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
關燈
小
中
大
事,原來那人是班瑪縣馬可河鄉的,班瑪縣在阿尼瑪卿州南邊,靠近四川,海拔稍低,有森林有草原,牛羊格外肥碩。
父親問:“牧人富不富?”“比過去富多啦。
”“怎麼個富法,是牛羊多還是錢多?”“當然是錢多。
”“那就是說他們肯出售牛羊?”“噢呀,不出售牛羊哪裡來的錢?”“看來你們那裡開放多啦。
”我們望着窗外。
才讓說:“看,陵墓。
”不再荒涼的湟水河灘裡,高高矮矮坐落着許多建築,先祖的陵墓依然完好,周圍種滿了柏樹,那些柏樹跟一片茂密的松林連在一起,形成一道蒼綠的防風林帶浩蕩而去。
一過樹林,路上的車就少多了,長途客車加快了速度,不到半天,梅朵就喊起來:“草原,草原。
”這裡是鄉村與草原的南部分界線,一座平緩的山把大地分割成了兩半,我們前去的視野裡,再也看不到排列着青稞茬的農田了,金黃的草原上覆蓋着一片片白雪,像是光身子的大漢穿上了褴褛的皮袍,因為是天然的搭配,褴褛也變得美麗起來。
陽光是花色的,照在枯草上是金色,照在積雪中是白色,照在遠處赭石的山上,就變成了紅色,而陽光的根部卻是寶石藍色。
第一群羊的出現讓瓊吉興奮不已,她發現很多羊有草不吃,卻貪婪地舔着光秃秃的柏油路。
才讓說:“羊的身體缺少鹽,路面上的鹽堿多少能補充一點。
”車停了,坐乏了的乘客紛紛往下走。
才讓走在前,剛到門口,就聽瓊吉說:“才讓等等我。
”但回過頭來的卻是一個老男人。
瓊吉身後的父親愣了一下,低下頭不想理睬,那人卻站起來說:“啊噓,這不是強巴嗎?”父親和老才讓不期而遇了。
老才讓顯得非常熱情,說話的口氣既放肆又親熱,好像他跟父親曾經是最好的同事,好像他從未做過壞事更沒有坑害過父親。
父親勉強應付着,不停地打着哈欠,希望對方意識到話不投機,趕快閉嘴。
老才讓說他這些年一直沒好好工作,先是在黨校學習,後來又在民委享了幾年清福,這次回阿尼瑪卿州,是去接手牧馬場的。
父親說:“牧馬場輪到你啦?”“沒想到吧?過去的牧馬場是個提供國家用馬的地方,現在有汽車啦,馬派不上用場,變成了一個爛攤子,省上派不出人來,問我去不去,我說去,哪裡艱苦哪安家。
”“那就祝賀你啦。
”老才讓得意地一笑說:“歡迎你來做客,我知道你現在是個牧人,但在我眼裡,你可不是一般的牧人。
”父親哼哼哈哈地應付着:“我去方便一下。
”蹭着對方的身子,下車去了。
再次上路時,大家吃起了東西。
我們帶了一堆路上吃的,糖酥餅、焜鍋、馓子、幹果、蜜棗、牛奶糖、黑大豆、香腸,還有姥爺姥姥煮的肉、烙的餅、腌的辣酸菜和花菜。
瓊吉看到剛才父親跟老才讓說話,拿了吃的讓老才讓吃,還一口一個伯伯,我一個勁地使眼色她都看不出來。
吃了東西,大家都困了,車廂裡安靜下來。
我靠着梅朵打了個盹,然後看着窗外的風景,竟有些傷感:又回來了,我的草原。
路一直是往上的,海拔越來越高,枯草變得矮小,積雪漸漸厚了,雪山一峰挨着一峰,就像我們家的人,總是這個靠着那個。
迷蒙的遠方,有動物倏爾出現倏爾消失,流星劃過夜空似的。
風在積雪上遊走,白色的蟒蛇在積雪上遊走。
雲彩正在堆積,像是又有新雪了。
幾隻鷹跟着汽車,盤旋得那麼優雅自如。
一頂帳房和一群牲畜撲過來抓住了我的眼球,接着是一匹奔跑的馬,就在路邊的草地上,超過了我們,又停下來等着,然後再一次超過我們。
我驚叫起來:“阿爸,阿爸。
”為了避免跟老才讓交談而假裝睡覺的父親睜開了眼,看着窗外也驚叫了一聲:“日尕?”日尕離開果果去找父親,找了這麼久,終于找到了,這就是說沒有它找不到的,無論主人去了哪裡。
它的感覺告訴它父親就在車上。
不,也許是超凡的聽覺讓它聽到了父親的呼吸和心跳,敏銳的嗅覺讓它聞到了父親的味道。
它開始呼喚主人,迎着長途客車,揚起脖子發出一陣陣嘶鳴。
父親站了起來:“停車,停車。
”父親下去了,一個人騎着日尕,跟着汽車奔跑在草原上,馬背上沒有鞍鞯,但對一個好騎手,沒有鞍鞯算得了什麼?對一匹好馬,靠着彈性的脊梁就能讓主人擁有穩坐鞍鞯的舒适。
晚上了,長途客車停了一會兒,就又上路了。
雪輕輕落下,在窗戶玻璃上問候着我們,也提醒着我們:必須連夜走,否則會困在半路上。
好在有兩個司機,可以輪換着開。
冬天上路的長途客車都會做好一口氣開到底的準備。
而父親——才讓的阿爸、梅朵和我的阿爸、瓊吉的阿爸,肯定也是普赤的阿爸,卻騎着日尕奔跑在夜色深沉的草原上,奔馳在一個雪沃大地的時刻——我們回家的路上。
風雪呼嘯,天寒地凍,就像無情的鞭子抽打而來,就像無數銀針橫掃着一切試圖沖破它的活物,就像突然活躍起來的風的生命要阻止所有别的生命。
但似乎就需要這樣,才能讓人和馬感覺到:日尕是父親内心的慰藉,父親是日尕唯一的伴侶;它是父親的靈魂,父親是它的愛人。
長途客車在沁多縣城放下我們後,又去了州上。
我們沒有停留,跟父親和日尕會合後,在正午的晴光裡朝草原深處跋涉而去。
雪還是下着,好像它不是從雲層中産生,而是從太陽裡出來。
白花花的雪攀附在一株株的陽光上,繞着彎兒落下來,旋轉的模樣如同一朵朵串起的珍珠編織的花。
腳下嘎吱嘎吱地響,風力不勻、地勢不平的緣故,積雪時厚時薄,厚的地方能挖雪窩子,甚至會有深深的雪阱,薄的地方隻能沒過鞋面。
好在我們有日尕,它馱着帶給家裡人的禮物和才讓走在最前面,總能找到積雪最淺的地方帶我們過去。
一行人的腳印彎彎曲曲延伸在草原上,回頭看就像一條黑鐵的鎖鍊牽拽着我們,不讓我們沉入風雪的底部。
父親走在最後面,防止任何人掉隊和被狼偷襲,他不時地扭頭警惕地觀察着雪原,還不時地扒開積雪看看下面的草。
我望着遠方,把所有的發現告訴大家:那裡有幾頭白唇鹿,那裡有一群藏羚羊,那裡有幾隻狼。
瓊吉問:“狼不會吃掉我們吧?”梅朵說:“你小心點,要吃肯定第一個吃掉你。
”才讓在馬上說:“你快點走,靠近日尕就保險啦,日尕一蹄子能把狼踢到天上去。
” 不到天黑我們就停下了。
瓊吉累得喘息不疊,走幾步就要坐下來歇會兒。
她在平均海拔兩千二百六十米的西甯長大,顯然不适應這裡四千多米的高度。
父親說:“反正今天是走不到啦,休息吧。
”我們尋找積雪深厚的地方開始挖雪窩子,一人一個,先給普赤、瓊吉挖好,再給我們自己挖好。
我小聲對梅朵說:“又可以進入天堂啦。
”她笑笑,做了個鬼臉。
我們等所有人消失在雪窩子裡後,才歡天喜地地進入了自己的雪窩子。
第二天早晨,我們支起三石竈,扒開積雪,撿來幹牛糞,用父親帶着的鐵茶缸化雪燒水,每人喝了幾口,随便吃了點東西,就又上路了。
漫舞的雪花稀稀疏疏地籠罩在頭頂,風是迎面的,卻已經不那麼尖硬有力,甚至是柔軟的,跟雪花一樣,跟絲綢一樣,跟我們自己的肌膚一樣。
日尕馱上了瓊吉和普赤,父親牽着它走在前面,走不多遠,就見白茫茫的地平線上出現了幾個螞蟻大的黑影,漸漸清晰了,原來是桑傑和索南,他們帶着家裡的全部五匹馬,帶着藏獒當周,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找到了我們。
無比溫暖的擁抱就像雲層下面出現了太陽,就像桑傑和索南帶着燃燒的牛糞火。
“紮西德勒”和“卡卓洛淘”響成一片,“阿爸啦”和“哥哥啦”響成一片。
才讓擁抱了當周,又把它帶到了瓊吉跟前。
瓊吉有點怕,摸都不敢摸。
當周卻大大方方地一躍而起,舔在了瓊吉的肩膀上。
梅朵問:“你們怎麼知道我們要來?”索南說:“洛洛說的,他騎着斯雄要去縣上,再坐車去西甯,拐過來通知我們一聲。
”六匹馬、八個人、一隻藏獒,又要出發了。
索南和普赤騎一匹馬,梅朵和我騎一匹馬,父親騎一匹馬,桑傑阿爸騎一匹馬,才讓和瓊吉騎一匹馬。
還有一匹沒人騎的馬,馱上了我們帶給家裡人的禮物。
雪停了,雲霧的散去就像卷心菜的剝離,一層一層地消失着。
太陽的出現有些突然,嘩的一下,灑來漫天的晶瑩,又嘩的一下,從無可回避的大地上射來尖銳的雪光。
我們頓時閉上了眼睛,趕緊從衣袋裡掏摸墨鏡。
才讓跳到地上,撲向那匹沒人騎的馬,從他帶給家人的禮物中摸出兩個眼鏡盒,一個給了桑傑,一個給了索南。
桑傑和索南也都戴上了墨鏡,遠遠近近地看着。
瓊吉關切地說:“才讓哥哥你也戴上。
”“我以為我戴上啦,怪不得這麼刺眼。
”才讓這才掏摸自己的墨鏡。
我們迤逦而行。
突然,就像剛才太陽出現那樣,梅朵放開歌喉唱起來: 遙遠的從前爺爺說過一句話: 下雪啦,就回家。
那個時候月月下雪,天天下雪。
過去了多少年, 我想起了爺爺的話, 我等待寒冷等待下雪, 等來的卻是一個個無雪的冬天。
我問路過的人這是為什麼, 他們對我說,想想看,你有沒有家? 我和才讓跟着唱起來: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流浪的孩子, 哪裡都不是你的家。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遠去的孩子, 天涯才是你的家。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有福的孩子, 哪裡都是你的家。
索南和普赤接着唱起來: 不要說流浪找不到家, 太陽的背後就是你的家; 不要說草原沒有家, 翻過那座山就是你的家; 不要說下雪的日子才回家, 夏天的白地梅正等你回家。
父親和桑傑唱起來: 金子的家銀子的家, 我家才是最好的家; 羊皮的家牛皮的家, 我家才是最暖的家; 天堂的家牧人的家, 我的家才是你的家。
大家唱起來,連瓊吉也跟着唱起來: 家裡有爺爺,今年一百八; 家裡有奶奶,人說她是活菩薩; 家裡有阿爸,喝酒啃肋巴; 家裡有阿媽,擠奶擠出個金疙瘩; 家裡有姐姐,明天要出嫁; 家裡有哥哥,自稱尊貴的放羊娃; 家裡有妹妹,面貌美如花; 家裡還有我,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巴紮。
我們一直唱着,梅朵、才讓、索南的歌喉都是第一流的,大概是遺傳的緣故,下來是普赤,再下來是我,畢竟我在寄宿班時天天跟同學們又唱又跳,是經過磨練的,最後是瓊吉,她為了跟上别人的高音,在拼命地唱,加上有點缺氧,又是吼喘又是咳嗽。
父親開始跟桑傑商量事:“你跟角巴再合計一下,家裡牛羊太多确實不行,我這一路走來,扒雪扒了好幾次,很多地方已經沒草啦,有的話也是牙長的一點點,牲畜至少吃了兩茬。
往年的冬天可不是這樣的,雪下面都是草,又厚又高,很多都是牲畜沒吃過的帶着尖葉子的草。
不信你割一回幹草試試,過去前後左右一烏朵(抛打石頭的距離),能裝滿一個牛糞倉再高高地冒出尖來,現在能不能把牛糞倉的地面鋪嚴實都還不一定呢。
”桑傑說:“草少了不能不管,牛羊多了也不能不管,但管的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父親說:“是索南,他是個沒有遠見的人。
索南,我在說你呢,聽見了沒有?”索南說:“強巴阿爸啦,聽見啦,但是又忘啦,日子都是過一天是一天,想那麼遠幹什麼?”父親說:“想得遠就越過越好,想不遠就越過越窮。
”索南說:“有那麼多牛羊能窮到哪裡去?”父親說:“牛羊再多,變不成錢就什麼也不是。
”索南說:“錢再多,沒有牛羊就什麼也不是。
”父親說:“你就會跟我犟,不聽老師言,吃虧在眼前。
” 下午的斜陽裡,我們到達了桑傑家。
當周熱情地叫着。
寄養在這裡的父親的藏獒多吉箭一般飛過來,撲向了父親,然後又依次撲向了才讓、普赤、我和瓊吉,獨獨漏掉了梅朵。
梅朵踢了一下多吉說:“你怎麼這麼偏心?不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強巴阿爸的兒媳婦。
”多吉跳起來,撲倒梅朵,摁住她在她臉上使勁舔了一下。
我們哈哈大笑。
角巴和米瑪已經提前過來了,帶着卓瑪和旺姆,在新搭的迎客帳房和舊有的帳房之間迎接我們。
我們排着隊,按照先小後大的順序,跟他們擁抱,行接吻禮。
角巴說:“不是大雁不回來,不是蒼鷹不歸山,我的這些兒孫們,都是帶翅膀的,忽地去啦,忽地來啦,紮西德勒。
”大家齊聲說:“紮西德勒。
”父親問:“尼瑪呢?”又看看帳房四周,“帶着梅朵黑放牧去了嗎?雪這麼厚,牛羊能吃到什麼?”角巴說:“我家的草場上,有個地方雪一落就化。
”才讓說:“說不定下面有溫泉,挖一挖就知道啦。
”角巴說:“不能挖,挖破了雪山大地的衣裳,它會冷的。
”帳房裡傳來一個孩子的哭聲。
梅朵問:“誰在哭?”索南說:“你小叔叔格列。
”米瑪生了,是個男孩。
我突然想,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家,奇怪首先表現在輩分上:索南、才讓、梅朵、我、瓊吉、普赤是一輩,這一輩最大的是索南,最小的是普赤,相差十多歲;父親和母親、桑傑和卓瑪、尼瑪和旺姆、洛洛和央金以及格列是一輩,最大的是父親,最小的是格列,相差竟有四十多歲;姥爺姥姥、角巴和米瑪是一輩,最大的姥爺和最小的米瑪,相差有三十多歲。
如何才能形成這樣一個奇怪的藏漢混搭的家,真是說不清楚啦。
它有感情、習俗、婚姻、血液的交融,還有聲氣呼吸的交融,而一切交融都基于這樣一個條件:向善而生。
父親說:“幸虧我們是藏族人,是大草原上的牧人,不然的話就沒有格列啦,‘計劃生育’會早早地把他拿掉。
”角巴雙手合十說:“雪山大地始終保佑着我們,這麼多人回家來啦,一起去阿尼瓊貢朝拜一次的要哩。
”父親說:“噢——呀,我正想說這件事呢。
”才讓、普赤、梅朵和我都歡呼起來。
瓊吉追着問:“我們要去幹什麼?”才讓說:“串親戚。
” 說着話,我們把各自的禮物交給卓瑪和旺姆,然後按照年齡分開,進了兩頂帳房。
酥油茶早就燒好,糌粑也已經擺上,還沒吃幾口,熱騰騰的手抓肉就上來了,接着是血腸和面腸。
是昨天殺的羊,今天吃起來正好。
男人們自然要喝酒,是父親帶來的六十度的青稞白酒。
吃着,喝着,說着,笑着,唱着。
門外牛哞羊咩,放牧的尼瑪回來了,一一問候過了所有今天到家的人,然後就要跟我們這一輩在一起。
我們把他推了出去。
梅朵說:“尼瑪舅舅在的話我們就拘束得不會唱不會說啦,請到長輩的人堆裡去吧,請讓我們自由自在地喝酒吃肉吧。
”尼瑪笑着去了另一頂帳房。
吃着,喝着,說着,笑着,唱着。
夠了,夠了,不能再喝酒喝茶了;飽了,飽了,不能再吃肉吃糌粑了。
我們來到帳房外的雪地上,點起了一堆牛糞火。
歡快的風、跳動的火苗,呼啦啦響着的是雪夜大地上的亮堂,是彌漫在冬日草原上的暖流。
所有人都來了,連襁褓裡的格列也被米瑪揣在懷裡來到了篝火邊。
先是索南、才讓、瓊吉、普赤、梅朵和我這一輩拉起了手,接着父親、桑傑、卓瑪、尼瑪、旺姆這一輩拉起了手,然後兩輩人互相拉起了手,沒跳幾圈,就把角巴和米瑪這一輩裹挾進來了。
我們拉起手來旋轉——順時針旋轉流暢得就像河裡的渦流,這是獻給雪山大地的花環;逆時針旋轉漂亮得就像飛起來的瓷盤,這是獻給雪山大地的禮贊。
我們踢腿揚手,把靴子跺得砰砰響,把袖子抖得嘩嘩響,把頭發甩得呼呼響。
瓊吉不怎麼會,卻一點也不影響興緻,學着才讓的樣子跳,很快就能跟上了,姿勢也漸漸優美起來。
我們彎腰向前,鞠躬向後,用曼妙的舞蹈向牛糞火膜拜,感謝黑金一樣的寶貝燒熱了牧人的家;向帳房膜拜,感謝它把冬天阻擋在了門窗外面;向牛羊膜拜,感謝它們的繁衍和奉獻,讓牧人的心情如此暢快;向草原膜拜,感謝它恩賜了青青牧草、皚皚白雪、飛禽走獸、蜜蜂蝴蝶。
索南的舞跳得最狂最美最有力量,跳着跳着禁不住唱起來,梅朵跟了上去: 狐皮的帽子為什麼是金黃, 是星星落在了哥哥的頭上; 我家的草場為什麼起波浪, 潔白的牛奶流淌在草原上。
在這月光灑滿大地的時候, 走來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
直到後半夜,我們才踏滅牛糞火,回到帳房裡。
繼續吃着喝着,不知不覺我和梅朵互相依偎着睡着了,醒來時就聽日尕在嘶鳴,梅朵黑、當周和多吉在叫喚,是那種提醒主人快出來的聲音。
我抱着梅朵把她輕輕放在氈鋪上,走出了帳房,喊一聲:“叫什麼?”回答我的不是日尕,也不是藏獒,是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聲音:“央金出事啦,央金出事啦。
”我毛骨悚然,看到一匹馬氣喘籲籲地伫立在暗夜裡,一個黑影跪在馬頭前的雪地上,便驚叫起來:“來人哪,來人哪。
”首先跑出來的是梅朵,之後是才讓和瓊吉。
才讓首先認出了那個人,大喊一聲跑過去:“洛洛,你怎麼啦?”“央金出事啦。
”洛洛說着嗚嗚嗚哭起來。
父親問:“牧人富不富?”“比過去富多啦。
”“怎麼個富法,是牛羊多還是錢多?”“當然是錢多。
”“那就是說他們肯出售牛羊?”“噢呀,不出售牛羊哪裡來的錢?”“看來你們那裡開放多啦。
”我們望着窗外。
才讓說:“看,陵墓。
”不再荒涼的湟水河灘裡,高高矮矮坐落着許多建築,先祖的陵墓依然完好,周圍種滿了柏樹,那些柏樹跟一片茂密的松林連在一起,形成一道蒼綠的防風林帶浩蕩而去。
一過樹林,路上的車就少多了,長途客車加快了速度,不到半天,梅朵就喊起來:“草原,草原。
”這裡是鄉村與草原的南部分界線,一座平緩的山把大地分割成了兩半,我們前去的視野裡,再也看不到排列着青稞茬的農田了,金黃的草原上覆蓋着一片片白雪,像是光身子的大漢穿上了褴褛的皮袍,因為是天然的搭配,褴褛也變得美麗起來。
陽光是花色的,照在枯草上是金色,照在積雪中是白色,照在遠處赭石的山上,就變成了紅色,而陽光的根部卻是寶石藍色。
第一群羊的出現讓瓊吉興奮不已,她發現很多羊有草不吃,卻貪婪地舔着光秃秃的柏油路。
才讓說:“羊的身體缺少鹽,路面上的鹽堿多少能補充一點。
”車停了,坐乏了的乘客紛紛往下走。
才讓走在前,剛到門口,就聽瓊吉說:“才讓等等我。
”但回過頭來的卻是一個老男人。
瓊吉身後的父親愣了一下,低下頭不想理睬,那人卻站起來說:“啊噓,這不是強巴嗎?”父親和老才讓不期而遇了。
老才讓顯得非常熱情,說話的口氣既放肆又親熱,好像他跟父親曾經是最好的同事,好像他從未做過壞事更沒有坑害過父親。
父親勉強應付着,不停地打着哈欠,希望對方意識到話不投機,趕快閉嘴。
老才讓說他這些年一直沒好好工作,先是在黨校學習,後來又在民委享了幾年清福,這次回阿尼瑪卿州,是去接手牧馬場的。
父親說:“牧馬場輪到你啦?”“沒想到吧?過去的牧馬場是個提供國家用馬的地方,現在有汽車啦,馬派不上用場,變成了一個爛攤子,省上派不出人來,問我去不去,我說去,哪裡艱苦哪安家。
”“那就祝賀你啦。
”老才讓得意地一笑說:“歡迎你來做客,我知道你現在是個牧人,但在我眼裡,你可不是一般的牧人。
”父親哼哼哈哈地應付着:“我去方便一下。
”蹭着對方的身子,下車去了。
再次上路時,大家吃起了東西。
我們帶了一堆路上吃的,糖酥餅、焜鍋、馓子、幹果、蜜棗、牛奶糖、黑大豆、香腸,還有姥爺姥姥煮的肉、烙的餅、腌的辣酸菜和花菜。
瓊吉看到剛才父親跟老才讓說話,拿了吃的讓老才讓吃,還一口一個伯伯,我一個勁地使眼色她都看不出來。
吃了東西,大家都困了,車廂裡安靜下來。
我靠着梅朵打了個盹,然後看着窗外的風景,竟有些傷感:又回來了,我的草原。
路一直是往上的,海拔越來越高,枯草變得矮小,積雪漸漸厚了,雪山一峰挨着一峰,就像我們家的人,總是這個靠着那個。
迷蒙的遠方,有動物倏爾出現倏爾消失,流星劃過夜空似的。
風在積雪上遊走,白色的蟒蛇在積雪上遊走。
雲彩正在堆積,像是又有新雪了。
幾隻鷹跟着汽車,盤旋得那麼優雅自如。
一頂帳房和一群牲畜撲過來抓住了我的眼球,接着是一匹奔跑的馬,就在路邊的草地上,超過了我們,又停下來等着,然後再一次超過我們。
我驚叫起來:“阿爸,阿爸。
”為了避免跟老才讓交談而假裝睡覺的父親睜開了眼,看着窗外也驚叫了一聲:“日尕?”日尕離開果果去找父親,找了這麼久,終于找到了,這就是說沒有它找不到的,無論主人去了哪裡。
它的感覺告訴它父親就在車上。
不,也許是超凡的聽覺讓它聽到了父親的呼吸和心跳,敏銳的嗅覺讓它聞到了父親的味道。
它開始呼喚主人,迎着長途客車,揚起脖子發出一陣陣嘶鳴。
父親站了起來:“停車,停車。
”父親下去了,一個人騎着日尕,跟着汽車奔跑在草原上,馬背上沒有鞍鞯,但對一個好騎手,沒有鞍鞯算得了什麼?對一匹好馬,靠着彈性的脊梁就能讓主人擁有穩坐鞍鞯的舒适。
晚上了,長途客車停了一會兒,就又上路了。
雪輕輕落下,在窗戶玻璃上問候着我們,也提醒着我們:必須連夜走,否則會困在半路上。
好在有兩個司機,可以輪換着開。
冬天上路的長途客車都會做好一口氣開到底的準備。
而父親——才讓的阿爸、梅朵和我的阿爸、瓊吉的阿爸,肯定也是普赤的阿爸,卻騎着日尕奔跑在夜色深沉的草原上,奔馳在一個雪沃大地的時刻——我們回家的路上。
風雪呼嘯,天寒地凍,就像無情的鞭子抽打而來,就像無數銀針橫掃着一切試圖沖破它的活物,就像突然活躍起來的風的生命要阻止所有别的生命。
但似乎就需要這樣,才能讓人和馬感覺到:日尕是父親内心的慰藉,父親是日尕唯一的伴侶;它是父親的靈魂,父親是它的愛人。
長途客車在沁多縣城放下我們後,又去了州上。
我們沒有停留,跟父親和日尕會合後,在正午的晴光裡朝草原深處跋涉而去。
雪還是下着,好像它不是從雲層中産生,而是從太陽裡出來。
白花花的雪攀附在一株株的陽光上,繞着彎兒落下來,旋轉的模樣如同一朵朵串起的珍珠編織的花。
腳下嘎吱嘎吱地響,風力不勻、地勢不平的緣故,積雪時厚時薄,厚的地方能挖雪窩子,甚至會有深深的雪阱,薄的地方隻能沒過鞋面。
好在我們有日尕,它馱着帶給家裡人的禮物和才讓走在最前面,總能找到積雪最淺的地方帶我們過去。
一行人的腳印彎彎曲曲延伸在草原上,回頭看就像一條黑鐵的鎖鍊牽拽着我們,不讓我們沉入風雪的底部。
父親走在最後面,防止任何人掉隊和被狼偷襲,他不時地扭頭警惕地觀察着雪原,還不時地扒開積雪看看下面的草。
我望着遠方,把所有的發現告訴大家:那裡有幾頭白唇鹿,那裡有一群藏羚羊,那裡有幾隻狼。
瓊吉問:“狼不會吃掉我們吧?”梅朵說:“你小心點,要吃肯定第一個吃掉你。
”才讓在馬上說:“你快點走,靠近日尕就保險啦,日尕一蹄子能把狼踢到天上去。
” 不到天黑我們就停下了。
瓊吉累得喘息不疊,走幾步就要坐下來歇會兒。
她在平均海拔兩千二百六十米的西甯長大,顯然不适應這裡四千多米的高度。
父親說:“反正今天是走不到啦,休息吧。
”我們尋找積雪深厚的地方開始挖雪窩子,一人一個,先給普赤、瓊吉挖好,再給我們自己挖好。
我小聲對梅朵說:“又可以進入天堂啦。
”她笑笑,做了個鬼臉。
我們等所有人消失在雪窩子裡後,才歡天喜地地進入了自己的雪窩子。
第二天早晨,我們支起三石竈,扒開積雪,撿來幹牛糞,用父親帶着的鐵茶缸化雪燒水,每人喝了幾口,随便吃了點東西,就又上路了。
漫舞的雪花稀稀疏疏地籠罩在頭頂,風是迎面的,卻已經不那麼尖硬有力,甚至是柔軟的,跟雪花一樣,跟絲綢一樣,跟我們自己的肌膚一樣。
日尕馱上了瓊吉和普赤,父親牽着它走在前面,走不多遠,就見白茫茫的地平線上出現了幾個螞蟻大的黑影,漸漸清晰了,原來是桑傑和索南,他們帶着家裡的全部五匹馬,帶着藏獒當周,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找到了我們。
無比溫暖的擁抱就像雲層下面出現了太陽,就像桑傑和索南帶着燃燒的牛糞火。
“紮西德勒”和“卡卓洛淘”響成一片,“阿爸啦”和“哥哥啦”響成一片。
才讓擁抱了當周,又把它帶到了瓊吉跟前。
瓊吉有點怕,摸都不敢摸。
當周卻大大方方地一躍而起,舔在了瓊吉的肩膀上。
梅朵問:“你們怎麼知道我們要來?”索南說:“洛洛說的,他騎着斯雄要去縣上,再坐車去西甯,拐過來通知我們一聲。
”六匹馬、八個人、一隻藏獒,又要出發了。
索南和普赤騎一匹馬,梅朵和我騎一匹馬,父親騎一匹馬,桑傑阿爸騎一匹馬,才讓和瓊吉騎一匹馬。
還有一匹沒人騎的馬,馱上了我們帶給家裡人的禮物。
雪停了,雲霧的散去就像卷心菜的剝離,一層一層地消失着。
太陽的出現有些突然,嘩的一下,灑來漫天的晶瑩,又嘩的一下,從無可回避的大地上射來尖銳的雪光。
我們頓時閉上了眼睛,趕緊從衣袋裡掏摸墨鏡。
才讓跳到地上,撲向那匹沒人騎的馬,從他帶給家人的禮物中摸出兩個眼鏡盒,一個給了桑傑,一個給了索南。
桑傑和索南也都戴上了墨鏡,遠遠近近地看着。
瓊吉關切地說:“才讓哥哥你也戴上。
”“我以為我戴上啦,怪不得這麼刺眼。
”才讓這才掏摸自己的墨鏡。
我們迤逦而行。
突然,就像剛才太陽出現那樣,梅朵放開歌喉唱起來: 遙遠的從前爺爺說過一句話: 下雪啦,就回家。
那個時候月月下雪,天天下雪。
過去了多少年, 我想起了爺爺的話, 我等待寒冷等待下雪, 等來的卻是一個個無雪的冬天。
我問路過的人這是為什麼, 他們對我說,想想看,你有沒有家? 我和才讓跟着唱起來: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流浪的孩子, 哪裡都不是你的家。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遠去的孩子, 天涯才是你的家。
你沒有了家,你沒有了家。
你是一個有福的孩子, 哪裡都是你的家。
索南和普赤接着唱起來: 不要說流浪找不到家, 太陽的背後就是你的家; 不要說草原沒有家, 翻過那座山就是你的家; 不要說下雪的日子才回家, 夏天的白地梅正等你回家。
父親和桑傑唱起來: 金子的家銀子的家, 我家才是最好的家; 羊皮的家牛皮的家, 我家才是最暖的家; 天堂的家牧人的家, 我的家才是你的家。
大家唱起來,連瓊吉也跟着唱起來: 家裡有爺爺,今年一百八; 家裡有奶奶,人說她是活菩薩; 家裡有阿爸,喝酒啃肋巴; 家裡有阿媽,擠奶擠出個金疙瘩; 家裡有姐姐,明天要出嫁; 家裡有哥哥,自稱尊貴的放羊娃; 家裡有妹妹,面貌美如花; 家裡還有我,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巴紮。
我們一直唱着,梅朵、才讓、索南的歌喉都是第一流的,大概是遺傳的緣故,下來是普赤,再下來是我,畢竟我在寄宿班時天天跟同學們又唱又跳,是經過磨練的,最後是瓊吉,她為了跟上别人的高音,在拼命地唱,加上有點缺氧,又是吼喘又是咳嗽。
父親開始跟桑傑商量事:“你跟角巴再合計一下,家裡牛羊太多确實不行,我這一路走來,扒雪扒了好幾次,很多地方已經沒草啦,有的話也是牙長的一點點,牲畜至少吃了兩茬。
往年的冬天可不是這樣的,雪下面都是草,又厚又高,很多都是牲畜沒吃過的帶着尖葉子的草。
不信你割一回幹草試試,過去前後左右一烏朵(抛打石頭的距離),能裝滿一個牛糞倉再高高地冒出尖來,現在能不能把牛糞倉的地面鋪嚴實都還不一定呢。
”桑傑說:“草少了不能不管,牛羊多了也不能不管,但管的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父親說:“是索南,他是個沒有遠見的人。
索南,我在說你呢,聽見了沒有?”索南說:“強巴阿爸啦,聽見啦,但是又忘啦,日子都是過一天是一天,想那麼遠幹什麼?”父親說:“想得遠就越過越好,想不遠就越過越窮。
”索南說:“有那麼多牛羊能窮到哪裡去?”父親說:“牛羊再多,變不成錢就什麼也不是。
”索南說:“錢再多,沒有牛羊就什麼也不是。
”父親說:“你就會跟我犟,不聽老師言,吃虧在眼前。
” 下午的斜陽裡,我們到達了桑傑家。
當周熱情地叫着。
寄養在這裡的父親的藏獒多吉箭一般飛過來,撲向了父親,然後又依次撲向了才讓、普赤、我和瓊吉,獨獨漏掉了梅朵。
梅朵踢了一下多吉說:“你怎麼這麼偏心?不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強巴阿爸的兒媳婦。
”多吉跳起來,撲倒梅朵,摁住她在她臉上使勁舔了一下。
我們哈哈大笑。
角巴和米瑪已經提前過來了,帶着卓瑪和旺姆,在新搭的迎客帳房和舊有的帳房之間迎接我們。
我們排着隊,按照先小後大的順序,跟他們擁抱,行接吻禮。
角巴說:“不是大雁不回來,不是蒼鷹不歸山,我的這些兒孫們,都是帶翅膀的,忽地去啦,忽地來啦,紮西德勒。
”大家齊聲說:“紮西德勒。
”父親問:“尼瑪呢?”又看看帳房四周,“帶着梅朵黑放牧去了嗎?雪這麼厚,牛羊能吃到什麼?”角巴說:“我家的草場上,有個地方雪一落就化。
”才讓說:“說不定下面有溫泉,挖一挖就知道啦。
”角巴說:“不能挖,挖破了雪山大地的衣裳,它會冷的。
”帳房裡傳來一個孩子的哭聲。
梅朵問:“誰在哭?”索南說:“你小叔叔格列。
”米瑪生了,是個男孩。
我突然想,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家,奇怪首先表現在輩分上:索南、才讓、梅朵、我、瓊吉、普赤是一輩,這一輩最大的是索南,最小的是普赤,相差十多歲;父親和母親、桑傑和卓瑪、尼瑪和旺姆、洛洛和央金以及格列是一輩,最大的是父親,最小的是格列,相差竟有四十多歲;姥爺姥姥、角巴和米瑪是一輩,最大的姥爺和最小的米瑪,相差有三十多歲。
如何才能形成這樣一個奇怪的藏漢混搭的家,真是說不清楚啦。
它有感情、習俗、婚姻、血液的交融,還有聲氣呼吸的交融,而一切交融都基于這樣一個條件:向善而生。
父親說:“幸虧我們是藏族人,是大草原上的牧人,不然的話就沒有格列啦,‘計劃生育’會早早地把他拿掉。
”角巴雙手合十說:“雪山大地始終保佑着我們,這麼多人回家來啦,一起去阿尼瓊貢朝拜一次的要哩。
”父親說:“噢——呀,我正想說這件事呢。
”才讓、普赤、梅朵和我都歡呼起來。
瓊吉追着問:“我們要去幹什麼?”才讓說:“串親戚。
” 說着話,我們把各自的禮物交給卓瑪和旺姆,然後按照年齡分開,進了兩頂帳房。
酥油茶早就燒好,糌粑也已經擺上,還沒吃幾口,熱騰騰的手抓肉就上來了,接着是血腸和面腸。
是昨天殺的羊,今天吃起來正好。
男人們自然要喝酒,是父親帶來的六十度的青稞白酒。
吃着,喝着,說着,笑着,唱着。
門外牛哞羊咩,放牧的尼瑪回來了,一一問候過了所有今天到家的人,然後就要跟我們這一輩在一起。
我們把他推了出去。
梅朵說:“尼瑪舅舅在的話我們就拘束得不會唱不會說啦,請到長輩的人堆裡去吧,請讓我們自由自在地喝酒吃肉吧。
”尼瑪笑着去了另一頂帳房。
吃着,喝着,說着,笑着,唱着。
夠了,夠了,不能再喝酒喝茶了;飽了,飽了,不能再吃肉吃糌粑了。
我們來到帳房外的雪地上,點起了一堆牛糞火。
歡快的風、跳動的火苗,呼啦啦響着的是雪夜大地上的亮堂,是彌漫在冬日草原上的暖流。
所有人都來了,連襁褓裡的格列也被米瑪揣在懷裡來到了篝火邊。
先是索南、才讓、瓊吉、普赤、梅朵和我這一輩拉起了手,接着父親、桑傑、卓瑪、尼瑪、旺姆這一輩拉起了手,然後兩輩人互相拉起了手,沒跳幾圈,就把角巴和米瑪這一輩裹挾進來了。
我們拉起手來旋轉——順時針旋轉流暢得就像河裡的渦流,這是獻給雪山大地的花環;逆時針旋轉漂亮得就像飛起來的瓷盤,這是獻給雪山大地的禮贊。
我們踢腿揚手,把靴子跺得砰砰響,把袖子抖得嘩嘩響,把頭發甩得呼呼響。
瓊吉不怎麼會,卻一點也不影響興緻,學着才讓的樣子跳,很快就能跟上了,姿勢也漸漸優美起來。
我們彎腰向前,鞠躬向後,用曼妙的舞蹈向牛糞火膜拜,感謝黑金一樣的寶貝燒熱了牧人的家;向帳房膜拜,感謝它把冬天阻擋在了門窗外面;向牛羊膜拜,感謝它們的繁衍和奉獻,讓牧人的心情如此暢快;向草原膜拜,感謝它恩賜了青青牧草、皚皚白雪、飛禽走獸、蜜蜂蝴蝶。
索南的舞跳得最狂最美最有力量,跳着跳着禁不住唱起來,梅朵跟了上去: 狐皮的帽子為什麼是金黃, 是星星落在了哥哥的頭上; 我家的草場為什麼起波浪, 潔白的牛奶流淌在草原上。
在這月光灑滿大地的時候, 走來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
直到後半夜,我們才踏滅牛糞火,回到帳房裡。
繼續吃着喝着,不知不覺我和梅朵互相依偎着睡着了,醒來時就聽日尕在嘶鳴,梅朵黑、當周和多吉在叫喚,是那種提醒主人快出來的聲音。
我抱着梅朵把她輕輕放在氈鋪上,走出了帳房,喊一聲:“叫什麼?”回答我的不是日尕,也不是藏獒,是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聲音:“央金出事啦,央金出事啦。
”我毛骨悚然,看到一匹馬氣喘籲籲地伫立在暗夜裡,一個黑影跪在馬頭前的雪地上,便驚叫起來:“來人哪,來人哪。
”首先跑出來的是梅朵,之後是才讓和瓊吉。
才讓首先認出了那個人,大喊一聲跑過去:“洛洛,你怎麼啦?”“央金出事啦。
”洛洛說着嗚嗚嗚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