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草原

關燈
食堂吃了晚飯,然後回到副秘書長辦公室,連夜寫了一份證明角巴無辜的材料,想趴到桌子上眯瞪一會兒,突然想到了日尕,趕緊來到了大門外。

    日尕正在站着睡覺,聽到主人的腳步聲後忽地揚起了頭。

    父親摸着它的脖子,心疼地說:“辛苦啦,我吃啦,你沒吃。

    ”說着上馬去了辦事處,再次寄放在馬廄裡,抱了兩大抱幹草讓它吃。

    自己回家,睡了一會兒,便空着肚子,去了公安廳。

    也是李志強的主意,借口縣領導有工作事項需要詢問,要求見見角巴。

    角巴關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裡,父親從鐵門上的小窗口望見他時,他正在煩躁得走來走去,一見父親就說:“你怎麼才來?”父親說:“你承認了,為什麼?”“才讓副州長說隻要我承認,就放我回家。

    我說隻要放我回家,你要什麼我承認什麼。

    ”“你這個糊塗蛋,上當啦。

    ”“那怎麼辦?”“翻供。

    ”“什麼叫翻供?”父親離開時,角巴說:“強巴縣長啦,你快去沁多縣拿些食物來,這個地方吃不上肉,餓得肚子天天提意見。

    ”父親說:“忍一忍吧,我跟你一樣。

    ” 三天後,角巴放出來了。

    父親的證明材料和角巴的翻供,是他獲得自由的保證。

    但同時阿尼瑪卿州委做出決定:免去父親的副縣長職務,給予黨内記大過處分;作為一把手的縣委書記王石做出深刻檢查。

    鑒于目前還無法知道瘟牛肉是不是給人造成了食物中毒後或病或死的結果,暫不追究刑事責任。

    省上認可了州上的決定,也就是說,這件事的替罪羊變成了父親。

    李志強說:“這是我提的建議,隻能這樣,沒有人承擔責任是不行的,要麼是你強巴副縣長,要麼是才讓副州長,但要是讓才讓副州長承擔責任,他一定還會揪住角巴不放。

    現在就看你了,如果你要保自己,就提出申訴來;如果你要保角巴德吉,就什麼話也别說,悄悄回到沁多縣去。

    以後嘛,當副縣長的機會還是有的,畢竟是高海拔的牧區,嚴重缺少身體适應能力強的領導幹部。

    ”父親說:“我要是提出申訴,角巴會怎麼樣?”李志強說:“那就又變成才讓副州長的辦法了。

    ”父親說:“好好好,隻要上級的決定不變就好,我這個副縣長,不當就不當啦。

    ” 父親去公安廳接角巴回家,一進家門,角巴就撲通一聲給父親跪下了:“強巴縣長啦,謝謝啦,我以為我再也出不來了,多虧你像雪山大地一樣保佑了我。

    ”父親趕緊扶他起來:“我已經不是副縣長啦,回到沁多就得重新分配工作。

    ”又對我們說,“按年齡算,他應該是洋洋的爺爺,藏族人叫阿尼。

    ”姥姥趕緊去了廚房,先是端來兩茶缸開水,一會兒又端來兩碗摻了蔓菁的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糌粑糊糊。

    角巴端起來就喝,一口氣喝完,又把碗雙手捧給了姥姥,意思是還要喝。

    父親把自己的那一碗放到角巴跟前:“你喝這個。

    ”角巴端起來又是一口氣喝完。

    碗被姥姥拿走了。

    角巴默默地盤腿坐在炕上,突然揚起頭說:“姐姐啦,不用太麻煩啦,有什麼就吃什麼,快一點的要哩。

    ”他以為姥姥還在給他做飯,很詫異這麼長時間啦,真正的飯還不端上來。

    父親和姥爺對視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你已經吃過啦,再沒有啦。

    ”角巴啊了一聲,這才看到我和才讓坐在門邊的闆凳上,一人端着一隻小碗,小碗裡頭是清水煮蔓菁,連糌粑糊糊都沒有。

    他下炕來到我和才讓跟前,坐到地上,掐着我們兩個的臉蛋,擡頭問姥爺:“肉呢?”姥爺說:“現在哪裡還能吃到肉?大人物小人物都吃不到。

    ”角巴說:“我是說兩個孩子臉上的肉哪裡去了?”他雖然第一次見我,卻也不相信我一出生就是現在這個瘦骨嶙峋的樣子。

    至于才讓臉上的肉,他真的想問問,是不是叫老鷹叼去啦?怎麼原來鼓出來的臉蛋變成了兩個深坑呢?家裡一片沉默。

    角巴說:“啊啧啧,你看我是什麼人嘛,到了家裡連一點食物都沒帶,還要吃你們的。

    ”突然張開雙臂,把我和才讓摟在了懷裡。

    我們碗裡的清水蔓菁全部灑在了他的皮袍上。

     角巴在我家住了幾天,每天隻能吃一頓摻了蔓菁的糌粑糊糊。

    父親帶來的一小布袋糌粑已經吃完,隻能從辦事處高價購買,而且隻能兩天買一次,一次買半斤,算是辦事處對本州幹部的照顧。

    角巴急着回草原,幾次催父親上路。

    父親說:“急什麼,再等等。

    ”他等着母親回來,按照和醫生的約定,母親帶着才讓又去了蘭州。

    角巴說:“那就等着,你也難得回來一趟,洋洋都這麼大啦,下面也該有個弟弟或妹妹啦。

    ”父親說:“還等着辦妥另外一件事,也跟才讓有關。

    ”原來父親在和李志強的接觸中,偶爾聽說了西甯保育院。

    保育院原來隻有二十多個孩子,這兩個月突然增加到了五十多個,需要政府增加糧食和副食供應。

    李志強當着父親的面,給糧食廳打電話:一定要想辦法,虧誰也不能虧了這些孩子,一天三頓,一頓也不能少。

    父親一打聽,知道能進保育院的都是沒人管的孤兒,就想才讓算不算呢?才讓在西甯治病,阿媽不在了,阿爸顧不上他。

    他給李志強說起來,李志強說你寫個申請,把詳細情況都寫上,我交給保育院,讓他們研究決定。

    角巴說:“保育院是幹什麼的,有沒有肉食糌粑?不如讓兩個孩子跟我們走,草原再不好,也不會餓得連屁都放不出一個。

    ”我說:“角巴爺爺,羊也可以去嗎?”角巴說:“草原上有的是羊,帶去幹什麼?就在西甯養着,養到明年宰了吃肉。

    ”我說:“不能宰了,這是才讓的羊。

    ” 角巴沒事幹,又坐不住,就跟着我去河灘裡放羊。

    看到河邊低矮的土坯房,他會說:“我見過的矮房子多啦,沒見過這麼矮的,人怎麼能住在這裡頭,不憋死嗎?”看到有載重的卡車經過橋梁,他會提心吊膽地攥起拳頭,死死地盯着,總覺得貨物摞成山的卡車會壓塌橋梁,每一次成功的過橋都會讓他慶幸得長舒一口氣。

    看到有人在河裡撈魚,他會說:“不念祈福真言的人啊,河裡的東西是吃不得的。

    ”有一次他坐在石頭上實在無聊,問道:“你聽過故事沒有?”我說:“聽過。

    ”“你給我講一個。

    ”我講起來:“孫悟空一個跟頭到天上,打敗天兵天将,吃了點心又吃桃子。

    完了。

    ”“孫悟空是漢族人還是藏族人?為什麼不吃糌粑?”“糌粑吃完了。

    ”“你再講一個。

    ”我說:“孫悟空碰見白骨精,舉起金箍棒說,你給我扯一碗拉面來,辣子和醋多放上些。

    完了。

    ”“拉面有手抓好吃?”我咽着口水說:“不知道,我沒吃過手抓。

    ”“你連手抓都沒吃過?太可憐啦。

    什麼時候到我家來,我給你殺羊做手抓。

    ”我答應着說:“我再講一個,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牛魔王說,我們家又沒有肉包子,你戰我幹什麼?孫悟空說,快說,哪裡有肉包子?完了。

    ”“肉包子我知道,哪裡有嘛?他到底吃上了沒有?”“吃上了。

    ”我的口水來不及吞咽,直接流到了地上。

    角巴說:“聽了半天,你講的孫悟空活像我們藏族人的格薩爾,戰馬一騎,走南闖北,上午吃胸叉,下午吃肋巴。

    ” 幾天後母親和才讓回來了,看了大夫開了藥,差不多用光了母親一個月的工資。

    角巴再次說起帶走才讓和我的話,母親堅決不同意:“三種藥得岔開了吃,你們不知道怎麼吃,前功盡棄了怎麼辦?”父親問:“治療時間已經不短了,到底有沒有效果嘛?”母親說:“我也說不上,看病的大夫說治總比不治好,萬一能治好呢?”又過了兩天,保育院通過郵局送來了才讓的入院通知。

    才讓要去保育院了,父親和母親都松了一口氣,至少那裡能吃飽肚子,還不耽誤治療。

    角巴說:“強巴啦,現在該走了吧?你要是不走,我就一個人走啦。

    ”離開西甯的這天,父親和角巴從辦事處牽來了馬,馱上了我和才讓,我和才讓一人抱着一隻羊。

    到了湟水河灘有草的地方,人和羊下來。

    父親說:“給這兩隻羊起個名字吧,藏族人的家畜都是有名字的。

    ”我和才讓忽閃着眼睛:叫什麼呢?父親又說:“這隻頭上有黑色的斑點,像雨點,就叫它‘德牧’,這隻的毛色就像披了一件雪花織成的衣服,就叫它‘岡拉’,記住了沒?”我說:“記住了,德牧和岡拉。

    ”父親抱了抱才讓,角巴抱了抱我,然後跨上了馬背。

    角巴邊走邊喊:“紮西德勒。

    ”父親叮囑我們:“早一點回家。

    ”然後不斷回望着,走了。

    陽光追逐着父親和角巴的背影,把秋天最後的溫暖塗抹在前去的路上,父親的藍色中山裝和角巴鑲着綠邊的紫色皮袍突然融合在一起,變成了馬的顔色。

    他們的馬都是棗紅馬,都閃耀着明晃晃的光澤。

    父親和角巴打馬跑起來,很快不見了。

    我問才讓:“草原有多大?馬多還是羊多?我也想騎馬。

    ”才讓看着我的嘴,突然走過去,抱起一隻羊掂了掂,又過來攔腰抱了抱我,高興地把羊牽到了我跟前。

    我明白他的意思,我可以騎羊,以後還會明白,騎羊的前提是我的重量不能超過羊。

    羊大了,已經是大綿羊了,我騎了一下德牧,看它走得踉踉跄跄,就下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騎羊,以後再也沒騎過,因為我覺得這是才讓的羊,才讓對羊好,我也應該對羊好,為什麼非要騎它?才讓要去保育院了,以後就是我一個人放羊了。

     家裡人沒想到,一個星期後,急着要回草原的角巴又來了,還帶着一個年輕的藏族人。

    他們把兩匹馬拉進院子,從馬背上卸下一個圓鼓鼓的布袋和一個同樣圓鼓鼓的羊肚,帶着一股風走進了家門。

    姥爺趕緊讓座,姥姥捯着小腳去了廚房。

    角巴把羊肚放在桌子上說:“姐姐啦,你要去燒開水嗎?開水再不喝啦。

    ”姥姥站在廚房門口說:“開水裡頭放些鹽,放些蔓菁。

    ”角巴說:“鹽要哩,蔓菁不要。

    今天我來,是要吃糌粑喝酥油茶的。

    ”說着打開了布袋,滿滿的都是糌粑,又打開了羊肚,滿滿的都是酥油。

    姥爺姥姥驚訝得不知說什麼。

    我喊了一聲“角巴爺爺”,撲了過去。

    角巴一屁股坐到地上,抱住我,用他的臉貼了一下我的臉,從懷裡摸出一個小布袋,塞給我:“打開看看,是什麼?”裡面是風幹肉,我抓出一塊就往嘴裡放。

    姥爺說:“煮熟了再吃。

    ”角巴說:“煮熟就不好吃啦,現在就吃。

    ”我把風幹肉分給姥爺姥姥。

    三個人嘎嘣嘎嘣嚼起來。

    姥姥說:“給才讓留上些。

    ”角巴說:“要是放在過去,我會帶些新鮮的羊肉來,可以煮一鍋手抓。

    現在是公社,不到冬天不許宰牲。

    雖說我的女婿、才讓的阿爸是公社主任,但也不能不守規矩。

    手抓我先欠着,以後一定補上。

    ”然後指着身後的年輕藏族人說,“這是你叔叔。

    ”又擡頭望望姥爺姥姥,“我兒子尼瑪是哩。

    ”尼瑪笑着彎了彎腰。

    姥爺說:“你這個人好,我還想你急着回草原就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原來是為了我們,早一點走早一點來嘛。

    ”姥姥燒了酥油茶,就是在水裡加茯茶和鹽,燒開後再放些酥油。

    角巴說:“草原上的酥油茶是先燒水煮茶,再加牛奶和鹽,最後在奶茶裡頭加酥油,比這個還要香。

    ”我心說這個已經夠香啦,怎麼還有比這個更香的? 角巴和尼瑪喝了酥油茶,吃了幾口糌粑,說要去看看才讓。

    姥爺和我就帶着他們去了。

    到了保育院門口,傳達室的人讓我們在門外等着,自己跑去叫。

    一會兒,一個女老師領着才讓走了出來。

    才讓穿着保育院發的黃制服,一見我們就默默淌眼淚。

    姥爺問:“怎麼了,想家了?”才讓擦掉眼淚,詢問地望着我。

    我知道他想知道什麼,趕緊說:“德牧和岡拉今天沒去河灘,家裡還有我割的草。

    ”尼瑪是第一次見才讓,驚訝地說:“你怎麼這麼白?不像個草原上的藏族人。

    ”才讓的确比剛來時白了些,姥爺說這是地勢低,太陽不毒,天天用肥皂洗臉的原因。

    角巴說:“才讓可憐,肚子裡有話說不出來。

    ”姥爺說:“才來幾天,他還沒習慣,以後就好了。

    ”角巴說:“你們不會不管吧?”姥爺說:“他一個星期回一趟家,星期六下午接,星期天下午送。

    洋洋的阿媽也會常來送藥,保育院裡有大夫,天天管着才讓吃藥。

    ”又指着門内院子裡跑來跑去打鬧的孩子說,“過幾天他就是這個樣子,你們放心。

    ”角巴說:“就是不知道吃的是什麼,不會連開水蔓菁也沒有吧?”姥爺說:“保育院是公家辦的,有的是辦法弄吃弄喝。

    ”說着摸了摸才讓的肚子。

    才讓知道大人們在說什麼,用手比劃出一個碗,指頭撈了一下,又撈了一下。

    姥爺說:“怎麼樣?才讓說中午吃的是面條,能做面條的都是白面,雜和面隻能擀成破布衫,一片一片的撈不起來。

    ” 看過了才讓,回到家,角巴要立刻動身回去,說哪裡累了就躺在哪裡睡,醒了再走,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姥爺姥姥不答應,非要他們住一宿:“雖然沒有八盤酒席招待,但是有炕,炕上睡總比野地裡睡舒服些。

    ”母親下班回來,抱着單位發的一棵大頭菜,一見角巴和尼瑪就說:“是你們來了嗎?巷口有喜鵲叫,一進院子就看到了馬。

    ”母親用酥油炒了大頭菜讓大家吃。

    角巴說:“這比開水煮的好吃多了嘛。

    ”飯間母親問起父親的情況:“抹掉了副縣長,重新分配了什麼工作?”角巴說:“聽說有三個工作讓他挑。

    ”“哪三個工作?”“畜牧科長、商業科長、學校校長。

    ”“他挑了什麼?”“不知道。

    ”“你一定把我的話帶到,要是還沒挑,就挑學校校長,科長之類的再也别當了。

    ”角巴打着哈欠說:“噢呀。

    ”我們家是一堂兩廂,廚房在堂屋後面,門開在堂屋裡。

    平時都是母親一個人睡小一點的西廂房,姥爺姥姥帶着我和才讓睡東廂房。

    來了人,姥姥就會帶我和才讓去跟母親擠,留下姥爺跟客人睡一條炕。

    這天晚上睡覺時,尼瑪死活不脫皮袍,不蓋被子,也不上炕,指着堂屋的地上說:“這個地方是最好的。

    ”問他為什麼,他說熱。

    姥爺說:“秋天都快過去了,還熱?真要是熱,你就随便睡,睡到院子裡也沒關系。

    肯定是牛羊肉吃多了,以後要少吃,吃些菜的要哩。

    ”半夜,尼瑪果然就到院子裡去睡了,皮袍裹身,靴子作枕,他呼呼睡到天亮。

    院子裡早起的人都在看着他。

    姥爺趕緊出去解釋,不是我們不讓進家上炕,是他自己不肯。

    有人說:“知道,知道,你們是厚道人家,不會把客人趕出來。

    ”角巴和尼瑪一睡醒就走了,沒吃沒喝。

    姥爺姥姥一直在念叨:他們路上吃什麼?我說:“吃牛魔王的肉包子。

    ” 姥爺曾說:“洋洋的話,大西瓜。

    ”意思是說我的話有一定的預言性。

    據說在我一歲多時,有一次我指着院門外說:“瓜、瓜。

    ”傍晚,父親從牧區回來,一手提着半隻羊,一手抱着一個從街口買的西瓜。

    這一次也是,我說了肉包子,肉包子就來了。

    星期六下午才讓被姥爺接回來,一進家門就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了三個包子,包子都壓扁了,但沒有爛。

    他給姥爺一個,給姥姥一個,給我一個。

    姥爺拿着包子,咽了一下口水,突然拉下臉來,生氣地說:“才讓,你把你的飯給我們拿來了嗎?肯定是一頓一個包子,你是不是三頓沒吃?你一個娃娃家能管住自己的肚子,我們就謝天謝地了,誰叫你操心我們了?”說着,把包子放在了桌子上,又奪過姥姥手裡的包子,也放在了桌子上。

    我看着姥爺生氣的樣子,戀戀不舍地把包子還給了才讓。

    才讓看我們不吃,明晃晃的大眼立刻濕了,啪嗒啪嗒落下眼淚來,無聲的哭泣裡,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委屈。

    姥姥心疼地抱住才讓,對姥爺說:“你發什麼脾氣?才讓也是想我們了,他說不出來,就想用包子說話。

    ”姥爺說:“我不發脾氣,他下個星期還會這樣。

    ”我問:“包子說什麼話了?”姥姥打我一下:“包子說才讓比你知道疼人。

    ”又對姥爺說,“别讓娃娃傷心,你不吃我吃。

    ”包子還是按照才讓的心願被我們吃掉了,餡是白菜和肉,菜多肉少,但在我們的感覺裡,吃進去的全是肉。

    之後姥姥拿出留給才讓的幾塊風幹肉讓他吃,姥爺拉着才讓看了看角巴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