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财者。
貪财是萬惡之源;由于貪财,人們才會幹出上流社會所謂的不大幹淨的勾當。
不錯,這種性格中已經有某種令人敬而遠之的東西,一位在其人生道路上曾和這樣的人稱兄道弟,把酒言歡,共度愉快時光的讀者,一旦發現這個人成了一出戲劇或一部史詩的主人公,就會對他報之以白眼。
但真正明智的人并不嫌棄任何性格,而是以探究的目光審視他,理清它的脈絡。
于是這個人很快就原形畢露了;一眨眼間,他實質上已變成了一條可怕的蛆蟲,它不容分說地把一切都化為肥己的脂膏。
并不罕見的是,不僅奔放的激情,而且追求某種微不足道的東西的渺小欲望,在為建功立業而生的人身上也會膨脹起來,使他忘卻偉大而神聖的使命,卻把無聊的小玩意看作偉大而神聖的東西。
人類的激情和欲望仿佛恒河沙數,不可勝計,而且各各不同,它們最初都服從人的意志,後來卻成了人的可怕的主宰。
隻為自己選擇最美好的激情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無限的福祉每時每刻都在增加,都在成十倍地擴大,而他也就越來越深地沉浸于自己心靈中那無垠的樂園之中。
然而有些激情并不是由人選擇的。
它們在人出生時便與生俱來,非人力所能抗拒。
它們是天意的産物,它們在人的一生中發出某種永恒的召喚而永不沉寂。
它們注定要在人世間執行其偉大的使命:不論是在一個陰暗的形象中,還是作為讓世人歡呼的光明的現象,反正一樣,都是為了締造人類所未知的幸福。
也許就是這個乞乞科夫,現在引導着他的那種激情就并不是來源于他本人,在他那冷漠無情的生存中就蘊藏着某種東西,将使這個人一敗塗地而拜倒在上天的智慧之前。
而這個形象為什麼會在現在問世的這部史詩中出現,這還是一個謎。
然而令人感到沉重的,并不是人們會對主人公不滿,令人感到沉重的是,内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信念:就是這個主人公,就是這個乞乞科夫,讀者會感到滿意。
倘若作者不深入地窺視他的内心,不觸及他内心深處容易輕輕滑過而不為人知的東西,不揭露這個人對誰也不會道及的極其隐秘的思想,隻是描寫他在全城人士面前,在馬尼洛夫和别人面前的表現,那麼人人都會心情愉快,覺得他是個挺有趣的人物。
沒有必要讓他的面貌、他的整個形象栩栩如生地暴露在人們的眼前,這樣,在讀完全書以後,心靈就一點兒也不會受到震驚,又可以回到整個俄羅斯都樂此不疲的牌桌上去了。
是的,我的善良的讀者,你們不願意看到人的赤裸裸的空虛。
你們會說,何必呢,為什麼要這樣?難道我們不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可鄙而荒唐的東西嗎?不用您說,我們也常常看到許多令人沮喪的現象。
您最好還是向我們展現美好而引人入勝的東西吧。
讓我們把煩惱忘卻才好呢!“老弟,你何必對我說莊園的情況很糟糕呢?”地主對管家這麼說:“老弟,這些事你不說,我也知道,難道你就沒有别的話好說了嗎?你讓我忘掉這一切吧,别讓我知道,那就是我福星高照了。
”于是本來可以用來多少改善一下情況的錢花到消愁解悶的地方去了。
本來有可能開掘意外的巨大财源的聰明才智沉睡了;而那裡拍賣的錘聲一響,地主黯然流落街頭,為貧困所迫,不惜為非作歹,而從前他對這些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指責作者的還有那些所謂的愛國主義者,他們心安理得地待在各自的角落裡,不務正業,靠别人的錢為自己攢點兒積蓄,過自己的小日子;但隻要發生一點兒在他們看來有損祖國榮譽的事情,出了一本有時說說真話的書,他們就像看到蒼蠅落進蛛網的蜘蛛,從角角落落爬出來,馬上大喊大叫:“這樣暴露,這樣張揚好嗎?要知道,這裡所寫的一切都是咱們自家的事啊,這好嗎?外國人會怎麼說呢?聽别人說自家的壞話難道心裡好受?難道這不叫人痛心?難道我們不是愛國主義者?”對這些高論,特别是關于外國人的輿論雲雲,坦白地說,我實在無言以對。
姑且講個故事吧:在俄羅斯的一個遙遠的地方有兩位居民。
一個是父親,名叫基法·莫基耶維奇,性情溫和,過着悠閑的生活。
他是不問家事的:他的志趣主要在思辨方面,研究這樣一個他所謂的哲學問題:“瞧,就說獸類吧,”他在屋子裡踱來踱去,說道,“獸類出生時是赤條條的。
為什麼會赤條條的呢?為什麼不像禽鳥一樣從蛋裡破殼而出?可不,說真的,要是深入地探究,自然界簡直不可理解!”這就是居民基法·莫基耶維奇的想法。
但主要的問題還不在這裡。
另一個居民是他的親生兒子莫基·基法維奇。
他是俄羅斯所說的勇士,就在父親研究獸類的出生問題時,這位膀大腰圓的二十歲的小夥子渴望大顯身手。
他幹什麼都出手特重,不是把誰的胳膊弄折了,就是讓誰的鼻子腫了起來。
在家裡和鄰舍,從小女仆到看家狗,一見他,就逃之夭夭,甚至卧室裡他自己的床也被他搞得支離破碎。
莫基·基法維奇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他的心地是善良的。
但主要的問題也不在這裡。
主要的問題在于:“行行好吧,基法·莫基耶維奇老爺,”自家和鄰家的仆人都向他訴苦,“你的莫基·基法維奇是怎麼了?他鬧得人人都不得安甯,就愛欺負人!”“是呀,淘氣,淘氣,”父親往往這樣說道,“可有什麼法子呢?揍他已經太遲了,而且人家還會說我對孩子太狠心;他是個愛面子的人,要是當着外人的面責備他,他是會收斂的,可是傳了出去,那就糟了!城裡的人知道了,都會罵他是畜生。
說真的,難道我就不心疼?難道我不是父親嗎?我鑽研哲理,有時不得空閑,我就不是父親了?才不呢,我是父親!父親,懂嗎,是父親哪!我的莫基·基法維奇就在這裡,在我的心裡!”這時基法·莫基耶維奇使勁捶着自己的胸脯,十分激動。
“即便他是個畜生,那也不能由我把這一點捅出去,不能由我讓他出醜。
”這樣表白了一番父愛以後,他就由着莫基·基法維奇去繼續他的勇士的業績,而自己重又醉心于他的愛好,蓦地給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倘若大象是卵生的,那蛋殼想必很厚很厚,連大炮也轟不破;必須發明一種新的火炮才行呢。
”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兩位居民就這樣生活着,在我們這部史詩的末尾,他們出人意料地仿佛從一扇小窗口探出頭來,他們的出現就是為了給某些熱情的愛國主義者一個簡單的回答,他們拿着親愛的祖國的錢,悠閑地探究哲理,過着寄生的生活,他們所關心的并非不要幹壞事,而是不要把他們幹的壞事說出去。
不,他們的指責不是出于愛國主義,也不是出于父愛,而是其中另有隐情。
何必諱莫如深呢?難道不正是作者應當說出神聖的真理?你們害怕深邃的目光,你們不敢親自去深刻地觀察任何現象,你們喜歡對事物無所用心地瞟上一眼。
你們甚至會由衷地嘲笑乞乞科夫,也許還會贊揚作者說:“他倒是巧妙地抓住了某些東西,想必是一位愛逗樂的人呢!”這樣說了以後,你們就倍加自豪地想到自己,你們的臉上便浮出自鳴得意的笑容,于是又說道:“不得不承認,在某些省份往往會有一些非常古怪、非常可笑的人物,而且都是相當卑鄙的家夥!”可你們有誰會滿懷基督徒的謙遜,不是公開地而是在甯靜的獨處的時候,扪心自問,在自己的内心深處提出這樣一個沉重的問題:“我是不是也有乞乞科夫的某種特點呢?”不,才不會呢!要是這時他有一位官銜不太高、也不太低的熟人從他身邊走過,他會馬上碰碰别人的胳膊,撲哧一笑,說道:“瞧,瞧,一個乞乞科夫,乞乞科夫來了!”然後就像一個孩子,完全忘了身份和年齡應有的禮貌,跟在他後面跑着,在他身後逗弄他,不停地叫道着:“乞乞科夫!乞乞科夫!乞乞科夫!” 不過我們說話的聲音太大了,忘了我們的主人公,在講他的故事時,他一直睡着,這時已經醒了,很可能聽到有人在不斷喊着他的姓名。
他這個人是小心眼兒,讨厭别人用不禮貌的口吻提到他。
讀者不在乎乞乞科夫是不是生他的氣,至于作者,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同自己的主人公搞壞關系,因為還有漫長的路要與他攜手同行;後面還有兩大卷要寫,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嗨,嗨,你是怎麼了?”乞乞科夫對謝利凡說道:“啊?” “怎麼啦?”謝利凡慢騰騰地問道。
“什麼怎麼啦?你這滑頭!你在怎樣趕車?還不快點兒!” 的确,謝利凡早就眯起眼睛,隻是偶爾睡眼惺忪地抖動一下缰繩,拍打着馬的兩肋,馬也在打着瞌睡;而彼得魯什卡的便帽早就不知飛到哪裡去了,他自己仰面躺倒,把頭頂着乞乞科夫的膝蓋,乞乞科夫隻好用手指在他的頭上彈了一下。
謝利凡打起精神,在花斑馬的背上抽了幾鞭子,花斑馬這才快步跑了起來,他又舉起鞭子向所有的幾匹馬虛晃一下,一邊細聲細氣唱歌似的說道:“别怕呀!”馬兒都活躍起來了,把輕巧的折篷馬車像一片羽毛似的帶着向前疾馳而去。
謝利凡隻是搖晃着鞭子,嚷着:“嗨!嗨!嗨!”這條大路微微向下傾斜,中間散布着起伏的岡巒,随着三駕馬車忽而飛上山岡,忽而一陣風似的馳下山坡,謝利凡在車座上飄然颠簸。
乞乞科夫在皮靠墊上時而被輕輕地抛了起來,他笑意盈盈,因為他愛如飛的疾馳。
可是哪一個俄羅斯人不愛疾馳呢?俄羅斯人的心靈渴望着舞步回旋、縱酒高歌,有時大喊一聲:“痛快!”他的心靈能不愛疾馳嗎?能不愛疾馳中那激情洋溢的美妙感受嗎?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你托上自己的翅膀,于是你飛了起來,于是一切都在飛:裡程碑在飛,迎面而來的高踞于帶篷馬車車座上的商人在飛,兩旁成列成行的雲杉和松樹那郁郁蒼蒼的樹林帶着伐木聲和烏鴉的啼聲在飛,大路在飛向無人知曉的、漸漸消隐的遠方,這飛掠而過的氣勢不禁令人駭然,一切還來不及顯示輪廓便消失不見了,隻有頭頂上的藍天,淡淡的白雲和露出的明月仿佛凝然不動。
三駕馬車啊!飛鳥一樣的三駕馬車,是誰發明了你?看來,你隻能誕生在豪邁的人民那裡,隻能誕生在那不喜歡兒戲,而是雄踞半個世界的廣袤國土之上,不妨去數數那些裡程碑吧,直叫你數得頭暈眼花。
看上去,不過是挺簡單的代步工具,沒有用金屬的螺釘加固,而是雅羅斯拉夫爾州一個靈巧的莊稼漢用一把斧子和一把鑿子匆忙地制作并裝配了你。
馬車夫沒有穿德國長筒皮靴:一部大胡子和一副連指手套,坐在鬼知道什麼玩意上面;可隻要他欠起身來,揚起鞭子,唱起悠長的歌曲,于是馬兒便像一陣旋風,輪輻閃成一片光滑的圓盤,大道為之震顫,路人愕然驚叫!隻見它飛呀,飛呀,飛呀!……轉瞬間隻見遠遠地有什麼在揚起塵土,追風逐電。
你不也是這樣嗎,羅斯,就像那望塵莫及的神速的三駕馬車在飛馳?大路在你身下煙塵飛揚,橋梁隆隆轟鳴,一切都被你超越而落在你的身後。
目擊者被這上天的奇迹所震驚而愕然伫立:這是從天而降的閃電嗎?這令人駭然的神速意味着什麼呢?人世間所未曾見的這些馬兒蘊藏着什麼樣神奇的力量啊?哦,馬兒,馬兒,多麼神奇的馬兒!你們的鬃毛裡裹着旋風?你們的每一根血管裡都流布着靈敏的聽覺?一聽到飄來熟悉的歌聲,便立即鼓起青銅般的胸脯,幾乎蹄不點地,化為淩空飛行的繃緊的直線,仿佛受到神的感召而風馳電掣!……羅斯,你在馳往何方,回答吧?沒有回答。
鈴兒發出美妙的音響;被撕碎的空氣呼嘯着化為疾風;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從旁飛掠而過,其他民族和國家都睇視着閃到一旁,給她讓開大路。
[1]果戈理當時在國外。
在1836—1848年間,他的足迹遍及瑞士、意大利、法國等國。
《死農奴》是在國外完成的。
[2]一首俄羅斯民歌。
[3]梭倫(公元前約638—前約559),古雅典政治家。
[4]引自俄國作家克雷洛夫(1769—1844)的寓言《音樂家們》。
[5]賄賂的戲稱。
當時的紙币上印有帝國銀行總裁霍萬斯基的簽字。
[6]世襲兵學校,指訓練士兵的兒子的學校,他們被強制服兵役,稱為世襲兵。
[7]指比利時布拉班特省出産的一種花邊。
[8]旨在保護寡婦、孤兒和非婚生子女的社會機構。
貪财是萬惡之源;由于貪财,人們才會幹出上流社會所謂的不大幹淨的勾當。
不錯,這種性格中已經有某種令人敬而遠之的東西,一位在其人生道路上曾和這樣的人稱兄道弟,把酒言歡,共度愉快時光的讀者,一旦發現這個人成了一出戲劇或一部史詩的主人公,就會對他報之以白眼。
但真正明智的人并不嫌棄任何性格,而是以探究的目光審視他,理清它的脈絡。
于是這個人很快就原形畢露了;一眨眼間,他實質上已變成了一條可怕的蛆蟲,它不容分說地把一切都化為肥己的脂膏。
并不罕見的是,不僅奔放的激情,而且追求某種微不足道的東西的渺小欲望,在為建功立業而生的人身上也會膨脹起來,使他忘卻偉大而神聖的使命,卻把無聊的小玩意看作偉大而神聖的東西。
人類的激情和欲望仿佛恒河沙數,不可勝計,而且各各不同,它們最初都服從人的意志,後來卻成了人的可怕的主宰。
隻為自己選擇最美好的激情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無限的福祉每時每刻都在增加,都在成十倍地擴大,而他也就越來越深地沉浸于自己心靈中那無垠的樂園之中。
然而有些激情并不是由人選擇的。
它們在人出生時便與生俱來,非人力所能抗拒。
它們是天意的産物,它們在人的一生中發出某種永恒的召喚而永不沉寂。
它們注定要在人世間執行其偉大的使命:不論是在一個陰暗的形象中,還是作為讓世人歡呼的光明的現象,反正一樣,都是為了締造人類所未知的幸福。
也許就是這個乞乞科夫,現在引導着他的那種激情就并不是來源于他本人,在他那冷漠無情的生存中就蘊藏着某種東西,将使這個人一敗塗地而拜倒在上天的智慧之前。
而這個形象為什麼會在現在問世的這部史詩中出現,這還是一個謎。
然而令人感到沉重的,并不是人們會對主人公不滿,令人感到沉重的是,内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信念:就是這個主人公,就是這個乞乞科夫,讀者會感到滿意。
倘若作者不深入地窺視他的内心,不觸及他内心深處容易輕輕滑過而不為人知的東西,不揭露這個人對誰也不會道及的極其隐秘的思想,隻是描寫他在全城人士面前,在馬尼洛夫和别人面前的表現,那麼人人都會心情愉快,覺得他是個挺有趣的人物。
沒有必要讓他的面貌、他的整個形象栩栩如生地暴露在人們的眼前,這樣,在讀完全書以後,心靈就一點兒也不會受到震驚,又可以回到整個俄羅斯都樂此不疲的牌桌上去了。
是的,我的善良的讀者,你們不願意看到人的赤裸裸的空虛。
你們會說,何必呢,為什麼要這樣?難道我們不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可鄙而荒唐的東西嗎?不用您說,我們也常常看到許多令人沮喪的現象。
您最好還是向我們展現美好而引人入勝的東西吧。
讓我們把煩惱忘卻才好呢!“老弟,你何必對我說莊園的情況很糟糕呢?”地主對管家這麼說:“老弟,這些事你不說,我也知道,難道你就沒有别的話好說了嗎?你讓我忘掉這一切吧,别讓我知道,那就是我福星高照了。
”于是本來可以用來多少改善一下情況的錢花到消愁解悶的地方去了。
本來有可能開掘意外的巨大财源的聰明才智沉睡了;而那裡拍賣的錘聲一響,地主黯然流落街頭,為貧困所迫,不惜為非作歹,而從前他對這些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指責作者的還有那些所謂的愛國主義者,他們心安理得地待在各自的角落裡,不務正業,靠别人的錢為自己攢點兒積蓄,過自己的小日子;但隻要發生一點兒在他們看來有損祖國榮譽的事情,出了一本有時說說真話的書,他們就像看到蒼蠅落進蛛網的蜘蛛,從角角落落爬出來,馬上大喊大叫:“這樣暴露,這樣張揚好嗎?要知道,這裡所寫的一切都是咱們自家的事啊,這好嗎?外國人會怎麼說呢?聽别人說自家的壞話難道心裡好受?難道這不叫人痛心?難道我們不是愛國主義者?”對這些高論,特别是關于外國人的輿論雲雲,坦白地說,我實在無言以對。
姑且講個故事吧:在俄羅斯的一個遙遠的地方有兩位居民。
一個是父親,名叫基法·莫基耶維奇,性情溫和,過着悠閑的生活。
他是不問家事的:他的志趣主要在思辨方面,研究這樣一個他所謂的哲學問題:“瞧,就說獸類吧,”他在屋子裡踱來踱去,說道,“獸類出生時是赤條條的。
為什麼會赤條條的呢?為什麼不像禽鳥一樣從蛋裡破殼而出?可不,說真的,要是深入地探究,自然界簡直不可理解!”這就是居民基法·莫基耶維奇的想法。
但主要的問題還不在這裡。
另一個居民是他的親生兒子莫基·基法維奇。
他是俄羅斯所說的勇士,就在父親研究獸類的出生問題時,這位膀大腰圓的二十歲的小夥子渴望大顯身手。
他幹什麼都出手特重,不是把誰的胳膊弄折了,就是讓誰的鼻子腫了起來。
在家裡和鄰舍,從小女仆到看家狗,一見他,就逃之夭夭,甚至卧室裡他自己的床也被他搞得支離破碎。
莫基·基法維奇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他的心地是善良的。
但主要的問題也不在這裡。
主要的問題在于:“行行好吧,基法·莫基耶維奇老爺,”自家和鄰家的仆人都向他訴苦,“你的莫基·基法維奇是怎麼了?他鬧得人人都不得安甯,就愛欺負人!”“是呀,淘氣,淘氣,”父親往往這樣說道,“可有什麼法子呢?揍他已經太遲了,而且人家還會說我對孩子太狠心;他是個愛面子的人,要是當着外人的面責備他,他是會收斂的,可是傳了出去,那就糟了!城裡的人知道了,都會罵他是畜生。
說真的,難道我就不心疼?難道我不是父親嗎?我鑽研哲理,有時不得空閑,我就不是父親了?才不呢,我是父親!父親,懂嗎,是父親哪!我的莫基·基法維奇就在這裡,在我的心裡!”這時基法·莫基耶維奇使勁捶着自己的胸脯,十分激動。
“即便他是個畜生,那也不能由我把這一點捅出去,不能由我讓他出醜。
”這樣表白了一番父愛以後,他就由着莫基·基法維奇去繼續他的勇士的業績,而自己重又醉心于他的愛好,蓦地給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倘若大象是卵生的,那蛋殼想必很厚很厚,連大炮也轟不破;必須發明一種新的火炮才行呢。
”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兩位居民就這樣生活着,在我們這部史詩的末尾,他們出人意料地仿佛從一扇小窗口探出頭來,他們的出現就是為了給某些熱情的愛國主義者一個簡單的回答,他們拿着親愛的祖國的錢,悠閑地探究哲理,過着寄生的生活,他們所關心的并非不要幹壞事,而是不要把他們幹的壞事說出去。
不,他們的指責不是出于愛國主義,也不是出于父愛,而是其中另有隐情。
何必諱莫如深呢?難道不正是作者應當說出神聖的真理?你們害怕深邃的目光,你們不敢親自去深刻地觀察任何現象,你們喜歡對事物無所用心地瞟上一眼。
你們甚至會由衷地嘲笑乞乞科夫,也許還會贊揚作者說:“他倒是巧妙地抓住了某些東西,想必是一位愛逗樂的人呢!”這樣說了以後,你們就倍加自豪地想到自己,你們的臉上便浮出自鳴得意的笑容,于是又說道:“不得不承認,在某些省份往往會有一些非常古怪、非常可笑的人物,而且都是相當卑鄙的家夥!”可你們有誰會滿懷基督徒的謙遜,不是公開地而是在甯靜的獨處的時候,扪心自問,在自己的内心深處提出這樣一個沉重的問題:“我是不是也有乞乞科夫的某種特點呢?”不,才不會呢!要是這時他有一位官銜不太高、也不太低的熟人從他身邊走過,他會馬上碰碰别人的胳膊,撲哧一笑,說道:“瞧,瞧,一個乞乞科夫,乞乞科夫來了!”然後就像一個孩子,完全忘了身份和年齡應有的禮貌,跟在他後面跑着,在他身後逗弄他,不停地叫道着:“乞乞科夫!乞乞科夫!乞乞科夫!” 不過我們說話的聲音太大了,忘了我們的主人公,在講他的故事時,他一直睡着,這時已經醒了,很可能聽到有人在不斷喊着他的姓名。
他這個人是小心眼兒,讨厭别人用不禮貌的口吻提到他。
讀者不在乎乞乞科夫是不是生他的氣,至于作者,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同自己的主人公搞壞關系,因為還有漫長的路要與他攜手同行;後面還有兩大卷要寫,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嗨,嗨,你是怎麼了?”乞乞科夫對謝利凡說道:“啊?” “怎麼啦?”謝利凡慢騰騰地問道。
“什麼怎麼啦?你這滑頭!你在怎樣趕車?還不快點兒!” 的确,謝利凡早就眯起眼睛,隻是偶爾睡眼惺忪地抖動一下缰繩,拍打着馬的兩肋,馬也在打着瞌睡;而彼得魯什卡的便帽早就不知飛到哪裡去了,他自己仰面躺倒,把頭頂着乞乞科夫的膝蓋,乞乞科夫隻好用手指在他的頭上彈了一下。
謝利凡打起精神,在花斑馬的背上抽了幾鞭子,花斑馬這才快步跑了起來,他又舉起鞭子向所有的幾匹馬虛晃一下,一邊細聲細氣唱歌似的說道:“别怕呀!”馬兒都活躍起來了,把輕巧的折篷馬車像一片羽毛似的帶着向前疾馳而去。
謝利凡隻是搖晃着鞭子,嚷着:“嗨!嗨!嗨!”這條大路微微向下傾斜,中間散布着起伏的岡巒,随着三駕馬車忽而飛上山岡,忽而一陣風似的馳下山坡,謝利凡在車座上飄然颠簸。
乞乞科夫在皮靠墊上時而被輕輕地抛了起來,他笑意盈盈,因為他愛如飛的疾馳。
可是哪一個俄羅斯人不愛疾馳呢?俄羅斯人的心靈渴望着舞步回旋、縱酒高歌,有時大喊一聲:“痛快!”他的心靈能不愛疾馳嗎?能不愛疾馳中那激情洋溢的美妙感受嗎?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你托上自己的翅膀,于是你飛了起來,于是一切都在飛:裡程碑在飛,迎面而來的高踞于帶篷馬車車座上的商人在飛,兩旁成列成行的雲杉和松樹那郁郁蒼蒼的樹林帶着伐木聲和烏鴉的啼聲在飛,大路在飛向無人知曉的、漸漸消隐的遠方,這飛掠而過的氣勢不禁令人駭然,一切還來不及顯示輪廓便消失不見了,隻有頭頂上的藍天,淡淡的白雲和露出的明月仿佛凝然不動。
三駕馬車啊!飛鳥一樣的三駕馬車,是誰發明了你?看來,你隻能誕生在豪邁的人民那裡,隻能誕生在那不喜歡兒戲,而是雄踞半個世界的廣袤國土之上,不妨去數數那些裡程碑吧,直叫你數得頭暈眼花。
看上去,不過是挺簡單的代步工具,沒有用金屬的螺釘加固,而是雅羅斯拉夫爾州一個靈巧的莊稼漢用一把斧子和一把鑿子匆忙地制作并裝配了你。
馬車夫沒有穿德國長筒皮靴:一部大胡子和一副連指手套,坐在鬼知道什麼玩意上面;可隻要他欠起身來,揚起鞭子,唱起悠長的歌曲,于是馬兒便像一陣旋風,輪輻閃成一片光滑的圓盤,大道為之震顫,路人愕然驚叫!隻見它飛呀,飛呀,飛呀!……轉瞬間隻見遠遠地有什麼在揚起塵土,追風逐電。
你不也是這樣嗎,羅斯,就像那望塵莫及的神速的三駕馬車在飛馳?大路在你身下煙塵飛揚,橋梁隆隆轟鳴,一切都被你超越而落在你的身後。
目擊者被這上天的奇迹所震驚而愕然伫立:這是從天而降的閃電嗎?這令人駭然的神速意味着什麼呢?人世間所未曾見的這些馬兒蘊藏着什麼樣神奇的力量啊?哦,馬兒,馬兒,多麼神奇的馬兒!你們的鬃毛裡裹着旋風?你們的每一根血管裡都流布着靈敏的聽覺?一聽到飄來熟悉的歌聲,便立即鼓起青銅般的胸脯,幾乎蹄不點地,化為淩空飛行的繃緊的直線,仿佛受到神的感召而風馳電掣!……羅斯,你在馳往何方,回答吧?沒有回答。
鈴兒發出美妙的音響;被撕碎的空氣呼嘯着化為疾風;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從旁飛掠而過,其他民族和國家都睇視着閃到一旁,給她讓開大路。
在1836—1848年間,他的足迹遍及瑞士、意大利、法國等國。
《死農奴》是在國外完成的。
當時的紙币上印有帝國銀行總裁霍萬斯基的簽字。