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

關燈
花兒。

    起初,秀子去問女人們,女人們說:“啥子花兒?家花兒還是野花兒?” 槐樹下咯咯地漾起一片笑聲。

     秀子急了。

     粜面的解了圍: “是不是說的唱歌的那個花兒?” 秀子眼裡一亮:“你會唱?” 老頭搖搖頭。

     秀子失望地站在槐樹下,那固執的念頭又冒了出來:這青海是在村子的哪個方向呢?哪個方向呢? 秀子在心中一遍遍讀着強娃的信:“秀子,家裡一切好嗎?辛苦你了。

    我不做泥工了,在工地軋鋼筋,開攪拌機,工資每天要比西藏高好幾塊錢。

    秀子,我還學會了這裡的‘花兒’歌,疲倦的時候想想你,唱幾句‘花兒’,就不累了……” 起風了。

    槐樹的葉子在風中上下翻飛。

     秀子久久站在風中。

     ……從城裡文化館來了一個收集民歌的男子,臉白白的,戴着厚厚的眼鏡。

    秀子忍不住又問:“你會唱‘花兒’嗎?”男子笑了:“你要聽四川的還是青海的?” “青海的!” 稻谷已經開始飄香了。

    男子的歌聲混合着醉人的稻香,在村頭久久回蕩。

    秀子聽着那在心中念叨了千百遍的陌生而熟悉的歌兒,覺得青海的一切在腦中頓時清晰了起來。

     男子在秀子家裡住了兩天,村裡的閑話講了兩個月。

     秀子不理會,隻管大大方方地向男子學唱。

    漸漸地,閑話消失了,女人們反而佩服起秀子來。

    有兩個比秀子早嫁來一年的女人不知從哪裡學會了幾句西藏民歌,想自家男人的時候,就在槐樹下哼唱。

    女人們都說好聽。

     其實全村都在期待着聽秀子的歌聲,但—— 割稻的時候,秀子沒唱。

     太陽下去了,秀子在月光蕩漾的溪水裡清衣服,也沒有唱。

     雞公車彎彎曲曲地行進在通往碾坊的田埂上。

    女人們喊:“秀子,唱一個!”秀子微微一笑,還是不唱…… 秀子要等強娃回來了,兩個人一起對歌。

    文化館的老師說了,這“花兒”呀,要哥和妹兒一起對唱,才好聽。

     村裡跑西藏的男人們還沒有回來,強娃就回來了。

    強娃走的時候是兩隻手和兩隻腳,回來的時候一隻袖管卻空蕩蕩的…… 村頭的槐樹下,不見了秀子的身影。

    女人們望着秀子和強娃的小屋。

    屋門緊閉着,聽不見一點聲響。

    村裡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一年,在西藏做泥工的老五摔斷了腿,他女人熬不下去,就悄悄跟一個收荒的男人跑了…… 秀子和強娃會怎麼樣?女人們揪心地望着那幾間小屋,屋門依然緊閉着,一天,兩天……聽不見一點聲響。

     第三天早晨,秀子家的屋頂上袅出了熱氣缭繞的炊煙。

    沉默地守候在槐樹下的女人們忽然聽見一陣歌聲。

    初冬的陽光裡,秀子清脆的聲音真好聽:“正月裡花開花喲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