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關燈
小
中
大
你……挺吓人的,但你的話讓我抽筋了。
” 遊泳時腳抽筋,會淹死。
她要驗證一下他是否真想了她兩年,說人的内心都刻在身體上,騙不了搞舞蹈專業的人。
她抱過來的時候,他緊緊抱住她,她歎息:“你全身都在哭,我信了。
” 接下來的事,應是打了巴頓五十六,被提拔為中層幹部……耗到一九八三年,但他已不耐煩,向百慕大說,廣東有個寶安縣,明年改為深圳市,後年劃為特區,特批了自由。
“你怎麼知道?” “信我。
” 她又信了他。
倆人分别辭職,乘火車南下。
二日車程,她腫腫的鼻頭突然精緻,歪嘴正了過來,暗黑面色開始轉白。
她一直是尖子,少年班領舞、藝校高才生、歌舞團台柱子,她喜歡舞蹈,厭惡别人看完舞蹈後喜歡她,她的身體等同雕塑、繪畫,不等于性。
不知不覺,她長劣了臉,卸妝後沒法看。
他說她在變美,遭她堅決否認,到達寶安縣南頭村後,出租房房東贊歎“好靓好靓”,她相信了他的誠實,自己也高興。
南頭村真是南頭,隔海即是香港。
房東說香港人追求最新款電器,淘汰的扔海,每個漲潮,都有大群電視機漂來。
随海漂來的還有天線,可以調出香港所有的電視台。
那些電視機質量真好,曬幹了就能用,你們屋要不要配上一台? 她綻放好看笑容:“您走的是黑貨吧?” 房東發誓不是,南頭村有座砸毀的龍王廟,依舊很靈,想要香港商店裡什麼東西,對着殘磚爛瓦祈禱,七天内必從海上漂來。
他們村盛産電視機,因為村裡一位百歲老奶奶臨終前喊了聲想看電視。
她感慨,真是位好心腸的龍王。
房東說他們村受龍王恩惠,所以也願造福他人,每一寸空氣都含着善意,你們倆是來對了地方。
陪她去龍王廟,她許願找個工作……嗯,特批的自由後年才到,确實來得有些早。
她讓他也許願。
回憶李小龍影集上不多的文字——李小龍常說的話“找到自我”,來自一本叫《最初和最終的自由》的印度人演講集,影響了六十年代美國嬉皮士運動。
由于李小龍電影對美國黑人的巨大影響,黑人也開始思考“找到自我”,以前覺得那是白人的時髦,排斥拒絕。
沒有哲學著作的李小龍,被黑人稱為思想家。
黑人不信印度哲人、嬉皮士,信了他。
袁牢記沒有找這本書的沖動。
父親在看不到西方譯作的前提下,憑一己之力發明了唯心主義,他在沒看過一部李小龍電影、一段親筆文字的前提下,憑劇照生活照,發明了李小龍的截拳道。
《最初和最終的自由》——憑這書名,完全可以把整本書發明出來……但現在,他想看原版。
想看看這個世界的原樣。
許願後,她每日去海邊等書漂來。
第七天,電視裡調出香港電視台播放的李小龍電影《猛龍過江》,李小龍竟是個逗趣活潑的人,袁牢記笑不出,直至看到李小龍踢了一個白人歹徒的裆,才有笑容。
我發明的截拳道總算跟他有一點相同…… 她從海邊拎回一本書,假意在台燈下烤幹。
香港譯文的《最初和最終的自由》,不難認識的繁體字。
他知是托了房東。
印度人說,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你把世界往好處想,世界便會變好。
遭白人聽衆反對,說世界充滿痛苦,有那麼多人需要幫助,我們應該行動,而不是想。
印度人回答,人們種族不同、貧富不同,痛苦卻如此一緻,說明全人類都在一個波頻上。
你的一個念頭,會傳達到每一個人,你的一念,震撼世界…… 袁牢記合上書。
這一念以演講的方式傳給白人,白人以嬉皮士的方式傳給李小龍,李小龍以中國功夫的方式傳給黑人,在世俗顯現上,确實完成了“一念波及全人類”。
亞細亞大地是遺漏的地域……她靠過來,偎在他懷裡。
在這個大差不差的世界,已知未來。
自由來臨後,他和她沒搞出什麼名堂,也錯過有小孩,五十五歲沒錢了,她開辦少年舞蹈班,他做雜務,平安了五年,五年後房租提升,關了舞蹈班,她也過世。
他在街頭賣香瓜,遇到巴頓五十六,去了第七十二屆戛納電影節…… 眼前如此幸福,他抱住她。
信了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
” 遊泳時腳抽筋,會淹死。
她要驗證一下他是否真想了她兩年,說人的内心都刻在身體上,騙不了搞舞蹈專業的人。
她抱過來的時候,他緊緊抱住她,她歎息:“你全身都在哭,我信了。
” 接下來的事,應是打了巴頓五十六,被提拔為中層幹部……耗到一九八三年,但他已不耐煩,向百慕大說,廣東有個寶安縣,明年改為深圳市,後年劃為特區,特批了自由。
“你怎麼知道?” “信我。
” 她又信了他。
倆人分别辭職,乘火車南下。
二日車程,她腫腫的鼻頭突然精緻,歪嘴正了過來,暗黑面色開始轉白。
她一直是尖子,少年班領舞、藝校高才生、歌舞團台柱子,她喜歡舞蹈,厭惡别人看完舞蹈後喜歡她,她的身體等同雕塑、繪畫,不等于性。
不知不覺,她長劣了臉,卸妝後沒法看。
他說她在變美,遭她堅決否認,到達寶安縣南頭村後,出租房房東贊歎“好靓好靓”,她相信了他的誠實,自己也高興。
南頭村真是南頭,隔海即是香港。
房東說香港人追求最新款電器,淘汰的扔海,每個漲潮,都有大群電視機漂來。
随海漂來的還有天線,可以調出香港所有的電視台。
那些電視機質量真好,曬幹了就能用,你們屋要不要配上一台? 她綻放好看笑容:“您走的是黑貨吧?” 房東發誓不是,南頭村有座砸毀的龍王廟,依舊很靈,想要香港商店裡什麼東西,對着殘磚爛瓦祈禱,七天内必從海上漂來。
他們村盛産電視機,因為村裡一位百歲老奶奶臨終前喊了聲想看電視。
她感慨,真是位好心腸的龍王。
房東說他們村受龍王恩惠,所以也願造福他人,每一寸空氣都含着善意,你們倆是來對了地方。
陪她去龍王廟,她許願找個工作……嗯,特批的自由後年才到,确實來得有些早。
她讓他也許願。
回憶李小龍影集上不多的文字——李小龍常說的話“找到自我”,來自一本叫《最初和最終的自由》的印度人演講集,影響了六十年代美國嬉皮士運動。
由于李小龍電影對美國黑人的巨大影響,黑人也開始思考“找到自我”,以前覺得那是白人的時髦,排斥拒絕。
沒有哲學著作的李小龍,被黑人稱為思想家。
黑人不信印度哲人、嬉皮士,信了他。
袁牢記沒有找這本書的沖動。
父親在看不到西方譯作的前提下,憑一己之力發明了唯心主義,他在沒看過一部李小龍電影、一段親筆文字的前提下,憑劇照生活照,發明了李小龍的截拳道。
《最初和最終的自由》——憑這書名,完全可以把整本書發明出來……但現在,他想看原版。
想看看這個世界的原樣。
許願後,她每日去海邊等書漂來。
第七天,電視裡調出香港電視台播放的李小龍電影《猛龍過江》,李小龍竟是個逗趣活潑的人,袁牢記笑不出,直至看到李小龍踢了一個白人歹徒的裆,才有笑容。
我發明的截拳道總算跟他有一點相同…… 她從海邊拎回一本書,假意在台燈下烤幹。
香港譯文的《最初和最終的自由》,不難認識的繁體字。
他知是托了房東。
印度人說,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你把世界往好處想,世界便會變好。
遭白人聽衆反對,說世界充滿痛苦,有那麼多人需要幫助,我們應該行動,而不是想。
印度人回答,人們種族不同、貧富不同,痛苦卻如此一緻,說明全人類都在一個波頻上。
你的一個念頭,會傳達到每一個人,你的一念,震撼世界…… 袁牢記合上書。
這一念以演講的方式傳給白人,白人以嬉皮士的方式傳給李小龍,李小龍以中國功夫的方式傳給黑人,在世俗顯現上,确實完成了“一念波及全人類”。
亞細亞大地是遺漏的地域……她靠過來,偎在他懷裡。
在這個大差不差的世界,已知未來。
自由來臨後,他和她沒搞出什麼名堂,也錯過有小孩,五十五歲沒錢了,她開辦少年舞蹈班,他做雜務,平安了五年,五年後房租提升,關了舞蹈班,她也過世。
他在街頭賣香瓜,遇到巴頓五十六,去了第七十二屆戛納電影節…… 眼前如此幸福,他抱住她。
信了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