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回 太湖訪漁隐 二女操舟擒雙雄

關燈
是師伯剛才所說的寶光吧,随即屏氣凝神,目不轉睛看去。

     約候頓飯工夫,湖心青光突然一亮,雁秋隻見大師伯身形已起的當兒,猛見對面山峰上一點白影,快若電光石火,亦射入湖心,好像比慧覺長者還要先到一步,接着水面“撲通” 一響,白影灰煙盡沉湖心,片刻工夫水面又是一響,白影首先出現,羅雁秋定眼望去,竟是身着白衣白裙的道姑,手捧一物,一出水面,兩足一點,竟然躍起十餘丈高,道姑剛好落在鵬背上,青鵬一聲長鳴,雙翅一振,破空而去。

    緊跟着水面又翻起一個泡沫,羅雁秋見自己大師怕手中亦拿一柄三尺左右的東西浮出水面,一掠便飛上岸來,悟玄子、一萍生忙迎過去,大和尚一擺手,三人同展身法飛回摩雲峰。

     雁秋見狀亦施展輕功返回峰頂,到剛才師父三人對飲的青石上一看,師伯、師父、師叔三人對坐,默默無語,師伯腳邊多了一支三尺長短的綠鞘古劍。

     雁秋正想上前行禮,大和尚擺手把雁秋叫到跟前,說道:“秋兒,剛才湖邊的一幕,你已親眼所見,現在我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你吧。

    ” 未曾開口,竟先長歎一聲,才道:“這峨眉山摩雲峰後面的那一片湖水,叫做劍湖,在一百五十年前,有一個丹士,道号一塵上人,在這峰頂苦修,道成羽化之日,把自己一生遍及山川大海尋找的一件至寶,和一生行俠除邪的一支利劍,沉在峰後湖内,劍湖因而得名。

     至寶就是剛才湖濱大家所見的一片淡蒙青光,是一塊鋼鐵精氣凝固而成的鋼母,此物原是北極地殼内蘊藏的鋼鐵精英,經地層中真火千萬年錘煉,由氣凝體孕化成一塊鋼母。

    一塵上人費了五年苦功,忍地火薰蒸之苦,才把它弄到手内,原想鑄冶成劍,但這種鋼鐵精氣凝成的鋼母,取出不過百年,凝形不固,如入爐火,一個不留神,它又會化成鋼氣遁回地殼,不但前功盡棄,說不定還要傷及人畜。

    一塵上人隻好用寒玉制成一個石盒,把這塊稀世珍寶放在盒内,待其凝固而後取用,但未等凝成上人已道成羽化,随把那塊鋼母和自己用五鋼精英煉成的一支寶劍沉入湖底,屈指算來已是一百五十年。

    鋼母凝形已固,青氣直沖雲霄,十年前我無意過此,見青光隐現在山峰之中,知有異寶藏在此處,費一月苦功滿山搜查,始發覺這異寶竟沉在湖中。

    你師父原在這摩雲峰上坐過玄功,遂命你師父到此監視異寶,但此物神奇似已通靈,從此青光隐去捉摸不定,今年三月青光複現,且色澤清晰異常,承你師父走告,知此物出世在即,七月十五稱鬼節,這夜陰氣特盛,那鋼母純鋼精氣,受自然陰氣所制不易傷人,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不想别人已先到一步,緻十年苦心功敗垂成,此或亦無意使然耳。

    ”說完忍不住又歎了口氣。

     羅雁秋迫不及待地問道:“但不知這塊鋼母究竟有何妙用?”大和尚道:“你不要小視這塊鋼母,因它是純鋼精氣凝固成形,如能合之以鋼,鑄成寶劍,無論何物不需沾及,青芒過處,便可立斷,如由内功精純之人,借丹田罡氣運用此物,可斬人于十丈之外。

    總之其用途之廣,非一語所能道及,愚師亦不過略知一二。

    但這塊鋼母可稱得稀世珍物,獲此者,如善為運用,則可雄視武林,獨步江湖了。

    ” 羅雁秋指着青石上古劍問道:“那麼,此劍何名,又有何妙用,尚請師伯賜知。

    ” 大和尚伸手取劍,一按柄上彈簧“喳”的一聲,寶劍出鞘,一道白光映月生輝,耀眼奪目冷氣逼人,不禁彈劍笑道:“此劍名叫‘白霜’,為上人遺物,鋒利異常,能切金斷玉,亦算武林中難得的珍品,不過如遇到折柳作劍内功精純之人,此物卻無大用,如比之鋼母,不啻天壤之别。

    ” 大和尚還劍入鞘,把白霜劍交給羅雁秋道:“你下山在即,尚無合手兵器,這白霜劍頗合你用,就送你吧!不過不要仗此利器多造殺孽,近年來江湖上能手輩出,一錯失足,悔恨百年,望爾珍重。

    ” 羅雁秋接過白霜寶劍,心中不知是驚是喜,呆睜俊目一語不發。

    悟玄子突然喝道:“蠢兒,還不快謝你師伯恩賜嗎?” 雁秋經此一喝,忙倒身下拜,謝了師伯恩賜。

    一萍生忽對慧覺長老說道:“可恨淨塵庵主這個道姑,坐享其成,真是欺人大甚,難道我們就不能上昆侖山煙霞洞,找她評評是非嗎?” 慧覺長老沉吟一陣才說道:“三弟近來火氣太旺,天生萬物,任人自取,珍寶異品有德者居之,怪人何來,而且淨塵庵主武技自成一家,道行深遠,武功劍術均達登峰造極之頂,三弟不可造次前往,以免引起麻煩。

    ” 一萍生聽了師兄一番話後,隻好諾諾連聲。

    大和尚說完話後,霍然起身,對悟玄子道: “餘尚有事先行一步,三弟不妨在摩雲峰多留幾日再走。

    ” 說完一展寬大僧袖,宛如一道灰煙直射峰下。

    悟玄子送走師兄慧覺長老之後。

    即和一萍生、羅雁秋轉回茅舍,一萍生甚喜羅雁秋,故在留住摩雲峰時日,把自己一手銀蓮子暗器傳授給他。

     羅雁秋自得白霜劍後加倍苦學,悟玄子、一萍生,亦悉心教授,時光易逝,轉眼四月,一萍生見羅雁秋不但劍術進境神速,銀蓮子手法亦已純熟,始告别下山他往。

     羅雁秋依依送行峰下,含淚拜别,一萍生撫着羅雁秋頭頂道:“秋兒!回山去吧,餘亦愛爾至深,來日方長,後會正多……” 到來年正月,悟玄子把羅雁秋到跟前道:“你自上山,已六年矣,雖未盡得為師真傳,但已不是一般武師可望與你項背,本來你天資極高,是一個難得之才,原想再傳你易筋伐毛凝氣運神之法,進而參悟玄門秘奧,但你師伯告我,你非玄門中人,多費心機反誤爾前程,天下之事原在人為,你下山之後,望能多修善功,盡俠義本份,我等三人原無派别,門下弟子也無明文條規之約束,一切望爾珍重,不要負餘之望。

    你父母在六年前我救你之時已遭人殺害,你報父仇為人子應盡之道,我不阻止,不過不可殺孽過重,而且江湖目前派别之見愈演愈烈,多少山野奇傑、武林名師都被卷入是非之中,你切勿鋒芒過露,免遭人忌。

    ” 說至此處,遂把羅九峰被害經過一一告知羅雁秋,又道:“周沖可說是你們羅門恩人,目前尚為你父母複仇之事,往返奔走,不過對方勢大人多,無能為力罷了。

    ” 羅雁秋聽完,早已拜伏于地,放聲大哭,悟玄子也不解勸,羅雁秋哭一陣嗚咽着問道: “殺我父母的元兇,碧眼道人現在何處,弟子記憶所及,姊姊寒瑛亦被碧眼賊道擒去,目前是否尚在人間?還有馬百武等幾個惡黨賊首匿居何地?弟子父母遺骨停在哪裡?望恩師能賜示一二。

    弟子下山先奠祭父母遺骨,聊盡人子之心,俟報大仇之後,當披發人山随恩師清修,不再曆塵世了。

    ” 悟玄子微笑着說道:“癡兒,癡兒,因有前定,非人力可挽回,你下山自會訪到殺父仇人,不需為師指點,如欲問你父母遺骨,可尋着周沖便知,為師尚有些事,拟赴東海一行,你先下山去吧。

    ” 羅雁秋知師父不願再洩玄機,隻得行三拜九叩别師大禮。

    收拾應用之物,背上白霜寶劍,回頭一看。

    師父不知何時已去,留下一包散碎銀子,一張出山道路圖。

    羅雁秋收了銀兩路圖,滿懷悲憤心情,告别六年學藝之地,下山而去。

     摩雲峰,在峨眉山深處,羅雁秋雖有一身武技,亦費了數日工夫始走出來,遂在樂山縣城尋了個客棧住下,自己算是無家可歸的人了,茫茫天涯,不勝身世飄零之感,心中一想,目前自己反正無事,不如一遊成都,聞師談及成都為四川首城,說不定能訪查出一點馬百武的下落來。

     在樂山城内購買兩套衣履,立即起程北上。

     一天中午,雁秋行到一個鎮上,感覺饑餓,遂尋了一家酒店,要了酒飯,剛剛坐下,忽聞門外一陣馬蹄之聲,擡頭一看,門外來了三騎健馬,在店外一停,下馬進店,兩個彪形大漢挾着一個年約十八九歲,形似瘦猴的少年,在羅雁秋對面一張桌子旁坐下。

     兩個大漢清一色勁裝緊紮,各攜兵器,神氣十足,那少年卻滿面愁容,狀甚可憐,一落座位,其中一個大漢連言呼酒要菜,店主一看已知不是好惹的綠林人物,隻得小心伺候。

    不多時酒菜齊上,一個大漢望了望羅雁秋後,對那瘦少年道:“李福,你不要再作逃走的打算,到了成都之後,我們盡力在堂主跟前給你說說情就是。

    ” 那形似瘦猴的少年一語不發,兩個大漢匆匆用了酒飯。

    那少年卻是滴水未進,被人挾持上馬,一前一後加鞭而去。

    雁秋俟三人一走,也匆忙行到門外,三騎風馳電掣般向前跑去,雁秋一出鎮外,忙展飛行身法直追前去,晃眼已有四裡遠近,正好前面不遠有一片樹林。

     約一盞茶工夫,三騎已然進林,那個如瘦猴的少年一勒馬缰,翻身跳下馬來,兩個大漢亦從馬上跳下,一左一右把少年挾持在中間,少年滿面愁苦之色對兩個大漢求道:“兩位仁兄,小弟此次出走原非本意,我哥哥已然死在三堂主的刀下,望二位能網開一面,放小弟一條生路,再生大恩沒齒難忘,如兩位執意要把小弟解回成都分堂受五馬分屍之苦,那麼就請兩位賞小弟一刀,割去我的人頭,回分堂請功使了。

    ” 兩個大漢,一個叫青面狼陳同,一個叫黃毛鼠朱善,原是川西下五門大盜,因作案過多,被官差緝拿甚緊,更有幾家大戶,集資雇請幾個镖客追捕,二人無處安身,遂投入雪山派成都分堂以求庇護,如此一來,那幾個镖客因懼雪山派勢力不敢再下手追捕,隻得撒手不管離開成都。

    此時二人聽李福一說,一陣狂笑答道:“好個背叛逆徒,死在眼前,仍敢逞強賣狂。

    ” 兩個同時拉出兵刃,一個狼牙鑽、一個虎頭雙鈎,把李福向中間一逼。

    李福一見事已至此,說亦無用,立即向後一退身,陳同狼牙鑽“順水推舟”向李福便刺,李福一個“怪蟒翻身”讓過鑽鋒,朱善一雙“虎頭鈎”已橫掃而至,李福身形一晃,展開一百二十八手猴拳空手和倆人打在一起。

    轉眼七八個回合,李福志在脫身,看個空隙,右手用個“二龍取珠”把朱善逼得向後一退,自己身子一個“倦鳥投林”向外跳出丈餘遠近,哈哈一笑道:“你李二爺失陪了。

    ” 忽見林外一匹健馬奔馳而來,健馬上坐一紫面長須中年壯漢,馬鞍旁邊橫挂一把金柄開山刀,長臉濃眉,巨目兇光,一近林邊随手抽刀,兩腳在馬镫上一點,身若飛鳥躍落兩丈開外,恰巧擋住李福去路,冷笑道:“膽大叛徒,還想逃走嗎?” 李福一見此人,面色慘變,銳氣一掃而空,雙手一抱拳道:“弟子李福給三堂主行禮,萬望堂主網開一面,放弟子一條生路吧。

    ” 怪漢嘿嘿兩聲冷笑,道:“我料你必有此着,所以匆匆趕來,果不出我所料,快快就縛,歸分堂請罪,再要遲延,我可要替大堂主執行派規了。

    ” 李福知求告無益,牙齒一咬,右手疾起一個“穿心拳”向怪漢打去,怪漢一閃躲過,左掌一個“霸王敬酒”,右手刀“風掃落葉”雙招并進,李福身形倒翻退後丈餘,怪漢不容李福喘氣,欺身而至,一腳踢中李福右胯,李福一交仰面倒在地上,怪漢刀鋒一閃,就要砍斷李福右腿。

     猛聞一聲厲喝:“惡賊敢爾!”跟着一道白光從半空飛來,向刀上一絞,一柄開山刀竟被一削兩斷,白光頓處現出一美貌少年,橫劍而立,正是羅雁秋用“銀河斬蚊”的身法,削去開山刀救了李福一命。

     怪漢又驚又怒,暴喝一聲,身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