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像麗茲酒店那麼大的鑽石

關燈
1 約翰·T.昂格爾出生于哈迪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個小城——一個世代聞名的望族之家。

    約翰的父親經過數次白熱化的激戰,保住了其業餘高爾夫球賽冠軍的頭銜。

    昂格爾夫人呢,就像當地話說的那樣“從熱箱到熱床”[1],以發表政治演說而家喻戶曉。

    剛滿十六歲的小約翰·T.昂格爾,在套上長褲以前[2]就已經跳遍了紐約傳來的所有時興舞蹈。

    眼下,小約翰得離開家一陣子了。

    就所有的外省地區而言,對新英格蘭教育的尊崇就是一個禍根——它會每年把這些地區前景最為光明的小夥子給通通吸走。

    約翰的父母也沒能幸免。

    除了波士頓附近的聖梅達斯學校之外,再無哪所學校适合他們——哈迪斯這地方太小了,根本擱不下他們家心愛的天才兒子。

     如果你去過哈迪斯就一定知道,那些時髦的預科學校和學院的名稱在那裡基本沒有什麼意義。

    這裡的居民已經與世隔絕得太久,盡管他們在穿着打扮、行為舉止以及文學等方面顯示還是跟得上時代的,但這一切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道聽途說得來的。

    在哈迪斯被認為是一次精心制作的盛會,如果搬到芝加哥,則無疑會被哪位牛肉大亨家的千金說成“還是有點寒酸”。

     約翰·T.昂格爾離家的前夜,昂格爾夫人帶着母親的傻氣,用亞麻套裝和電扇填滿了他的行李箱,昂格爾先生則送給他兒子一隻塞滿了錢的石棉錢包。

     “記住,這裡永遠歡迎你。

    ”他說,“你得相信,孩子,家裡的爐火一定燒得旺旺的,一切都會如常——美好而有秩序。

    ” “我知道。

    ”約翰嗓子沙啞地答道。

     “别忘了你是誰,來自哪裡,”他父親驕傲地繼續說,“不要做出任何傷害自己的事。

    你是哈迪斯昂格爾家的人。

    ” 于是老男人跟年輕人握了手,流着淚,約翰掉頭而去。

    十分鐘以後他已經到了城外,停下,最後一次回望。

    此時,門楣上維多利亞時期的老派格言對他具有奇特的吸引力。

    父親曾經嘗試過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換成更富有力量和生機的什麼話,比如“哈迪斯——你的機會所在”,或者在電燈照亮的上方,豎一塊素素淨淨隻寫着“歡迎”二字的牌子。

    老格言總是有那麼點沉悶,昂格爾先生原本是這麼想的——可是現在…… 約翰看了看,然後便義無反顧地扭臉向着自己的目的地進發。

    在他轉身離去的時候,天空下哈迪斯城的燈火充滿了溫暖、熱情的美。

     從波士頓到聖梅達斯學校,乘一輛羅爾斯-皮爾斯汽車隻需半小時就到了,可實際上兩個地方到底離多遠卻沒有人知道——因為除了約翰·T.昂格爾以外,沒有誰是坐羅爾斯-皮爾斯汽車去的,并且以後大約也沒有什麼人再如此這般去了。

    因為聖梅達斯是世界上最昂貴、最頂級的私立預科男校。

     起初的兩年,約翰在那裡過得挺愉快。

    學生的父親全都是财神,每逢夏天,約翰就去時髦的旅遊勝地玩耍。

    他到過不少同學家,也很喜歡他拜訪過的那些同學。

    同時,使他感到驚奇的是,所有這些同學的父親都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似的,帶着孩子氣。

    他總在琢磨,他們怎麼會如此超乎尋常地像。

    當他告訴人家他的家在哪兒時,别人就會快活地問他:“那裡很熱吧?”約翰則會擠出淡淡的微笑說:“是很熱。

    ”如果他們不是一直開這樣的玩笑,或許他的反應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