趙頭三下五除二地剔除,最後僅剩下十多隻有将軍蟲潛質的良品蟲。
為了替盧家的鬥蟲招兵買馬,看來選購幾隻真正的将軍蟲是眼下第一要緊事。
老趙頭告訴盧小開秋分前是伏蟲,稱熱蟲,秋分後是霜蟲,稱冷蟲。
秋分是挑選冷蟲的最佳時節,也是出将帥之蟲的時候。
于是,在征得了盧老爺的同意後,這一天吃過了早飯,老趙頭和盧小開來到了東方大旅館。
20世紀30年代海上蟲販集中的堂口主要在老西門的息居飯莊、錦記客棧,天津路的日升旅社,山西路的新中華旅館,而位于廣東路的東方大旅館則是幾個堂口中檔次最高的一個。
在此時節,三教九流,各色來客等,全都在這裡蟲中淘金。
當老趙頭尾随着盧小開從豪華的圓轉門進去後,先在樓梯上遇見了西裝革履、手拿斯的克的歐陽老,此人是上海大東銀行的董事長,也是上海攤屈指可數的幾大蟲家之一,特别是引草另有一功,人稱“歐陽神仙草”。
歐陽老旁邊是一位面容秀美的女子,穿着一件紫绛紅的織錦緞旗袍,将她豐滿高挑的身材勾勒得曲線分明。
她即是歐陽老的掌上明珠歐陽逢春,現在《申報》館當記者,當年亦是盧小開、金少爺的同班同學。
當盧小開與歐陽老寒暄時,逢春在一邊說:“老同學,今年有精彩的上栅鬥局,别忘了通知我呀!”“一定,一定,還望大記者妙筆生花。
”在二樓大廳裡,他們又遇見了新亞紡織廠的老闆李士華,此人亦是“貼鈴”高手,即蟋蟀鬥前需和三尾子性交配,又稱貼鈴。
貼得好可增強戰鬥力,因而有“江南聖鈴手”之稱。
李的身後那個身材瘦小,看似病病歪歪的老頭正是海上大名鼎鼎的蟲醫柴亦非,人稱柴老,被尊為“蟲界華佗”。
盧小開和他們都寒暄了一番。
盧小開和老趙頭進了二樓的“208”房,蟲販是個杭州人,和盧小開原來相熟。
當盧小開介紹老趙頭後,精明的蟲販馬上收住了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老趙頭,似明白了來者的份量。
“老蟲師見多識廣,還請你老多多包涵。
”蟲販拱手抱拳,算是道上拜老的行規,然後開始選蟲。
先是由盧小開挑選,老趙頭隻是以“嗯”或“過”為表态,這類蟲大都是相牙蟲,僅試試牙而已。
其後是精選,盧小開主動讓開身子,讓老趙頭來挑。
蟲販從床底下輕輕拉出一隻大竹籠,移開籠蓋,則是四隻瓦盆用稻草隔開。
打開第一隻盆,老趙頭極敏捷地用高籠罩将蟲罩上,“嗯,紅砂青”。
蟲販在一邊恭維道:“好眼力,這可是大将軍之蟲”。
老趙頭也不吭一聲,又打開了第二盆,“烏青”。
老趙頭随即又講:“這兩隻都是青蟲,老闆可有黃蟲?”蟲販應聲道:“養師是行家啊,黃蟲現在是越來越難覓了。
我有幾隻上品黃蟲。
”蟲販又從床底下拖出一隻大竹籠,取出一隻瓦盆後輕輕移開盆蓋,“嚯,黃花頭!”盧小開掩飾不住激動之情。
老趙頭則不動聲色,将盆輕輕地放到桌上。
蟲販有些迷惘了,“怎麼,這麼好的幾隻蟲都看不上。
”“不是看不上,而是想挑挑,這隻黃花頭大項寬,但可惜腦線中鬥線不長不透,可能底氣不太足。
”蟲販聽了此話後,随即從身邊的一隻大黑皮包中取出一隻長方形老紅木盒,打開面闆,内放着三隻老盆。
第一隻是多年未見的“茄皮紫黃”。
“我原來是想把這三隻蟲給法租界嚴督辦的,今天遇到高手了,才拿出來的。
”老趙頭用引草引牙,牙闆黑中透紅,中有一小點隐隐的紅尖錐,是不易為一般人察見的。
此是“茄皮紫黃”中的“殺手”。
老趙頭眼睛平視着蟲,慢慢地講:“此蟲尚可,隻是紫翅中隐有紅光,如果是茄皮紫紅,那就是普通蟲了。
”蟲販有些急了,“你老可真挑剔呀。
”說罷,蟲販又打開一隻盆蓋,隻見此蟲頭形寬方,項肌粗大強壯,六足粗長結實,全身蠟澤光亮,特别是一副牙鉗寬厚帶鈎而且烏黑如墨。
此時,老趙頭才禁不住說道:“好一隻墨牙黃,已多年未見了。
”蟲販有些得意地講:“怎麼樣?這可是隻極品蟲。
”老趙頭朝蟲販看了一眼,話鋒一轉:“墨牙黃是多年未見,但此蟲開鬥前必須貼鈴,貼鈴到位,所向無敵,否則,廢蟲一隻。
”“老蟲師果然是精通蟲道,佩服!”蟲販此時已五體投
民諺“菊花黃,鬥蟲忙”。
今年的蟲事,看來要風雲際會,群英争雄了。
老趙頭入住盧府後,對盧小開養的百多隻蟲進行了篩選,發現其中有不少是秧子蟲冒充将軍蟲。
盧小開問何為秧子蟲?老趙頭說:“秧子蟲即是早秋前,蟲販子大量收購,然後将這些蟲集中養于底部鋪泥的陶缸内,喂以玉米、瓜豆等,經二三次蛻皮後即變為成蟲,從中挑選個大體威的當将軍蟲賣。
這樣的蟲實際上沒有什麼鬥力和鬥口。
”“如何區分?”“這很容易。
”老趙頭随即拿起一隻盆,用嘴對盆中蟋蟀輕輕吹氣,那蟲反應遲鈍。
“如是野生的蟲子會馬上驚動。
還有秧子蟲顔色亦渾濁不清。
”經過老趙頭三下五除二地剔除,最後僅剩下十多隻有将軍蟲潛質的良品蟲。
為了替盧家的鬥蟲招兵買馬,看來選購幾隻真正的将軍蟲是眼下第一要緊事。
老趙頭告訴盧小開秋分前是伏蟲,稱熱蟲,秋分後是霜蟲,稱冷蟲。
秋分是挑選冷蟲的最佳時節,也是出将帥之蟲的時候。
于是,在征得了盧老爺的同意後,這一天吃過了早飯,老趙頭和盧小開來到了東方大旅館。
20世紀30年代海上蟲販集中的堂口主要在老西門的息居飯莊、錦記客棧,天津路的日升旅社,山西路的新中華旅館,而位于廣東路的東方大旅館則是幾個堂口中檔次最高的一個。
在此時節,三教九流,各色來客等,全都在這裡蟲中淘金。
當老趙頭尾随着盧小開從豪華的圓轉門進去後,先在樓梯上遇見了西裝革履、手拿斯的克的歐陽老,此人是上海大東銀行的董事長,也是上海攤屈指可數的幾大蟲家之一,特别是引草另有一功,人稱“歐陽神仙草”。
歐陽老旁邊是一位面容秀美的女子,穿着一件紫绛紅的織錦緞旗袍,将她豐滿高挑的身材勾勒得曲線分明。
她即是歐陽老的掌上明珠歐陽逢春,現在《申報》館當記者,當年亦是盧小開、金少爺的同班同學。
當盧小開與歐陽老寒暄時,逢春在一邊說:“老同學,今年有精彩的上栅鬥局,别忘了通知我呀!”“一定,一定,還望大記者妙筆生花。
”在二樓大廳裡,他們又遇見了新亞紡織廠的老闆李士華,此人亦是“貼鈴”高手,即蟋蟀鬥前需和三尾子性交配,又稱貼鈴。
貼得好可增強戰鬥力,因而有“江南聖鈴手”之稱。
李的身後那個身材瘦小,看似病病歪歪的老頭正是海上大名鼎鼎的蟲醫柴亦非,人稱柴老,被尊為“蟲界華佗”。
盧小開和他們都寒暄了一番。
盧小開和老趙頭進了二樓的“208”房,蟲販是個杭州人,和盧小開原來相熟。
當盧小開介紹老趙頭後,精明的蟲販馬上收住了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老趙頭,似明白了來者的份量。
“老蟲師見多識廣,還請你老多多包涵。
”蟲販拱手抱拳,算是道上拜老的行規,然後開始選蟲。
先是由盧小開挑選,老趙頭隻是以“嗯”或“過”為表态,這類蟲大都是相牙蟲,僅試試牙而已。
其後是精選,盧小開主動讓開身子,讓老趙頭來挑。
蟲販從床底下輕輕拉出一隻大竹籠,移開籠蓋,則是四隻瓦盆用稻草隔開。
打開第一隻盆,老趙頭極敏捷地用高籠罩将蟲罩上,“嗯,紅砂青”。
蟲販在一邊恭維道:“好眼力,這可是大将軍之蟲”。
老趙頭也不吭一聲,又打開了第二盆,“烏青”。
老趙頭随即又講:“這兩隻都是青蟲,老闆可有黃蟲?”蟲販應聲道:“養師是行家啊,黃蟲現在是越來越難覓了。
我有幾隻上品黃蟲。
”蟲販又從床底下拖出一隻大竹籠,取出一隻瓦盆後輕輕移開盆蓋,“嚯,黃花頭!”盧小開掩飾不住激動之情。
老趙頭則不動聲色,将盆輕輕地放到桌上。
蟲販有些迷惘了,“怎麼,這麼好的幾隻蟲都看不上。
”“不是看不上,而是想挑挑,這隻黃花頭大項寬,但可惜腦線中鬥線不長不透,可能底氣不太足。
”蟲販聽了此話後,随即從身邊的一隻大黑皮包中取出一隻長方形老紅木盒,打開面闆,内放着三隻老盆。
第一隻是多年未見的“茄皮紫黃”。
“我原來是想把這三隻蟲給法租界嚴督辦的,今天遇到高手了,才拿出來的。
”老趙頭用引草引牙,牙闆黑中透紅,中有一小點隐隐的紅尖錐,是不易為一般人察見的。
此是“茄皮紫黃”中的“殺手”。
老趙頭眼睛平視着蟲,慢慢地講:“此蟲尚可,隻是紫翅中隐有紅光,如果是茄皮紫紅,那就是普通蟲了。
”蟲販有些急了,“你老可真挑剔呀。
”說罷,蟲販又打開一隻盆蓋,隻見此蟲頭形寬方,項肌粗大強壯,六足粗長結實,全身蠟澤光亮,特别是一副牙鉗寬厚帶鈎而且烏黑如墨。
此時,老趙頭才禁不住說道:“好一隻墨牙黃,已多年未見了。
”蟲販有些得意地講:“怎麼樣?這可是隻極品蟲。
”老趙頭朝蟲販看了一眼,話鋒一轉:“墨牙黃是多年未見,但此蟲開鬥前必須貼鈴,貼鈴到位,所向無敵,否則,廢蟲一隻。
”“老蟲師果然是精通蟲道,佩服!”蟲販此時已五體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