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關燈
還是你剪的彩,你還批了最初的經費。

    ”“虧你還記得,還知道州上有州長。

    但是後來呢,我剪彩的學校跟我沒關系啦,連考了全省第一也是外面的人問起來我才知道。

    我打問了一下,是李志強直接把電話打給了王石,王石一聲不吭就往你那裡跑,眼裡有沒有我這個州長我就不說啦,聾子的耳朵嘛,是不是天下‘才讓’一個樣,沁多的才讓過去的耳朵是擺設,阿尼瑪卿州的才讓如今整個人都成了擺設。

    ”父親滿臉堆笑:“我檢讨我檢讨,州長要是給學校裝一部電話,我不能說天天,一周給你彙報一次是絕對能做到的。

    ”“你有阿尼瑪卿最快的馬,彙報一次能費多大勁?我知道你先找了旦增後找了王石,結果怎麼樣?就算他們同意,我也可以反對掉嘛。

    ”“才讓州長啦,這件事可不敢賭氣,我有錯我承擔,千萬不要轉嫁到學生身上。

    ”“學生都是藏族人,我也是藏族人,我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你一個校長無權幹涉。

    你回吧,這件事就這樣啦,我還要開會。

    ”父親離開時臉都氣紅了,指着才讓州長說:“你哪裡是藏族人,你不是,我找錯人啦。

    ”心說我就不信解決不了,我去找真正的藏族人。

     第二天,父親出現在角巴家的帳房裡。

    角巴生氣地說:“強巴啦,是你不對,你為什麼不第一個來找我?不相信我是不是?我讓桑傑辦了個公社畜産品站你又不是不知道,娃娃們的學雜費和夥食費能花幾個錢?學校的牛羊沒處去,正好放在畜産品站委托牧養,也還是學生自己養自己嘛。

    ”父親聽着,眉開眼笑。

    角巴又說:“你給西甯的學校說,藏族娃娃不吃肉不成,有了學校的牛羊,畜産品站給學校每個月送三隻羊半頭牛是不成問題的。

    ”父親一口喝光卓瑪端給他的酥油茶:“角巴啦,從你嘴裡出來的都是好事情,說吧說吧,一直說下去,說到明天,說上一年十年一百年,隻要你不困,我就不睡覺。

    ”角巴說:“你想聽我就說,泉水越清越好,奶子越稠越好,雪山越高越好,牧草越綠越好,馬越快越好,人越善越好……”父親卻高興得顧不上聽了,陶然欲醉地唱起來: 雪山,在融化成水的時候, 迎來了斯巴喬貝拉格爾, 她是開天辟地的造化神, 是我的山宗,我的先祖。

     拉加啰,先祖的阿尼瑪卿, 拉加啰,牧人的阿尼瑪卿。

     “拉加啰”是神勝利的意思,在藏族人的眼裡,所有的善舉、所有的喜悅、所有的好事,都是神的勝利,或者說所有做了好事的人,能帶給人喜悅的人,都是神。

     要去西甯上中學的消息讓畢業生們興奮不已,除了我和達娃。

    我一直在父親的小學上學,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從骨子裡喜歡雪山、草原、牛羊、駿馬,喜歡牛糞火的映照下牛羊肉的味道、酥油茶的香氣、飛來飛去的藏語、同學們的呼吸以及被酥油浸染過的一切,喜歡跟梅朵校内校外亂跑,或者去角巴家的帳房裡度假,然後跟梅朵互相摟抱着一覺睡到天亮。

    饑荒年月過去後的一九六三年,母親連續來了兩封信要我回西甯上學。

    我害怕父親硬送我回去,都跟梅朵商量好了逃向荒野躲起來的辦法:帶上梅朵紅,我們就不怕狼啦,父親也不會找到我們啦。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騎馬去梅朵家,請角巴爺爺說服父親不要送走我。

    但想好的辦法都沒有用上,父親隻是問我:“你想不想回西甯?”看我搖頭,就給母親回了一封長長的信,說了許多我繼續留在草原的理由。

    我在沁多小學待得越久就越像一個藏族人,渾身透着酥油味不說,連高原紫外線都來關照我,皮膚漸漸變黑,胖乎乎的臉上漫漶着兩坨紅暈,不知道底細的人已經看不出我的漢族遺傳啦。

    父親去西甯辦事,有時會帶上我,讓我去看看想念我的姥爺姥姥和母親,但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才讓。

    每次這麼想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替姥爺姥姥和母親說一句:“沒良心的。

    ”相比之下,才讓就不是“沒良心的”,他說他喜歡西甯,卻又會止不住地思念草原的一切,包括阿爸和所有的親人,也包括我。

    我覺得我思念他就像思念一座唯一的山,他思念我就像思念山的時候順帶想到了山腳下的一個小土堆,嚴重地不平衡,心裡悶悶的。

    但一想到我有草原有梅朵,郁悶也就消散啦,心裡嘴上就會止不住地唱起來:“金鞍子配的是駿馬,草原配的是雪山,鮮花配的是姑娘,美麗配的是善良。

    ”但是現在,草原就要不屬于我啦,我隻能垂頭喪氣地離開它啦,就像大人們經常感歎的:我的命怎麼這麼不好啊?我知道我還會上很長時間的學,會越上越高,也會離草原越來越遠。

    父親說:“你無病呻吟什麼?好事情來了反而哭喪着臉,不想走也得走,以後還可以回來嘛。

    再說梅朵也要去,你留下來放空牆嗎?”嘻,我笑了。

    “放空牆”就是别人靠着你,你突然躲開。

    我經常給梅朵放空牆,梅朵也經常給我放空牆,我看她倒下或者她看我倒下,都會哈哈大笑。

    我遺憾地想:要是雪山、草原、牛糞火、酥油茶也能長出腿腳,像梅朵一樣同我一起去西甯就太好啦。

    一想到梅朵還能跟我在一起,我又高興起來。

    再說梅朵一直是高興的,我憑什麼不高興? 我們班隻有一個同學始終不高興,那就是達娃。

    父親說:“我說過多少次啦,你們要聽我的話。

    ”達娃說:“老師啦,你說了那麼多,我不知道聽哪句話。

    ”父親說:“還記得那次江洋和梅朵貪玩沒做作業我發脾氣的事吧?我說我發誓一定要把你們一個不落地送進中學。

    ”“記得,你打了江洋,還拔出他的藏刀割破了你的胳膊。

    ”“記得就好,小學畢業以後必須上中學,不然的話等于學沒上。

    ”達娃委屈地說:“老師啦,這些道理你已經說過好多次啦。

    ”“那是為什麼?是你阿爸阿媽不同意?我去牧馬場給他們說。

    ”“不是啦,我是擔心腿疼病犯了怎麼辦。

    ”“這個好辦,我們去一趟阿尼瓊貢,再在曼巴跟前求些藥,你帶上。

    再說啦,西甯有大醫院,你師母又是大夫,不怕的。

    ”但是達娃仍然不高興。

    父親說:“你的風濕病已經半年沒犯啦,這是眼鏡曼巴的恩德,這次去你把靴子帶上。

    ”一雙牛皮靴面花氆氇靴筒的靴子是達娃自己做的,她假期回牧馬場的家拿來了材料和工具,就在宿舍偷偷地做,做了半年才做好。

    父親見了大吃一驚:你才多大一點就會做靴子啦?達娃說阿爸十二歲就會做靴子,我已經十五啦。

    她打算把靴子送給父親。

    父親說我看眼鏡曼巴的靴子爛啦,你還是送給他吧,他給你看病給藥,沒收過一分錢的報酬。

    達娃說可我拿什麼感謝老師呢?父親說老師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不用感謝。

    六年了,為了治好達娃的風濕病,父親不知去了多少趟阿尼瓊貢,起初是兩個人騎着日尕,後來達娃大了,就讓她騎着麥秀或者斯雄。

    每次去達娃都要給眼鏡曼巴磕頭。

    有一次曼巴說,給我磕頭的必要沒有,我是個用善心善行祈福的人,不給你看病,善心就沒有啦,善行也喂掉老鷹啦,要磕就給你的老師磕,這個人,藏族娃娃的恩人是哩。

    但達娃從來不給父親磕頭,她知道老師需要的不是磕頭,也不想把老師當成一個可以用磕頭感謝的人。

    她不高興的原因就是她必須聽話,必須離開草原去西甯。

    草原有她留戀的一切,但最最留戀的是一個人——她的老師、我的父親。

     父親帶着達娃去阿尼瓊貢的這天,遇到了藏羚羊的遷徙。

    每年這個季節,藏羚羊都會經過沁多草原,它們邊走邊吃着營養豐富的牧草,增加體膘,完成交配,由于獵物豐富,狼和豹子幾乎不會騷擾它們。

    它們對騎馬走來的兩個人視而不見,隻顧埋頭吃草。

    一些藏野驢和馬鹿夥在裡面,顯得更加安閑,它們集中在水分充足、地勢較低的地方,貪婪地啃咬着豐富的野豌豆、肉苁蓉、鎖陽、冬蟲夏草、紫花苜蓿和狼尾巴草。

    父親說:“其實藏羚羊是最最警覺的,它們不是不在乎我們,是因為它們知道頭羊會負責大家的安危。

    ”達娃問:“哪個是頭羊?”父親看了看,指着前面說:“草岡上仰頭望着我們的那個就是,它一跑藏羚羊群就會跑,羚羊群一跑,藏野驢和馬鹿就會跟着跑。

    ”“可是頭羊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跑呢?”“馬鹿會告訴它,馬鹿的嗅覺最靈敏,隻要狼豹的味道随風飄來,它就會長鳴一聲。

    ”“老師啦,人家的頭羊都會帶着大家跑,你怎麼就不能帶着我們去西甯呢?”“我去了西甯誰來管學校?”“學校又不是你的。

    ”“那什麼是我的?”“學生才是你的。

    ”說完這話,達娃打馬就跑,她跑向了頭羊。

    頭羊跳下了草岡,轉眼之間整個藏羚羊群動蕩起來,藏野驢和馬鹿也跟着動蕩起來。

    轟隆隆的聲音沖天而起,煙塵彌散開來,達娃不見了。

    父親策馬追了過去。

     父親和達娃在路過的牧家帳房裡住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到達阿尼瓊貢。

    達娃給她的恩人眼鏡曼巴獻上了靴子。

    眼鏡曼巴拿着靴子翻來覆去看着說:“牛皮鞣得這麼細這麼軟,花氆氇選得這麼豔這麼綿,不是獻給曼巴的吧?是女人獻給男人的吧?”父親說:“曼巴啦,你想得太多啦,是你的爛靴子啟發了達娃,達娃你說是不是?”達娃不吭聲。

    眼鏡曼巴嘿嘿一笑,收了靴子,從身邊的鹿皮藥囊裡拿了些内服外敷的藥:“好好吃的要哩,你的病會好的。

    ”達娃跪下來磕了一個頭。

    父親也要磕頭,眼鏡曼巴趕緊站起來說:“你是教娃娃們識字的人,香薩主任都高看一眼,怎麼能給我磕頭?”轉身從案幾上拿起一條哈達,挂在了父親脖子上。

    父親取下來,挂在了達娃脖子上。

    達娃起身過去,又把哈達挂在了雪山大地的祭壇上。

     父親和達娃離開眼鏡曼巴,牽着日尕和麥秀,沿着向下盤旋的路朝阿尼瓊貢外面走去,經過集體精舍時,一些彩色青稞落在了頭上。

    他們仰頭一看,隻見官卻嘉阿尼從高高的窗戶裡探出頭來,笑呵呵地搖晃着一條哈達。

    父親說:“阿尼啦,你好。

    ”官卻嘉阿尼說:“聽說沁多小學是第一啦,又要辦沁多中學啦,達娃的腿病也好啦。

    ”父親說:“噢呀,你怎麼知道得這麼快?”官卻嘉說:“好事情就是一日千裡的日尕,風也會湊熱鬧,呼呼地吹到耳朵裡啦。

    不過恐怕連你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吧?你第一次帶着達娃來阿尼瓊貢時,我在你口袋裡塞了一把青稞,青稞是我偷香薩主任的,我當時就說,偷來的吉祥才是真正的吉祥。

    我說對了吧?也不來謝謝我,還等着我給你撒青稞。

    你數數,我給你撒了多少青稞?”父親笑道:“謝謝啦,一粒青稞代表一千種祝福,我們得到了多少祝福已經數不清啦。

    不過把我們師生兩人的記性加起來,再加上樹上的老鴉、房檐上的鴿子的記性,也不記得你往我口袋裡塞青稞的事,隻記得我第一次帶着達娃來找曼巴時,你根本不在阿尼瓊貢,你在保育院伺候孩子們呢。

    ”“錯了錯了。

    ”“那你說說那天達娃騎的是麥秀還是斯雄?”“我記得是斯雄,不不,是麥秀。

    ”“我告訴你吧,既不是斯雄也不是麥秀。

    達娃那時還小,我騎着日尕抱着她。

    ”官卻嘉眉頭一皺,氣呼呼地說:“不給我面子的人不是好人,你摸一下口袋摸出一粒青稞,說這就是當年我塞給你的,能把你的嘴說爛嗎?”父親一摸口袋說:“啊噓,我摸出的哪裡是青稞,是藏紅花愛吃的白砂糖。

    ”官卻嘉把哈達扔下來說:“狼咬脖子狗咬手,牛咬葉子馬咬根,你該咬的不咬,不該咬的盡咬。

    有本事等着,我不讓你嘗嘗我的法力就不是官卻嘉阿尼,我可不管你是校長還是老師。

    ”說着頭一縮,不見了。

    父親等了半天,也沒見官卻嘉阿尼出來,便把哈達戴在達娃脖子上說:“官卻嘉是在祝福你呢,你要記住他的好。

    ”達娃臉上沒有表情,生硬地說:“噢呀,老師。

    ” 出于在雪山大地的祭壇面前必須謙卑的原因,父親和達娃牽着馬走過了整個阿尼瓊貢建築群。

    可以騎馬的時候父親說:“今天的陽光這麼好,達娃為什麼不笑一笑?”“老師啦,心裡哭的人是不能笑的,一笑就變成鬼啦。

    ”“好好的為什麼要哭?”達娃不回答,讓父親扶她上馬,然後驅馬跑起來。

    父親跨上日尕,追了過去。

    很長一段路,都是達娃在前面跑,父親在後面追。

    麥秀自然跑不過日尕,但父親控制着日尕,不讓它超過去。

    日尕埋怨地瞪着父親:總是這樣,隻要跟别的馬一起跑,你就不讓我跑到前面去。

    哼——它邊跑邊放屁,表達着對父親的不滿。

    父親說:“日尕啦,你那點心思我是知道的,不就是看着麥秀是匹母馬你想逞能嗎?以後吧,我會想辦法給你找一匹好母馬,能配得上你的,生下馬駒子跟你一樣優秀的。

    至于麥秀,雖然好,但不是最好,牧馬場不會讓最好的母馬流走他方。

    ”日尕咴咴地叫着,好像同意啦。

    突然達娃停下了,跳到地上等着。

    父親忽一下超過去,又掉頭回來,翻身下馬:“怎麼啦?”“老師啦,藏紅花是大人還是孩子?”“你怎麼突然問這個?她當然是孩子,不是孩子怎麼能上學呢?”“她要是去西甯,官卻嘉阿尼會不高興的。

    ”“是藏紅花的文化知識重要,還是阿尼的心情重要?”“阿尼的心情頂頂重要,他有法力,一想念她,她的日子就不好過啦。

    ”“沒有的事,你操的心太多啦。

    ”“老師啦,你有沒有法力?”“我哪裡會有?”“那就是說你不會想我啦?”父親一時辨不清達娃說的法力和想念是什麼關系,笑笑說:“肯定會想,所有人我都會想。

    ”達娃丢開馬缰繩說:“老師啦,你是跟我的阿爸阿媽一樣的人,我舍不得離開你。

    ”說着撲到父親懷裡嗚嗚地哭起來,又說,“我離開阿爸阿媽沒有哭,一想到離開你,我就哭啦,為什麼?你說你沒有法力我不信。

    ”父親抱着達娃,一時不知道怎麼說,正在踅摸藏語漢語的詞兒,就見前面草新花豔的高岡上,冒出一匹馬來,是斯雄的影子,騎在上面的居然是藏紅花。

    父親說:“是達娃有法力,不是老師有法力,你一說藏紅花,藏紅花就來啦。

    ”達娃推開父親,擦着眼淚,愣愣地望着前面,突然說:“老師啦,藏紅花要去夏瓦尼措啦,官卻嘉阿尼也要去夏瓦尼措啦。

    ”“你怎麼知道?”“我跟藏紅花是挨着睡的,她什麼都給我說。

    ”父親牽馬走了過去。

    藏紅花突然缰繩一抖,雙腿一敲,催馬就跑。

    就在她跟父親和達娃擦肩而過時,她喊一聲:“老師啦,我今天晚上不回學校啦,請不要為我着急,我明天就回去。

    ”父親說:“你停下來慢慢說。

    ”藏紅花沒有停,打着馬風馳而去。

     父親第一次見到藏紅花是在保育院。

    角巴的妻子姜毛去世後,頂替她的官卻嘉阿尼繼續為孩子們忙活着,感覺他是任勞任怨、默不作聲的。

    差不多過了兩個月,父親有些過意不去,到保育院去看他,驚奇地發現:已經不是他啦,一個姑娘正在碉堡倉裡取肉。

    問起來才知道,她叫藏紅花,來自夏瓦尼措,是姐夫讓她來的,已經來了二十多天。

    “姐夫是誰?”“官卻嘉阿尼。

    ”“阿尼結過婚?你多大啦?”“十歲啦。

    ”藏紅花說着笑了,“你是學校的老師吧?”“你怎麼知道?”“姐夫說過啦。

    ”“他為什麼不讓你姐姐來?十歲的孩子應該去上學。

    ”“姐姐去年病死啦。

    ”父親立馬趕往阿尼瓊貢,責怪官卻嘉讓一個孩子去幹那麼繁重的活。

    官卻嘉阿尼說:“不是我讓她頂我的,是她自己願意的。

    ”“那就再頂回去,反正你在阿尼瓊貢除了吃閑飯,什麼也幹不了。

    我要把藏紅花領到學校念書去。

    ”官卻嘉阿尼鼻子一撮一撮地哼哼着,滿臉的不願意,但很快又想明白了,一再地問:“藏紅花比别的孩子入學晚,不會學不好吧?”“有我當校長你擔心什麼?”“噢——呀。

    ”他朝父親伸了伸大拇指,當即騎馬,跟着父親去了保育院。

     官卻嘉阿尼從此沒有離開過保育院,直到一九六三年夏天,西甯的糧食供應恢複正常,保育院搬遷而去。

    有件事父親一直不理解:藏紅花能夠坦坦然然提到自己的“姐夫”,官卻嘉卻從來不說藏紅花是他妻子的妹妹,明明是來學校看望她的,卻裝作不認識,跟這個說跟那個笑,就是不跟藏紅花說笑,最後總是躲進父親的辦公室,再讓父親把藏紅花帶來,塞給她半包白砂糖或一塊紅糖。

    藏紅花跟所有藏族人一樣愛吃糖,而官卻嘉阿尼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千方百計搞一點糖讓她解饞。

    有一次他告訴父親:“千萬别說出去,糖是從香薩主任的倉廪裡偷來的,主任正在追查。

    也不要說我來過這裡,我把藏紅花送進了學校。

    ”父親說:“為什麼?她是你妻子的妹妹,你來看望她是名正言順的。

    ”“啊噓,有過妻子的事就更不能提啦。

    ”父親說:“怕什麼?已經做過的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坦然面對。

    ”他總希望官卻嘉能心安理得地承認自己跟藏紅花的關系,誠實而大方地來往,因為學校裡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藏紅花總要把糖分給别人吃,每次都會炫耀地說:“官卻嘉阿尼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