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糖
關燈
小
中
大
1
吉姆·鮑威爾是塊橡皮糖[1] ——雖然我很想把他寫成個讨喜的人物,但又覺得在這點上騙人不地道。
他就是一塊固執己見、本性難移、純度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的橡皮糖。
在梅森-迪克森線[2] 往南很遠的“橡皮糖地帶”上,他懶散地在“橡皮糖季”裡成長,那裡一年到頭都是“橡皮糖季”。
要是你管一個孟菲斯[3] 人叫“橡皮糖”,他十有八九會從屁兜裡拽出根又長又粗的繩子來,一擡手把你吊死在哪根電線杆子上;要是你管一個新奧爾良[4] 人叫“橡皮糖”,他大概會龇着牙沖你一樂,然後問你那個拐帶着你的妞兒去參加狂歡節化裝舞會的人是誰。
那一小塊“橡皮糖地帶”便是這一曆史的發源地,它介于上述兩座城市之間,是一座隻有四萬人口、在佐治亞州南部昏昏沉沉地打了四萬年瞌睡的小城。
它偶爾也會從瞌睡中驚醒,嘟囔幾句發生在某時某地的一場早已被人遺忘的戰争。
吉姆是塊橡皮糖。
我再次提筆寫下這句話,就因為它念上去怪好聽的——好像童話故事的開頭——而吉姆也貌似是個好人。
不知怎麼的,我腦海裡冒出的吉姆是這般模樣:一張渾圓誘人的臉,頭上的帽子裡會長出各種各樣的葉子和蔬菜來。
可事實上吉姆又高又瘦,還老哈着腰,都是整天趴在台球桌上給趴出來的。
在沒有種族歧視的北方,他大概就是那種街頭浪蕩、遊手好閑的人。
可到了冥頑不化的南方,“橡皮糖”指的就是終其一生來演繹“閑混”的各種狀态的那種人——我正閑混着;我之前在閑混;我将閑混下去。
吉姆是在一幢白房子裡出生的。
房子伫立于綠蔭遮蔽的街角,房前有四根飽經風吹雨打的立柱,屋後有好多格子圍籬,與陽光下花團錦簇的草地交錯組成怡人的背景。
最早在白房子裡住的人擁有隔壁、隔壁的隔壁,然後再隔壁的隔壁的土地,但那是太久遠太久遠的事了,久到連吉姆的老爸都記不清。
事實上,吉姆他爸也沒太把這當回事兒,以緻于在某次鬥毆中挨了槍子兒快要死掉的時候,他都懶得把這個告訴給當時已經吓慘了的五歲小吉姆。
白房子後來變成了家庭旅館,由一位來自梅肯、寡言少語的女人打理,吉姆叫她瑪米姨媽,并打從心底讨厭她。
吉姆長到十五歲時上了中學,頂着一頭打結的蓬亂黑發,内心懼怕姑娘。
他憎恨自己的家,家裡四個女人再加上一個老頭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休無止地聊着鮑威爾家當初擁有哪塊地,将來會開出哪種花。
城裡一些小姑娘的父母想起吉姆的媽媽,總說吉姆和她擁有同樣黑色的眼睛和頭發。
有時,他們會邀請吉姆參加聚會。
可是聚會讓吉姆感到羞怯,他情願坐在蒂利修車廠拆下來的車軸上擲骰子,或者用一根長長的稻稈一刻不停地鼓搗他的嘴。
為了掙零用錢,他打些小工,就更不會去參加聚會了。
在第三次聚會上,小馬喬裡·海特冒失地嘀咕說吉姆是個時常要去送雜貨的小子,雖然聲音很低,可還是有人聽見了。
從那以後,吉姆和兩步舞、波爾卡舞就再也挨不上邊兒。
他去學了一手擲骰子絕活,想要什麼數都能扔出來;他也靠聽人們講過去五十年間十裡八鄉俗辣的槍擊事件來打發時間。
到了十八歲,戰争爆發,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水兵,在查爾斯頓海軍船塢擦了一年的黃銅部件;之後換防去了北方,在布魯克林海軍船塢又擦了一年的黃銅部件。
戰争結束,他回了家。
那時他二十一歲,褲子穿得太短也太緊繃。
腳下那雙系扣的鞋子狹長細窄,領帶是紫色和粉紅色的撞色拼接,這種像陰謀一樣的色彩選擇巧妙而惹眼。
領帶上方是一雙藍色的眼睛。
整條領帶看起來像一塊美麗卻老舊的布,經過長時間的暴曬,已經褪了色。
四月裡的一天傍晚,暮色之中,一抹柔和的灰光流淌在棉花田間和悶熱的小城裡。
這時的吉姆在暮光中成為一道靠着木栅欄的模糊剪影。
他吹着口哨,目不轉睛地望着懸挂在傑克遜大街街燈上空的月暈,腦子裡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這問題在此後一小時内都揮之不去——橡皮糖收到了聚會邀請。
想當年——所有男孩厭惡所有女孩的那些日子——克拉克·達羅和吉姆在學校裡就已是同窗好友了。
當吉姆的社交渴望被淹死在修車廠油污的空氣中時,克拉克已經戀愛、失戀這樣往複折騰了好幾遭,後來他上了大學,嗜
他就是一塊固執己見、本性難移、純度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的橡皮糖。
在梅森-迪克森線
要是你管一個孟菲斯
那一小塊“橡皮糖地帶”便是這一曆史的發源地,它介于上述兩座城市之間,是一座隻有四萬人口、在佐治亞州南部昏昏沉沉地打了四萬年瞌睡的小城。
它偶爾也會從瞌睡中驚醒,嘟囔幾句發生在某時某地的一場早已被人遺忘的戰争。
吉姆是塊橡皮糖。
我再次提筆寫下這句話,就因為它念上去怪好聽的——好像童話故事的開頭——而吉姆也貌似是個好人。
不知怎麼的,我腦海裡冒出的吉姆是這般模樣:一張渾圓誘人的臉,頭上的帽子裡會長出各種各樣的葉子和蔬菜來。
可事實上吉姆又高又瘦,還老哈着腰,都是整天趴在台球桌上給趴出來的。
在沒有種族歧視的北方,他大概就是那種街頭浪蕩、遊手好閑的人。
可到了冥頑不化的南方,“橡皮糖”指的就是終其一生來演繹“閑混”的各種狀态的那種人——我正閑混着;我之前在閑混;我将閑混下去。
吉姆是在一幢白房子裡出生的。
房子伫立于綠蔭遮蔽的街角,房前有四根飽經風吹雨打的立柱,屋後有好多格子圍籬,與陽光下花團錦簇的草地交錯組成怡人的背景。
最早在白房子裡住的人擁有隔壁、隔壁的隔壁,然後再隔壁的隔壁的土地,但那是太久遠太久遠的事了,久到連吉姆的老爸都記不清。
事實上,吉姆他爸也沒太把這當回事兒,以緻于在某次鬥毆中挨了槍子兒快要死掉的時候,他都懶得把這個告訴給當時已經吓慘了的五歲小吉姆。
白房子後來變成了家庭旅館,由一位來自梅肯、寡言少語的女人打理,吉姆叫她瑪米姨媽,并打從心底讨厭她。
吉姆長到十五歲時上了中學,頂着一頭打結的蓬亂黑發,内心懼怕姑娘。
他憎恨自己的家,家裡四個女人再加上一個老頭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休無止地聊着鮑威爾家當初擁有哪塊地,将來會開出哪種花。
城裡一些小姑娘的父母想起吉姆的媽媽,總說吉姆和她擁有同樣黑色的眼睛和頭發。
有時,他們會邀請吉姆參加聚會。
可是聚會讓吉姆感到羞怯,他情願坐在蒂利修車廠拆下來的車軸上擲骰子,或者用一根長長的稻稈一刻不停地鼓搗他的嘴。
為了掙零用錢,他打些小工,就更不會去參加聚會了。
在第三次聚會上,小馬喬裡·海特冒失地嘀咕說吉姆是個時常要去送雜貨的小子,雖然聲音很低,可還是有人聽見了。
從那以後,吉姆和兩步舞、波爾卡舞就再也挨不上邊兒。
他去學了一手擲骰子絕活,想要什麼數都能扔出來;他也靠聽人們講過去五十年間十裡八鄉俗辣的槍擊事件來打發時間。
到了十八歲,戰争爆發,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水兵,在查爾斯頓海軍船塢擦了一年的黃銅部件;之後換防去了北方,在布魯克林海軍船塢又擦了一年的黃銅部件。
戰争結束,他回了家。
那時他二十一歲,褲子穿得太短也太緊繃。
腳下那雙系扣的鞋子狹長細窄,領帶是紫色和粉紅色的撞色拼接,這種像陰謀一樣的色彩選擇巧妙而惹眼。
領帶上方是一雙藍色的眼睛。
整條領帶看起來像一塊美麗卻老舊的布,經過長時間的暴曬,已經褪了色。
四月裡的一天傍晚,暮色之中,一抹柔和的灰光流淌在棉花田間和悶熱的小城裡。
這時的吉姆在暮光中成為一道靠着木栅欄的模糊剪影。
他吹着口哨,目不轉睛地望着懸挂在傑克遜大街街燈上空的月暈,腦子裡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這問題在此後一小時内都揮之不去——橡皮糖收到了聚會邀請。
想當年——所有男孩厭惡所有女孩的那些日子——克拉克·達羅和吉姆在學校裡就已是同窗好友了。
當吉姆的社交渴望被淹死在修車廠油污的空氣中時,克拉克已經戀愛、失戀這樣往複折騰了好幾遭,後來他上了大學,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